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陆小锋;余颖聪

关键词:白藜芦醇, 肠易激综合,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发病机制, 多靶点治疗, 精神心理因素, 罗马Ⅱ标准, 多酚类物质, 临床症状, 血脑屏障, 天然植物, 神经系统, 临床医师, 多重因素, 动力异常, 脂溶性, 患病率, 饮食, 药物, 内脏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参与并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困难,IBS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于是寻找一种多靶点治疗的药物,既能缓解神经系统的不良因素,又能够直接针对肠道的症状,将会为治疗IBS开辟崭新的途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phk1对SW480和HT-29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Sphk1对人结肠癌细胞体外生成VM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100 nmol/LPMA处理HT-29、SW480作为2组激活组,用50 μmol/L DMS处理SW480作为抑制组;在抑制组内分别加入rhMMP2、rhMMP9作为2组试验组.采用Matrigel三维培养法观察VM形成;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Transwell观察细胞迁移;RT-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Elisa检测蛋白表达及分泌.结果:PMA上调Sphk1表达,促进VM表达阴性的HT-29体外形成VM,增强SW480增殖迁移能力,上调MMP2、MMP9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分泌.DMS抑制Sphk1表达,减少SW480体外形成VM,加入rhMMP2、rhMMP9后再次形成VM,减弱SW480增殖迁移能力,下调MMP2、MMP9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分泌.结论:Sphk1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形成VM,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力并增加MMP2、MMP9的表达与分泌而发挥作用.

    作者:李梦婷;黄杰安;周巧;苏颖洁;刘诗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MTSS1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肿瘤转移是在一系列相关基因及分子改变调控下发生黏附、降解及运动,从而使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浸润血管,在转移部位形成新的转移灶.已知细胞骨架蛋白可维持细胞形态、运动、黏附、有丝分裂过程,其中肌动蛋白的聚合及解聚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形态及运动等,从而在恶性肿瘤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MTSS1 (metastasis suppressor 1)又称为MIM(missing in metastasis),是由Lee等[1]在研究膀胱癌转移机制发现的,初定义为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可通过多途径调控肌动蛋白参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从而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娟;童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三种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省时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4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A、B、C三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B组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法、C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三组在固定效果、口腔黏膜情况及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与“工”行胶布固定法在固定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优于传统固定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口腔黏膜情况(除外第1天)及重新固定操作耗时方面,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均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操作简便、固定安全有效、口腔面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翠文;吴允东;吕小红;袁莉萍;吴敬医;王箴;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整体功能,并对其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前瞻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1例,应用超声心动图综合参数组成的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72例分别于3、6个月重新进行评分.分析随访患者治疗前后的HEEI变化.结果:(1)当HFEI≥3时,诊断慢性有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96%、98%、81%.(2)随访患者治疗后HFEI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超声指数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整体功能的评价及诊断,指导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韩淑杰;杨俊华;周炳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联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在我院妇科门诊行LEEP手术的CIN患者560例,对比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及符合情况.结果:细胞学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符合率LSIL 30.8%(45/146),HSIL 84.2%(133/158).TCT检查HSIL病理符合率高于LSI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结果为ASC-H活检病理CINⅡ和CINⅢ的比率高于ASCU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符合率:总符合率为57.9%,CIN Ⅰ符合率为42.1%,CINⅡ为61.5%,CINⅢ为73.7%.CIN级别越高,符合率随之升高,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一种能够准确诊断CIN病变的较好方法,其弥补了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三者联合使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完善,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赵虹;潘惠艳;卢丹;王雁;吴玉梅;张为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肝切除术中处理肝短静脉22例的经验

    涉及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或累及肝尾状叶的肝脏肿瘤切除常常需要对肝短静脉进行处理,术中意外导致的凶险失血屡有发生[1],手术风险高,因而手术开展较为局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2例涉及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或累及尾状叶的肝脏肿瘤切除患者实行解剖第三肝门的解剖,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7.5岁.术前影像检查常规行CT增强扫描+血管三维成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17例,肝血管瘤5例.主要位于肝Ⅴ~Ⅷ段12例,肝Ⅰ段4例,肝Ⅳ~Ⅷ段3例,肝Ⅱ、Ⅳ、Ⅴ段3例,平均直径7.8 cm.

    作者:乔鸥;胡平海;金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昆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昆母汤醇提液(KMT)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的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分析,通过RT-PCR观察RNAKL、OPGmRNA表达强度的变化及RANKL/OPG比值.结果:各干预组抑制RA-FLS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各干预组对高表达的RANKL mRNA有抑制作用(P<0.01),对低表达的OPG mRNA,MTX有促进作用(P<0.01),KMT中、高剂量有抑制作用(P<0.05),各干预组对RANKL/OPG比值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昆母汤可能通过抑制RA-FLS增殖,下调RANKL/OPG的比值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发挥抗风湿作用.

    作者:林昌松;陈秀敏;林云斌;刘清平;徐强;关彤;陈纪藩;刘风震;吴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椐库(VIP)、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收集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依据Coe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6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6个随机对照试验,与西医组相比,中医药组在妊娠率、排卵率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安全有效,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存在潜在的发表性偏倚.

    作者:陈秋霞;曹立幸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MRI在产后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 (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像表现的临床-放射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与其他产后易发神经系统疾病不同,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7例pRPE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比不同MRI序列表现,旨在选出有效、优势序列,提高对本病的病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苗重昌;陈迎良;李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OREM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TACE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OREM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得分的比较中,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x2=6.15,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比较中,两组患者在栓塞综合症和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穿刺部位出血、腰背部疼痛、排尿困难的比较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肝癌TACE围术期中的护理,OREM护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田素红;周士琦;陈雪梅;孙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艾灸治疗术后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艾灸治疗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临床观察,探索治疗POFS的有效方法.方法:160例POFS患者随机1∶1分为两组,A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支持治疗,B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检测两组转铁蛋白水平和观察比较两组疲劳程度(疲劳评分、心境评分,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3、7、14、30天的VAS、ICFS量表疲劳评分均较B组患者同期的疲劳评分高(P<0.05).术后B组的转铁蛋白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艾灸双脾肾俞、足三里能明显改善术后疲劳症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作者:梁雪芳;冯淑仪;温丹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IFN-γ、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IFN-γ和TNF-α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EAE组、低、中、高剂量2-BFI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脊髓匀浆(GPSCH)免疫诱导SD大鼠建立EAE模型,观察每组大鼠发病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对其炎症浸润程度加以评分;ELISA法测定颈髓IFN-γ和TNF-α含量.结果:中剂量2-BFI组在EAE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2-BFI组脊髓内IFN-γ和TNF-α下降为显著(P<0.05).结论:中剂量2-BFI对EAE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2-BFI抑制了IFN-γ、TNF-α表达有关.

    作者:朱振国;黄艳君;王新施;陈艳艳;张元涛;郑荣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欣普贝生引产组(A组),缩宫素引产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产妇用药后的血压变化、宫颈Bishop评分、药物有效性、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宫缩过频或过强、胎心音变化、恶心呕吐、发热).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较,A组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有效性、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用药至临产时间及产程时间缩短,B组血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

    作者:宁丰;韦凤莲;林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TC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化疗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同时在第1~7天,第11 ~ 17天肌肉注射rmhTNF 4×106 U/m2,21 d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随访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1、2、3和5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为(83.2±7.5)分,对照组为(79.8±8.9)分(P=0.028).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位DFS分别为39.9个月和33.1个月(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3%、85.0%、64.7%、42.5%和100%、78.3%、46.1%、23.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0个月和3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术后化疗联合rmhTNF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米丽丽;王伟;王瑞;高峰;张泽峰;郭杨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根据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认知功能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其功能受损在老年人中常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2].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的大小与认知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认知功能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亮;刘文浩;张树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剔除食物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食物不耐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中的作用,为IB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7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对检测结果阳性的IBS-D患者,剔除阳性食物治疗12周,观察其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中有39例患者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升高,阳性率为50.65%,健康对照组为15.39%,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饮食治疗4周后,IBS-D患者的症状总评分由(9.06士2.06)分降至(6.40±2.57)分,8周后降至(4.54±2.59)分,12周后降至(3.60±2.5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泻频率、腹胀程度、粪便性状、IBS总体症状评分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异常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剔除阳性食物治疗IBS-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虹;王金梁;江涛;常永超;马海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的DR改良技术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DR摄影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方法:分析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的DR摄影存在的问题,尝试技术改良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乳腺标本DR线摄影存在细节重叠,对比度差,钙化及腺体组织影像模糊等缺点.采用模拟背景台及加压技术,手动调整照射参数,能克服上述缺点,获取佳图像.结论:模拟乳腺标本的在体环境及调整参数可提高乳腺标本的摄影质量.

    作者:洪庆山;许乙凯;郭庆禄;叶志球;刘春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40岁以上的不孕妇女行IVF/ICSI-ET治疗463周期临床分析

    目的:以一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析40岁及以上的患者行IVF/ICSI的活产率和流产率.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行IVF/ICSI的463周期的40岁及以上的患者,以一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分析活产率及流产率,并分析D3FSH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的数目对妊娠的影响.结果:总的活产率为9.2%,总的流产率为39.2%,获卵数较多可预示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移植3个胚胎与2个胚胎的活产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移植3个胚胎的多胎发生率高.结论:辅助生育能使4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获得一定的活产率(>5%),43岁是一个分界线,活产率极低.移植3个胚胎的多胎发生率高,但是活产率与移植2个胚胎无差异,建议移植2个胚胎为宜.

    作者:杨美琼;马文敏;罗国群;谭晓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WSLP运载siRNA抑制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和胆固醇组成的水溶性脂聚体(WSLP)运载siRNA抑制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SCDH)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功能亚基(NR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其对炎性疼痛大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WSLP直接与靶向NR1的siRNA连接形成WSLP/siRNA复合物,乱序siRNA作为对照(WSLP/scRNA);然后分别检测鞘内注射WSLP/siRNA对炎性痛模型大鼠SCDH NR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且测定鞘内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50%机械性痛阈值的变化.结果:WSLP/siRNA注射后3d,炎性疼痛大鼠SCDH NR1转录水平表达下降41%(P< 0.01),蛋白水平的表达相应下降58%(P<0.01),WSLP/scRNA及PEI/siRNA注射后NR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变化.WSLP/siRNA鞘内注射后3、7、14及21 d炎性痛大鼠的50%机械性痛阈值显著增高(P<0.01),WSLP/scRNA及PEI/siRNA均无此作用.结论:WSLP可有效运载siRNA抑制慢性炎性痛大鼠NR1的过度表达,从而治疗炎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

    作者:马国亮;杨雪;董文芳;彭捷;陆建华;党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蜂毒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骨肉瘤SDF-1α、CXCR4和CD105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荷骨肉瘤裸鼠模型,瘤体局部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蜂毒素对各组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CD10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毒素各浓度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均减少(P<0.05);与TNP-470组比较,蜂毒素低、中剂量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较多(P<0.05),蜂毒素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蜂毒素能减少荷骨肉瘤裸鼠瘤体微血管生成,抑制骨肉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蜂毒素能降低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秦刚;李海东;徐苏洋;李玉梅;孙剑;陈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