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宫腔镜术前准备的效果评价

高凤霞;马金红

关键词:间苯三酚, 利多卡因, 宫腔镜手术, 术前准备, 宫颈软化, 预处理方法, 手术并发症, 米索前列醇, 宫腔内疾病, 治疗, 应用, 阴道给药, 微创手术, 海藻, 宫腔镜术, 卡孕栓, 对照组, 导尿管, 直观, 选择
摘要: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腔内疾病的一种微创手术,有直观操作及微创的特点.而术前器械能否顺利通过宫颈内口关系到治疗的成败,且术前进行宫颈预处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1].常用的宫颈软化方法有宫颈管内插入导尿管或海藻棒、卡孕栓、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等,但均有弊端.近年来间苯三酚已广泛应用于产程中,有良好的促进宫颈软化作用.本文选择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海藻棒作对照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术前宫颈预处理的效果,寻找一种效果更好的预处理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arcotrend监测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ERCP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Narcotrend监测比较不同靶控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70 ~ 91岁ERCP无痛内镜检查患者,分为三组(n=20),S1组(舒芬太尼0.1 ng/mL+丙泊酚)、S2组(舒芬太尼0.2 ng/mL+丙泊酚)和P组(丙泊酚).Narcotrend监测NT为D0~D1开始手术操作.记录基础值(T0)、诱导后(T1)、插镜时(T2)、镜入十二指肠乳头开口(T3)、清醒时(T4)各时点的MAP、HR、RPP、SpO2,计算丙泊酚应用量、手术操作时间、麻醉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和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结果:P组MAP T1显著低于T0,与S2组差异显著(P< 0.05);HR、RPP T3较T0显著增高,SpO2 T1较T0显著降低(P<0.05),各指标与S1组、S2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S1组T2、T3 HR与S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体动、呛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S1组、S2组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Narcotrend可有效监测老年患者麻醉深度,ERCP手术中0.2 ng/mL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作者:戚翔;蔡劲松;徐雪;薄立军;李旭泽;高璐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MTSS1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是在一系列相关基因及分子改变调控下发生黏附、降解及运动,从而使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浸润血管,在转移部位形成新的转移灶.已知细胞骨架蛋白可维持细胞形态、运动、黏附、有丝分裂过程,其中肌动蛋白的聚合及解聚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形态及运动等,从而在恶性肿瘤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MTSS1 (metastasis suppressor 1)又称为MIM(missing in metastasis),是由Lee等[1]在研究膀胱癌转移机制发现的,初定义为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可通过多途径调控肌动蛋白参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从而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娟;童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三种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省时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4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A、B、C三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B组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法、C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三组在固定效果、口腔黏膜情况及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与“工”行胶布固定法在固定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优于传统固定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口腔黏膜情况(除外第1天)及重新固定操作耗时方面,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均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操作简便、固定安全有效、口腔面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翠文;吴允东;吕小红;袁莉萍;吴敬医;王箴;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是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1]:全球估计约有20亿人已感染乙肝病毒,而3.5亿~4亿人患有慢性(长期)肝脏感染.其中每年大约有600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从1992年始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人群减少了约1/3,目前仍然大约有9 300万慢性HBV感染者.HBV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一直是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拉米夫定(LMD)是早批准用于CHB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似物,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效果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且价格便宜,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普遍,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因耐药变异问题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解决其耐药变异问题迫在眉睫.现对拉米夫定导致的YMDD变异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恩成;唐琳;王健;杨利超;张磊;冯全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安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6-2009年间单纯B超后行LC的患者400为对照组,2010-2012年间行MRCP术前评估后再行LC的患者400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之间胆管损伤、残余小胆囊、意外胆囊癌、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及手术中转率.结果: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手术中转率及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分别下降了79.3%、81.3%,×2=17.14、9.98(P<0.01);而胆道损伤及残余小胆囊发病率依次减少77.8%、87.5%,x2=4.83、4.41 (P< 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LC术前MRCP评估能显著减少胆道损伤、胆管结石遗留等并发症发生率,确保了手术安全;同时,手术中转率也有明显下降,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作者: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与B型利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房颤患者脂联素(APN)的变化及其与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46例研究对象中有COPD患者11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B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C组)29例和永久性房颤组(D组)26例,另32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APN、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D组血浆APN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均P<0.05).D组NT-proBNP显著升高,LVEF显著下降,与对照组、A组、B组、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浆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29,P<0.05),与LVEF负相关(r=-0.28,P< 0.05),NT-proBNP与LVEF负相关(r=-0.32,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升高可能与肺组织纤维化有关,房颤患者APN水平变化可能与房颤的持续状态有关,APN与NT-proBNP和LVEF一样,可能在心衰的诊断及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静;李洁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TC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 ~ 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 U/m2,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随访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1、2、3和5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83.2±7.5)分,对照组为(79.8±8.9)分(P=0.02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DFS分别为39.9个月和33.1个月(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3%、85.0%、64.7%、42.5%和100%、78.3%、46.1%、23.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0个月和3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术后化疗联合rmhTNF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米丽丽;王伟;王瑞;高峰;张泽峰;郭杨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白藜芦醇对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参与并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困难,IBS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于是寻找一种多靶点治疗的药物,既能缓解神经系统的不良因素,又能够直接针对肠道的症状,将会为治疗IBS开辟崭新的途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作者:陆小锋;余颖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ICU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难置性鼻胃管解决方案

    有人工气道的ICU患者,常因住院时间长而需要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或胃肠减压.人工气道建立后,常因药物镇静、昏迷、舌后坠等致食管入口偏移、变窄,气囊压迫致食管上段变形,从而使得常规方法鼻胃管无法置入.本文总结ICU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难置性鼻胃管解决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我院ICU 58例人工气道建立后难置性胃管患者.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69岁.气管插管47例,气管切开11例.昏迷患者13例,药物镇静患者45例.病例入选标准:常规胃管置入法失败3次以上者.

    作者:傅卫军;王慧;魏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探讨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指导临床合理治疗HSP,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492例HSP患儿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检测和治疗,分析HSP患儿的可能病因,随访观察病情反复及肾脏损害情况.结果:A组总感染率为68.8%,过敏原检测阳性159例.A组静脉抗生素使用率、病情反复率、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低于B组(P均< 0.05),两周有效率则高于B组(P<0.05).结论:感染和过敏为HSP的重要病因.针对病因,合理进行抗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治疗,并回避过敏原,可明显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并有效治疗HSP,降低病情反复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

    作者:丁艳;刘凡;曾小燕;彭芳;尹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预存式自体输血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结肠癌ASA Ⅰ ~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预存式自体输血组(P组)和异体输血(H组),每组20例.P组患者于手术前1周采血400 mL;H组患者手术前配悬浮红细胞2 U(400 mL),两组均于手术中止血完毕后输入.两组病例均在麻醉诱导前、输血前、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5天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两组输血前CD3+、CD4+、CD4+/CD8+和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术后1dH组继续下降,P组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术后第5天P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H组继续降低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可以显著恢复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屈常伟;骆喜宝;刘志贵;陈燕;卜文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昆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昆母汤醇提液(KMT)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的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分析,通过RT-PCR观察RNAKL、OPGmRNA表达强度的变化及RANKL/OPG比值.结果:各干预组抑制RA-FLS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各干预组对高表达的RANKL mRNA有抑制作用(P<0.01),对低表达的OPG mRNA,MTX有促进作用(P<0.01),KMT中、高剂量有抑制作用(P<0.05),各干预组对RANKL/OPG比值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昆母汤可能通过抑制RA-FLS增殖,下调RANKL/OPG的比值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发挥抗风湿作用.

    作者:林昌松;陈秀敏;林云斌;刘清平;徐强;关彤;陈纪藩;刘风震;吴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椐库(VIP)、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收集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依据Coe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6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6个随机对照试验,与西医组相比,中医药组在妊娠率、排卵率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安全有效,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存在潜在的发表性偏倚.

    作者:陈秋霞;曹立幸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伊马替尼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白血病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伊马替尼治疗Ph+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15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期.结果:1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患者输注单个核细胞的中位数为4.32×108/kg,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15×106/kg.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9例,Ⅲ度aGVHD 1例,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10例,广泛型cGVHD3例;无白血病存活率为73.3%,行HLA匹配亲缘HSCT者的总体存活率为80%.结论: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造移植前、后联合伊马替尼治疗Ph(+)白血病,具有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残留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供者完全嵌合状态的转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梦醒;王季石;张燕;赵鹏;李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整体功能,并对其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前瞻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1例,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组成的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72例分别于3、6个月重新进行评分.分析随访患者治疗前后的HEEI变化.结果:(1)当HFEI≥3时,诊断慢性有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96%、98%、81%.(2)随访患者治疗后HFEI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超声指数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整体功能的评价及诊断,指导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韩淑杰;杨俊华;周炳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及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近些年随着认识的深入,RSV被认为是成人呼吸道感染及COPD发病的重要病原体[1].现将RSV与COPD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蜂毒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骨肉瘤SDF-1α、CXCR4和CD105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荷骨肉瘤裸鼠模型,瘤体局部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蜂毒素对各组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CD10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毒素各浓度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均减少(P<0.05);与TNP-470组比较,蜂毒素低、中剂量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较多(P<0.05),蜂毒素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蜂毒素能减少荷骨肉瘤裸鼠瘤体微血管生成,抑制骨肉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蜂毒素能降低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秦刚;李海东;徐苏洋;李玉梅;孙剑;陈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联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在我院妇科门诊行LEEP手术的CIN患者560例,对比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及符合情况.结果:细胞学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符合率LSIL 30.8%(45/146),HSIL 84.2%(133/158).TCT检查HSIL病理符合率高于LSI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结果为ASC-H活检病理CINⅡ和CINⅢ的比率高于ASCU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符合率:总符合率为57.9%,CIN Ⅰ符合率为42.1%,CINⅡ为61.5%,CINⅢ为73.7%.CIN级别越高,符合率随之升高,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CIN病变的较好方法,其弥补了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三者联合使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完善,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赵虹;潘惠艳;卢丹;王雁;吴玉梅;张为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欣普贝生引产组(A组),缩宫素引产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产妇用药后的血压变化、宫颈Bishop评分、药物有效性、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宫缩过频或过强、胎心音变化、恶心呕吐、发热).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较,A组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有效性、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用药至临产时间及产程时间缩短,B组血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

    作者:宁丰;韦凤莲;林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两种椎间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期疗效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椎间单纯自体骨块植骨及Cage植骨融合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中期疗效.方法:根据椎间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椎间植骨融合组,26例)和B组(Cage融合组,22例).观察植骨融合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滑脱节段前凸角度、VAS疼痛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d在椎间隙高度、滑脱率以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度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组间VAS评分改善率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在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度维持方面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方面,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中期疗效,Cage植骨融合在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度维持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李亮;高吉海;燕树义;于学忠;任跃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