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舒芬太尼清醒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的影响

徐雪;董秋月;贾建丽;高璐超

关键词: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不同剂量, 纤维支气管镜, 灌注指数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对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FOB)时对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影响.方法:术前评估属困难气道患者45例,ASAⅡ~Ⅲ级,麻醉行清醒纤支镜经鼻插管,随机分三组,每组15例.Ⅰ、Ⅱ、Ⅲ组分别为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0.3、0.5、0.8 ng/mL.记录基础值To,达预设靶浓度T1,插管即刻窥视会厌T3,插管后1 min T3,插管后3 min T4时的HR,MAP,PI (perfusion index灌注指数),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插管条件和插管反应.结果:HR:Ⅱ、Ⅲ组T1比To显著下降;Ⅰ组T2、T3比To显著升高,Ⅱ、Ⅲ组与Ⅰ组比较T2、T3显著降低(P<0.05);MAP:Ⅱ、Ⅲ组T1比To显著下降;Ⅰ组T2与T0比较显著升高,Ⅲ组与Ⅰ组T2、T3、T4比较差异显著(P< 0.05); SpO2:Ⅲ组T1显著低于To,且与Ⅰ、Ⅱ组T1比较显著降低(P<0.05);PⅠ:Ⅱ、Ⅲ组T1-4与T0比较均显著增高,Ⅱ、Ⅲ组T1-3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Ramsay镇静评分:Ⅱ,Ⅲ组T1-4时刻均显著高于To(P< 0.05),组间两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条件比较: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0.5 ng/mL可有效抑制清醒经鼻纤支镜插管的循环应激反应,且无呼吸抑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不同处理方法的结局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不同处理方法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IVF-ET术后同时妊娠患者资料50例.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观察组(n=16)、开腹手术组(n=18)、经阴道穿刺治疗组(n=3)和腹腔镜手术组(n=13).比较各组宫内妊娠结局.结果:把早产及足月产归为妊娠成功,排除安胎中病例,保守观察组、开腹手术组、经阴道穿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组的成功率为78.6%、76.5%、66.7%、54.5%,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各种处理方法的宫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提示对于无症状或者异位妊娠症状不严重者可先进行保守观察,病情出现恶化时方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梁莉莉;钟苗;刘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326髋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对274例32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小切口显露并保留臀中肌和梨状肌的完整性.参照术前X线片依据ARCO分型.对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全部患者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69~96分,平均92.5分.术中发生大粗隆撕脱骨折3例、粗隆间后侧骨皮质线性骨折2例,分别给予钢丝或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并适当延迟负重.术后发生脱位2例,其中1例为搬动不当所致,经手法复位在随访期内再未发生脱位,另1例为髋臼角过大导致脱位,术后11d再次手术纠正.因假体松动、髋臼内陷原因行翻修手术5例.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例,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注重全身状况、关节病损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评估,术中正确判断和处理病损髋臼和选择合适假体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仁;禹晓东;许向东;孟新文;王二丰;张卫涛;李先志;徐军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早期功能训练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与早期功能训练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LCP内固定治疗,并给予个体化早期功能康复训练,通过对患肢肿胀、疼痛、骨折愈合的X线指标和腕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判断腕关节的康复功能.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采用Gartland-Wre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功能评定为优29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达93.8%,腕关节的疼痛缓解、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腕关节功能康复良好.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降低并发症,促进腕关节功能的康复的优点.

    作者:黄雪萍;刘洁珍;谢青梅;张成娟;张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Foley尿管和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对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3例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45例为观察组,宫腔放置节育器(IUD)48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人工周期及医用几丁糖防粘连.观察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17.8%和41.7%(P< 0.05),月经好转率分别为84.4%和60.4%(P< 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宫腔再粘连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陈媛媛;孟跃进;顾晓荔;王茹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乌司他丁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研究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及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8例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3、5、7天抽取全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ALT、AST、TBIL、TNF-α及IL-6.结果:术后上述观测指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乌司他丁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的部分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切除术患者,乌司他丁具有一定保护肝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机体等作用.

    作者:毕建钢;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郑锦锋;马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从2006年1月到2010年5月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993例,其中男473例,女529例.通过针对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和不同时相,采用多重血栓预防方案.结果:13例发生血栓性疾病(VTE),发生率1.3%.确诊为DVT的10例,发生率为1%.诊断为PE的有3例,发生率为0.3%.没有一个为致命性的PE.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7例发生VTE,占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0.9%,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有症状的肺栓塞3例;接受华法林的患者中6个发生VTE,占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的2%,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5,有症状肺栓塞1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此多重血栓预防方案,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很低,安全可靠,抗凝药口服与此相关的并发症也很低.

    作者:鲁宁;杨阳;Alejandro González Della Valle;Eduardo A.Salvati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曲安奈德对鼻咽癌及放疗相关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与鼻咽癌及放疗有关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时机与疗效.方法:将38例放疗前患分泌性中耳炎(SOM)的鼻咽癌患者分为3组,治疗一组12例18耳,鼻咽癌放疗开始前至第7周每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次;治疗二组12例20耳,鼻咽癌放疗开始前至第12周每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次;对照组14例23耳,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一组治愈3耳,占16.67%(3/18),好转8耳,占44.44%(8/18),总有效率61.11%;治疗二组治愈5耳,占25%(5/20),好转11耳,占55%(11/20),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0耳,好转2耳,占8.70%(2/23),总有效率8.70%.放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均有改善和提高,治疗二组疗效显著(P<0.01),治疗一组疗效较显著(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开始行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能改善放疗后3个月患耳的听力及咽鼓管功能,且治疗周期越长疗效越显著.

    作者:谢华;孙文忠;郑青平;戴善军;钟忠;韦玉梅;肖毅;陈美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大剂量乌司他丁对直肠癌患者术中凝血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直肠癌患者术中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40例(Dixon),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分别在入室后20 min内滴注乌司他丁10000U/kg或生理盐水各100 mL.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用SONOCLOT凝血仪测定ACT,CR,PF;2 h(T2)后测定D二聚体,术毕记录失血量.结果:与T0时比较,U组ACT,CR,PF在T1时明显升高(P< 0.01或P<0.05).D-二聚体U组和N组均升高(P<0.05),D-二聚体U组比N组显著低(P<0.01),U组比N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升高直肠癌手术患者的ACT,CR,PF,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减少手术出血量.

    作者:吴群林;屠伟峰;施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部重力肌群收缩后放松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治疗2周,对照组31例采用牵引疗法治疗15d,3d为1个疗程,以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颈椎各活动度改变程度为研究而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第3天(1个疗程)和第9天(3个疗程)和第15天(5个疗程)的反应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5个疗程后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前屈以及后伸疗效相对牵引组差异有显著性(第15天:P屈=0.02,P伸=0.03),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伟明;邹宇聪;林友;李义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探讨

    目的: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胃镜和内镜超声、CT证实食管固有肌层肿瘤18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18例病灶全部成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25 ~ 130 min,平均70.4 min.术后病理诊断食管平滑肌瘤14例,食管间质瘤1例.病灶大直径0.8~ 2.8 cm,平均1.4 cm.术中发生穿孔2例,均用金属夹成功封闭.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是微创、有效并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爱斯;黄曼玲;王爱萍;张姮;吴杰;孙圣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CT及临床诊断分度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的CT诊断及临床分度相关性,及其对诊断HIE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HIE患儿,对其CT分度与临床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足月儿,轻度时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33.3%,低于中度、重度符合率66.7%、71.4%;早产儿HIE与CT分度有显著差异.结论: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存在相关性,但两者在足月儿轻度HIE及早产儿HIE存在差异性,故诊断HIE应两者结合可提高准确率.

    作者:熊文明;时正义;陈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免疫炎症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是由各种疾病所导致的慢性持续缺氧所致,这种缺氧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炎症后细胞微环境中氧的缺乏,同时低氧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进一步诱导免疫炎症反应的启动,进而促进炎性细胞的聚集及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两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HPAH形成的各个环节,包括肺血管的收缩和重塑.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者找出有效的抑制炎症网络的途径,从而达到有效的逆转HPAH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凌云;高宝安;陈世雄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上消化道瘘

    术后消化道瘘是腹腔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长,病情复杂,治疗不当常导致死亡.本院采用再次开腹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1例术后上消化道瘘伴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有11例术后上消化道瘘伴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有大量积液的患者,再次开腹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 77 (57.6±17.3)岁.

    作者:王芝钧;陈锐锋;钟隆柱;汤骐骜;简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患者随机选取47例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7名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分析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与住院次数的相关性.结果:双相研究组4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2名医护人员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双相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研究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40±0.56,1.13±0.57,得分均低于样本的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分、应对方式积极及消极2个维度平均分均与住院次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红红;李春阳;陈超;刘俊贤;曹淑华;刘青梅;杨光;韦源清;唐立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25例,包括简单横形及短斜形骨折5例、斜形及螺旋形骨折11例、外侧楔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1例双侧).结果:术后5~10°外旋3例,<5°外旋6例;术后<5°向后成角5例;术中>10°向后成角2例,向前成角2例均中转有限切开复位;术后<5°外翻4例,>5°而< 10°外翻2例;内踝处伤口于术后4周裂开钢板外露1例;置入锁钉处伤口不愈合1例.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应依据术前骨折类型、术中闭合复位难易及对软组织二次损伤程度、闭合复位经验及患者心理预期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作者:张宝岭;王能兴;王硕;张磊;陈国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三种来源CIK细胞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三种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取32只荷瘤裸鼠平分为4组,食管癌患者自体外周血CIK细胞组、健康人外周血CIK细胞组、脐血CIK细胞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20 d对应的注射治疗并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停药4d后处死裸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病理特点.结果:CIK细胞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分别为(1.01±0.24)g、(0.95±0.16)g、(0.64±0.22)g、(1.89±0.33)g;抑瘤率分别为46.6%、49.7%、66.2%、0%.各组的肿瘤病理特点均与患者原发肿瘤组织形态一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切片下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及坏死区.结论:三种来源CIK细胞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脐血来源的CIK细胞抗瘤作用强.CIK细胞可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有效免疫效应细胞.

    作者:姚文健;白玉;赵宝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清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卵巢癌(A组)及54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B组)术前血清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Cyfra21-1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52.27%,特异度为94.44%,其特异性显著高于CA125(P< 0.05).卵巢癌患者分期越晚、组织分化愈差,其血清C yfra21-1检测水平越高;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CA125 (P< 0.05).结论:术前检测血清Cyfra21-1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而协助诊断,术前Cyfra21-1的阳性结果比CA125更能预示卵巢癌预后不良.

    作者:聂妙玲;康佳丽;邓玲红;夏薇;王小霞;苏圣梅;蒋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脊柱结核感染组34例患者和非脊柱结核疾病组3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所有患者同时接受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以临床明确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脊柱结核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85.3%,PPD试验的阳性率61.8%,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58.8%;非脊柱结核疾病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22.6%,PPD试验的阳性率41.9%,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29.0%.脊柱结核组中SFC的数目显著高于非脊柱结核疾病组.结论:T-SPOT.TB试验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可能成为脊柱结核感染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的筛查工具,并辅助脊柱结核病的诊断.

    作者:袁凯;吴雪琼;张强;郑玉荣;陈建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超声研究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超声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探讨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ET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应用TDI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尿毒症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尿毒症B组较A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增高,AC值降低;尿毒症组的E/Em与β、Ep、PWVβ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52、0.675、0.74,均P<0.01),与AC呈负相关(r=-0.52,P<0.01),E/A与各弹性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组患者颈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作者:梁虹;唐姜人的;车国英;苏雁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尿AD7c-NTP、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关系

    目的:研究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AD)的关系.方法:筛选轻度AD患者67例、中重度AD患者53例、健康老年人120例,分别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三组尿AD7c-NT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尿AD7c-NTP含量与MMSE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确定尿AD7c-NTP的值>1.75 ng/mL为诊断AD的切点.三组血浆Hcy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血浆Hcy含量与MMSE无明显相关性;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浆Hcy的值大15.55 μmol/L作为诊断AD的切点.结论: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临床可将两者联合的检测结果用于诊断AD.

    作者:蔡超群;周毅;周正艳;刘金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