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前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分析

何长武;黄莺;屈伟;王社教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理健康, 人格特质
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前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其与甲亢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克森人格问卷(EPQ)对48例131碘治疗前甲亢患者(甲亢组)进行测量并与4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组SCL-90在F1(躯体化)、F2(强迫)、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和F10(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F6(敌对)、F7(恐怖)、F8(偏执)和F9(精神病性) 因子分和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01=.EPQ测量:甲亢组的精神度(P)和神经质(N)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 0.01=,甲亢患者多属于抑郁质(内向不稳定型)人格,而对照组多属于多血质(外向稳定型)和黏液质(内向稳定型)人格特质.结论:甲亢患者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神经质的人格特征与甲亢的发病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患者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我院近两年烧伤患者细菌学送检标本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结果:共检出不动杆菌91株,(1)标本分布:创面分泌物株数67.04%,痰液株数16.48%,导管株数7.69%,血液5.49%,其他3.30%.(2)菌株类型:鲍曼不动杆菌75.82%,醋酸钙不动杆菌12.1%,溶血不动杆菌6.59%,洛菲不动杆菌5.49%.(3)耐药情况:产酶菌株共58株,对19种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89.12%,不产酶菌株33株,平均耐药率58.56%.结论:不动杆菌是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率高,加强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静;张才成;邹海虹;黎进;廖晚珍;李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57例,ⅢB期38例)先接受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再行3D-CRT(总剂量64 ~74 Gy,中位剂量68 Gy) + 同步紫杉醇化疗.结果:诱导化疗有效率为46.3%.同步化放疗后有效率为71.6%.全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1个月和10.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2%、35.8%、18.9%和41.1%、14.7%、6.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治疗后失败主要为肿瘤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结论:诱导化疗后3D-CRT+紫杉醇单药同步化放疗不可手术的Ⅲ期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占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粪水吸入性肺炎1例

    患者男,73岁.因发热气喘1 d,于2010年5月15日21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醉酒后不慎坠入粪池,捞起后感气喘,1 h后寒战发热,伴咳嗽,偶咳血丝痰,送入当地医院,测体温38℃,15日转入我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有吸烟史30余年,10支/d,未戒烟.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6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0/70 mmHg.神智清楚,急性面容,平车送入病房,右侧颜面青紫.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较多湿性啰音,心率96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四肢皮肤见多处擦伤.

    作者:高宝安;陈世雄;向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18例分析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18 例患者中,4例单纯引流后治愈;14例经留置管注入无水乙醇并继续引流,其中11例治愈,另3例经开放手术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淋巴漏多与术中漏扎淋巴管有关;充分的引流是治愈的关键,注射硬化剂可促进愈合,形成淋巴囊肿者多需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周大海;李景勤;张金平;陈建中;魏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hs-cTnT、cTnI和CK-MB的阳性率,得出对NSTE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NSTEMI患者hs-cTnT、cTnI及CK-MB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 0.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hs-cTnT、cTnI和CK-MB的AUC分别为0.908、0.851、0.78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2 ~ 0.985、0.763 ~ 0.939、0.695 ~ 0.883.(3)hs-cTnT以14 p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6.8%.而cTnI诊断临界点为0.08 ng/mL时,灵敏度为37.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6%.CK-MB以4 ng/mL 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25.9%,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79.2%.结论:hs-cTnT对NSTE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cTnI和CK-MB,有利于早期筛选NSTEMI患者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崔文娟;卢成志;唐志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以结肠为替代器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以结肠为替代器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珠江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结肠为替代器官手术(其中结肠代膀胱59例,结肠代阴道23例)患者8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42例(其中结肠代膀胱30例,结肠代阴道12例)和FTS组40例(其中结肠代膀胱29例,结肠代阴道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咽喉疼痛、急性胃扩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FTS组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传统治疗组缩短,住院费用较传统治疗组降低,咽痛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急性胃扩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TS可有效促进结肠替代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厉周;蔡寨;付月;方素珍;韩帅;黄宗海;刘春晓;何援莉;朱卉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大黄素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 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金国华;秦晓华;秦艳东;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闭孔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估经闭孔中段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226例接受TOT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术患者207例,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盆底重建术患者19例.随访时间3 ~ 51个月,平均20.2个月.填写经过验证的短表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治愈率94.7%,有效率97.3%;终随访结果:治愈率90.3%,有效率92.9%.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 < 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 < 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 < 0.05),但29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2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尿频和尿急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Qmax及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 > 0.05).结论:TOT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法.抗尿失禁术后患者系统的随访对于潜在并发症的提示至关重要.

    作者:孙峰;方平;孙光;王岩;周煦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骨髓细胞学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以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非肝硬化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患者60例,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骨髓学诊断.肝硬化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按照骨髓增生度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度呈多样性,以增生明显活跃和增生活跃为多,肝硬化骨髓细胞学诊断呈多种类型.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与非肝硬化组的增生度分级不全相同(P < 0.01),骨髓细胞学诊断类型构成不全相同(P < 0.01).肝硬化患者骨髓增生度分级不同组间粒红比、粒系、红系、巨核细胞数不全相同(P < 0.01),明显活跃组粒红比、粒系低于活跃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活跃组(P < 0.01);活跃组粒红比值低于减低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减低组(P < 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骨髓增生度分级与骨髓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数相关,随着增生度分级下降,粒红比对应升高,骨髓红系、巨核细胞数对应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反映血细胞异常;骨髓学诊断意见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向治纬;谢会忠;余丽君;田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不同姑息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姑息治疗方法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对145例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各种姑息性内引流术.分成4组,分别为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组、开腹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组及内镜胆道塑料支架置入组和金属支架置入组.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黄疸下降比例,同时针对不同姑息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5例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中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0例,开腹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0例,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105例,其中塑料支架65例及金属支架40例.4组患者术后黄疸均迅速消退,术后减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9,P > 0.05);4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1),内镜胆道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 < 0.05),而且塑料支架组在住院费用上更为低廉(P < 0.01);4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不能根治切除的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首选内引流术,不同姑息引流方法中以腹腔镜及ERCP微创技术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的关键是重视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王蒙;王广义;张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诱导人表皮角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分离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探寻其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酶分离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法进行表皮细胞的培养,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角质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 V-FITC/7-AAD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im的变化,采用caspase-3 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以分散酶分离法成功得到8例人角质细胞,吉非替尼对人角质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依赖性.吉非替尼能明显提高bim表达水平,促进caspase-3的活性.结论:吉非替尼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激活caspase-3诱导人角质细胞凋亡,抑制角质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皮肤毒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赵成利;蓝飞晓;谭红梅;匡斌;邓国三;许鹏;王文;郭爱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蜕皮甾酮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烫伤皮肤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家兔烫伤皮肤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家兔18只,每只4个创面,随机标记设为空白对照组(A组)、EDS组(B组)、MSCs(C组)、EDS+MSCs(D组).烫伤后5、10、15 d各处死6只家兔,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烫伤后5 d,B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组,B、D组炎性细胞浸润度显著低于A组.烫伤后10 d,各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炎性细胞浸润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烫伤后15 d,B、C、D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A组.结论:EDS联合MSCs对家兔烫伤皮肤有促愈合作用.

    作者:张子良;吴旭;张军花;张元中;冯长江;李军;吴霞;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N端脑钠肽前体对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价值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及28 d病死率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心源性机械通气患者67例,在其上机24 h内测量NT-proBNP水平,并记录各项化验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记录机械通气7 d脱机成功的人数,随访28 d患者是否死亡,比较不同结局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患者结局的佳NT-proBNP水平.结果:机械通气7 d脱机失败组较7 d脱机成功组、28 d死亡组较存活组,其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后者(3 830 ng/L比492 ng/L,4 383 ng/L比706 ng/L).NT-proBNP预测7 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 ± 0.058和0.790 ± 0.057,佳界值点分别为780 ng/L和2 262 ng/L,NT-proBNP 预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7 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能力优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结论:血NT-proBNP可成为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对于此类机械通气患者应改善心功能以争取及早脱机.

    作者:李晓婕;付明;黄绍华;唐志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7例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67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行动力髋螺钉(DSH)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坚;周世英;张力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馈控制在骨科护理缺陷中的导入与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前馈控制方法降低骨科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总结了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骨科发生的86例护理缺陷,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导入前馈控制管理方法,提出防范措施,将护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结果:导入前馈控制后骨科护理缺陷发生率从5.21%降到1.22%,患者满意度从91%提高到96%.结论:应用前馈控制方法,贯穿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淑英;徐英华;方亚群;任艳玲;王艳艳;信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非病毒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合适的目的基因和能将目的基因送入靶组织或靶器官的载体系统.目前慢性疼痛基因治疗中常用的有反义寡核普酸(antisenseoligonueleotide,asODN)技术和RNA干扰(RNAi)[1]技术,而这些技术成功的运用有赖于靶向、高效的载体系统.因此积极发展新型高效、特异性强的靶向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载体系统主要分为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两大类.由于病毒载体的安全性问题,现在更注重于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的研究,现就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这这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春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云南省2010年临床实验室血铅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2010年血铅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进行总结,了解目前云南省血铅检测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对各家参评实验室一次性寄放10个批号样本,其中5个批号进行准确度评价,另5个批号进行精密度评价,实验室检测数据通过网络或纸张回报,检验中心对所有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参加血铅室间质评的有12家实验室,有3家实验室成绩合格,实验室间CV小30.3%,大74.1%.精密度评价有5家实验室符合要求,RSD小为1.8%,大为50.6%.结论:本次室间质评反映出云南省临床血铅检测质量不容乐观,规范操作、提高检测人员水平和加强监管是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苏敏;赵崇吉;孙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山莨菪碱复合镇静镇痛药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山莨菪碱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30例门诊纤维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年龄65 ~ 83岁,分为两组.A组检查前10 min静脉小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10 mg,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检查开始前5 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 ~ 3 mg和芬太尼1μg/kg.检查中有疼痛表现时,追加瑞芬太尼0.2 μg/kg.检查结束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2 ~ 0.3 mg,纳络酮0.2 mg.分别记录检查前即刻(T1),检查开始5 min(T2),检查结束(T3)时的HR、MAP、SpO2、镇静评分,大VAS评分、肠痉挛程度、入镜时间、瑞芬太尼总量及心动过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两组各时点MAP、SpO2、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A组各时点HR明显高于C组;A组没有肠痉挛,C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肠痉挛;A组入镜时间(6.7 ± 1.4)min明显短于C组(11.1 ± 3.7)min;A组瑞芬太尼总量(0.2 ± 0.1)μg/kg明显少于C组(0.4 ± 0.2)μg/kg;A组VAS有减小趋势,没有出现心动过缓.C组检查中有3例出现程度较轻的心动过缓(低心率53次/min).结论:伍用山莨菪碱,能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缩短入镜时间,保持循环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

    作者:刘芳;潘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对275例孕18 ~ 23周、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抽取羊水后,应用18号、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以及13q14 和21q22 特异性探针,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用荧光成像系统进行摄像和后期处理.同时对羊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5例产前诊断者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9例(其中21三体7例,47,XXX 1例,47,XYY 1例),与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吻合.结论:FISH技术用于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婕萍;王波;徐淑琴;王维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巴酚丁胺对不同血糖测定方法的干扰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不同血糖测定方法的干扰作用,为临床提供血糖测定的准确实验数据.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EP7-A2文件,实验组中加入多巴酚丁胺,对照组中加入生理盐水,采用配对差异实验评价多巴酚丁胺对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己糖激酶法(HK)、基于葡萄糖氧化酶法的微量血糖仪法(A)和基于葡萄糖脱氢酶法的微量血糖仪法(B)的干扰作用.剂量依赖试验评价不同浓度的多巴酚丁胺对血糖干扰作用的大小.结果:配对差异实验显示多巴酚丁胺对己糖激酶法不存在干扰,对葡萄糖氧化酶法存在负干扰,对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量血糖仪法存在正干扰,对基于葡萄糖脱氢酶的微量血糖仪法存在正干扰.剂量依赖试验显示对存在干扰的3种方法中干扰程度随多巴酚丁胺浓度增高而增高,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结论:多巴酚丁胺对不同血糖测定方法存在不同的干扰作用.当患者使用多巴酚丁胺药物时,临床应合理选择血糖测定方法.

    作者:李有强;张云燕;林晓敏;徐建华;郭龙华;张彬;王建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