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华;李时春;邱勇军;杨汉东;苏韶生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毛囊干细胞增殖及其特异性标记物K19 及β1 整合素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取7 ~ 8 d 龄Wistar 大鼠,分离隆突区细胞,用Ⅳ型胶原黏附法获取毛囊干细胞.将获取的毛囊干细胞分为实验组a1 ~ a4(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黄芪多糖50 ~ 5 μg/mL)及对照组b,未黏附细胞设为对照组c(KSFM 培养液中均不加入黄芪多糖),培养10 d.运用K15、19 及β1 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细胞;并测定各组培养细胞K15、K19、β1 整合素阳性表达率;Real-Time PCR 检测各组培养细胞K19、β1 整合素mRNA 表达因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鉴定显示Ⅳ型胶原黏附细胞符合毛囊干细胞特征.实验组K15、K19、β1 整合素阳性表达率及K19、β1 整合素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 0.05),黄芪多糖浓度为10 ~ 20 μg/mL 时作用为明显.结论:黄芪多糖能促进毛囊干细胞增生及特异性标记物K19、β1 整合素基因表达,中药黄芪促进毛发生长或治疗脱发病的机制可能与此相关.
作者:朱培成;黄洁;周丹;陈修漾;刘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肺癌已经成为一种老年性疾病,对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进行合适的抗肿瘤综合治疗,能够使患者受益[1].人参皂苷Rg3(Rg3)在NSCLC 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能有效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作用, 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毒增效作用,笔者以参一胶囊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NSCLC,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强;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肉碱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将90 例每周透析3 次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 和治疗组B、C 各30 例,治疗组B、C 分别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40 mg/kg,对照组不予左卡尼汀注射液,疗程24 周.观察3 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血浆游离左旋肉碱浓度及EPO 抵抗指数(ERI)的情况.结果:治疗24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EPO 用量较对照组减少,在大剂量左旋肉碱治疗组中尤为明显(P < 0.05);大剂量左旋肉碱治疗组中EPO 抵抗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常规剂量左旋肉碱治疗组及对照组升高明显,ERI 下降(P < 0.05).结论:左旋肉碱可以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贫血情况,减少EPO 用量,大剂量左旋肉碱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EPO 抵抗.
作者:黄钱娥;黄宇清;郑林鸿;陈汉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80 例PCOS 患者及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共42 例为对照.根据年龄和BMI 分为青春期肥胖PCOS 组23 例(年龄≤19 岁,BMI≥ 25 kg/m2),青春期非肥胖PCOS 组13 例(年龄≤19 岁,BMI< 25 kg/m2),育龄期肥胖PCOS 组29 例(年龄> 19 岁,BMI ≥ 25 kg/m2),育龄期非肥胖PCOS 组15 例(年龄> 19 岁,BMI < 25 kg /m2),青春期对照组13 例,育龄期对照组29 例.检测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内脂素.结果:血清内脂素水平,肥胖PCOS 组高于非肥胖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无统计学差异;非肥胖青春期PCOS 组高于青春期对照组(P < 0.05);育龄期非肥胖PCOS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内脂素与INS 0 h、1 h 及HOMA-IR 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内脂素在PCOS 的代谢紊乱中发挥促进作用,可能在青春期PCOS 早期发病中起较大作用.
作者:阴红;梁梅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 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326 例,根据其性别不同分为男性和女性组.采用日立7170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超敏C 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超敏C 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21 ± 0.16)mmol/L vs(1.55 ± 0.26)mmol/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623,P < 0.001);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4.90 ± 1.05)mmol/L、(1.32 ± 0.32)mmol/L 和(3.06 ± 0.42)mmol/L,男性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4.84 ± 1.25)mmol/L、(1.41 ± 0.23)mmol/L 和(2.92 ± 0.38)mmol/L,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患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5.11 ± 1.42)ng/L vs (4.20 ± 1.08)ng/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667,P = 0.002).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与血脂变量的相关性只有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相关关系,女性和男性患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7 和0.463;P 值分别0.025 和0.040);而女性和男性患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452 和-0.457;P 值分别0.040 和0.043).结论: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女性患冠心病风险增加的因素之一.
作者:许命锋;陈忠城;邱志辉;刘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评价糖尿病(DM)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55 例DM 患者的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99mTc-DTPA)清除率、SCys 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前者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金标准,采用ROC 曲线分析SCys C、CCr 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性能.结果:(1)GFR 下降组的SCys C 显著高于GFR 正常组,CCr 显著低于GFR 正常组(P < 0.05).(2)SCys C、CCr 与99mTc-DTPA 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729(P < 0.05).(3)SCys C 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AUC 显著大于CCr(P < 0.05),SCys C 佳阈值(cut-off 值)为1.29 mg/L,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2%、94.4%.结论:SCys C 是反映GFR 的理想指标,它对DM 患者合并肾脏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世木;钱耀先;秦苑;吴海婴;张迪;华东;杨叶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的影响.方法:对160 例2 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的手段,干预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并举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ADL、HAMD 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均P < 0.05).干预组治疗前、后的ADL、HAMD 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均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DL 和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全麻腹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44 例行全麻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方法:入院后,护士主动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主动介绍病友,主动联系家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环环相扣,做到主动服务无缝隙;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自测(SAS)调查,术后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全麻手术患者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郑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风心病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作用.方法:65 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35 例和对照组30 例.除常规治疗,试验组于术前第1 天,术后第1、2、3 天每天1 次腹壁皮下注射rhGH 水针剂1 mL;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检测术前第2 天、术后第1、3、7 天清晨的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转铁蛋白(TF)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浓度.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术后PALB、TF、IgG、IgA、IgM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或P < 0.01);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 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风心病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下调,rhGH 有助于改善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刘日辉;聂荣华;陈家军;黄春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顽固性高血压并无严格定义,2008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第一次根据美国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个实用性诊断标准, 即服用3 种或3 种以上降压药(至少含有一种利尿剂)并且每种药物均已达到佳剂量, 而血压仍未控制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人群达2 亿, 其中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能高达20% ~ 30%.这部分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高额的医疗费用及沉重的心理负担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强而有效的治疗方式.早在20世纪20 年代就有外科去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 但后因患者难以耐受过度去神经带来的严重并发症而逐渐在临床应用中被淘汰.外科去交感神经的尝试虽未获得成功,却为经导管选择性去肾交感神经术的提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作者:王松云;鲁志兵;赵劲波;江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80 例,随机均分为缬沙坦组(V 组) 和氨氯地平组(A 组),配对健康体检者40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 组).治疗12 周后,观察体重指数、血压,测定空腹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12 周末治疗组重复测定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基线水平时,V 和A 两组的血压、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C 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C 组,体重指数、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与C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V 和A 组间各参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12 周后V 组血清瘦素、胰岛素明显降低,脂联素明显升高,而A 组3 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缬沙坦治疗可降低瘦素、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而氨氯地平则无明显影响,表明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相关的代谢紊乱.
作者:何中涵;廖华;陈曼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母语为粤语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错误构音特点,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编制的构音障碍检测法中用于构音检查的50 个单词,全部翻译成粤语,用于对19例粤语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治疗前后进行语音清晰度的评估,并对其构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 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省略及歪曲音.经过15 d ~ 4 个月的构音训练及针对性的构音类似运动训练,治疗后语音清晰度比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 = 0.00).结论:针对性的构音类似运动及构音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在治疗中也需了解方言地区的构音特征,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康复治疗.
作者:王璇;陈艳;李胜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胃肠道Cajal 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 of Cajal, ICC)被称为胃肠动力的起搏者和调节者,是以网状结构存在于胃肠道平滑肌层之间的一种特殊间质细胞[1],不同于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细胞, 但具有神经信息传送给平滑肌细胞的功能, 即肠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与ICC 上的受体结合,激发ICC 去极化,调控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功能.ICC 的功能主要有:胃肠电节律的起搏电位产生及慢波的传播,调节胃肠平滑肌的传播模式;由于处于胃肠神经元与平滑肌细胞之间,构成了神经信息传递的中介; 通过表面相应受体介导神经递质及胃肠激素对平滑肌的调节[2].
作者:纪云西;凌江红;庞黎明;郑超伟;黄贵华;蒋历;王道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泌尿系统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同源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产ESBLs 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珠江医院临床分离的12 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12 株产ESBLs 大肠埃希菌试验菌株中,经PFGE 指纹图谱分析,除第9 株和第11 株相似系数达到82.7%,其余菌株相似系数均低于70%;所有菌株之间不同的条带超过7 条以上,12 株菌株被证明不存在亲缘关系.结论:该研究尚不能证明存在产ESBLs 大肠埃希菌暴发流行性感染,提示可能存在院内感染产ESBLs 大肠埃希菌的优势克隆.PFGE 是研究临床菌株流行情况、菌株间分子分型的有效手段.
作者:龙军;刘锋;江凌晓;方艳平;姜长宏;林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1 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 = 4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 = 40).采集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6、24 h 采集桡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术后6、24 h 血浆TNF-α、IL-6、MDA 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术后6、24 h PaO2/FiO2 明显低于手术开始时的水平;但是组间比较术后6、24 h 血浆TNF-α、IL-6、MDA 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24 h PaO2/FiO2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肺保护方法.
作者:雷迁;曾庆诗;罗沙;张晓慎;谢斌;朱平;罗智超;郭惠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与咽喉反流的相关性,寻找声带息肉与反流症状体征中密切相关的指标.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171 例声带息肉患者应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进行咽喉反流程度的评估,利用SPSS 13.0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99%的患者RSI > 13 分,RFS > 7 分.持续清嗓、咽喉异物感、痰多或鼻涕倒流与RSI 密切相关(均P < 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94、0.604、0.570;喉室消失、声带水肿、后连合增生与RFS 密切相关(均P < 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0.574、0.561.结论:部分声带息肉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与咽喉反流密切相关.当声带息肉患者的症状出现持续清嗓、咽喉异物感、痰多或鼻涕倒流或者体征出现喉室消失、声带水肿、后连合增生时,需要考虑存在咽喉反流可能.临床中需要对声带息肉的患者进行咽喉反流的评估,阳性者考虑酌情进行抗酸治疗.
作者:徐志鸿;何锦添;钟景良;陈顺金;吴国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MRI 融合图像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及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5 例前列腺癌患者先后进行CT 和MRI 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自动配准后图像融合.分别在CT 和CT-MRI 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和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再对其分别做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体积、直肠和膀胱受照体积差异.结果:CT 和CT-MRI 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体积分别为75.13、56.67 cm3(t = 2.522,P = 0.024).结论:CT-MRI 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体积比CT 图像上小,用CT-MRI 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调强放疗计划比单纯用CT 图像可明显减少受较高剂量照射的直肠体积.
作者:胡玉兰;徐海荣;刘佳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SD 大鼠4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 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组大鼠鼻腔黏膜病理切片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ELISA 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TNF-α 的含量,将鼻黏膜石蜡切片脱蜡后按照免疫组化法对ICAM-1 的表达进行观察及测定.结果:模型组TNF-α 和ICAM-1 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 < 0.05);乳酸杆菌组TNF-α 和ICAM-1 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杆菌可降低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TNF-α 的含量,减少ICAM-1 的表达,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
作者:姜梁;胡晓艳;刘奠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几率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安全应用溶栓疗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有完整静脉溶栓治疗资料的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64 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采用安慰剂治疗的6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出血性转换的比率、死亡率及治疗14 d 后NIHSS 及3 个月的mRS 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溶栓治疗后有13 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占20.3%,对照组有5 例,占7.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死亡5 例,占7.8%,对照组4 例,占6.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14 d NIHSS 评分4.2 ± 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7.9 ± 4.1;治疗3 个月mRS 评分0 ~ 1 分34 例,占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 例(34.4%).结论:静脉溶栓在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会增加出血性转化风险,但不增加总体的死亡率,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近、远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继党;林清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内外联合引流术与单纯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78 例,分析采用不同术式的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总数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第3 天及第1 个月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个月白细胞总数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多数未达到正常水平,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外联合引流术早期降黄效果优于单纯外引流术,1 个月后两者的降黄效果相当.PTCD 术后的早期感染可能与操作本身相关,而后期的感染则可能与胆汁返流相关.
作者:李鹏;向贤宏;蔡春芳;张静;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