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红
番泻叶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小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后者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地区.我国广东、海南岛及云南有栽培.通常于九月间采收,除去杂质,晒士,生用.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强的促进血管形成因子之一,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为探讨VEGF在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36例肺癌血浆中VEGF的含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荣;李双林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采用氦氖激光照射下关穴及阿是穴治疗81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中50例显效,1例好转,总有效率88.4%.探讨激光对本病的镇痛作用大多是通过穴位及病灶区的照射来完成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风寒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全国良;陈毅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我院自今年8~12月份间共收治40例食用蝉及桑蚕蛹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者,因蝉及桑蚕蛹均属高蛋白昆虫类,食用后发病症状及时间极为相似,为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和避免误诊误治,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伊爱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56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活检组织作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胃炎的发生率为100%,其中单纯慢性胃炎435例(27.80%),伴有十二指肠球炎373例(23.83%)、滤泡样改变557例(35.59%)、十二指肠溃疡276例(17.64%)、胆汁反流142例(9.07%)、食管炎112例(7.16%),伴胃粘膜脱垂34例(2.17%).除十二指肠溃疡男女比例为1:0.57外,余无性别差异.除胃粘膜脱垂与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显著相关.1565例中Hp阳性为936例,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粘膜活动性炎症的发生率与Hp感染有非常密切关系,565例中粘膜活动性炎症占975例,p阳性组906例,占92.92%,阴性组69例,占7.08%,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慢性胃炎Hp阳性组粘膜炎症呈活动性占75.29%,而阴性组仅占9.43%,十二指肠球炎分别占84.51%和10.63%,滤泡样改变分别占92.46%和15.75%,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占96.89%和7.84%.结论 (1)上消化道疾病患儿Hp阳性率为59.80%,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粘膜的病变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3)Hp阳性率越高,粘膜病变越重,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查健忠;李冰冰;戴星;康宏庄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疗法是整个医疗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监护人.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不同的医生之间,由于其学历、经验以及知识更新程度的差异,同类医嘱在不同医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不违反医嘱的原则下,如何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是护士长管理中的新课题.近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探索,在此向大家汇报.
作者:韩桂英;郑小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伤为主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我们于2000年7月~2003年7月对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海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配为接受早期部分换血加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组及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2日内红细胞压积HCT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及血糖恢复正常的速度和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部分换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经济、安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炜茹;郭小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关于生物力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医学界的各个领域,尚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角膜力学性质的研究,对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能使人们更加了解某些疾病的本质.其对于揭示圆锥角膜,角膜变性等疾病的病因,人工角膜的研制,改善全眼的屈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分析、圆锥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改变、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的分析在眼压测量及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质进行综述.
作者:栾春生;刘洋;陈晓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1972年Sharp等提出的一种新的结缔组织病,其特征为临床具有类似于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混合性表现,并有血清学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目前对MCTD究竟代表一独立疾病,还是SLE、PSS或多肌炎的亚型,或者是重叠综合征的一个类型,颇有争论.现在对MCTD患病率不详,一般估计可能高于多发性肌炎,而少于SLE.
作者:张华东;赵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以下简称(RAET)是婴幼儿常见的后天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之一.
作者:栾瑛;王淑霞;辛浩蓉;王丹;刘斌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起病急,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7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雪莉;巴筱梅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笔者近3年应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肢体麻木症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周顺;王俊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本组对306例作ERCP术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术组资料306例,在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下,成功率96%.结论 ERCP术是诊断及治疗胰胆管各种疾病的相对简单及安全的一项新操作,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作者:徐宝珠;黄月爱;陈秋连;李素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4例,一组用茵栀黄治疗,另一组不用,其他治疗相同,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茵栀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佳,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腱鞘巨细胞瘤文献报告不多,而发生于膝关节的更属罕见.在临床上往往认识不足被误诊.近来笔者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储旭东;骆宇春;高建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复方昆明山海棠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效学和药理学,并与昆明山海棠单剂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以及无复方昆明山海棠的复方合剂组相比较.方法以二硝基氟苯(DNFB)为致敏剂,建立起Balb/c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测定小鼠耳部的肿胀程度差、重量差及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来判断各组药物的药效学;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小鼠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间隙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以阐明复方昆明山海棠的药理作用.结果复方昆明山海棠实验组的左耳激发前后的厚度差、激发后左右耳的厚度差及组织块的重量差、局部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及皮损中ICAM-1均小于生理盐水对照(P<0.01),且小于昆明山海棠单剂组及无昆明山海棠的合剂组(P<0.05).结论复方昆明山海棠有显著的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比单剂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以及无昆明山海棠的复方合剂强,作用机制部分是抑制表皮真皮内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局部淋巴细胞的浸润,减轻变态反应.
作者:农祥;何黎;万屏;邹勇莉;刘玲;郭晋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是因为胃手术后使消化道解剖关系发生改变、神经支配受到阻断,造成胃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的综合征.研究胃动力学的改变是近几年科研工作者的热门关注课题.近年笔者诊断和治疗了8例病人,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英健;侯捷;李寿柏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11月~2003年11月共收治21例22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有21髋施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男1例,女20例;年龄36~68岁,平均55.3岁;单侧20例,双侧1例(该患者双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左髋Perner分型Ⅳ度,但无关节炎症状,未行手术).其余均采用北京PLUS公司的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行人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58个月,平均38.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随访Harris评分65~96分,平均89分,病人满意度为96%.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范树枫;刘灿祥;李忠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使患者更好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增高因素及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
作者:曹玉兰;郭建波;黎协民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