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
目的:评价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从2006年1月到2010年5月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993例,其中男473例,女529例.通过针对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和不同时相,采用多重血栓预防方案.结果:13例发生血栓性疾病(VTE),发生率1.3%.确诊为DVT的10例,发生率为1%.诊断为PE的有3例,发生率为0.3%.没有一个为致命性的PE.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中7例发生VTE,占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0.9%,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有症状的肺栓塞3例;接受华法林的患者中6个发生VTE,占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的2%,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5,有症状肺栓塞1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此多重血栓预防方案,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很低,安全可靠,抗凝药口服与此相关的并发症也很低.
作者:鲁宁;杨阳;Alejandro González Della Valle;Eduardo A.Salvati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 index,PPI)、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脉压、脉压指数、和收缩压的升高均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胡方方;徐书雯;谢静芳;陈伟平;黄越冬;向绍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的CT诊断及临床分度相关性,及其对诊断HIE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HIE患儿,对其CT分度与临床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足月儿,轻度时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33.3%,低于中度、重度符合率66.7%、71.4%;早产儿HIE与CT分度有显著差异.结论: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存在相关性,但两者在足月儿轻度HIE及早产儿HIE存在差异性,故诊断HIE应两者结合可提高准确率.
作者:熊文明;时正义;陈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丙肝病毒抗体(抗-HC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为血源招募和降低输血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9-2012年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双试剂平行检测,任一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即判该份标本为抗-HCV阳性.结果:2009-2012年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总阳性率为0.38%,呈逐年上升趋势(x2=36.10,P< 0.05).39 ~ 55年龄段献血人群和初次献血者感染率分别高于18~29年龄段献血人群和重复献血者(P<0.05).结论: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较低,有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的趋势,并与献血次数呈副相关.
作者:宋适恒;刘丽娟;李保欣;宋任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术中出血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成功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2例,报告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台山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手术122例,男15例,女107例,平均年龄30.5(18~65)岁.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8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5例.
作者:何仕青;伍宏章;袁超杰;陈文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卵巢癌(A组)及54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B组)术前血清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Cyfra21-1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52.27%,特异度为94.44%,其特异性显著高于CA125(P< 0.05).卵巢癌患者分期越晚、组织分化愈差,其血清C yfra21-1检测水平越高;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CA125 (P< 0.05).结论:术前检测血清Cyfra21-1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而协助诊断,术前Cyfra21-1的阳性结果比CA125更能预示卵巢癌预后不良.
作者:聂妙玲;康佳丽;邓玲红;夏薇;王小霞;苏圣梅;蒋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Foley尿管和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对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3例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45例为观察组,宫腔放置节育器(IUD)48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人工周期及医用几丁糖防粘连.观察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17.8%和41.7%(P< 0.05),月经好转率分别为84.4%和60.4%(P< 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次放置Foley尿管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宫腔再粘连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陈媛媛;孟跃进;顾晓荔;王茹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爱力呼吸减痛法训练过程对高龄孕妇心理及分娩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00名高龄孕妇在孕28周选择爱力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A组50例)或常规待产分娩(B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与分娩生物学指标.结果:两组孕28周焦虑、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临产时A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B组未见明显变化,两组临产时焦虑、抑郁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退出阴道分娩比例、分娩疼痛等级、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B组产妇(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爱力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过程可缓解高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生物学指标.
作者:胡慧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PRDX)ⅣmRNA在小鼠卵泡发育和卵巢衰老过程中表达.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不同周龄、动情周期以及促性腺激素预处理卵巢,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RDXⅣmRNA表达.结果:PRDXⅣmRNA在3周龄、6周龄、8月龄卵巢中表达分别为新生3d小鼠的0.76、0.42、0.12 (P< 0.05);在性成熟小鼠各动情周期卵巢中表达无差异;在未成熟小鼠促性腺激素预处理卵巢中,PMSG注射48 h表达为生理盐水注射组(CON组)的1.63倍(P<0.05),于HCG注射后4、8、12、48 h分别为CON组的0.81、0.56、0.78、0.66(P< 0.05).结论:PRDXⅣ可能通过调节卵泡发育与卵巢氧化应激压力而调控卵巢衰老过程.
作者:沈薇;罗爱月;程静;潘光鑫;杨书红;丁婷;王世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著升高,c-kit 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降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血病HL60细胞株中存在SHP-1、c-kit mRNA表达异常;5-aza-CdR和As2O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加强去甲基化作用.
作者:孟真;罗建民;李英华;王东梅;陈娜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25例,包括简单横形及短斜形骨折5例、斜形及螺旋形骨折11例、外侧楔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1例双侧).结果:术后5~10°外旋3例,<5°外旋6例;术后<5°向后成角5例;术中>10°向后成角2例,向前成角2例均中转有限切开复位;术后<5°外翻4例,>5°而< 10°外翻2例;内踝处伤口于术后4周裂开钢板外露1例;置入锁钉处伤口不愈合1例.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应依据术前骨折类型、术中闭合复位难易及对软组织二次损伤程度、闭合复位经验及患者心理预期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作者:张宝岭;王能兴;王硕;张磊;陈国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不同处理方法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IVF-ET术后同时妊娠患者资料50例.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观察组(n=16)、开腹手术组(n=18)、经阴道穿刺治疗组(n=3)和腹腔镜手术组(n=13).比较各组宫内妊娠结局.结果:把早产及足月产归为妊娠成功,排除安胎中病例,保守观察组、开腹手术组、经阴道穿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组的成功率为78.6%、76.5%、66.7%、54.5%,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各种处理方法的宫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提示对于无症状或者异位妊娠症状不严重者可先进行保守观察,病情出现恶化时方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
作者:谭金凤;王宁宁;梁莉莉;钟苗;刘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冷牙胶侧压法根管充填,在临床上应用仍比较广泛.但对治疗难度大的牙位,如:第二、三磨牙,或者患者张口度较小,磨牙根管充填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镍钛器械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磨牙预备的效果,尤其是Protaper、TF锉等大锥度器械的出现,使根管预备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但由于预备锥度大,使用标准锥度冷牙胶充填费时.如何提高冷牙胶尖充填效果,我们对此做了研究,采用大锥度牙胶尖作为主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尤其对难以操作的磨牙,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作者:黄建;顾远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是由各种疾病所导致的慢性持续缺氧所致,这种缺氧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炎症后细胞微环境中氧的缺乏,同时低氧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进一步诱导免疫炎症反应的启动,进而促进炎性细胞的聚集及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两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HPAH形成的各个环节,包括肺血管的收缩和重塑.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者找出有效的抑制炎症网络的途径,从而达到有效的逆转HPAH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凌云;高宝安;陈世雄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患者随机选取47例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7名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分析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与住院次数的相关性.结果:双相研究组4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2名医护人员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双相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研究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40±0.56,1.13±0.57,得分均低于样本的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分、应对方式积极及消极2个维度平均分均与住院次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红红;李春阳;陈超;刘俊贤;曹淑华;刘青梅;杨光;韦源清;唐立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癌(I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到2010年1月共92例ICC患者进行随访汇总,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率比较.结果:在92例ICC患者中,男性为59例(64.1%),81例(8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76例患者(82.6%)CA19-9升高,共有58例(63.0%)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患者(P<0.05),且行RO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高于行R1、R2手术患者(P<0.02);非手术患者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后,生活质量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对ICC患者行R0切除可提高生存率,放化疗可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者,但总体疗效欠佳,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成为IC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罗汕;蒋小峰;杨学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监测我院ICU血流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送检病原学标本,其中包括全血和导管血标本.所有标本先用BDBACTEC9120/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出现阳性报警后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板、沙保弱培养基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其中真菌鉴定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VITEK 2-compact鉴定仪的YST卡进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22 653份血培养共分离出真菌60株,分离率0.26%,其中白念珠菌20株(33.33%),近平滑念珠菌12株(20.00%),热带念珠菌10株(16.67%),光滑念珠菌6株(10.0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1%、2.3%、8.7%和56.8%,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较敏感.结论:ICU血流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尚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耐药的菌株.
作者:温妙云;孙诚;曾红科;朱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3个HNPCC家系中的97例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的随访监测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1)随访组中健康携带者的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0%(0/28),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35.5%(11/31).(2)随访组中已患癌成员的结直肠癌再发生率为14.5%(10/69),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43.8%(7/16).(3)随访组的五年生存率(96.9%)明显高于未随访组(61.7%).结论:进行规律的结肠镜随访监测,对降低HNPCC家系中健康突变携带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已患癌携带者再发癌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鸥;李成林;张宏文;刘景欣;崔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 86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271例,横结肠切除术4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03例,全结肠切除术13例,直肠前切除术908例,腹会阴切除术214例,Hartmann术14例.结果:有30例患者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因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原因包括吻合口漏10例、肠梗阻6例、戳孔疝6例、腹腔出血(左直肠中动脉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肠造口坏死1例、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并嵌顿1例、造口旁疝1例、回肠阴道瘘1例、输尿管断裂1例、辅助切口裂开1例.再次手术距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平均为(6.81±5.22)d.20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16例成功(80.00%,16/20),4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9例直接行开腹手术,1例行经肛门缝扎止血.患者再次手术后平均(9.33±4.69)d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部分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再次手术可以再进行腹腔镜手术.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锡;曹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饲养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GLP-1(利拉鲁肽)组,检测各组体重、肝指数、血糖、转氨酶(ALT、AST),肝组织TC、TG及SOD和MDA、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LP-1组治疗4周后,体重、肝指数、血ALT、肝组织TC、TG、MDA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SOD显著升高(P<0.05),但TNF-α无明显差异.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应NAFLD治疗靶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有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的治疗药物.
作者:关丽嫦;徐丽姝;高慧亭;邓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