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漏诊率分析

张晓萍;邵润霞;赵铭琴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高反应性, 漏诊率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漏诊率.方法:对188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的测定结果进行评定.结果:188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中吸入乙酰甲胆碱至高累积剂量后16例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下降率位于15%~ 20%之间,此时延长检查时间,吸药2、3、4、5及30 min后达到阳性标准的患者例数分别为9、4、1、1、1.若按正常检查程序则有8.5%的患者会漏诊,若将检查时间延长至吸药后2 min,则漏诊率为3.7%,3 min则为1.6%,5 min则为0.5%.结论:适当延长检查时间可大大降低支气管哮喘的漏诊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RH O'Regan套扎法治疗Ⅰ~Ⅲ度内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CRH O'Regan套扎法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4例Ⅰ~Ⅲ度内痔患者行痔上黏膜套扎治疗,治疗结束后第15天判断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RH O'Regan套扎法治疗内痔414例,完成治疗后15 d判断疗效,痊愈385例(93.0%),有效22例(5.3%),无效7例(1.7%),有效率98.3%.治疗后出现肛门坠胀感47例(11.3%),少量出血23例(5.6%),无术后疼痛、大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RH O'Regan套扎法能较好的治疗Ⅰ~Ⅲ度内痔,安全有效,微创无痛,操作方便.

    作者:胡宝春;马承华;王雷;李晗;夏小;刘保全;胡铁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白藜芦醇对肠易激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国外有5%~22%的人受IBS困扰,我国患病率为5%~6%(罗马Ⅱ标准)[1].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参与并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2].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困难,IBS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于是寻找一种多靶点治疗的药物,既能缓解神经系统的不良因素,又能够直接针对肠道的症状,将会为治疗IBS开辟崭新的途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等特点.

    作者:陆小锋;余颖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蜂毒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骨肉瘤SDF-1α、CXCR4和CD105的表达,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荷骨肉瘤裸鼠模型,瘤体局部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蜂毒素对各组裸鼠肿瘤SDF-1α、CXCR4和CD10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毒素各浓度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均减少(P<0.05);与TNP-470组比较,蜂毒素低、中剂量组瘤体内MVD、SDF-1α及CXCR4较多(P<0.05),蜂毒素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蜂毒素能减少荷骨肉瘤裸鼠瘤体微血管生成,抑制骨肉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蜂毒素能降低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秦刚;李海东;徐苏洋;李玉梅;孙剑;陈永强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根据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认知功能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其功能受损在老年人中常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2].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的大小与认知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认知功能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亮;刘文浩;张树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4例NICU患儿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20世纪80年代脐静脉插管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技术应用于临床[1],其操作简单,可迅速建立给药通道,保证危重患儿抢救,能长时间保留,避免反复穿刺[2],大大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该技术在国内NICU治疗中尚未广泛应用.2012年2-12月,我科NICU已成功实施24例脐静脉插管术,取得很好成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NICU实施脐静脉插管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低血糖脑病1例,新生儿窒息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10例,穿刺距出生时间在1 ~72h,留置时间2~14d,平均7d.

    作者:孙天华;于新颖;王一鸣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右美托米啶对β-淀粉样肽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米啶(dexmedetomidine,Dex)对β-淀粉样肽(amyloid-β peptide,Aβ)引起的SH-SY5Y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不同浓度Aβ25-35组(2.5、5.0、10.0 μmol/L组),观察不同浓度的Aβ25-35对SH-SY5Y细胞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观察Dex与Aβ联合应用对SH-SY5Y细胞的作用,实验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Aβ组(10.0 μmol/L Aβ25-35),Aβ+ Dex 0.1组(10.0 μmol/L AB25-35+ 0.1 μmol/L Dex),Aβ+Dex 1.0组(10.0μmol/L Aβ25-35+1.0 μmol/LDex)和Aβ+Dex 10.0组(10.0 μmol/L Aβ25-35+10.0 μmol/L Dex),分别处理24 h后,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计数凋亡细胞数,计算凋亡率.结果:Aβ 25-35可以促进SH-SY5Y细胞的凋亡,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在Aβ25-35中同时加入Dex作用后,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Dex可以有效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SH-SY5Y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茂声;张琳;王庆苓;徐玉婷;郑茂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类型冲洗液选择对术后复发影响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类型冲洗液选择对直肠癌术后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9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肠腔冲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施行直肠根治术未行肠腔冲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总共有5 451例患者参与,其中4 153例接受直肠冲洗,1 298例未接受直肠冲洗.文献纳入研究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1%(387/5451),冲洗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5.9%(245/4153),低于未冲洗组的10.9% (142/1298),合并OR值为0.51 (95%CI:0.40 ~ 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用生理盐水作为直肠癌术中肠腔冲洗液比其他冲洗液术后复发率低.结论:此Metal分析可能合理,建议术中肠腔冲洗,并可能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术中选用何种液体冲洗虽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建议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应常规行肠腔冲洗,冲洗液选用生理盐水的效果可能优于其他消毒液.

    作者:王君辅;谢勇;胡林;李红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及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近些年随着认识的深入,RSV被认为是成人呼吸道感染及COPD发病的重要病原体[1].现将RSV与COPD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是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1]:全球估计约有20亿人已感染乙肝病毒,而3.5亿~4亿人患有慢性(长期)肝脏感染.其中每年大约有600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从1992年始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人群减少了约1/3,目前仍然大约有9 300万慢性HBV感染者.HBV感染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一直是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拉米夫定(LMD)是早批准用于CHB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似物,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效果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且价格便宜,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普遍,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因耐药变异问题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解决其耐药变异问题迫在眉睫.现对拉米夫定导致的YMDD变异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恩成;唐琳;王健;杨利超;张磊;冯全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Sphk1对SW480和HT-29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Sphk1对人结肠癌细胞体外生成VM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100 nmol/LPMA处理HT-29、SW480作为2组激活组,用50 μmol/L DMS处理SW480作为抑制组;在抑制组内分别加入rhMMP2、rhMMP9作为2组试验组.采用Matrigel三维培养法观察VM形成;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Transwell观察细胞迁移;RT-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Elisa检测蛋白表达及分泌.结果:PMA上调Sphk1表达,促进VM表达阴性的HT-29体外形成VM,增强SW480增殖迁移能力,上调MMP2、MMP9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分泌.DMS抑制Sphk1表达,减少SW480体外形成VM,加入rhMMP2、rhMMP9后再次形成VM,减弱SW480增殖迁移能力,下调MMP2、MMP9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分泌.结论:Sphk1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形成VM,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力并增加MMP2、MMP9的表达与分泌而发挥作用.

    作者:李梦婷;黄杰安;周巧;苏颖洁;刘诗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经导管栓塞治疗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

    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并不少见,传统治疗多以外科手术和经动脉导管栓塞术为主,但其适应证较局限,且存在定位困难、操作复杂、损伤性大、疗效不确定等不利因素[1-2].我科2001年7月至2012年10月共介入栓塞治疗各种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5~74岁,平均46岁.其中肝破裂修补术后持续低血压致休克1例,肝段切除术后3例,胆囊切除术后3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手术后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7例,气管镜活检术后大咯血1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征象,其中18例表现为大出血.

    作者:陈华;段杨军;黄新阶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7、14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1天EIN组及EN组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N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14天,EIN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感染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SAP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康利民;潘明新;高毅;王康华;洪合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与TNF-α和IL-1β的相关性.方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COPD组和对照组各12例)肺组织中HMGB1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同期COPD患者AECOPD组78例,COPD稳定期组40例及健康者40例血清中HMGB1、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COPD组肺组织中HMGB1平均光密度值和mRNA相对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HMGB1、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ECOPD组血清中HMGB1与TNF-α和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HMGB1在COPD患者肺组织和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HMGB1血清水平测定有助于反映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杨晓敏;杨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IFN-γ、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2-BF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IFN-γ和TNF-α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EAE组、低、中、高剂量2-BFI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脊髓匀浆(GPSCH)免疫诱导SD大鼠建立EAE模型,观察每组大鼠发病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对其炎症浸润程度加以评分;ELISA法测定颈髓IFN-γ和TNF-α含量.结果:中剂量2-BFI组在EAE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2-BFI组脊髓内IFN-γ和TNF-α下降为显著(P<0.05).结论:中剂量2-BFI对EAE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2-BFI抑制了IFN-γ、TNF-α表达有关.

    作者:朱振国;黄艳君;王新施;陈艳艳;张元涛;郑荣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俯屈助娩法对降低会阴切开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俯屈助娩法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在我院采用常规助产方法分娩的201例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4-6月在我院采用俯屈助娩法分娩的303例产妇为观察组.就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助产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会阴切开率(32.67%)显著低于对照组(77.11%) (P< 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15.51%)显著高于对照组(1.49%)(P<0.001).观察组会阴感染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5.30%),(P=0.0011).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比较(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俯屈助娩法较常规阴道助产模式降低了会阴切开率和会阴感染率,提高了会阴完整率,减轻产妇产后的会阴疼痛,是能降低会阴切开率,又能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成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比较3种内膜准备方法对解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法,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法以及激素替代法对解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FET共242个周期,患者年龄均<35岁,移植1~2个胚胎(至少有一个优质胚胎),按内膜准备的方法分为3组:自然周期组87例,来曲唑促排卵组115例,激素替代组40例,比较3组间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的差异.结果:3组间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法、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法以及激素替代法准备内膜不影响解冻胚胎移植的结局,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作者:张帆;丰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近期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51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53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51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年龄28~82岁,平均(56±13)岁.单侧病变31例,双侧病变20例.50例患者即刻止血,早期复发7例,中期复发3例,远期复发4例.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出现胸痛,2例穿刺部位血肿,未发现脊髓栓塞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即刻止血率高,近期及中长期疗效肯定,严重并发症少.

    作者:谭建龙;刘志光;李文朴;张卫东;陶寅;吴怀球;刘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胶质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经颈总动脉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ELISA法测定胶质瘤组织内CTX的含量.观察分别给予rhTNF、CTX和rhTNF(120 min)+CTX的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给胶质瘤大鼠注射rhTNF后,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增加,于120 min达大后开始减小.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胶质瘤组织内CTX含量明显高于单独给予CTX组.与其他组相比,rhTNF(120 min)+ CTX能明显延长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胶质瘤大鼠给予rhTNF 120 min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大,此时进入胶质瘤组织的CTX含量多.

    作者:秦丽娟;谷艳婷;张田;王艳蕾;张一兵;贾永森;周洪霞;张志勇;薛一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经阴道低频电刺激治疗女性肛提肌综合征

    肛提肌综合征(levator ani syndrome,LAS)是导致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的一种常见原因,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05月我们采用经阴道低频电刺激治疗女性肛提肌综合征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选择具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非周期性疼痛,且以肛提肌痉挛疼痛为主的CPP患者36例为治疗对象,年龄34~45岁,患者主诉下腹坠胀,伴有阴道疼痛、外阴疼痛或肛周疼痛等.妇科检查均有阴道肌肉痉挛或阴道深部压痛,有或无宫颈摇摆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所有患者均除外急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作者:韩燕华;郑春勤;李丹彦;陈燕;苏园园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MRI在产后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 (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像表现的临床-放射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与其他产后易发神经系统疾病不同,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7例pRPE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比不同MRI序列表现,旨在选出有效、优势序列,提高对本病的病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苗重昌;陈迎良;李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