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毕建钢;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郑锦锋;马扬

关键词:乌司他丁, 肝切除术, 肝功能,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及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8例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3、5、7天抽取全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ALT、AST、TBIL、TNF-α及IL-6.结果:术后上述观测指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乌司他丁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的部分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切除术患者,乌司他丁具有一定保护肝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保护机体等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22),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在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患者随机选取47例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7名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分析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与住院次数的相关性.结果:双相研究组4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2名医护人员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双相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双相研究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40±0.56,1.13±0.57,得分均低于样本的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0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双相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分、应对方式积极及消极2个维度平均分均与住院次数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红红;李春阳;陈超;刘俊贤;曹淑华;刘青梅;杨光;韦源清;唐立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男性因素不孕妇女种植窗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和子宫内膜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超声类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男性因素不孕妇女种植窗期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超声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男性因素不孕妇女自然周期尿LH峰日C型子宫内膜者10例为C型内膜组和A型子宫内膜者20例为A型内膜组.在种植窗期,对两组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AF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F-R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F-R在子宫内膜及内膜血管中的表达.结果:男性因素不孕妇女C型子宫内膜组种植窗期血清PAF含量(13.97±1.70) ng/mL、PAF-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上(63.49±5.36)%和在子宫内膜(0.30±0.03)、内膜血管(0.31±0.03)中的表达与A型子宫内膜组各项指标[(18.95±3.10)ng/mL、(77.56±6.58)%、(0.40±0.04)、(0.40±0.03)]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F-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组织中PAF-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男性因素不孕妇女子宫内膜超声类型与种植窗期PAF及PAF-R的表达有关.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F-R的表达水平可间接反映子宫内膜组织中PAF-R的表达情况.

    作者:王亚芹;刁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CT及临床诊断分度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的CT诊断及临床分度相关性,及其对诊断HIE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HIE患儿,对其CT分度与临床分度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足月儿,轻度时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33.3%,低于中度、重度符合率66.7%、71.4%;早产儿HIE与CT分度有显著差异.结论: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存在相关性,但两者在足月儿轻度HIE及早产儿HIE存在差异性,故诊断HIE应两者结合可提高准确率.

    作者:熊文明;时正义;陈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25例,包括简单横形及短斜形骨折5例、斜形及螺旋形骨折11例、外侧楔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1例双侧).结果:术后5~10°外旋3例,<5°外旋6例;术后<5°向后成角5例;术中>10°向后成角2例,向前成角2例均中转有限切开复位;术后<5°外翻4例,>5°而< 10°外翻2例;内踝处伤口于术后4周裂开钢板外露1例;置入锁钉处伤口不愈合1例.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应依据术前骨折类型、术中闭合复位难易及对软组织二次损伤程度、闭合复位经验及患者心理预期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作者:张宝岭;王能兴;王硕;张磊;陈国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尿AD7c-NTP、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关系

    目的:研究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AD)的关系.方法:筛选轻度AD患者67例、中重度AD患者53例、健康老年人120例,分别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三组尿AD7c-NT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尿AD7c-NTP含量与MMSE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确定尿AD7c-NTP的值>1.75 ng/mL为诊断AD的切点.三组血浆Hcy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血浆Hcy含量与MMSE无明显相关性;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浆Hcy的值大15.55 μmol/L作为诊断AD的切点.结论: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临床可将两者联合的检测结果用于诊断AD.

    作者:蔡超群;周毅;周正艳;刘金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预防青白联合术后前葡萄膜炎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抑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患者74例(74眼)按房角结构分为A、B两组,其中分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6例(36眼),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共38例(38眼).A、B组用简单随机方法分别分为前房注射和未注射曲安奈德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A组实验组A 17例、B 17例;对照组A 19例、B组实验组17、对照组21例.观察术后第1天的前房炎性反应和术后7d眼压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炎性反应,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明显重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实验组轻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7天,A组和B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安奈德可以抑制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但对于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意义不大.

    作者:刘晶;肖林;董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治疗AOSC患者46例,通过对比术前、术后血常规、肝功、胆红素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胆道引流管,大部分患者术后24h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1例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2例患者术后1周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拔管,1例拔出胆道外引流管后出现消化道出血,行介入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1周后胆道造影示胆管结石消失,带管1个月后拔出胆道外引流管.6例患者诊断胆管癌,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PTCD引流术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有效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力,可作为抢救AOSC的重要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作者:赵开飞;李昌燕;利峰;蒋国军;石荣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不同程度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差异.方法: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局限性黄斑水肿15例,弥漫性黄斑水肿19例,黄斑囊样水肿10例,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分析其N1、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结果:1环N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在局限性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环P1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70.36±20.28)与弥漫性黄斑水肿(45.03±12.34)、黄斑囊样水肿组(38.71±13.89)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严重损伤视功能;黄斑水肿表现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上以中心凹处的改变明显;P1波振幅密度可作为敏感评价指标.

    作者:陶相宜;董志军;李玲;付笑笑;乔志燕;郭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两种方法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病因检出率及术后3个月的疗效满意率.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刮宫组患者稍长,两组患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电切组(26.7±8.0)min vs刮宫组(21.1±7.9)min,P< 0.05],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电切组(3.2±1.3)d vs刮宫组(3.0±1.2)d]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均为4.0%)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也有因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引起,两组患者病因及检出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切组90.0%vs刮宫组84.0%,P>0.05).电切组的疗效满意率明显高于刮宫组,两组患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电切组85.4%vs刮宫组66.0%,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的方法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与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方法相似,但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术中出血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成功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2例,报告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台山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手术122例,男15例,女107例,平均年龄30.5(18~65)岁.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8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5例.

    作者:何仕青;伍宏章;袁超杰;陈文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 86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271例,横结肠切除术4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03例,全结肠切除术13例,直肠前切除术908例,腹会阴切除术214例,Hartmann术14例.结果:有30例患者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因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原因包括吻合口漏10例、肠梗阻6例、戳孔疝6例、腹腔出血(左直肠中动脉出血)1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肠造口坏死1例、预防性回肠造口脱垂并嵌顿1例、造口旁疝1例、回肠阴道瘘1例、输尿管断裂1例、辅助切口裂开1例.再次手术距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平均为(6.81±5.22)d.20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16例成功(80.00%,16/20),4例行腹腔镜探查后转开腹手术;9例直接行开腹手术,1例行经肛门缝扎止血.患者再次手术后平均(9.33±4.69)d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部分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大部分再次手术可以再进行腹腔镜手术.

    作者:杨平;彭翔;邓建中;程龙庆;周永辉;李志澄;朱佳成;郭校锡;曹金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LAMP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在快速检测嗜肺军团菌中的应用

    目的:开发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嗜肺军团菌的特异性DNA保守片段和其他对照菌种DNA进行扩增,将扩增的D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观察是否可在芯片相应的区域出现杂交信号.结果:只有嗜肺军团菌DNA经LAMP反应后出现特异性的扩增条带,与PCR扩增基因的低稀释倍数1 05相比,LAMP低稀释倍数可达107,反应的灵敏度比PCR高100倍左右,同时将经LAMP扩增后的基因与基因芯片杂交,相应的嗜肺军团菌区域可出现杂交信号.结论:LAMP技术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等优势,可提高检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俊发;许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饲养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GLP-1(利拉鲁肽)组,检测各组体重、肝指数、血糖、转氨酶(ALT、AST),肝组织TC、TG及SOD和MDA、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LP-1组治疗4周后,体重、肝指数、血ALT、肝组织TC、TG、MDA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SOD显著升高(P<0.05),但TNF-α无明显差异.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应NAFLD治疗靶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有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的治疗药物.

    作者:关丽嫦;徐丽姝;高慧亭;邓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 index,PPI)、收缩压(systole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脉压、脉压指数、和收缩压的升高均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关,控制血压可减少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胡方方;徐书雯;谢静芳;陈伟平;黄越冬;向绍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小儿鼾症术中的应用

    小儿鼾症主要表现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对鼾症患儿的治疗疗效确切,但全麻苏醒期躁动不但影响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术后的恢复质量,还可引起喉痉挛等各种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是危及生命.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静脉注射靶向镇痛药(NSAIDs),可以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更好地发挥镇痛作用,本报道研究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预防鼾症患儿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会珍;魏智慧;韩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对肾内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分析45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单通道Mini-PCNL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的收缩期间峰值流速(V max)、收缩期峰值(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及肾皮质部位的血流灌注状况.结果:术后1d各级动脉的Vmax、S/D、RI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各级动脉的Vmax、S/D、RI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各级动脉的RI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ini-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对肾脏血流灌注有短暂的影响,在术后1周左右可恢复,术后1个月左右肾血流灌注有所改善,其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高伟;刘建平;王永忠;王俊;梁胜军;殷振超;蔡泳仪;周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功能

    目的:建立简便的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诱导培养,并探讨耐受性DCs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直接冲出小鼠骨髓源细胞,用IL-4和GM-CSF诱导分化,对终细胞进行形态的观察、表型的鉴定、和功能检测.结果:诱导培养7d的DCs低表达表面共刺激分子为非成熟状态,非成熟DCs也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且分泌的IL-10显著升高.结论:这种获得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DCs的方法相对简便,耐受性DCs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且高分泌IL-10.

    作者:马院院;王春锋;杨木清;丁晶;李济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卵巢低反应的研究进展

    卵巢低反应是超排卵(COH)过程中出现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刺激反应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越加广泛,卵巢低反应患者越来越多,发生率为9% ~ 24%[1].1 卵巢低反应的定义卵巢低反应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生长卵泡少、雌二醇(E2)峰低下.大多学者都使用以下标准[1]:(1)使用常规卵巢刺激方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超声检测成熟卵泡数(直径≥16mm)<3~5个或取卵日获得成熟卵数(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细胞)<3~5个,伴排卵前血E2峰值<1 101~1 835 pmol/L.(2)卵巢刺激周期每日平均卵泡刺激素(FSH)用量> 300 IU或标准剂量的FSH使用时程≥12 d.(3)标准的卵巢刺激方案失败史或卵巢刺激周期取消史.

    作者:黄晓虹;肖国宏;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2003年9月至2012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的80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术前伴发病、合并症、术中出血、分期和术后并发症等等,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4.6%,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得出术前伴发肺部疾病(OR=3.207,95% CI:1.165~8.832,P=0.024)、术中出血100 mL以上(OR=1.623,95% CI:1.05~ 2.508,P=0.029)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伴发病和术中出血量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关,提示做好术前伴发病尤其是肺部疾病管理、严把手术指征,以及控制术中出血量,以期降低潜在的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张剑明;邓海军;王亚楠;赵丽瑛;李国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