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胃癌血清和腹水中CA72-4抗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孙萍;盛家和;王征帆

关键词:胃肿瘤, 肿瘤标志物, CA72-4
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进行CA72-4含量的检测,分析血清和腹水中的CA72-4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预期判定腹膜复发的可能性.方法:研究了48例胃癌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CA72-4水平、损伤部位及根除和淋巴结转移的数量.结果: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与血清和腹水中的高水平CA72-4含量显著相关.浆膜浸润胃癌与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无显著统计学相关性,然而,与腹水中的CA72-4水平含量显著相关.尽管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与晚期胃癌无显著相关性,但腹水中的CA72-4水平含量与晚期胃癌呈显著相关.结论:腹水中的CA72-4高水平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和浆膜浸润胃癌显著相关.血清中的CA72-4水平含量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浆膜浸润胃癌无显著相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等炎症介质的影响,评价其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住到温州医学附属第六医院的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PHVHF组,PHVHF组患者入选后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72 h的PHVHF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收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SAPS Ⅱ)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经PHVHF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TNF-α、IL-6、IL-10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相反,对照组上述指标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HVHF治疗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清除血浆炎症介质.因此,PHVHF是一种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可行的辅助治疗模式.

    作者:邱泽亮;张宁;宁易平;徐俊龙;楼天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用于原发性中小血管炎诱导缓解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比较静脉冲击与连续口服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应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论文合计3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激素加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与对照组(激素加连续口服环磷酰胺)相比:复发率较高[RR=1.64,95%CI(1.06,2.54)],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R=0.51,95%CI(0.36,0.73)]较低,诱导缓解失败率、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女性患者闭经、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中小血管炎与连续口服相比诱导缓解效果相似,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邓进;廖蕴华;霍冬梅;伍巧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质针导热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疼痛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诊治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80例,采用银质针导热方法治疗90例,采用膝关节周围痛点注射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方法治疗90例,本文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自刚;高月;郭子龙;邓毅勇;衣爱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FGFR1与p21ras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FGFRI、p2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建立VSMC增殖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FGFR1与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FGFR1 208.07±10.70,p21ras 202.43±12.36)相比,低剂量组(FGFR1 181.47±7.43,p21ras 182.00±8.98)的FGFR1、p21ra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FGFR1 144.90±9.03,p21ras147.03±9.13)、高剂量组(FGFR1 104.43±8.08,p21ras 100.3 ±8.37)的表达均较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FGFR1、p21ras表达较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表达又较中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VSMC增殖,该作用是通过抑制FGFR1、p21ras蛋白表达实现的,这可能是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侯慧芳;刘国庆;王永玲;孙银平;郭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吞咽困难评估的研究进展

    国内60~79岁老年患者的误吸率为14.2%[1],国外的10%-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存在吞咽困难情况[2].现在大约600-100万美国人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3].

    作者:邹小芳;于书慧;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以双血浆法(dual GFR,dGFR)为标准,评价应用肾动态显像Gates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可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各种常见病患者202例,男12.3例,女79例,平均年龄(49.5±3.9)岁,共398个肾.依据dGFR法并按Gates法分肾比值计算分肾GFR,将备肾分5级:normal(>40)、4(30~39.9)、3(20~29.9)、2(10~19.9)、1(<10)[单位为mL/min(1.73 m2)].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检验比较dGFR法与Gates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normal级79个肾,4级74个肾,3级84个肾,2级87个肾,1级74个肾.(1)Gates法和dGFR法总体上有显著相关性(r=0.722,P=0.000),回归方程为:Gates=16.708+0.505 dGFR;3、4、normal级呈显著弱相关性(分别为r=0.341,P:0.002;r=0.368,P=0.002与r=0.319,P=0.004),回归方程分别为Gates=-9.7+1.899 dGFR、Gates=31.671+0.060 dGFR和Gates=17.225+0.879 dGFR:1、2级无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038,P=0.747与r=0.198.P=0.077).(2)Bland-Altman检验结果提示,Gates法和dGFR法的一致性各级患者均欠佳.结论: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量GFR的准确性尚可,但对其结果应按dGFR法回归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GFR,且对于1、2级患者仍应行dGFR法.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王淑侠;徐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妊娠分娩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妊娠用药过程、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42例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剖宫产32例(76.2%),早产4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稳定期患者10例,剖宫产4例(40.0%),无不良妊娠结局.所有新生儿均未见畸形.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至少稳定2年后妊娠及孕中晚期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对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钟秋平;彭东桃;黄俊;张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麻醉期间氧耗的影响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I,生理盐水,n=20)、低剂量美托洛尔[组Ⅱ,1μg/(kg·min)×90 min,n=20]、中剂量美托洛尔组[组Ⅲ,2μg/(kg·min)×90 min,n=20].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手术开始后输注美托洛尔或生理盐水,在开始用药时(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测定心率(HR)、平均血压(MAP)、心指数(CI,NICO2法)、CO2分钟生成量(MVCO2),同步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耗量(VO2).结果:在T0、T1、T2时间点,组Ⅱ、组Ⅲ与组I比组间HR、MAP、CI、MCO2、V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3、T4时间点组I的CI、VO2、MVCO2显著上升,而组Ⅱ、组Ⅲ无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应用小剂量和中剂量美托洛尔可降低全身麻醉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腹部手术中氧耗,并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陈弘;朱刚;李立志;陈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腕背隆凸综合征误诊为腱鞘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鉴别腕背隆凸综合征和腕背腱鞘囊肿,以减少误诊率.方法:2007年以来我门诊手术处理腕背腱鞘囊肿102例,其中复发17例,11例经再次手术后至今无复发,另外6例手术后再次复发,后经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为腕背隆凸综合征.结果:6例患者分别行手术治疗.切除腕背滑囊及凿除增生骨质,随访5例患者均无复发,4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例患者仍感腕背疼痛、腕无力.结论:腕背隆凸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绝大多数患者以腕背逐渐增大的囊性包块就诊.临床上极易误认为是单纯的腱鞘囊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经第2、3腕掌关节背侧切线位x线片即可资以鉴别.

    作者:孙洋;李涓涓;朱国新;赵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间歇充气压力泵辅助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术后8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压力泵驱动下肢循环.结果:试验组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x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妇科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下肢用充气压力泵作间歇循环驱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易芬兰;黄慧英;王丹;钟清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型钙黏附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钙黏附分子超家族包括经典型钙黏附分子和非经典型钙黏附分子,经典型钙黏附分子主要包括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E-cadherin主要表达在人类各种上皮组织中,在细胞的形态发生和维持上皮完整性及肿瘤细胞间紧密接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曹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对三阴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的干预研究

    目的:以紫杉醇为对照,研究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对三阴乳腺癌干细胞(TNBCSCs)微球体的干预情况.方法:(1)采用微球体形成试验、CCK-8法、Transwell侵袭试验,研究TLD对TNBC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2)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TLD对TNBCSCs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LD处理后的微球体形成率明显减少,同时干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均降低,VEGF的表达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LD可以影响干细胞微球体的形成,抑制其体外增殖、侵袭及VEGF的表达.

    作者:耿杰;张洁;韩正祥;高向阳;杜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患者124例,其中98例为手术组,予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1周内口服抗雄激素药物,26例作为时照组,予以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及抗雄激素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手术日或第1次注射LHRH-a为起点,定期复查PSA,当PSA≤0.2 ng/mL后持续3~6个月停用抗雄激素药物或LHRH-a,以后根据复查PSA结果,决定是否新一轮治疗.治疗期及间歇期检测血清PSA、睾酮、肝肾功能、血常规、骨扫描、盆腔MRI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24例患者均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手术组98例患者内分泌治疗(1.5 ±0.4)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低值,对照组23例患者在内分泌治疗(3.5±0.8)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低值,两组前列腺体积均明显缩小,随访时间2.1~7年.生存质量评分显示.患者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体力及精神状态在间歇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对照组较手术组缓解更明显(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断雄激素药物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已行去势手术、年纪较大或贫困地区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作者:万克松;胡卫列;夏照明;朱陈辉;汪帮琦;聂海波;吕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补体C3、C4,评估高胆患儿的补体系统免疫状态和换血后的变化情况,了解交换输血术对新生儿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对62例新生儿高胆患儿进行交换输血治疗,治疗的前后分别测定血中补体(C3、C4),并将高胆患儿依据病因分成ABO溶血病组、Rh溶血病组、脓毒症组、其他组4组进行分析.结果:(1)换血术前:补体C3、C4的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换血术后:补体C3:脓毒症组的水平较其他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体C4:各组间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换血术后与术前比较:C3:各组均数在换血术后均有升高,但只有ABO溶血病组术后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ABO、Rh溶血病组较术前稍升高,其余两组稍降低,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较术前各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生儿高胆患儿血中补体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水平偏低;(2)换血术能提升脓毒症患儿血中补体C3的水平,有助于免疫力增强;(3)换血术对补体C4的影响较小;(4)换血术对高胆新生儿补体免疫系统是有益的、安全的.

    作者:卢文青;王启新;何玲;江英;陈丽萍;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逆转耐药作用与Caspase-3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5-FU耐药性与Caspase-3活化的关系.方法:CCK-8法测定姜黄素对耐药细胞耐药逆转作用: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全自动荧光酶标仪观察无细胞毒作用的姜黄素、5-氟尿嘧啶(5-FU)及二者联合作用时细胞凋亡情况、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能逆转HCT-8/5-FU耐药性;当姜黄素与5-FU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情况相似时,姜黄素组表达更高的Caspase-3,联合用药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增强Caspase-3酶活性大于两单用药组之和.结论:姜黄素能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解除部分5-FU对耐药细胞Caspase-3活化的抑制,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可能为其逆转机制之一.

    作者:杨春梅;崔晓博;罗强;孙黎;刘华;张林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1年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所有在我院住院治疗的NSTEMI患者160例,随访12~24个月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包括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及因冠心痛再次住院).结果:随访12-24个月期间.共发生心血管事件64例(41.6%),包括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26例(16.9%),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38例(24.7%).进行亚组分析,年龄大于65岁组、肾功能不全组、射血分数低于50%组主要心血管事件(25.5%:3.3%;50%:10.8%;26.9%:11.8%)及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31.9%:13.3%;41.7%:21.5%;34.6%:19.6%)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间血运重建显著减少主要(3.3%:25.5%)及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6.6%:36.2%)的发生.结论:NSTEMI患者预后差,病死率、再次住院率及血运重建率高,住院期间血运重建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权秀;魏丽萍;齐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循证小组,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佳证据运用于循证护理实践.结果:82例患者中有效者73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我们对患者的护理更细致、规范,同时对培养护士循证医学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施循证护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倩;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A19-9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19-9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并对诊断界点(cut-off value)进行确定,以期对CA19-9应用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CA19-9,绘制ROC曲线.结果:胆管细胞癌患者血清CA19-9较肝细胞癌患者、肝血管瘤患者及健康对照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细胞癌与肝血管瘤比较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882,诊断界点值为55.09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速99.0%;与肝细胞癌比较的AUC为0.830,诊断界点值为63.58 μ/mL时,敏感度达81.8%,特异度达87.5%.结论:血清CA19-9检测对于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穿针穿刺减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中脑膨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高.约为80.7/100 000[1].分析我科自2007年以来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采用脑穿针穿刺血肿腔逐步减压方法能有效防止术中脑组织膨出,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勇;陈世洁;许先平;闵杰;姚远;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左卡巴斯汀鼻喷剂辅助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47例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小儿的鼻窦发育不健全.鼻窦与鼻腔相通的暗道,又细又长,而鼻窦的窦口相对较大,鼻腔和鼻窦黏膜较嫩弱,感染很容易引起黏膜水肿,使窦口阻塞引流不畅.

    作者:李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