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分换血加丹参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周炜茹;郭小芳

关键词: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部分换血, 丹参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配为接受早期部分换血加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组及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日内红细胞压积HCT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及血糖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经济、安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食用蝉及桑蚕蛹致神经系统症状40例报告

    我院自今年8~12月份间共收治40例食用蝉及桑蚕蛹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者,因蝉及桑蚕蛹均属高蛋白昆虫类,食用后发病症状及时间极为相似,为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和避免误诊误治,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伊爱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辨证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82例

    目的用辨证综合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82例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从多种病因观点出发,辨证分型以不同中药基础方内服调理;中药锡类散与西药灭滴灵液混合保留灌肠抗炎修复,配合中药制剂及能量药物静滴和血管内采用JH20-氦氖激光仪调节免疫功能及局部营养.结果 182例均经1~2个疗程治疗后明显缓解,其中显效者128例,好转54例,随访2~3年,除6例轻度复发(经再次治疗缓解)外,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对于多种复杂性原因所致该病症,应用个体化综合辨证疗法全面调治,可以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施漫缨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几点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小儿多发,若治疗不当易导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体会到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与手术入路的选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侯志强;许如福;高永胜;张志彬;马志国;李志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提高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的关键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结果 17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8个月,优156例,良15例,可3例,差4例,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结论为MED提高手术疗效,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技能和技术同时,神经根必须得到彻底减压.

    作者:骆宇春;汪建良;张焱;陈伟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56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活检组织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胃炎的发生率为100%,其中单纯慢性胃炎435例(27.80%),伴有十二指肠球炎373例(23.83%)、滤泡样改变557例(35.59%)、十二指肠溃疡276例(17.64%)、胆汁反流142例(9.07%)、食管炎112例(7.16%),伴胃粘膜脱垂34例(2.17%).除十二指肠溃疡男女比例为1:0.57外,余无性别差异.除胃粘膜脱垂与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显著相关.1565例中Hp阳性为936例,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粘膜活动性炎症的发生率与Hp感染有非常密切关系,565例中粘膜活动性炎症占975例,p阳性组906例,占92.92%,阴性组69例,占7.08%,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慢性胃炎Hp阳性组粘膜炎症呈活动性占75.29%,而阴性组仅占9.43%,十二指肠球炎分别占84.51%和10.63%,滤泡样改变分别占92.46%和15.75%,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占96.89%和7.84%.结论 (1)上消化道疾病患儿Hp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粘膜的病变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3)Hp阳性率越高,粘膜病变越重,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查健忠;李冰冰;戴星;康宏庄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

    笔者近3年应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周顺;王俊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氟康唑(C13H12F2N6O,luconazole)化学名称:α-(2,-二氟苯基)-α-(1H-1,,4-三唑-1-基甲基)-1H-1,,4-三唑-1-基乙醇,为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异臭,味苦;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微溶.氟康唑是新近推出的一种广谱全身局部均可应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高效、低毒、性质稳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真菌感染日趋增加,氟康唑以其抗菌谱广、疗效高、耐受性好倍受青睐.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现阶段制剂开发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驰;宋沧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肺结核球100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肺结核球是肺部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亦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3cm以下的肺结核球行内科保守治疗即可,不需要手术治疗.也有人认为即使是2cm左右的结核球其临床症状明显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和肺病灶清除术.

    作者:王丽;王福宸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运用针刺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80例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西医及针灸界一些临床医师均不主张早期局部针刺,而笔者从临床实际治疗效果观察认为此期辨证治疗得当,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跃;褚庆梅;郭连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临床分析

    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我们随机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延长溃疡发作间隔时间,缩短病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睡眠是人类和较高等动物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具有维持个体生存的功能,还有促进生长发育,易化学习,形成记忆的功能.现代社会,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单从睡眠时间来讲,8世纪前人们的夜间睡眠时间普遍为9h左右,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睡眠时间平均缩短了约2h.

    作者:曹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益气调经辨证用药治疗面部痤疮30例

    根据多年临床观察,青春发育期女性面部痤疮大多与月经不调有关.1995年至今,笔者按月经周期辨证用药,治疗青春期女性面部痤疮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越;张晓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osis,MT)的诊治.方法对我院1981~2000年间收治的26例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内异症病例的1.52%;发病潜伏期介于术后1~10年间;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诊1例复发.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腹壁切口疤痕内异症进行诊断,并以手术治疗.

    作者:王东红;赵轩;孙丽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自体牙再植临床应用与观察

    自体牙再植是选择患者的病变牙齿,经各种牙齿治疗方法无效时(如牙髓治疗、根管治疗)需要拔除病牙但要保持面部形态或咀嚼功能而进行的自体牙再植手术治疗.

    作者:李彦武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脑干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对36例脑干梗死患者至少经两位神经科医师核查体征、并与头颅CT及MRI对照,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麻痹,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麻痹、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 (1)MRI是诊断脑干梗死有意义的检查,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2)介入疗效优于非介入治疗.

    作者:邢玉慧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氦氖激光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采用氦氖激光照射下关穴及阿是穴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中50例显效,1例好转,总有效率88.4%.探讨激光对本病的镇痛作用大多是通过穴位及病灶区的照射来完成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风寒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全国良;陈毅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参芪片辅助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近期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片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设计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22)用CTX、ADM、5-FU方案化疗,治疗组(n=24)除用上述同样化疗外,辅以参芪片口服.毒副反应按WHO标准评价.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血液学毒性(P<0.01)和胃肠道反应(P<0.01)方面都明显下降.结论参芪片可减少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宋晓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肝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DIC的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目前婴幼儿重肺炎并发DIC仍是儿科领域里的急症之一.用肝素等综合治疗,收效满意,并提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王少静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β2-受体激动剂在COPD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托品作为基础治疗,组只给予异丙托品,组给予万托林雾化吸入.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min、30min及1周后测量肺功能.结果 B组治疗后肺功能参数15、30min及1周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参数,且剂量小、起效快、方便,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适于临床.

    作者:孟波;石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影响中成药临床疗效因素的剖析

    中成药在祖国医药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其中有许多世代流传、经久不衰的方剂,至今为医生和病人所推崇,但是,中成药毕竟受组方药物及其剂量所限,面对临床中复杂多变的疾病,则显得鞭长莫及.现在我们常可以听到病人反映中成药的疗效不好,这固然与中成药的组成局限有关,但也不尽然.主要还在于药物制作前原料的质量、药物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医生和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就这些因素,略作论述.

    作者:纳木恒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