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陈鹏;田晓滨;李波;彭智

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 伤口清创旷置, 石膏托外固定, 骨牵引
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Gustilo分度为Ⅲ度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分别采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A组)和伤口清创旷置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或骨牵引(B组)治疗两种方法对比治疗.结果:A组治疗病例中,8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出现骨髓炎,4例出现内固定克氏针松动失效(主要以下肢开放性骨折为主).B组治疗病例中,13例出现伤口慢性感染,6例出现骨髓炎,20例二期手术内固定骨折,5例出现皮瓣缺血坏死.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可以降低伤口感染率,大部分患者可以免除二次手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为临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泌尿科于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的资料.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临床有效率达93.3%,致病菌株清除率达94.3%.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吴诗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会诊病例758例分析

    在综合医院里,临床各科经常会遇到与神经内科相关问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在10个月内连续会诊的758个病例,旨在为今后不同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提供一些经验参考.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其他科室申请神经内科会诊病例.同一病例多次申请会诊者以1例计人,均严格按照医院会诊制度进行.数据使用Excel办公软件统计病例数,并进行构成比统计分析.

    作者:杨雪莲;孙家兰;江梅;吴大玉;柴长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大鼠心房肌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DHF)大鼠心房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F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腹主动脉缩窄建立DHF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术后灌胃予咪达普利1.5、3、6 mg/(kg·d).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DHF组大鼠心脏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左室心脏指数(LVM)和E/A比值增加;咪达普利降低DHF大鼠IVS、PW、LVM和E/A比值,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2)与对照组比较,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降低,复活延迟;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细胞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随咪达普利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咪达普利增加DHF大鼠心房肌INa峰值电流密度,加快复活,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惠芳;周斐然;邓春玉;吴书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MEK5基因-1118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MAPK信号通路MEK5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收集737例散发性CRC患者(实验组)及70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DNA,利用TaqMan-MBG荧光探针法检测MEK5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饮酒和吸烟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K5基因位点-1118C>T等位基因在CRC患者人群与健康对照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BMI≥24 kg/m2的肥胖人群中,-1118C>T突变基因型(CT +Tr)较野生型CC有增加CRC风险的趋势(OR=1.42,95%CI=0.97~2.08,P>0.05),-1118C>T突变基因型与饮酒和肥胖存在交互作用,使CRC发病风险增加(OR=1.73和1.19;95%CI=1.24~ 2.42,1.04~1.37,P<0.01,P<0.05).结论:饮酒和吸烟是散发性CR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EK5基因-1118C>T多态性单独与CRC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但其突变基因型(CT+Tr)与饮酒和肥胖两个环境因素在增加CRC风险性上存在交互作用,使CRC发病的风险增加.

    作者:刁德昌;万进;王磊;彭俊生;陈志强;王伟;鲜振宇;汪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变化的关系.方法:1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脑缺血再灌注6、12、24 h组(模型6、12、24 h组,各组n=18)和脑缺血再灌注+10% HS 6、12、24 h组(治疗6、12、24 h组,各组n=18).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作动物模型,比较各组右侧脑组织脑水含量(brainwater contain,BWC)、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模型6、12、24 h组和治疗6、12、24 h组BWC、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治疗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治疗6、12、24 h组BWC、EB含量均低于模型6、12、24h组;模型6、12、24 h组和治疗6、12、24h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治疗6、12、24 h组VEGF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6、12、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HS可明显降低MCAO模型BBB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卫;邓医宇;黄林强;祝森志;朱高峰;江稳强;温妙云;曾红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对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未经治疗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后,超声心动图确诊合并心肌肥厚共41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给予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在以替米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治疗1年后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P> 0.05.(2)T组治疗后收缩压较N组下降更为显著;(3)1年后,N组和T组均能逆转左室肥大;T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57.50±16.41)%vs(65.43±11.60)%],P< 0.01),而N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T组的心肌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改善较N组更明显(P<0.05);(4)T组患者左房内径减少(P<0.01),但是E/A比值仍较前下降,左室舒张功能仍呈下降趋势.结论: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有逆转作用.

    作者:卜彤;潘秀娣;曾昭华;温燕杭;肖霭仪;陆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腭部肿瘤的CT、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腭部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期提高该部位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腭部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12例CT(n=25)及MRI(n=8)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19例良性肿瘤中,位于硬腭后部10例,软硬腭交界处5例,软腭4例.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整,大径平均约2.6 cm;相邻腭骨压迫吸收.与肌肉密度和信号相比,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多呈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以轻中度均匀强化为主,一般无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恶性肿瘤中,位于硬腭1例,软硬腭交界处5例,软腭6例;多为不规则肿块,大径平均约4.3 cm,易侵犯周围软组织及骨质;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I T1WI呈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均为混杂高信号;增强呈轻至显著不均匀强化,常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CT、MRI在腭部肿瘤的检查中具有一定价值,多能作出定位定性诊断;而CT MPR技术的运用和MRI检查更具优势.

    作者:文乾钧;陈祖华;徐雷鸣;李方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刺激剂PMA和离子霉素,同时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BFA,细胞置于37℃、50 mL/LCO2培养箱培养4~5h.收集细胞,以荧光素-mAb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正常人PBMCs经PMA+ Ionomycin刺激后,Th17细胞的频率为(1.63±0.72)%,细胞表达CD45RO (99.32±0.79)%、CCR6(97.37±3.04)%和CCR4 (96.27±3.49)%;约15%的Th17细胞表达IFN-γ,超过80%的Th17细胞表达IL-2,但Th17细胞几乎不表达IL-10或IL-4.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存在记忆性Th17细胞,该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6和CCR4,且具有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功能特征.

    作者:周茂华;张敏;欧阳维富;吴璐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肾安)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MHD高龄患者随机分为3组:肾安联合左卡尼汀组(13例)、左卡尼汀组(16例)、常规营养治疗组(11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计算标准化的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nPNA)、透析充分性,并检查水钠潴留情况;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肾安联合左卡尼汀组患者Alb、PA、TRF、BMI、TSF、MAMC、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左卡尼汀组和常规营养治疗组(P<0.01);左卡尼汀组上述指标均较常规营养治疗组显著增高(P<0.01);而3组间的nPNA、透析充分性及水钠潴留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安联合左卡尼汀可进一步改善MHD高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李国华;李宇丹;丁志胜;胡晏珍;蔡雪;张志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远市产后42天产妇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清远市产妇产褥期情况,为健全产后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8-12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后42 d产妇进行体检.结果:在1320例产妇中,乳量不足占40.23%,白带异常占14.85%,恶露不净占11.51%,宫腔异常率、血色素异常率、宫颈炎分别为6.67%、6.52%、1.74%.结论:清远地区产后42 d产妇的健康不容乐观,应建立有效的产后妇女保健运作机制,促进妇女产褥期的健康.

    作者:伍杏梅;耿庆山;朱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变化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4±3.1) μg/L、MCI组(6.2±5.1).μg/L、AD组(8.1±5.0) μg/L及VD组(5.6±4.8) μg/L 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且AD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组(均P<0.05).轻、中重度AD及MCI组间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未发现各组BDNF浓度与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次数、MMSE评分、CDR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AD患者血浆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患者,但三者BDNF水平与病程及认知功能损害变化无关.

    作者:郁俊昌;唐牟尼;韩海英;王华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左侧腰部皮下弥漫型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左腰部多发肿块12年,疼痛、酸胀7d”就诊.查体:患者左侧腰部皮肤可见数个局部隆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皮肤无红肿、色素沉着,无局部溃烂,质地较韧,位置固定,触之无压痛,扪之内有结节感,肿块大者约4.4 cm×3.0 cm.超声检查示:左侧腰部肿块处皮下软组织层明显增厚,与深部肌肉组织分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弥漫性回声减低区,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图1).行手术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腰部弥漫型神经纤维瘤.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乔金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筛选出的9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再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对比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漏斗图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亚低温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WMD=-5.91,95%CI-7.51 ~-4.31,P<0.000 01);随访期间,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0.57,95%CI0.27~1.19,P=0.13)、肺部感染发生率(OR=1.99,95%CI0.79-5.04,P=0.14)无差异;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进步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患者数量显示亚低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OR=5.06,95%CI 2.74-9.35,P<0.000 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急性缺血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其功能预后,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无影响.

    作者:管玉华;赵东刚;姜莱;姚龙飞;夏开来;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半截石斜侧卧位的建立及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新型手术体位——半截石斜侧卧位.方法: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半截石斜侧卧位行PCNL术患者97例.半截石斜侧卧位体位:垫高患侧肩和臀部使身体向健侧倾斜30°~ 45°左右;健侧下肢利用腿架使髋关节外展,屈髋,屈膝;患侧下肢外展并放于手术床上利用手术台腿板外展15°~ 20°左右;健侧腰下垫软垫,使整个腰部抬高10~ 20 cm左右,呈被动折刀位.结果:97例均穿刺成功,患者能良好耐受手术,术中血压及心率较为平稳,术中平均动脉压差为(14.7±6.0)mmHg,平均心率差为(13.5±6.0)次/min,无胸膜或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81.1±25.3) rain,一期结石取净率80.4%(78/97),术后住院时间(5.8±3.7)d,手术后平均血红蛋白降低(9.8±10.2)g/L,术后无患者需输血.结论:半截石斜侧卧位下行PCNL术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作者:黄锡玺;王思齐;张方毅;翁志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前的一般状况、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等资料,对可能影响CVS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1)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的CV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2)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患者CVS的发生率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unt-Hess Ⅰ~Ⅱ级患者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与中期手术组比较CVS的发生率低(P< 0.05);Hunt-HessⅢ级、Ⅳ~Ⅴ级患者3组之间CV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0岁、出血≥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985、12.711、4.022和2.663 (P< 0.05).结论: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及手术时机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术后CVS发生的因素,其中年龄≤50岁、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岩升;宋来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志,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1、CARB、KPC、OXA-10群、oprD2突变),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aac(6')-Ⅱ、ant(2”)-Ⅰ、ant(3”)-Ⅰ、rmtB],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int Ⅰ 1、tnp513、IS26、merA).样本聚类分析把本组菌分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包含了16个成员均携带了TEM、CARB、aac(6’)-Ⅰ b、aac(6’)-Ⅱ、ant(2”)-Ⅰ、rmtB、int Ⅰ 1、tnp513、IS26、merA基因,并存在oprD2缺失,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本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仍可分辨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为克隆传播暴发.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作者:屠涌涛;肖美英;糜祖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H组、D组、DH组、DHY组和HY组.200 μmol/L 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差别;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与NC组比较,H组细胞生存率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OD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而DH组相对于H组,细胞生存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苏玲;屠伟峰;陈茜;欧阳惠碧;郄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心指数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15例,常规输液组(C组)13例.两组均以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为基础实施液体治疗.C组补液量为生理需要量(4-2-1法则)+额外补充量(4 mL/kg).G组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I)在800 ~1000 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ITBI低于下限者以6%羟乙基淀粉130/0.4(5 mL/kg)扩容;ITBI高于上限者进行利尿处理.观测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CI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CI在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CI值明显高于C组,且呈上升趋势(P<0.05).(2)两组患者的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G组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15.2±4.6)明显低于C组(18.0±2.6)(P<0.05).(3)两组患者出院时的KPS评分(82.7±6.7)明显低于术前(70.8±6.9)(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指导输液,较常规输液法可明显提高CI,降低患者术后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但对早期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袁柳青;李凤仙;徐世元;刘世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解剖钢板与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鹰嘴骨折多发于成人,约占全身骨折的1%.除少部分伸肘装置完好且无骨折移位的病例,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我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1例MayoⅡ型和Ⅲ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与张力带治疗并获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钟鸣;周建伟;范勇;张传寅;刘磊;王一剑;胡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价慢性肾脏病氧合水平的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Ogawa等[1]运用高场磁共振设备首次描述了鼠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MR信号产生的机制.BOLD-MRI随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枢神经功能成像.近年来,由于肾脏皮、髓质血供及氧合特点以及肾髓质缺血在肾功能衰竭中的重要作用,BOLD成像在肾脏成像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缺氧的原因和影响,并对目前BOLD-MRI评价CKD氧合程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