学术投稿

高压氧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王宏隽;王素芬;翁其彪;陈雪林;王晓雯;张晓菁;尹娜;陈玲珍

关键词:普通疾病, 每日两次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位列前十位疾病的742例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高压氧疗效,并将脑梗死组与同期因各种原因仍按每日1次治疗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2例患者痊愈150例(20.22%),好转540例(72.78%),总有效率为92.99%,无效52例(7.01%).脑梗死与脑外伤效果好.两组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15次后,每日2次组的痊愈率与每日1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好转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增加了每日的工作量,加快了住院患者的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ilverHawk斑块切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2例分析

    目的: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4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4条肢体.术后采用CTA或彩超对管腔通畅情况进行评估随访.结果:43条肢体经腔内开通成功,1例因术中动脉破裂置入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97.7%).1例术后行小腿截肢术.随访1~6个月,动脉管腔通畅.结论:SilverHawk斑块切除技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张晔青;李晓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七氟醚联合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200例育龄妇女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单纯吸入七氟醚;B组:七氟醚+芬太尼0.001 mg/kg;C组:七氟醚+地佐辛0.1 mg/kg;D组:七氟醚+地佐辛0.2 mg/kg.诱导时氧流量6 L/min,维持期降至2 L/min,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BIS值降至50时开始手术.术中依据BIS值调整吸入七氟醚浓度,术毕停用七氟醚.观察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吸入七氟醚浓度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 0.01);各组均出现一定程度循环抑制,以B组为显著(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B组高于其余三组(P< 0.01),C组呼吸抑制明显少于B、D两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苏醒时间D组显著长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七氟醚联合地佐辛0.1mg/kg用于人工流产术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抑制不良反应少,苏醒快而完全,可供临床选择.

    作者:孙艳平;吕国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龄及骨代谢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青春期甲亢患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GH)、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PG)及骨龄测定.结果:甲亢组骨龄明显落后于对照组,GH明显低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FT3与骨龄落后差值呈正相关,与GH呈负相关;甲亢病程≤1年组骨龄落后差值及ALP均明显低于病程>1年组,GH高于病程>1年组.结论:青春期甲亢患者骨龄发育落后;FT3与骨龄落后关系更为密切;甲亢病程越长,骨龄落后程度越明显;骨代谢增高及GH减少可能是引起骨龄落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廖珂华;李妮;卢桂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回直肠吻合及自然腔道造口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分析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1].STC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上病情顽固,治疗困难,采用内科治疗效果常不满意,部分严重病例需行手术治疗[2],且手术方式多样,主要有: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回直肠短路术+阑尾造口术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手术效果.但是当我们遇到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以上手术时,临床上常常会处于进退两难之地,近年来我院开展回直肠吻合+自然腔道造口术治疗老年女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予以报告如下.

    作者:蔡平;刘颖嵩;邵斌;王良斌;张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东病区神经内科于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其中合并肺部感染有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肺部感染与既往病史、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侵入性操作之间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饮水呛咳(OR=8.646,P<0.01)及意识障碍(OR=4.249,P< 0.05),既往病史、吸烟史、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感染后痰培养以革兰氏阳性茵为主.结论:对于存在饮水呛咳和(或)意识障碍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徐书雯;罗姝旖;王宝萍;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2012年收治的282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以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性别比、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mini评分、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年龄等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mini评分、体力状况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是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ni评分、体力状况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治疗中应当对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处理,以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岳成松;陈贝克;刘蕴佳;彭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胰岛素泵、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2种方法对择期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和愈后的影响.方法:胰岛素泵组159例,胰岛素泵持续24 h皮下输入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60例,使用来得时特充和口服降糖药.结果:胰岛素泵组患者在控制血糖达理想值所需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少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但降糖费用、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感染发生率、酮症发生率、血糖平稳程度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对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安全、有效、方便,为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周岩;吴大方;邵英;曹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压氧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位列前十位疾病的742例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高压氧疗效,并将脑梗死组与同期因各种原因仍按每日1次治疗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2例患者痊愈150例(20.22%),好转540例(72.78%),总有效率为92.99%,无效52例(7.01%).脑梗死与脑外伤效果好.两组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15次后,每日2次组的痊愈率与每日1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好转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增加了每日的工作量,加快了住院患者的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王宏隽;王素芬;翁其彪;陈雪林;王晓雯;张晓菁;尹娜;陈玲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时机导尿对全麻胆道手术患者苏醒期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胆道手术患者男女各自按手术先后奇(观察组,n=67)偶(对照组,n=67)分组,分别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后留置.观察两组苏醒期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异常(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苏醒期排尿时间分别为(4.16±3.61)h和(11.72±9.78)h,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排尿异常及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6%和25.37%,13.43%和20.90%,两者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胆道手术患者麻醉前导尿可促苏醒期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率.

    作者:周燕;陈金春;姚智姑;朱小舟;薛晓燕;吴安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RANTES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及辛伐他汀(Sim)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K-2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甘露醇组(MG)、高糖组(HG)、HG+ Sim 2 μmol/L干预组(HG+Sim2)、HG+Sim 4μmol/L干预组(HG+Sim4),RT-PCR法测定细胞RANTES和TGF-β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RANTES、TGF-β1蛋白含量.结果:RANTES、TGF-β1的mRNA和蛋白在NG及MG仅有少量表达,而在HG则明显升高(P<0.05);加入Sim后,上述表达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各组HK-2表达的RANTES和TGF-β1无论是mRNA还是蛋白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糖促进HK-2 RANTES、TGF-β1的表达,而Sim明显抑制高糖环境中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沈琼;王飞;陈蕾;马志敏;谢莹;董吉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OZOT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Sakaguchi等早期研究发现体外存在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regulatory T cells)命名为Treg细胞.Treg细胞是一类与Th1和Th2不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T细胞群体,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发挥着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根据其的起源、抗原特异性和效应机制的不同,将其分为天然Tr细胞和获得性Tr细胞,通常所说的Treg细胞主要指的是天然Tr细胞.Treg细胞共表达CD25、GITR、CTLA-4及Foxp3等,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这种功能使Treg细胞在妊娠免疫耐受、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器官移植、慢性炎症反应等中发挥重要作用.近,NaKamura等[1]在共培养的小鼠基质细胞和人类脐带血细胞中发现一类新型的、与传统的Treg细胞不同CD4+CD8+CD25+ Foxp3+的Treg细胞,命名为HOZOT细胞.

    作者:路祥会;王绍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床边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2例,NT-proBNP平均值分别为(5 720.41±2 912.15) pg/mL、(818.88±851.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AUCROC为0.952±0.018 (95%CI 0.918 ~ 0.987),截点值为l 776.0 pg/mL,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90.5%.结论: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北;叶珩;孙诚;何楷然;曾红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1].其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2-3],常见的为血友病甲(凝血因子Ⅷ因子缺乏)和血友病乙(凝血因子Ⅸ因子缺乏)[4].近20年来血友病的发展突飞猛进.在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现代医学模式下,我们不仅需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更需要提高患者总体健康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近年血友病患者口腔方面临床资料,对于血友病与口腔疾病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为今后开展中国血友病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建议.

    作者:舒林径;王飞宇;胡祥翔;刘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62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A组,n=31);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n=31).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拔管时(T4)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P<0.05);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高龄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雅琳;丁志刚;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与乳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与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切皮时予2 ku/kg乌司他丁,随后以1 ku/(kg·h)泵注至术毕.A组于相同时点子等量0.9%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硬脑膜后1 h(T3)、缝硬脑膜时(T4)、手术结束(T5)及术后24 h(T6)6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足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血氧饱和度(SjvO2)、氧分压(PjvO2),动脉乳酸(aLac)、颈内静脉球乳酸(jvLac),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乳酸生成率(LacPR),乳酸氧指数(LOI).结果:(1)组内比较:与T1比较,两组CaO2、CjvO2于T2~T6时点均降低(P<0.05),而aLac及jvLac在T5、T6时点均较T1升高(P<0.05);余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同时点Ca-jvO2、SjvO2、CERO2、LacPR及L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余时点SjvO2、PjvO2、CaO2、CjvO2、Ca-jvO2、CERO2、aLac、jvLac、LacPR及LOI组间及组内均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能改善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及术后早期乳酸代谢障碍.

    作者:刘世乐;李凤仙;袁柳青;许平;邢祖民;徐世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

    心血管事件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而血管钙化直接参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资料显示血管钙化与钙磷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高钙、高磷血症可能是其主要原因[1-2].如何既兼顾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又有效控制患者饮食钙磷的摄人,越来越受到肾科医生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了腹膜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LPD)联合α-酮酸(α-KA)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磷(P)及血管钙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芦蓉;杨林;钟文旗;吴孟君;刘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氯胺酮对强迫游泳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强迫游泳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生理盐水0.5 h组(S05组)、生理盐水2h组(S2组)、氯胺酮0.5 h组(K0.5组)、氯胺酮2h组(K2组).药物干预前1d大鼠行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药物干预当天,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容积的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及2h分别再次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与S05组相比,K05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谷氨酸含量上升,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P<0.05).与S2组相比,K2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在大鼠强迫游泳模型中能够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同时伴随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上调及γ-氨基丁酸下调.

    作者:张广芬;石金云;李晓敏;王楠;徐世霞;杨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诊超声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闭合性腹部损伤,即钝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trauma,BAT)是当前急诊医学常见原因之一,能否及时准确的作出诊断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超声作为急诊科首选检查之一,以其检查快速、无创,可在床旁进行,并直观显示腹腔内脏器重要解剖结构及功能,鉴别病理状态等优点,能够为急诊医生提供重要信息.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经急诊B超检查并由临床证实的26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急诊超声在BAT患者检查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 本组268例患者均为在急诊科检查并在我院住院患者,男152例,女116例,年龄2~ 73岁,平均年龄(35.3±16.5)岁,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就诊时间30 min ~4 d,所有病例中,125例经手术证实,其余经其他检查后由临床证实.

    作者:张露华;何志安;赖江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T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方案(TP)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60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与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各30例,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顺铂,放疗均采用常规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近期有效率同步组为66.7%,序贯组为70.0%(P=0.78).第1、2、3年生存率同步组为64.3%、43.3%、28.1%,序贯组为52.0%、25.2%、20.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8个月和11.5个月.结论:同步组与序贯组在治疗不能手术的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两者近期疗效相似,1、2、3年生存率同步组优于序贯组,两组在化疗及急性放射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

    作者:杨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苯并芘对人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和Filaggrin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苯并芘(BaP)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BaP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aCaT;噻唑蓝法(MTT)检测BaP对HaCaT增殖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中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对细胞的抑制更为明显,且存在量效关系;BaP对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起到明显的上调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aP可以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

    作者:张芳芳;车雅敏;刘原君;王晶晶;刘全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