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平;潘集阳
目的:探讨CD55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CD55-RNAi-LV转染BxPC-3细胞后,与对照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至(33.84 ± 1.09)% (P < 0.05);细胞增殖率降低至(30.06 ± 0.97)% (P < 0.05),细胞停滞于G1期为(65.41 ± 3.59)% (P < 0.05).结论:胰腺肿瘤细胞系BxPC-3细胞中CD55基因表达可能对其生长有调控作用,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作者:何政;王敏;田锐;朱峰;李旭;林帆;秦仁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氧自血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3组,药物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口服,每日3次; 三氧组给予医用三氧自血治疗,每周3次; 三氧+药物组:给予多潘立酮及三氧自血治疗.结果:3组患者腹胀、早饱、嗳气、恶心、食欲下降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三氧+药物组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较三氧组、药物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三氧组钡条总排除率为(59.0 ± 21.5)%,有效率为40.0%,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三氧+药物组的钡条总排除率[(89.0 ± 37.4)%]及有效率(80.0%)高于三氧组、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三氧自血疗法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功能; 三氧自血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性功能不良的疗效优于三氧自血及单用多潘立酮.
作者:覃黎葵;龚正;庄小强;张兰玲;李佑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不同因素造成胰腺组织和功能持续性损害,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永久性丧失,其典型病理表现为胰腺实质纤维化、胰腺细胞萎缩、胰管狭窄或扩张和胰腺微结石.胰腺纤维化是由于过多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在胰腺内沉积所致,近的研究认为胰腺存在着与肝星状细胞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称之为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etellate cell,PSC),活化的PSC可以产生Ⅰ、M型胶原及纤连蛋白等主要的ECM成分[1],因而该细胞在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琪毅;姜仕柱;郑仕杰;周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方法:12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VPT,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按VPT结果将患者分为VPT正常组和VPT升高组进行临床特征比较及糖尿病足病的相关分析.结果:12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正常组70例(58.3%),VPT升高组50例(41.7%),其中低度风险组9例(7.5%),中度风险组28例(23.3%),高度风险组13例(10.8%).两组间BMI、HbA1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VPT正常组比较,VPT升高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FBG更高(均P < 0.05).相关分析显示VP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B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5、0.349、0.214).结论:VPT能客观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溃疡风险.年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因素.
作者:舒毅;陈幼萍;曾春平;罗少荘;潘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彩超反复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加做增强MR(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CEMR)检查13例均证实肝内有癌灶;以CEMR图片为参照,于同一肝区行CEUS,成功检出肝内病灶;后于CEUS引导下对13例13个肝癌病灶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用CEUS评价疗效,并与同期CEMR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92.3%(12/13)、不完全消融为7.7%(1/13),与CEMR提示相符.术后11例AFP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下降不正常:其中1例为不完全消融,另1例病灶完全消融,但CEUS意外发现新增直径约6 mm小卫星灶,后CEMR加以证实.结论:CEUS不仅使等回声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用超声引导手段得以实施,而且各方面效果堪与CEMR相媲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伟珍;谢守松;陈焕伟;陈泳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SV40 Large T(LT)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Babe-SV40LT转入外周血单核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明确LT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膜表面分子的表达,G显代染色体确定核型,生长曲线判别细胞生长状态.软琼脂实验检测细胞恶性变.结果:导入SV40LT后的淋巴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由悬浮生长变为贴壁生长.转染细胞中可以检测到LT抗原的表达,有67%细胞表达CD56+分子,核型为异倍体,可在软琼脂上形成细胞集落.结论:用SV40LT转染获得一株可稳定传代且具有CD56+的异倍体恶性淋巴细胞.
作者:彭艳兰;李道传;邢秀梅;魏青;张莹莹;王庆;陈雯;肖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治(TRI)中Allen试验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15例进行TRI的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为未行Allen试验而直接穿刺桡动脉者,对照组为Allen试验阳性者123例,Allen试验阴性者35例排除出本研究.记录两组穿刺成功率、介入诊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穿刺成功率(98.1% vs 98.4%)、介入诊治成功率(98.7% vs 98.3%)、并发症方面(2.6% vs 2.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研究现有结果判定,Allen试验在TRI中的临床意义有限,尚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作者:方志敏;钟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头痛,呈阵发性,反复隐痛,以左颞、额部为甚,伴头晕、呕吐及抽搐,曾在外院行头颅CT检查示:左额叶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求治.患者近一周来头痛加重,精神、食欲、睡眠欠佳,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亢进,Kerning征阴性,深浅感觉检查正常.
作者:肖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分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非心脏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次分为Ⅰ组(低危)、Ⅱ组(中危)、Ⅲ组(高危)和对照组(无高血压病),每组30例.围术期监测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HR.结果:与T0比较,4组T1时CO、HR、SV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组间比较,T0 ~ T6 时4组CO有先代偿增加后下降的趋势,SVR却持续增加,而HR到高危才表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越高,CO、HR抑制越明显,SVR 越大;中危以上患者应监测心功能;高危患者心肌代偿功能明显减弱.
作者:张继如;季永;朱小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国产OMOM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 年8月至2011年7月间,应用OMOM 胶囊内镜(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生产) 对22例慢性腹痛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慢性腹痛的原因.结果:22例慢性腹痛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诊断小肠溃疡2 例(9 %),小肠息肉2 例(9 %),小肠黄色瘤2例(9%),小肠狭窄2例(9 %),非特异性小肠炎症4例(18%),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4.5%),小肠套叠1例(4.5%),回肠克罗恩病1例(4.5%),空肠多发憩室1例(4.5%),其余8 例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息肉、十二指肠球炎、结肠炎,2例无明显异常,其中7/22(35%)为症状无关的发现.结论:国产OMOM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而且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范东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自体筋膜移植填充声带沟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5例声带沟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嗓音训练等.结果:5例患者均临床愈合出院.进行随访1 ~ 2年,患者发音正常.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翠兰;江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3组.第一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联合并行新式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第二治疗组在第一治疗组方法基础上加内服祖师麻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5周及3个月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记录并发疼痛情况.结果:各组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8%、97.9%、89.4%.两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1),无明显疼痛并发症.第二治疗组略优于第一治疗组(P < 0.05).结论: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加内服祖师麻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新式关节腔内注射引起的疼痛并发症减少.
作者:陈宗雄;陈剑平;林建辉;钟水林;王亮;苏君;陈建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T型钙通道拮抗剂米贝地尔对罗哌卡因致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诱发神经细胞毒性是否与T型钙通道相关.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SH-SY5Y细胞正常培养组(A组); SH-SY5Y细胞5 ?滋mol/L米贝地尔培养组(B组); SH-SY5Y细胞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C组);SH-SY5Y细胞5 ?滋mol/L米贝地尔+3 mmol/L罗哌卡因培养组(D组).各组细胞分别在有或无3 mmol/L罗哌卡因处理开始时(T0)、处理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C组、D组在T1、T2、T3、T4时点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 < 0.05);但C组降低幅度更明显,C组与D组比较,两组在T1、T2、T3、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随时间的递增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T4时凋亡率达到高;D组在T1、T2、T3、T4时点的细胞凋亡率明显比C组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对SH-SY5Y细胞有毒性作用,米贝地尔可减轻罗哌卡因诱发的神经细胞损伤,提示罗哌卡因诱发神经毒性可能与T型钙通道有关.
作者:周树勤;文先杰;李乐;赖露颖;张庆国;徐世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易误诊的前纵隔淋巴瘤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1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6例术前误诊),分析其临床、胸片表现、64 排螺旋CT 影像特点及易误诊征象.全部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CT平扫加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并行冠状位及矢状位MPR重建.结果:(1)前纵隔淋巴瘤患者发病年龄均较轻(平均28岁).(2)胸片对前纵隔淋巴瘤的定位尚准确,定性诊断价值不大.(3)CT 表现中,不规则肿块内部出现较大范围的液化区是造成前纵隔淋巴瘤误诊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形强化的类圆形囊变区尤为特别.结论:综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提高易误诊的前纵隔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华;范家栋;山耘;黄晓英;刘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RK5、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ARK5、MMP-2、MMP-9的表达 ;脂质体介导法将ARK5-siRNA转染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siARK5/SGC7901细胞组),以SCRsiRNA转染组(scr/SGC7901细胞组)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RK5、MMP-2 、MMP-9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ARK5 、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6%、68%,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RK5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 > 0.05);转染后siARK5/SGC7901细胞组表达ARK5、MMP-2 和MMP-9蛋白水平降低,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 < 0.05).结论:ARK5、MMP-2和MMP-9在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ARK5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作者:崔若凡;张宝刚;姬静;郭文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蜡块标本中HIF-1α、COX2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肿块直径及HIF-1α、COX2表达与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肿块直径≥ 3 cm组中HIF-1α、CO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直径< 3 cm组(P < 0.05);肿块直径≥ 3 cm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肿块直径< 3 cm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HIF-1α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r = 0.366,P < 0.05);5年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显示,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与肿块直径、COX2表达相关(P < 0.05),与HIF-1α表达无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直径≥3 cm与COX2高表达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 < 0.0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肿块直径≥3 cm,HIF-1α、COX2水平显著上调,促进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预后差.
作者:邹亮;雷浪;石丹;廖首生;邬黎青;冯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将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格列奈和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及生化指标、△I30/△G30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的降糖效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 < 0.05);餐后0.5 h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 < 0.05),说明二者均能刺激胰岛素早时相分泌,但空腹及餐后2 h血清胰岛素上升不明显(P > 0.05);△I30/△G30比值升高(P < 0.05),HOMA-β升高(P < 0.05),HOMA-IR下降(P < 0.05);但两组间比较,除2 h FIns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外,其余各组间均P > 0.05.结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同胰岛素一样可以良好控制血糖并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刘璐;曾姣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中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thigh,ACST)患者在延迟治疗后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治6例遭受非接触性挤压伤的ACST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平均延迟治疗35.4 h后接受了综合保守治疗.对出院前后的肢体损伤严重程度(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及肾功能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伤后2.5年评估其临床结果.结果:6例患者均保存肢体,伤后2.5年患肢的功能恢复良好;MESS及初次治疗时间均与肾功能无相关关系(均P > 0.05);二者各自均与感觉及运动开始恢复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均r > 0.8,P < 0.05).结论:ACST只要遭受非接触挤压伤,如MESS < 7,即使延迟的保守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张开伟;段宏;梁凯路;李浪;项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5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半年,加重5 d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多于快走或爬坡时出现.1个月前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自服利尿药物治疗后水肿可消失.5 d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有夜间呼吸困难,无胸痛及后背、左肩及左上肢放射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咳血及紫绀.
作者:于美丽;刘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10年4月采用经载距突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4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明;陶圣祥;夏春明;何振华;汪平;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