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伟明;邹宇聪;林友;李义凯

关键词:颈椎病, 放松训练, 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重力肌群收缩后放松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治疗2周,对照组31例采用牵引疗法治疗15d,3d为1个疗程,以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颈椎各活动度改变程度为研究而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第3天(1个疗程)和第9天(3个疗程)和第15天(5个疗程)的反应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5个疗程后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前屈以及后伸疗效相对牵引组差异有显著性(第15天:P屈=0.02,P伸=0.03),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颈部重力肌群静力收缩后放松训练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于操作简便、安全及可靠而广泛在临床上应用,其适合前臂和手部手术,也有成功用于肘部手术.从定位方法上分为血管旁法、异感法、电刺激法、透动脉法等,但传统定位方法有一定缺陷,如不易固定针头、损伤神经、使患者感觉到不适和刺破血管等缺点.我们期望采用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以减少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提高麻醉成功率.本研究采用头皮静脉针改良法与血管旁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效果比较,以评价头皮静脉针改良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长明;关占颖;李清梅;栾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138例B超漏诊原因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症状重,重症患者并发症多且预后不良等特点.B超作为AP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尚存在较高的漏诊率[1-2].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我院收治的138例B超漏诊的AP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B超漏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住院病例,经临床确诊为AP而首次B超检查诊断胰腺正常或胰腺显示不清晰者,共138例,男58例,女80例,年龄23~88岁,平均(51± 11)岁.主要症状为中上腹疼痛,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疸.

    作者:曹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曲安奈德对鼻咽癌及放疗相关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与鼻咽癌及放疗有关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时机与疗效.方法:将38例放疗前患分泌性中耳炎(SOM)的鼻咽癌患者分为3组,治疗一组12例18耳,鼻咽癌放疗开始前至第7周每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次;治疗二组12例20耳,鼻咽癌放疗开始前至第12周每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次;对照组14例23耳,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一组治愈3耳,占16.67%(3/18),好转8耳,占44.44%(8/18),总有效率61.11%;治疗二组治愈5耳,占25%(5/20),好转11耳,占55%(11/20),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0耳,好转2耳,占8.70%(2/23),总有效率8.70%.放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均有改善和提高,治疗二组疗效显著(P<0.01),治疗一组疗效较显著(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开始行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能改善放疗后3个月患耳的听力及咽鼓管功能,且治疗周期越长疗效越显著.

    作者:谢华;孙文忠;郑青平;戴善军;钟忠;韦玉梅;肖毅;陈美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乌司他丁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研究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及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8例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3、5、7天抽取全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ALT、AST、TBIL、TNF-α及IL-6.结果:术后上述观测指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乌司他丁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的部分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切除术患者,乌司他丁具有一定保护肝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机体等作用.

    作者:毕建钢;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郑锦锋;马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肝内胆管癌9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癌(I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到2010年1月共92例ICC患者进行随访汇总,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率比较.结果:在92例ICC患者中,男性为59例(64.1%),81例(8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76例患者(82.6%)CA19-9升高,共有58例(63.0%)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患者(P<0.05),且行RO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高于行R1、R2手术患者(P<0.02);非手术患者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后,生活质量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对ICC患者行R0切除可提高生存率,放化疗可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者,但总体疗效欠佳,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成为ICC的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罗汕;蒋小峰;杨学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卵巢低反应的研究进展

    卵巢低反应是超排卵(COH)过程中出现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刺激反应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越加广泛,卵巢低反应患者越来越多,发生率为9% ~ 24%[1].1 卵巢低反应的定义卵巢低反应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生长卵泡少、雌二醇(E2)峰低下.大多学者都使用以下标准[1]:(1)使用常规卵巢刺激方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超声检测成熟卵泡数(直径≥16mm)<3~5个或取卵日获得成熟卵数(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细胞)<3~5个,伴排卵前血E2峰值<1 101~1 835 pmol/L.(2)卵巢刺激周期每日平均卵泡刺激素(FSH)用量> 300 IU或标准剂量的FSH使用时程≥12 d.(3)标准的卵巢刺激方案失败史或卵巢刺激周期取消史.

    作者:黄晓虹;肖国宏;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ETK调节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

    目的:探讨ETK调节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TK在5种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再使用ETK shRNA技术下调膀胱癌细胞ETK蛋白表达,然后应用侵袭试验检测ETK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后以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STAT-3和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5种膀胱癌细胞均表达ETK蛋白,其中以T24和UM-UC-3表达水平高,下调ETK表达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T24和UM-UC-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与AKT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下降有关.结论:ETK在膀胱癌的迁移和侵袭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ETK可能具有成为抑制膀胱癌进展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的价值.

    作者:邝世航;王延军;冯建华;韩辉;周芳坚;郭胜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 86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271例,横结肠切除术4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03例,全结肠切除术13例,直肠前切除术908例,腹会阴切除术214例,Hartmann术14例.结果:有30例患者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因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原因包括吻合口漏10例、肠梗阻6例、戳孔疝6例、腹腔出血(左直肠中动脉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肠造口坏死1例、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并嵌顿1例、造口旁疝1例、回肠阴道瘘1例、输尿管断裂1例、辅助切口裂开1例.再次手术距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平均为(6.81±5.22)d.20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16例成功(80.00%,16/20),4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9例直接行开腹手术,1例行经肛门缝扎止血.患者再次手术后平均(9.33±4.69)d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部分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再次手术可以再进行腹腔镜手术.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锡;曹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组别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8例,每组再按照HbA1c浓度分为7%~9%及9% ~ 11%两个亚组,每组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2 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HbA1c(P< 0.01),Fins升高(P<0.05),HOMA-B升高(P<0.05);在HbA1c 9%~11%两个亚组中门冬胰岛素30降低血糖的效果优于格列吡嗪控释片(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HbA1c为7%~9%时,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作为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在HbA1c为9%~11%时,则门冬胰岛素30对患者降糖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陈晓铭;武革;甄卓丽;吴美芬;陈文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微创小切口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创伤疾病,由于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我科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应用微创小切口(切口长度8~ 10 cm,平均8.5 cm)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由于该手术有切口小、出血少的特点,配合术前术后护理人员有计划的护理和康复指导,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梁晓燕;范丽娟;梁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2003年9月至2012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的80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术前伴发病、合并症、术中出血、分期和术后并发症等等,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4.6%,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得出术前伴发肺部疾病(OR=3.207,95% CI:1.165~8.832,P=0.024)、术中出血100 mL以上(OR=1.623,95% CI:1.05~ 2.508,P=0.029)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伴发病和术中出血量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关,提示做好术前伴发病尤其是肺部疾病管理、严把手术指征,以及控制术中出血量,以期降低潜在的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张剑明;邓海军;王亚楠;赵丽瑛;李国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管饲(鼻胃管、鼻空肠管)和胃肠造口术等.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并发症防治是提供良好营养支持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新近文献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1 肠内营养的优势肠内营养已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研究证明肠内营养能够减轻胃肠道黏膜的萎缩,维护肠相关淋巴结组织,减少肠道细菌易位,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目前有学者已提出早期肠内营养即在入院后或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Dag等[1]通过对199名接受结直肠外科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Doig等[2]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危重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呼吸衰竭患儿撤除有创呼吸机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对呼吸衰竭患儿在撤除有创呼吸机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儿病例共116例,其中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76例(干预组),无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共40例(对照组),对比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等呼吸机参数下调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及胸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下调FiO2时间、下调PIP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调RR时间与下调PEEP时间较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儿血气及胸片改善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可明显加快降低呼吸衰竭患儿有创呼吸机参数时间,改善患儿血气及胸片情况,缩短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唐远平;谭艳芳;黄冬平;王柱;沈海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 index,PPI)、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脉压、脉压指数、和收缩压的升高均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胡方方;徐书雯;谢静芳;陈伟平;黄越冬;向绍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免疫炎症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是由各种疾病所导致的慢性持续缺氧所致,这种缺氧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炎症后细胞微环境中氧的缺乏,同时低氧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进一步诱导免疫炎症反应的启动,进而促进炎性细胞的聚集及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两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HPAH形成的各个环节,包括肺血管的收缩和重塑.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者找出有效的抑制炎症网络的途径,从而达到有效的逆转HPAH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凌云;高宝安;陈世雄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LAMP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在快速检测嗜肺军团菌中的应用

    目的:开发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嗜肺军团菌的特异性DNA保守片段和其他对照菌种DNA进行扩增,将扩增的D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观察是否可在芯片相应的区域出现杂交信号.结果:只有嗜肺军团菌DNA经LAMP反应后出现特异性的扩增条带,与PCR扩增基因的低稀释倍数1 05相比,LAMP低稀释倍数可达107,反应的灵敏度比PCR高100倍左右,同时将经LAMP扩增后的基因与基因芯片杂交,相应的嗜肺军团菌区域可出现杂交信号.结论:LAMP技术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等优势,可提高检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俊发;许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舒芬太尼清醒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对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FOB)时对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影响.方法:术前评估属困难气道患者45例,ASAⅡ~Ⅲ级,麻醉行清醒纤支镜经鼻插管,随机分三组,每组15例.Ⅰ、Ⅱ、Ⅲ组分别为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0.3、0.5、0.8 ng/mL.记录基础值To,达预设靶浓度T1,插管即刻窥视会厌T3,插管后1 min T3,插管后3 min T4时的HR,MAP,PI (perfusion index灌注指数),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插管条件和插管反应.结果:HR:Ⅱ、Ⅲ组T1比To显著下降;Ⅰ组T2、T3比To显著升高,Ⅱ、Ⅲ组与Ⅰ组比较T2、T3显著降低(P<0.05);MAP:Ⅱ、Ⅲ组T1比To显著下降;Ⅰ组T2与T0比较显著升高,Ⅲ组与Ⅰ组T2、T3、T4比较差异显著(P< 0.05); SpO2:Ⅲ组T1显著低于To,且与Ⅰ、Ⅱ组T1比较显著降低(P<0.05);PⅠ:Ⅱ、Ⅲ组T1-4与T0比较均显著增高,Ⅱ、Ⅲ组T1-3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Ramsay镇静评分:Ⅱ,Ⅲ组T1-4时刻均显著高于To(P< 0.05),组间两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条件比较: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0.5 ng/mL可有效抑制清醒经鼻纤支镜插管的循环应激反应,且无呼吸抑制.

    作者:徐雪;董秋月;贾建丽;高璐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上消化道瘘

    术后消化道瘘是腹腔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长,病情复杂,治疗不当常导致死亡.本院采用再次开腹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1例术后上消化道瘘伴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有11例术后上消化道瘘伴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有大量积液的患者,再次开腹清理引流加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 77 (57.6±17.3)岁.

    作者:王芝钧;陈锐锋;钟隆柱;汤骐骜;简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术中出血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成功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2例,报告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台山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手术122例,男15例,女107例,平均年龄30.5(18~65)岁.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8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5例.

    作者:何仕青;伍宏章;袁超杰;陈文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和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著升高,c-kit 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降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血病HL60细胞株中存在SHP-1、c-kit mRNA表达异常;5-aza-CdR和As2O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加强去甲基化作用.

    作者:孟真;罗建民;李英华;王东梅;陈娜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