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

曹建荣;李双林

关键词:
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促进血管形成因子之一,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为探讨VEGF在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36例肺癌血浆中VEGF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56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活检组织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胃炎的发生率为100%,其中单纯慢性胃炎435例(27.80%),伴有十二指肠球炎373例(23.83%)、滤泡样改变557例(35.59%)、十二指肠溃疡276例(17.64%)、胆汁反流142例(9.07%)、食管炎112例(7.16%),伴胃粘膜脱垂34例(2.17%).除十二指肠溃疡男女比例为1:0.57外,余无性别差异.除胃粘膜脱垂与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显著相关.1565例中Hp阳性为936例,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粘膜活动性炎症的发生率与Hp感染有非常密切关系,565例中粘膜活动性炎症占975例,p阳性组906例,占92.92%,阴性组69例,占7.08%,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慢性胃炎Hp阳性组粘膜炎症呈活动性占75.29%,而阴性组仅占9.43%,十二指肠球炎分别占84.51%和10.63%,滤泡样改变分别占92.46%和15.75%,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占96.89%和7.84%.结论 (1)上消化道疾病患儿Hp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粘膜的病变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3)Hp阳性率越高,粘膜病变越重,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查健忠;李冰冰;戴星;康宏庄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氟康唑(C13H12F2N6O,luconazole)化学名称:α-(2,-二氟苯基)-α-(1H-1,,4-三唑-1-基甲基)-1H-1,,4-三唑-1-基乙醇,为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异臭,味苦;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微溶.氟康唑是新近推出的一种广谱全身局部均可应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具有高效、低毒、性质稳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真菌感染日趋增加,氟康唑以其抗菌谱广、疗效高、耐受性好倍受青睐.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及现阶段制剂开发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驰;宋沧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护士长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疗法是整个医疗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监护人.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不同的医生之间,由于其学历、经验以及知识更新程度的差异,同类医嘱在不同医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不违反医嘱的原则下,如何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是护士长管理中的新课题.近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探索,在此向大家汇报.

    作者:韩桂英;郑小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几点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小儿多发,若治疗不当易导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体会到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与手术入路的选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侯志强;许如福;高永胜;张志彬;马志国;李志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本组对306例作ERCP术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术组资料306例,在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下,成功率96%.结论 ERCP术是诊断及治疗胰胆管各种疾病的相对简单及安全的一项新操作,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作者:徐宝珠;黄月爱;陈秋连;李素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肺结核球100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肺结核球是肺部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亦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3cm以下的肺结核球行内科保守治疗即可,不需要手术治疗.也有人认为即使是2cm左右的结核球其临床症状明显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和肺病灶清除术.

    作者:王丽;王福宸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因型施治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类型,发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由于脑出血有显著的临床征象,能为CT等影像学及时确诊,因而有利于早治疗并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我院自1998年元月~2003年6月,遵循个体化原则,实施因型施治,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利民;宁景春;刘广荣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使患者更好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增高因素及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

    作者:曹玉兰;郭建波;黎协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自拟银Ⅰ号煎剂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确切病因尚未清楚,治疗方法多样,笔者运用自拟银Ⅰ号煎剂治疗银屑病多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先;张缙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促进血管形成因子之一,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为探讨VEGF在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36例肺癌血浆中VEGF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荣;李双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女性盆腔结核23例分析

    女性生殖器结核一般是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的继发性病变,主要来源于结核杆菌的血行传播,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3~2002年3月收治的23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彭华;邹向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CT对颅脑外伤性气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在颅脑外伤性气颅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气颅的病例资料,患者男23例,女9例,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头痛、呕吐、双侧瞳孔不对称、项强等症状.结果 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硬膜外血肿内、脑室、脑池及脑内CT值呈气体密度的过度透光区,分为:(1)单纯性气颅;(2)并存性气颅;(3)张力性气颅.结论 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显示所有的颅内积气,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并指导治疗.颅内积气部位和骨折部位具有相关性,硬膜下张力性积气应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作者:冯柏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运用针刺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80例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西医及针灸界一些临床医师均不主张早期局部针刺,而笔者从临床实际治疗效果观察认为此期辨证治疗得当,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跃;褚庆梅;郭连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B型超声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性质定位分析

    目的探讨B型超声诊断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B超检查,后经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54例肝脏占位病变中,超声符合52例占96.3%,不符合2例占3.7%.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提高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确定肝占位病变的部位、性质,对治疗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作者:何秀兰;孔秀琴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例有病变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取尽结石或蛔虫,检查胆总管下端通畅,用无创线一期缝合胆管,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结果 17例胆总管结石,例胆道蛔虫取净后,全部一期缝合,术中胆道造影肝内外胆管无异常.术后1例少量漏胆,进行保守治愈,全组术后9~12天治愈出院.结论肝外胆管结石、蛔虫已取尽,术中胆道造影证实肝内外胆管无异常,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管一期缝合,安全、有效.

    作者:王双全;张瑞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几种采血管对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电解质测定是临床上救护急症危急病人必做的急诊项目,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红;张鹏;刘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观察

    我院肾内科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急性肾小球肾炎60例,治疗组常规处理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处理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ml(含丹参20g),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尿量恢复至正常时间上的差异,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介绍如下.

    作者:史继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

    笔者近3年应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周顺;王俊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氦氖激光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采用氦氖激光照射下关穴及阿是穴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中50例显效,1例好转,总有效率88.4%.探讨激光对本病的镇痛作用大多是通过穴位及病灶区的照射来完成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风寒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全国良;陈毅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外耳道癌误诊2例

    基底细胞癌、囊腺癌在临床虽不罕见,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报道迄今并未见到,外耳道基底细胞癌临床极为少见,囊腺癌发生在外耳道又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外耳道炎、软骨膜炎、耳道息肉等容易混淆.患病史询问不清,临床检查缺少仔细认真等是造成误诊原因之一.如在追记病史中发现经治不愈的,应考虑为本病的可能,应及时局部活检、明确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乔华;孙树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