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是全凭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组合但大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术后苏醒延迟、躁动等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效果.本研究通过三种剂量氯胺酮诱导,以寻求佳剂量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住院患儿,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骨折切开复位术等,男75例,女15例,年龄2~7岁,体重11.5~ 22.5 kg,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明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癌(I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到2010年1月共92例ICC患者进行随访汇总,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率比较.结果:在92例ICC患者中,男性为59例(64.1%),81例(8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76例患者(82.6%)CA19-9升高,共有58例(63.0%)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患者(P<0.05),且行RO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高于行R1、R2手术患者(P<0.02);非手术患者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后,生活质量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对ICC患者行R0切除可提高生存率,放化疗可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者,但总体疗效欠佳,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成为IC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罗汕;蒋小峰;杨学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超声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探讨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ET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应用TDI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尿毒症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尿毒症B组较A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增高,AC值降低;尿毒症组的E/Em与β、Ep、PWVβ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52、0.675、0.74,均P<0.01),与AC呈负相关(r=-0.52,P<0.01),E/A与各弹性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组患者颈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作者:梁虹;唐姜人的;车国英;苏雁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人子宫珠蛋白与猫主要过敏原Fel d 1之间关系.方法:运用ClustalW 1.83和MEGA 5.1 Beta3软件比较人分泌球蛋白家族序列及猫过敏原Fel d 1两个亚基P30438和P30440之间的进化树形图;采用在线软件平台NetMHCII 2.2比较分析P30438与子宫珠蛋白典型序列P11684之间抗原性差异;利用Swiss-Model程序模拟并比较P11684、P30438和P30440的三级结构.结果:分泌球蛋白家族充斥着大量冗余数据,经逐步聚类收缩至13个代表性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整个分泌球蛋白家族划分成两个大家族三个亚家族,而子宫珠蛋白典型序列与猫主要过敏原Feld 1的一个亚基P30438之亲缘关系近,两者均具有与HLA高亲和力结合位点,而且三级结构相似.结论:子宫珠蛋白具有潜在的过敏原性.
作者:欧阳穗;黄于艺;凌春芳;何颖;陈惠芳;邹泽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患者随机选取47例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7名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分析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与住院次数的相关性.结果:双相研究组4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2名医护人员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双相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研究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40±0.56,1.13±0.57,得分均低于样本的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分、应对方式积极及消极2个维度平均分均与住院次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红红;李春阳;陈超;刘俊贤;曹淑华;刘青梅;杨光;韦源清;唐立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不同处理方法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IVF-ET术后同时妊娠患者资料50例.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观察组(n=16)、开腹手术组(n=18)、经阴道穿刺治疗组(n=3)和腹腔镜手术组(n=13).比较各组宫内妊娠结局.结果:把早产及足月产归为妊娠成功,排除安胎中病例,保守观察组、开腹手术组、经阴道穿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组的成功率为78.6%、76.5%、66.7%、54.5%,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各种处理方法的宫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提示对于无症状或者异位妊娠症状不严重者可先进行保守观察,病情出现恶化时方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梁莉莉;钟苗;刘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卵巢癌(A组)及54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B组)术前血清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Cyfra21-1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52.27%,特异度为94.44%,其特异性显著高于CA125(P< 0.05).卵巢癌患者分期越晚、组织分化愈差,其血清C yfra21-1检测水平越高;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CA125 (P< 0.05).结论:术前检测血清Cyfra21-1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而协助诊断,术前Cyfra21-1的阳性结果比CA125更能预示卵巢癌预后不良.
作者:聂妙玲;康佳丽;邓玲红;夏薇;王小霞;苏圣梅;蒋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开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探讨心衰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95例心衰患者采用简单随机临床试验,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联合专科护士进行门诊咨询服务及健康宣教,对照组只行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疗程为6个月,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与中医证候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干预后,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四个维度体力、情绪、症状、社会得分及中医证候表总积分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模式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邱定荣;陈笑银;陈娟;廖晓瑜;盛小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冷牙胶侧压法根管充填,在临床上应用仍比较广泛.但对治疗难度大的牙位,如:第二、三磨牙,或者患者张口度较小,磨牙根管充填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镍钛器械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磨牙预备的效果,尤其是Protaper、TF锉等大锥度器械的出现,使根管预备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但由于预备锥度大,使用标准锥度冷牙胶充填费时.如何提高冷牙胶尖充填效果,我们对此做了研究,采用大锥度牙胶尖作为主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尤其对难以操作的磨牙,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作者:黄建;顾远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颈部重力肌群收缩后放松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治疗2周,对照组31例采用牵引疗法治疗15d,3d为1个疗程,以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颈椎各活动度改变程度为研究而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第3天(1个疗程)和第9天(3个疗程)和第15天(5个疗程)的反应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5个疗程后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前屈以及后伸疗效相对牵引组差异有显著性(第15天:P屈=0.02,P伸=0.03),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伟明;邹宇聪;林友;李义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水中分娩的初产妇,探讨水中分娩的优势.方法:选择2008-2012年单胎、足月、头位,无产科高危因素,自愿行水中分娩的初产妇324例作为水中分娩组,将同期、低危、正常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会阴裂伤、水中镇痛的情况.结果:水中分娩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均未行会阴切开,对照组会阴切开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水中分娩组下水后疼痛明显缓解率8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中分娩的优势体现在减轻分娩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
作者:彭军;缪士霞;李志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 index,PPI)、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脉压、脉压指数、和收缩压的升高均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胡方方;徐书雯;谢静芳;陈伟平;黄越冬;向绍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及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8例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3、5、7天抽取全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ALT、AST、TBIL、TNF-α及IL-6.结果:术后上述观测指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乌司他丁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的部分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切除术患者,乌司他丁具有一定保护肝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机体等作用.
作者:毕建钢;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郑锦锋;马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差异.方法: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局限性黄斑水肿15例,弥漫性黄斑水肿19例,黄斑囊样水肿10例,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分析其N1、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结果:1环N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在局限性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环P1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70.36±20.28)与弥漫性黄斑水肿(45.03±12.34)、黄斑囊样水肿组(38.71±13.89)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严重损伤视功能;黄斑水肿表现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上以中心凹处的改变明显;P1波振幅密度可作为敏感评价指标.
作者:陶相宜;董志军;李玲;付笑笑;乔志燕;郭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HIF-1α与CTGF在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建立UUO模型,将SD大鼠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ARB组、他汀联合ARB组.观察各组大鼠第2周肾功能、24 h尿蛋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HIF-1α、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功能及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增高(P<0.05),应用他汀联合ARB治疗后肾功能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肾小管间质病变面积减少,肾小管间质细胞HIF-1α mRNA和CTGF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肾组织有高水平HIF-1 αmRNA、CTGFmRNA,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7,P< 0.01),结论:低氧上调了HIF-1α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他汀联合ARB治疗可能降低HIF-1α和CTGF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袁静;杨霞;沈燕;胡英;林鑫;何平红;黄戎赛;查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 86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271例,横结肠切除术4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03例,全结肠切除术13例,直肠前切除术908例,腹会阴切除术214例,Hartmann术14例.结果:有30例患者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因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原因包括吻合口漏10例、肠梗阻6例、戳孔疝6例、腹腔出血(左直肠中动脉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肠造口坏死1例、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并嵌顿1例、造口旁疝1例、回肠阴道瘘1例、输尿管断裂1例、辅助切口裂开1例.再次手术距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平均为(6.81±5.22)d.20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16例成功(80.00%,16/20),4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9例直接行开腹手术,1例行经肛门缝扎止血.患者再次手术后平均(9.33±4.69)d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部分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再次手术可以再进行腹腔镜手术.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锡;曹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著升高,c-kit 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降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血病HL60细胞株中存在SHP-1、c-kit mRNA表达异常;5-aza-CdR和As2O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加强去甲基化作用.
作者:孟真;罗建民;李英华;王东梅;陈娜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TORCH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T代表弓形虫(TOX),O代表其他病原体,包括梅毒螺旋体等,R代表风疹病毒(RUV),C代表巨细胞病毒(CMV),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HSV);孕妇感染其中一种或多种病原体后,自身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死胎、流产或胎儿先天缺陷等,病原体亦可通过产道或母乳导致新生儿感染[1].本研究旨在对早产孕妇进行TORCH系列抗体检测,从而探讨早产与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间的关系.
作者:王容;凡伟;刘振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管饲(鼻胃管、鼻空肠管)和胃肠造口术等.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并发症防治是提供良好营养支持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新近文献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1 肠内营养的优势肠内营养已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研究证明肠内营养能够减轻胃肠道黏膜的萎缩,维护肠相关淋巴结组织,减少肠道细菌易位,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目前有学者已提出早期肠内营养即在入院后或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Dag等[1]通过对199名接受结直肠外科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Doig等[2]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危重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两种方法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病因检出率及术后3个月的疗效满意率.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刮宫组患者稍长,两组患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电切组(26.7±8.0)min vs刮宫组(21.1±7.9)min,P< 0.05],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电切组(3.2±1.3)d vs刮宫组(3.0±1.2)d]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均为4.0%)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也有因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引起,两组患者病因及检出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切组90.0%vs刮宫组84.0%,P>0.05).电切组的疗效满意率明显高于刮宫组,两组患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电切组85.4%vs刮宫组66.0%,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的方法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与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方法相似,但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