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器械吻合应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江俊伟;葛林虎

关键词:食管肿瘤, 器械吻合, 胸中下段,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器械吻合技术对于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远期并发症的效价分析,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胸骨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术者手工吻合手术残端,研究组患者采用国产器械吻合技术处理手术残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远期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效果.结果:器械吻合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手工吻合手术情况.器械吻合术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彻底.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5.00%(x2=28.36,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器械吻合技术对于处理食管癌患者手术残端较人工吻合技术操作便捷、效果稳定、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次/2 h,上皮愈合后18例予0.1%氟米龙眼液每天4次,5例未予0.1%氟米龙眼液治疗,伴有眼睑及其他部位疱疹者全身予更昔洛韦0.25/d静滴,观察视力、角膜透明度和角膜新生血管、虹膜睫状体炎症、晶体情况、眼压.结果:23例经治疗均获痊愈,18例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13例达到低视力标准.18例形成了角膜白斑,11例形成角膜新生血管,11例伴有虹膜睫状体炎,4例伴并发性白内障.结论: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容易引起角膜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和虹膜睫状体炎,导致视力受损,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氟米龙眼液可以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邹文进;梁海明;王松;黄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时间机械通气对COPD大鼠肺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无机械通气正常(N)组、模型(M)组以及机械通气1 h(M1)组、2 h(M2)组、4 h(M3)组,每组8只.熏香烟联合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N组和M组直接处死,M1、M2、M3组分别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1、2、4h后处死.取各组肺组织测定湿/干重(W/D)比值及MD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CLM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组相比,M、M1、M2、M3组的W/D和MDA显著增加,M1组高于M组,M2组高于M1组,M3组高于M2组(P<0.05);与N组相比,M1、M2、M3组的GCLM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M组小于M1组,M2组大于M1、M3组(P<0.05),M1组与M2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2h内,COPD大鼠的肺脏水肿程度和氧化应激反应增加不显著,2h后显著增加,而抗氧化应激反应在2h内增加,2h后减弱.

    作者:孙振涛;任苏恩;苗丽君;杨春要;韩雪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BODE指数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稳定期COPD患者抑郁状况,探讨COPD患者BODE指数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预测COPD患者抑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应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体重指数(BMI)、肺功能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等指标对我院门诊和院外随访的142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COPD患者抑郁症状与mMRC、BODE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01;r=0.87,P<0.001);与FEV1%预计值、6MWD呈负相关(r=-0.24,P< 0.05;r=-0.68,P<0.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BODE指数及mMRC、6MWD与抑郁症状相关度高,对预测COPD患者抑郁症状有指导作用.

    作者:崔妙玲;李丽蓉;赵琳;何志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TNF-α基因-308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新疆维吾尔族COPD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TNF-α基因-308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并统计分析TNF-α不同基因型与维吾尔族COPD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中均以GG基因型为主,GG、G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COPD组与对照组人群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6.2%和5.6%,差异有显著性(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影响因素后,两组之间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基因-308位点的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COPD的易感性相关.

    作者:王妨娥;凌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桥蛋白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荔枝核总黄酮的干预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小剂量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TGF-β1和OPN的染色部位及强度.结果:TFL大剂量组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OP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TFL大剂量组间以及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TFL可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抑制TGF-β1、OPN高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大健;赵永忠;卢青;周英琼;肖绪华;成秋宸;董勇;何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伤害控制多发骨折一次性手术治疗的优越性

    目的:研讨伤害控制多发性骨折一次性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00-2012年使用伤害控制一次性手术治疗和分期多次手术疗法的126例多发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比对疗效来研讨伤害控制一次性手术治疗多发骨折的新疗法.结果:126例患者均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6个月,伤害控制一次性手术治疗组较分期多次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用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患者疼痛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降低.结论:伤害控制多发性骨折一次性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治疗费用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越性.

    作者:滕核建;何平;吕雪峰;曾陶贤;付锡礼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的大脑脚FA值及偏瘫肢体FM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患者大脑脚FA值及偏瘫肢体FM评分的影响.方法:按标准入组54例,分为磁刺激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9例),在脑梗死后1周内、1个月、3个月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及给予偏瘫肢体Fugal-Meyer评分,对大脑脚FA值及偏侧性和Fuga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时治疗组患侧FA值及FA偏侧性高于对照组(P=0.019、P=0.013),1个月、3个月时治疗组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5 ~ 0.024).结论:磁刺激可对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阴性患者大脑脚FA值下降有延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志彬;王琴;党丽娟;周雁玲;梁海毛;董延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两种降调节方案在PCOS患者IVF-ET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长方案与短方案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共125例,根据不同的降调节方案,分为长方案Ⅰ组(n=82)和短方案Ⅱ组(n=43),比较两组间患者基本特征,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用药量、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的子宫内膜(endometrium,Em)值、雌二醇(estrogen,E2)值及≥14 mm卵泡数(大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的Gn用药量、时间,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CG日Em、E2值及大卵泡数、获卵数、卵裂率、种植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长方案比较,短方案Gn用量少,时间短,受精率高,并且OHSS发生率低,减轻了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是PCOS患者较为适宜的超促排卵方案.

    作者:孙义娜;祁秀娟;孙义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温敏水凝胶生物相容性评价

    目的:评价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与牙周膜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牙周膜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中固化后进行三维培养.通过MTT法、细胞周期分析,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温敏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壳聚糖溶液加入β-磷酸甘油钠后具有温敏特性,在生理温度下固化形成凝胶.壳聚糖水凝胶提取液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并可提高细胞S期的比例.牙周膜细胞在壳聚糖水凝胶中三维培养环境下大部分可存活.结论: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

    作者:谷子芽;翟强;吕秋峰;彭灿星;刘芳菲;史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与成人坐骨神经定位比较

    目的:对小儿和成人坐骨神经进行定位比较,为临床提供资料.方法:用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10具,小儿尸体8具,完整取下臀大肌,暴露坐骨神经,用方格自身比例定位法观察、测量坐骨神经.结果:小儿坐骨神经出孔处距人体后正中线距离为(4.67±0.79)cm,成人坐骨神经出孔处距人体后正中线距离为(8.22±0.87) cm.小儿与成人坐骨神经同身比较,出孔处距人体后正中线/大转子距人体后正中线有差异显著性.结论:小儿坐骨神经出孔处位置比成人更靠近人体后正中线.

    作者:许家洲;龙胜;吴小艳;薛黔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Pentacam量化观察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前房参数变化

    Pentacam Scheimpflug眼前节综合分析仪可以提供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前房角等前房参数的三维数据[1-2],本研究应用分析仪测量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前房参数,比较其变化趋势.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78例(200眼),其中女105例(118眼),男73例(82眼),年龄58~ 93(79.32±14.54)岁.

    作者:王虎;刘清洋;郭海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手术后延续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作为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延续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住院患者,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A组(GnRH-a+ LNG-IUS)、B组(LNG-IUS)、C组(GnRH-a)、D组(无后续治疗),随访2年对比各组疗效.结果:A组无复发,B、C、D组症状复发率为7.7%、12.0%、28.0%;术后各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PBAC评分明显下降(P<0.05);随访第1年及第2年,A、B组PABC评分、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和D组,C组子宫体积缩小比例显著大于D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放置LNG-IUS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联用GnRH-a明显防止症状复发,单用GnRH-a有利于术后子宫体积的控制.

    作者:杨筱祎;王刚;董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854例固定修复体回顾性研究

    目的: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进行固定修复的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特点及修复体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间2 854例固定修复加工设计单按修复牙位、修复材料、固定桥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修复中,前牙多于后牙(P<0.05),上颌牙多于下颌牙(P<0.05);牙列缺损修复中,上颌牙多于下颌牙(P<0.05),后牙多于前牙(P<0.05);修复材料以烤瓷为主,双端固定桥临床应用多.结论:牙体缺损固定修复以上颌前牙及下颌后牙为主,固定桥修复上颌前牙缺失为常见.钴铬合金烤瓷和钛合金烤瓷是目前固定修复主要的修复材料,全瓷修复代表了固定修复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志松;周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婴幼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就诊的32例血管瘤患儿分别采用观察和普萘洛尔治疗的方法处理,对比两组患儿血管瘤的增生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中5例终止观察,10例基本稳定,1岁时未明显消退.普萘洛尔治疗组1岁时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部分遗留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无一例出现因服药后不良反应停药.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作者:蔡湘娜;林晓斌;李吉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胃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进展

    1996年日本学者首创使用电刀对早期胃癌进行黏膜下剥离切除,称之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随后将ESD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尽管国内起步较晚,但普及较快,目前ESD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有力手段,并得到广泛认可[1-3].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ES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黏膜下层以及更深层次的内镜下胃肿瘤治疗.这些技术的进步对胃肠黏膜肿瘤或胃癌的治疗有很大影响.本文就近年来ESD用于胃肿瘤的进展及其衍生出来的新的内镜技术进行阐述.

    作者:王广胜;简文亭;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百色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百色地区籍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诊断早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对17项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293例,非重症组68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体质量下降、感染与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6PD缺陷及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613、3.059).结论:G6PD缺陷、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为本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重视G6PD缺陷的筛查及血型的鉴定,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作者:梁玉美;冯燕妮;潘红飞;刘运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富士Ⅰ玻璃离子水门汀是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粉,具有优异的化学粘结性,但其粘固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基牙的固位型及固位力,粘结材料的性能和表面处理,操作的规范性及咬(牙合)力的大小等,其中高质量的调拌是保证全冠粘结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1-4].本研究收集我院51例新入职护士的玻璃离子调拌操作考核成绩,针对调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全冠粘固的临床效果,也为新护士入职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尹雯娟;叶慧铭;侯雅蓉;朱曼群;刘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 DNA水平诱导细胞免疫不同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诱导细胞免疫不同及其意义.方法:对189例CHB患者进行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白细胞介素-21(IL-21)和肝功能的检测.根据HBV DNA水平分为甲组(91例)和乙组(98例).结果:甲组HBV DNA水平低于乙组(t=27.56,P< 0.001),Tflh高于乙组(t=4.99,P< 0.01),IL-21高于乙组(t=8.95,P< 0.01),HBV特异性CTL高于乙组(t=19.91,P<0.01),非特异性CTL低于乙组(t=3.27,P<0.01),ALT低于乙组(t=3.92,P< 0.01),TTBil低于乙组(t=3.86,P< 0.01).结论:CHB患者不同HBV DNA水平诱导Tfh反应不同,HBV DNA水平高者,Tfh水平低,IL-21水平和HBV特异性CTL水平也低,并启动非特异性CTL,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基线HBV DNA水平影响抗病毒疗效的机制可能与不同HBV DNA水平引起Tfh反应不同有关.

    作者:华忠;顾锡炳;汤琴;王娟华;朱银芳;王栋;杨小娟;徐月琴;陆忠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眼底自发荧光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功能及结构变化中的研究

    目的:采集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自发荧光图片,分析其高荧光环/弧与视功能及结构的关系.方法:1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26眼)和10例(20眼)正常人纳入研究.视网膜的形态用谱域OCT评估,同时测量从中心凹到缺损或丢失的IS/OS连接部的距离(IS/OS的长度)及感光细胞层(IS/OS)及色素上皮-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厚度.在眼底自发荧光中测量中心凹到环/弧外缘及内缘的距离.结果:在靠近中心凹的环/弧内缘,FAF表现正常,环/弧的外部表现为低荧光,对应于SD-OCT中,IS/OS的缺损或丢失接近高荧光环/弧的内缘,其中有5只眼靠近中心凹.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RPE细胞对感光细胞外节盘膜的吞噬作用是高荧光环/弧的形成的关键,视网膜功能及结构的改变先于FAF中高荧光环/弧的表现,且在高荧光环/弧内(靠近黄斑中心凹).

    作者:万敏婕;罗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影响胚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影响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冷冻周期移植(FET)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失败3次及3次以上的患者共581个冷冻移植周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不孕年限、RIF次数、平均移植优胚数及类型、内膜准备方案、基础FSH、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E2、P,E2与P的比值)各项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妊娠组年龄明显低于未妊娠组(33.89±4.20& 35.50±5.06)(P<0.05);妊娠组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1.94±0.519&1.88±0.281)及移植囊胚周期数(21.03%&12.81%)均多于未妊娠组,移植2个与移植3个的妊娠率及多胎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移植优胚数量及类型与妊娠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对于高龄RIF患者,移植2个或以上囊胚,对提高妊娠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章晓乐;匡延平;康艳;张勤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