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董秋月;贾建丽;高璐超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患者随机选取47例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7名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分析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与住院次数的相关性.结果:双相研究组4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2名医护人员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双相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研究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40±0.56,1.13±0.57,得分均低于样本的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分、应对方式积极及消极2个维度平均分均与住院次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红红;李春阳;陈超;刘俊贤;曹淑华;刘青梅;杨光;韦源清;唐立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不同处理方法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IVF-ET术后同时妊娠患者资料50例.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观察组(n=16)、开腹手术组(n=18)、经阴道穿刺治疗组(n=3)和腹腔镜手术组(n=13).比较各组宫内妊娠结局.结果:把早产及足月产归为妊娠成功,排除安胎中病例,保守观察组、开腹手术组、经阴道穿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组的成功率为78.6%、76.5%、66.7%、54.5%,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各种处理方法的宫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提示对于无症状或者异位妊娠症状不严重者可先进行保守观察,病情出现恶化时方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梁莉莉;钟苗;刘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监测我院ICU血流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送检病原学标本,其中包括全血和导管血标本.所有标本先用BDBACTEC9120/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出现阳性报警后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板、沙保弱培养基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其中真菌鉴定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VITEK 2-compact鉴定仪的YST卡进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22 653份血培养共分离出真菌60株,分离率0.26%,其中白念珠菌20株(33.33%),近平滑念珠菌12株(20.00%),热带念珠菌10株(16.67%),光滑念珠菌6株(10.0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1%、2.3%、8.7%和56.8%,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较敏感.结论:ICU血流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尚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耐药的菌株.
作者:温妙云;孙诚;曾红科;朱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癌(I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到2010年1月共92例ICC患者进行随访汇总,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率比较.结果:在92例ICC患者中,男性为59例(64.1%),81例(8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76例患者(82.6%)CA19-9升高,共有58例(63.0%)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患者(P<0.05),且行RO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高于行R1、R2手术患者(P<0.02);非手术患者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后,生活质量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对ICC患者行R0切除可提高生存率,放化疗可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者,但总体疗效欠佳,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成为IC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罗汕;蒋小峰;杨学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3个HNPCC家系中的97例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的随访监测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1)随访组中健康携带者的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0%(0/28),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35.5%(11/31).(2)随访组中已患癌成员的结直肠癌再发生率为14.5%(10/69),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43.8%(7/16).(3)随访组的五年生存率(96.9%)明显高于未随访组(61.7%).结论:进行规律的结肠镜随访监测,对降低HNPCC家系中健康突变携带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已患癌携带者再发癌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鸥;李成林;张宏文;刘景欣;崔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HIF-1α与CTGF在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建立UUO模型,将SD大鼠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ARB组、他汀联合ARB组.观察各组大鼠第2周肾功能、24 h尿蛋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HIF-1α、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功能及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增高(P<0.05),应用他汀联合ARB治疗后肾功能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肾小管间质病变面积减少,肾小管间质细胞HIF-1α mRNA和CTGF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肾组织有高水平HIF-1 αmRNA、CTGFmRNA,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7,P< 0.01),结论:低氧上调了HIF-1α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他汀联合ARB治疗可能降低HIF-1α和CTGF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袁静;杨霞;沈燕;胡英;林鑫;何平红;黄戎赛;查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胃镜和内镜超声、CT证实食管固有肌层肿瘤18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18例病灶全部成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25 ~ 130 min,平均70.4 min.术后病理诊断食管平滑肌瘤14例,食管间质瘤1例.病灶大直径0.8~ 2.8 cm,平均1.4 cm.术中发生穿孔2例,均用金属夹成功封闭.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是微创、有效并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爱斯;黄曼玲;王爱萍;张姮;吴杰;孙圣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组别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8例,每组再按照HbA1c浓度分为7%~9%及9% ~ 11%两个亚组,每组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2 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HbA1c(P< 0.01),Fins升高(P<0.05),HOMA-B升高(P<0.05);在HbA1c 9%~11%两个亚组中门冬胰岛素30降低血糖的效果优于格列吡嗪控释片(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HbA1c为7%~9%时,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作为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在HbA1c为9%~11%时,则门冬胰岛素30对患者降糖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陈晓铭;武革;甄卓丽;吴美芬;陈文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螺旋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69例经手术证实且术前均行腹部X线(简称KUB)、超声、螺旋CT(简称CT)检查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结果:KUB、超声、CT相关诊断符合率分别:肠梗阻70.26%、93.31%、96.65%,梗阻部位54.64%、73.61%、80.30%,梗阻病因36.06%、66.54%、81.78%,肠绞窄诊断32.08%、69.81%、80.1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96.60、44.94、123.12、59.97,P=0.00).超声、CT诊断肠梗阻、梗阻部位、肠绞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6、3.396、3.04,P> 0.05),诊断梗阻病因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1,P=0.00),CT优于超声.诊断肠梗阻、梗阻部位、病因、肠绞窄符合率方面,超声组与KU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6、21.016、50.03、30.20,P=0.00),超声组较优.结论:超声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手段,是实时监测肠梗阻程度的佳方法,对指导外科医师确定治疗方案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芬莲;陈小勋;莫旭林;蒋卓晋;陶宗欣;许杨;杨稀月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3例心衰合并HUA老年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尿酸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病因、利尿剂及各项心功能临床指标有相关性,与年龄、性别(P=0.099 1)、合并糖尿病、房颤(P=0.097 0)、高血压(P=0.066 7)、痛风无统计学相关.将P<0.10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心衰治疗强度、NT-ProBNP、女性和高血压合并症(负相关)的影响有独立性,利尿剂与心功能指标存在共线性.结论:心衰合并HUA的老年患者尿酸异常升高主要与女性和能实时反映心功能对肾血流影响的NT-ProBNP正相关,而不能实时反映血流动力学的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不大,合并高血压是该人群HUA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高照;许晋川;吕静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症状重,重症患者并发症多且预后不良等特点.B超作为AP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尚存在较高的漏诊率[1-2].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我院收治的138例B超漏诊的AP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B超漏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住院病例,经临床确诊为AP而首次B超检查诊断胰腺正常或胰腺显示不清晰者,共138例,男58例,女80例,年龄23~88岁,平均(51± 11)岁.主要症状为中上腹疼痛,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
作者:曹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对呼吸衰竭患儿在撤除有创呼吸机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儿病例共116例,其中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76例(干预组),无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共40例(对照组),对比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等呼吸机参数下调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及胸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下调FiO2时间、下调PIP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调RR时间与下调PEEP时间较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儿血气及胸片改善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可明显加快降低呼吸衰竭患儿有创呼吸机参数时间,改善患儿血气及胸片情况,缩短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唐远平;谭艳芳;黄冬平;王柱;沈海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 86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271例,横结肠切除术4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03例,全结肠切除术13例,直肠前切除术908例,腹会阴切除术214例,Hartmann术14例.结果:有30例患者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因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原因包括吻合口漏10例、肠梗阻6例、戳孔疝6例、腹腔出血(左直肠中动脉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肠造口坏死1例、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并嵌顿1例、造口旁疝1例、回肠阴道瘘1例、输尿管断裂1例、辅助切口裂开1例.再次手术距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平均为(6.81±5.22)d.20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16例成功(80.00%,16/20),4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9例直接行开腹手术,1例行经肛门缝扎止血.患者再次手术后平均(9.33±4.69)d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部分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再次手术可以再进行腹腔镜手术.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锡;曹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是全凭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组合但大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术后苏醒延迟、躁动等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效果.本研究通过三种剂量氯胺酮诱导,以寻求佳剂量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住院患儿,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骨折切开复位术等,男75例,女15例,年龄2~7岁,体重11.5~ 22.5 kg,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明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医院等级评审是对各级医院功能任务、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等级评审,可极大地促进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诊疗、服务和管理水平,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1].病历文书是医疗工作的集中体现,总结等级评审中病历管理,可以深入认识医疗工作质控重点,促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2].
作者:文其武;罗爱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三种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取32只荷瘤裸鼠平分为4组,食管癌患者自体外周血CIK细胞组、健康人外周血CIK细胞组、脐血CIK细胞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20 d对应的注射治疗并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停药4d后处死裸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病理特点.结果:CIK细胞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分别为(1.01±0.24)g、(0.95±0.16)g、(0.64±0.22)g、(1.89±0.33)g;抑瘤率分别为46.6%、49.7%、66.2%、0%.各组的肿瘤病理特点均与患者原发肿瘤组织形态一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切片下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及坏死区.结论:三种来源CIK细胞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脐血来源的CIK细胞抗瘤作用强.CIK细胞可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有效免疫效应细胞.
作者:姚文健;白玉;赵宝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比较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抑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患者74例(74眼)按房角结构分为A、B两组,其中分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6例(36眼),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共38例(38眼).A、B组用简单随机方法分别分为前房注射和未注射曲安奈德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A组实验组A 17例、B 17例;对照组A 19例、B组实验组17、对照组21例.观察术后第1天的前房炎性反应和术后7d眼压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炎性反应,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明显重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实验组轻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7天,A组和B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安奈德可以抑制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但对于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意义不大.
作者:刘晶;肖林;董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通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类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在给患者带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通过影响各器官功能从而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1].目前,呼吸机相关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讨论较多的话题,相关报道及临床研究较多,而呼吸机相关胰腺炎(ventilator-related pancreatitis,VRP)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呼吸机的使用可以通过多个途径造成VRP的发生,其主要机制包括损伤性的通气策略、高压低容量状态以及交感激活[2-4].
作者:陈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部重力肌群收缩后放松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治疗2周,对照组31例采用牵引疗法治疗15d,3d为1个疗程,以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颈椎各活动度改变程度为研究而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第3天(1个疗程)和第9天(3个疗程)和第15天(5个疗程)的反应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5个疗程后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前屈以及后伸疗效相对牵引组差异有显著性(第15天:P屈=0.02,P伸=0.03),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伟明;邹宇聪;林友;李义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脊柱结核感染组34例患者和非脊柱结核疾病组3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所有患者同时接受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以临床明确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脊柱结核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85.3%,PPD试验的阳性率61.8%,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58.8%;非脊柱结核疾病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22.6%,PPD试验的阳性率41.9%,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29.0%.脊柱结核组中SFC的数目显著高于非脊柱结核疾病组.结论:T-SPOT.TB试验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可能成为脊柱结核感染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的筛查工具,并辅助脊柱结核病的诊断.
作者:袁凯;吴雪琼;张强;郑玉荣;陈建庭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