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成;唐琳;王健;杨利超;张磊;冯全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按规定疗程治疗后比较Lequesne综合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Lequesne综合评分治疗组(4.6±0.9)分,对照组(5.2±1.1)分(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84.0%(P<0.05).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董喆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的101例初发型UC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结肠镜检查为正常肠黏膜的非结肠疾病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信息,对可能与UC发病相关的11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男性患者饮酒、吸烟、油腻饮食、肠道感染、精神紧张、牛奶摄入6个变量与UC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尔摄入牛奶(P=0.011,OR=4.269,95%CI:1.404~12.976)为男性UC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P=0.003,OR=0.081,95%CI:0.015 ~ 0.431)可能是男性UC发病的保护因素;而对于女性患者油腻饮食、精神紧张、牛奶摄入3个变量与UC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紧张(P=0.012,OR=4.421,95%CI:1.380~14.161)、偶尔摄入牛奶(P=0.006,OR=4.029,95%CI:1.492~10.878)为女性U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牛奶摄入、精神紧张可能是UC的致病危险因素,而吸烟可能是UC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何玉环;高峰;卢加杰;艾合买江;李月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放射性口腔炎是一种放射线电离辐射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咽痛、黏膜充血、溃疡形成,重者伴有出血、脓性分泌物等.患者常常疼痛难忍,影响其正常进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并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被迫中断治疗[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放射性口腔炎.近年来组织工程学迅速发展,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也成为治疗口腔黏膜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晁漪澜;陈龙华;陈硕;朱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安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6-2009年间单纯B超后行LC的患者400为对照组,2010-2012年间行MRCP术前评估后再行LC的患者400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之间胆管损伤、残余小胆囊、意外胆囊癌、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及手术中转率.结果: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手术中转率及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分别下降了79.3%、81.3%,×2=17.14、9.98(P<0.01);而胆道损伤及残余小胆囊发病率依次减少77.8%、87.5%,x2=4.83、4.41 (P< 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LC术前MRCP评估能显著减少胆道损伤、胆管结石遗留等并发症发生率,确保了手术安全;同时,手术中转率也有明显下降,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房颤患者脂联素(APN)的变化及其与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46例研究对象中有COPD患者11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B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C组)29例和永久性房颤组(D组)26例,另32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APN、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D组血浆APN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均P<0.05).D组NT-proBNP显著升高,LVEF显著下降,与对照组、A组、B组、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浆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29,P<0.05),与LVEF负相关(r=-0.28,P< 0.05),NT-proBNP与LVEF负相关(r=-0.32,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升高可能与肺组织纤维化有关,房颤患者APN水平变化可能与房颤的持续状态有关,APN与NT-proBNP和LVEF一样,可能在心衰的诊断及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静;李洁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根据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认知功能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其功能受损在老年人中常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2].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的大小与认知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认知功能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亮;刘文浩;张树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与TNF-α和IL-1β的相关性.方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COPD组和对照组各12例)肺组织中HMGB1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同期COPD患者AECOPD组78例,COPD稳定期组40例及健康者40例血清中HMGB1、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COPD组肺组织中HMGB1平均光密度值和mRNA相对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HMGB1、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ECOPD组血清中HMGB1与TNF-α和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HMGB1在COPD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HMGB1血清水平测定有助于反映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晓敏;杨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涉及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或累及肝尾状叶的肝脏肿瘤切除常常需要对肝短静脉进行处理,术中意外导致的凶险失血屡有发生[1],手术风险高,因而手术开展较为局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2例涉及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或累及尾状叶的肝脏肿瘤切除患者实行解剖第三肝门的解剖,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7.5岁.术前影像检查常规行CT增强扫描+血管三维成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17例,肝血管瘤5例.主要位于肝Ⅴ~Ⅷ段12例,肝Ⅰ段4例,肝Ⅳ~Ⅷ段3例,肝Ⅱ、Ⅳ、Ⅴ段3例,平均直径7.8 cm.
作者:乔鸥;胡平海;金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周围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肺周围占位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超声造影同时穿刺活检者30例(实验组),二维超声引导穿刺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0%(30/30)、0.00%(0/30),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80.00%(24/30)、6.67%(2/3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显示40.00%(12/30)的病变存在程度不同的坏死,且病变内出现坏死的比例随其径线的增大而增加.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能明显提高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成功率,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诚;周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欣普贝生引产组(A组),缩宫素引产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产妇用药后的血压变化、宫颈Bishop评分、药物有效性、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宫缩过频或过强、胎心音变化、恶心呕吐、发热).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较,A组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有效性、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用药至临产时间及产程时间缩短,B组血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
作者:宁丰;韦凤莲;林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 (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像表现的临床-放射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与其他产后易发神经系统疾病不同,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7例pRPE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比不同MRI序列表现,旨在选出有效、优势序列,提高对本病的病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苗重昌;陈迎良;李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指导临床合理治疗HSP,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492例HSP患儿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检测和治疗,分析HSP患儿的可能病因,随访观察病情反复及肾脏损害情况.结果:A组总感染率为68.8%,过敏原检测阳性159例.A组静脉抗生素使用率、病情反复率、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低于B组(P均< 0.05),两周有效率则高于B组(P<0.05).结论:感染和过敏为HSP的重要病因.针对病因,合理进行抗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治疗,并回避过敏原,可明显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并有效治疗HSP,降低病情反复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
作者:丁艳;刘凡;曾小燕;彭芳;尹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参与并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困难,IBS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于是寻找一种多靶点治疗的药物,既能缓解神经系统的不良因素,又能够直接针对肠道的症状,将会为治疗IBS开辟崭新的途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作者:陆小锋;余颖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7、14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1天EIN组及EN组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N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14天,EIN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感染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SAP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康利民;潘明新;高毅;王康华;洪合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管道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将146例放置管道患者的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书面健康资料阅读、影像图片、操作演示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和管道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照顾者管道知识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管道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管道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提高照顾者护理能力,可以弥补由于特殊时间段护士人手少,管道患者无法得到全程监护的缺陷,充分调动家庭支持作用,减少管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莉;张树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俯屈助娩法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在我院采用常规助产方法分娩的201例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4-6月在我院采用俯屈助娩法分娩的303例产妇为观察组.就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助产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会阴切开率(32.67%)显著低于对照组(77.11%) (P< 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15.51%)显著高于对照组(1.49%)(P<0.001).观察组会阴感染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5.30%),(P=0.0011).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比较(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俯屈助娩法较常规阴道助产模式降低了会阴切开率和会阴感染率,提高了会阴完整率,减轻产妇产后的会阴疼痛,是能降低会阴切开率,又能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成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食物不耐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中的作用,为IB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7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对检测结果阳性的IBS-D患者,剔除阳性食物治疗12周,观察其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中有39例患者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升高,阳性率为50.65%,健康对照组为15.39%,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饮食治疗4周后,IBS-D患者的症状总评分由(9.06士2.06)分降至(6.40±2.57)分,8周后降至(4.54±2.59)分,12周后降至(3.60±2.5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泻频率、腹胀程度、粪便性状、IBS总体症状评分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异常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剔除阳性食物治疗IBS-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虹;王金梁;江涛;常永超;马海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以一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析40岁及以上的患者行IVF/ICSI的活产率和流产率.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行IVF/ICSI的463周期的40岁及以上的患者,以一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分析活产率及流产率,并分析D3FSH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的数目对妊娠的影响.结果:总的活产率为9.2%,总的流产率为39.2%,获卵数较多可预示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移植3个胚胎与2个胚胎的活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移植3个胚胎的多胎发生率高.结论:辅助生育能使4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获得一定的活产率(>5%),43岁是一个分界线,活产率极低.移植3个胚胎的多胎发生率高,但是活产率与移植2个胚胎无差异,建议移植2个胚胎为宜.
作者:杨美琼;马文敏;罗国群;谭晓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米啶(dexmedetomidine,Dex)对β-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引起的SH-SY5Y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不同浓度Aβ25-35组(2.5、5.0、10.0 μmol/L组),观察不同浓度的Aβ25-35对SH-SY5Y细胞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观察Dex与Aβ联合应用对SH-SY5Y细胞的作用,实验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Aβ组(10.0 μmol/L Aβ25-35),Aβ+ Dex 0.1组(10.0 μmol/L AB25-35+ 0.1 μmol/L Dex),Aβ+Dex 1.0组(10.0μmol/L Aβ25-35+1.0 μmol/LDex)和Aβ+Dex 10.0组(10.0 μmol/L Aβ25-35+10.0 μmol/L Dex),分别处理24 h后,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计数凋亡细胞数,计算凋亡率.结果:Aβ 25-35可以促进SH-SY5Y细胞的凋亡,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在Aβ25-35中同时加入Dex作用后,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Dex可以有效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SH-SY5Y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茂声;张琳;王庆苓;徐玉婷;郑茂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整体功能,并对其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前瞻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1例,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组成的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72例分别于3、6个月重新进行评分.分析随访患者治疗前后的HEEI变化.结果:(1)当HFEI≥3时,诊断慢性有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96%、98%、81%.(2)随访患者治疗后HFEI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超声指数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整体功能的评价及诊断,指导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韩淑杰;杨俊华;周炳元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