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若凡;张宝刚;姬静;郭文君
目的:探讨CD55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与对照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至(33.84 ± 1.09)% (P < 0.05);细胞增殖率降低至(30.06 ± 0.97)% (P < 0.05),细胞停滞于G1期为(65.41 ± 3.59)% (P < 0.05).结论:胰腺肿瘤细胞系BxPC-3细胞中CD55基因表达可能对其生长有调控作用,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作者:何政;王敏;田锐;朱峰;李旭;林帆;秦仁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特点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和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瘤细胞弥漫表达Vim、S-100、GFAP灶性阳性,Ki-67约为20%.结论:GCG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组织学上需与伴有间变特征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胶质肉瘤等鉴别.
作者:邱莎莎;邓晓;杨庆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将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格列奈和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及生化指标、△I30/△G30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的降糖效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 < 0.05);餐后0.5 h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 < 0.05),说明二者均能刺激胰岛素早时相分泌,但空腹及餐后2 h血清胰岛素上升不明显(P > 0.05);△I30/△G30比值升高(P < 0.05),HOMA-β升高(P < 0.05),HOMA-IR下降(P < 0.05);但两组间比较,除2 h FIns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外,其余各组间均P > 0.05.结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同胰岛素一样可以良好控制血糖并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刘璐;曾姣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与血浆5-羟色胺(5-HT)、血栓素 (TXA2)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分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测定15例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并按肺动脉收缩压力的高低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8例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7例;同期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5-HT及TXA2水平.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的血浆5-HT及TXA2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 < 0.01);血浆5-HT及TXA2水平与肺动脉压的变化呈明显相关性(r1 = 0.765,P1 < 0.05;r2 = 0.689,P2 < 0.05).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随着血浆5-HT及TXA2水平增高而加重.血浆5-HT和TXA2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高压的发病机制.
作者:范家珊;张丽杰;梁光春;李有霞;李国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中围产儿预后的分析,探讨脐带绕颈是否应成为剖宫产指征.方法:将正常头位妊娠1 348例分为两组(脐带绕颈组468例,无脐带绕颈组880例)进行分析,了解脐带绕颈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在阴道分娩和产程的不同阶段,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剖宫产中胎儿窘迫率脐带绕颈组反而低于无脐带绕颈组,差异有显著性;此外,脐带绕颈中阴道分娩者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剖宫产分娩者.结论:脐带绕颈显著增加了选择性剖宫产率,但脐带绕颈与围产儿预后不良之间无特异性关系,因此不应成为剖宫产指征.
作者:熊琼英;胡俊;杨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透明质酸能明显提高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活性,抬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结论:透明质酸可抑制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软骨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李化光;刘华;杨新明;张林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及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在高龄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在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中发生BCIS的90例患者资料,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48例)及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42例),分别对比研究两者对术中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及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哮喘、呼吸窘迫、低血压、低氧血症、死亡等情况的差异.观察分别取3个时间点,即:骨水泥注入前(T1)、骨水泥注入时(T2)、骨水泥注入后10 min(T3).结果:A组T2时间点HR、CVP、SBP、DBP与T1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 < 0.05),B组T2时间点HR、SBP与T1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两组组间比较T2时间点HR、SBP、低血压、呼吸窘迫、低氧血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高龄老人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但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对循环影响小、骨水泥反应轻等优点,更适用于高龄老人骨水泥半髋置换术麻醉.
作者:张勤;王晔;刘祯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Issemann和Green在20年前发现了第一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s).自此以后,PPARs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得到广泛的关注.PPARs属于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为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脂代谢及糖代谢中起关键作用.PPARs有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及PPARγ.其中,PPARα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为深入,其降脂作用已被广泛关注[1],除此之外,近来研究[2-4]发现PPARα的激活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心衰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而且也参与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多种过程.本文就PPAR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永;肖颖彬;郝嘉;何凤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艾塞那肽以不同浓度、时间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测细胞数目,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程度.结果: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24、48 h或100、1 000 nmol/L作用24、48、72、96 h,MCF-7细胞数目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72、96 h,MCF-7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艾塞那肽10 nmol/L作用96 h,S+ G2/M期细胞数目减少(P < 0.05),同时出现Erk1/2磷酸化程度下降、Akt磷酸化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MCF-7细胞72、96 h,抑制细胞增殖,该作用未涉及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作者:汤喻;史祖宣;付东霞;王守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 mL+阿拓莫兰0.2 g+门冬氨酸钾镁3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注,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 100 μ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功能(ALT、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纤维化指标(HA 、LN、IV、IV-C、PC Ⅲ)及临床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8.13%和69.57%,两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TBIL、AIb、ALT、AST、PTA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李刚;陈金春;付荣权;孙庆丰;马志全;陈海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初诊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和CD45/CD19双参数散点图设门,以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为主的抗体组合检测53例68份完全缓解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微量残留病细胞.结果:53例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出18种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98.11%患儿存在CD45、CD10、CD19、CD34表达量的异常.12例存在0.012% ~ 0.55%的白血病细胞,为微量残留病阳性,5例保持初诊时的免疫表型异常,7例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占58.33%,只用CD19-APC/CD45-PerCP/CD10-FITC/CD34-PE一组抗体组合发现10例微量残留病阳性(83.33%).结论:根据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用CD19/CD45/CD10/CD34为主的抗体组合能够有效监测微量残留病.
作者:吴韶清;廖灿;谢闺娥;孙新;黄以宁;叶铁真;赖冬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早期应用PiCCO监测液体复苏后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48例入住ICU存在血容量不足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 < 750 mL/m2]的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根据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是否大于7 mL/kg分为肺水正常和肺水偏高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按250 mL/15 min的速度行早期液体复苏,使其ITBVI > 850 mL/m2,监测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终点后即刻、复苏终点后2 h及6 h的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液体复苏扩容对ITBVI、GEDVI、CI、SVI、CVP、EVLWI有影响(P < 0.05),两组液体复苏达终点后的即刻、2 h、6 h各时间点的ITBVI、GEDVI与复苏前相比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PaO2/FiO2各时间点与复苏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肺水正常组的CI、SVI各时间点与复苏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肺水偏高组的CI在复苏达终点后即刻和2 h两个时间点与复苏前比较有增加(P < 0.01),SVI在复苏终点后2 h和6 h两个时间点与复苏前比较有增加(P < 0.01).CVP与复苏前相比,肺水正常组仅复苏终点后6 h有增加(P < 0.01),肺水偏高组复苏终点后2、6 h均有增加(P < 0.01).EVLWI与复苏前相比,复苏达终点后的即刻、2 h、6 h均有增加(P < 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早期进行液体复苏可使GEDVI、ITBVI、CI、SVI增加,对CVP和EVLWI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影响氧合功能.
作者:许秀娟;孟建标;张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失眠是神经科、精神科及心理科患者常见主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1]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为:主诉入睡困难(DIS)或维持睡眠困难(DMS),或者为非恢复性睡眠(non-restorative sleep, NRS),至少持续1个月.NRS首次出现于DSM-Ⅲ-R,一直沿用至即将出版的DSM-Ⅴ[2].失眠常常导致患者白天功能受损,然而,相对于DIS和DMS,NRS的研究较少,国内目前还没有发表NRS的相关文章.但国外有研究报道[3],NRS白天功能受损情况比其他主诉如DIS和(或)DMS的严重.自从1994年DSM-Ⅳ出版以来,NRS越来越受到睡眠研究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NRS是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或不依赖于其他失眠症症状而单独存在?NRS是否可作为一独立疾病以及如何治疗NRS?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做一些探讨.
作者:刘亚平;潘集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习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P-43及突触素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VD组和丁苯酞组GAP-43 mRNA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 < 0.05),丁苯酞组较VD组升高更明显(P < 0.05);丁苯酞组GAP-43蛋白较假手术组和VD组均升高(均P < 0.05),VD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丁苯酞组突触素P38 mRNA较假手术组和VD组上调(均P < 0.05),假手术组和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 0.05);VD组和丁苯酞组突触素P38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 < 0.05),VD组下调更明显(P < 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提高VD 大鼠海马区突触素P38及GAP-4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秋霞;陈淅泠;王欣东;潘娟;张晓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75岁,左鼻根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流泪4年余.入院时查体:双眼视力0.6,左眼泪囊区触及约2 cm × 2 cm × 1.5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肿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指压泪囊区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泪点位正,泪道冲洗不通,伴少许黏性分泌物溢出,左眼球向外上方轻度突出,眼球转动无明显受限.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不浅,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应灵敏,视网膜平伏.
作者:金琴辉;项振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中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thigh,ACST)患者在延迟治疗后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6例遭受非接触性挤压伤的ACST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平均延迟治疗35.4 h后接受了综合保守治疗.对出院前后的肢体损伤严重程度(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及肾功能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伤后2.5年评估其临床结果.结果:6例患者均保存肢体,伤后2.5年患肢的功能恢复良好;MESS及初次治疗时间均与肾功能无相关关系(均P > 0.05);二者各自均与感觉及运动开始恢复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均r > 0.8,P < 0.05).结论:ACST只要遭受非接触挤压伤,如MESS < 7,即使延迟的保守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张开伟;段宏;梁凯路;李浪;项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紫背天葵提取物低浓度给药组(100 mg/kg)和高浓度给药组(500 mg/kg)、辐射模型组(4 Gy)和正常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第13天用4 Gy的X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继续给药,至第17天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丙二醇(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辐射模型组比较,低浓度给药组(100 mg/kg)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 < 0.01),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P < 0.01);高浓度给药组(500 mg/kg)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P < 0.01).结论:紫背天葵提取物对电离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黄伟刚;郑诗颖;叶大明;王寿扬;黎晓彦;吴秋如;杨逸铭;何杰勇;宜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彩超反复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加做增强MR(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EMR)检查13例均证实肝内有癌灶;以CEMR图片为参照,于同一肝区行CEUS,成功检出肝内病灶;后于CEUS引导下对13例13个肝癌病灶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用CEUS评价疗效,并与同期CEMR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92.3%(12/13)、不完全消融为7.7%(1/13),与CEMR提示相符.术后11例AFP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下降不正常:其中1例为不完全消融,另1例病灶完全消融,但CEUS意外发现新增直径约6 mm小卫星灶,后CEMR加以证实.结论:CEUS不仅使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用超声引导手段得以实施,而且各方面效果堪与CEMR相媲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伟珍;谢守松;陈焕伟;陈泳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脾氨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的疗效及对Th1 /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 例MPP患儿纳入实验组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脾氨肽2 mg连续睡前口服30 d,分别观察治疗的效果.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儿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患儿IFN-γ和IL-4水平在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这两组的IFN-γ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3个月患儿IFN-γ和IL-4水平在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治疗组的IFN-γ和IL-4水平均接近对照组(P > 0.05).结论:脾氨肽能增强MPP患儿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Th2介导的体液免疫,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儿童MPP的疗效.
作者:徐美玉;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3组.第一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联合并行新式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第二治疗组在第一治疗组方法基础上加内服祖师麻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5周及3个月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记录并发疼痛情况.结果:各组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8%、97.9%、89.4%.两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1),无明显疼痛并发症.第二治疗组略优于第一治疗组(P < 0.05).结论: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加内服祖师麻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新式关节腔内注射引起的疼痛并发症减少.
作者:陈宗雄;陈剑平;林建辉;钟水林;王亮;苏君;陈建乐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