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臂丛颈、腋路联合阻滞与单点阻滞效果的临床研究

陈晓梅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
摘要:目的改善颈路或腋路单点穿刺注药缺陷导致的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现象.方法225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路组:单独在斜角肌间沟中点处穿刺注药;腋路组:单独在腋动脉高搏动点穿刺注药;颈、腋路组:同时在上述两处分别穿刺注药.结果臂丛阻滞完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颈路组74.67%、50.67%;腋路组74.36%、1.28%;颈、腋路组97.22%、18.06%.结论在颈路和腋路同时穿刺注药能适当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静滴青霉素致阵发性腹痛1例

    1病历摘要患儿,男,12岁,因头痛、呕吐伴嗜睡4天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后经脑脊液检验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青霉素G钠盐240万U,2次/日静滴,病毒唑0.4g1次/日静滴,地塞米松5mg 1次/日静滴,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100U 1次/日,口服维生素C0.1g3次/日等治疗,于入院第二天晚上静滴青霉素(第三次静滴)结束后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伴头晕,呕吐一次,经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给予肌注654-2及安定后腹痛缓解,于第三天上午静滴青霉素(第四次静滴)结束后患儿又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亦伴呕吐及头晕,经上述处置后腹痛缓解,停止静滴青霉素,改用磷霉素,其余治疗不变,患儿未再出现腹痛,住院8天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青光眼患者电针治疗降低眼压38例观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对青光眼患者既往都是使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和控制眼压,但长期应用药物往往产生一些副作用,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控制眼压,并还伴随功能的进行性损害,长期应用房水分泌抑制剂和持续的缩瞳作用可造成小梁网不可逆性损害,同时还可以引起球结膜的炎性反应,使手术滤过泡瘢痕化而导致手术失败.我们使用中医电针治疗方法,对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为减轻青光眼患者的病痛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杨凤娟;王韶;王春勇;王宜;汪永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针刺丘墟、阳陵泉治疗胆绞痛68例的临床观察

    自1987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选用丘墟、阳陵泉原合配穴,缓解胆绞痛,共治疗患者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雷;张辉;高岚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法医学损伤程度重新鉴定几点意见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以身体的功能丧失评定损伤程度中,初次鉴定后公安机关进行了立案侦查,但因多种原因使有的案件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进入审判环节,而当事人往往在审查起诉或审判环节又要求重新鉴定.可这时伤者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自身的功能锻炼及继续治疗等多种原因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重新鉴定时有不少重伤被改成轻伤或轻伤被改成轻微伤.

    作者:龙永存;张向东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烧伤净治疗冻伤35例临床护理体会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是东北地区冬季常见病之一,除全身治疗外,冻伤创面处理一直是医生束手无策的问题.烧伤净具有镇痛、抗感染、促进上皮细胞的迅速生长作用,是一种治疗冻伤良好的外用药物.

    作者:孙靓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异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观察异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87例(98眼),9例9眼内外眦侧双向复发性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行异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辅于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观察术后植片生长、角膜创面修复、角膜新生血管及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植片成活时间4~6天(平均4.79天);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3~5天(平均4.17天).角膜新生血管4例4眼.术后6及12个月胬肉复发5例及7例,复发率为5.1%及7.1%;失访4例5眼及7例8眼.结论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异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疗效较好.

    作者:胡竹林;张红;张虹;张青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观察

    1996年9月~2003年11月我科共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飞;辛永祥;王建东;刘锋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新型脊柱复位内固定器械的出现,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5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文文;蒋晨莉;龚秀卓;孙娟;王小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妇炎平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适应证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妇炎平泡腾片及宫颈红外线凝结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144例患者按宫颈糜烂类型的不同分为3大组,每组又再按患者入选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前者直接使用妇炎平泡腾片,后者使用宫颈红外线凝结法治疗宫颈糜烂.2个月后复查,观察糜烂面愈合及治疗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及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乳突型及重度宫颈糜烂,宫颈红外线凝结法优于妇炎平泡腾片,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而对照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结论妇炎平泡腾片与宫颈红外线凝结法比较,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及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且无阴道出血发生.而对乳突型或重度宫颈糜烂,后者仍然占有明显优势.

    作者:唐红平;钟敏;田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阿拉尔南口镇街头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对策初探

    街头食品是指在城乡街头、集贸市场、学校门前、连队及花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进行加工、制作和销售的面食、烧烤、卤制性食品.

    作者:王进成;董玉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自拟芎芷汤治疗头痛102例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芎芷汤治疗头痛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加兰;李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分析

    目的探索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并发症、安全性.方法尿激酶快速静滴加抗凝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为84%,病死率为4%.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安全可行.

    作者:王超慧;邹向阳;王文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外伤性脾破裂观察与护理体会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外伤性脾破裂为常见,其发病急,合并伤多,伤情复杂,死亡率较高.本文对1994年1月~2003年1月101例脾破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傅青主女科的学术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傅山(1607~1684年),字青主,号公他,山西省阳曲县人,是明末清初的医家,在医学上的成就以擅长妇科见称.<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著作.本书作者运用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阐明了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对妇产科的常见病症,如各种带下、血崩、经期、妊娠及其并发症等诸症,均有平正简要的论述.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处方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理法严谨,方药简要,在中医妇科中有较深的影响.笔者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如带下、调经、种子、崩中、妊娠病、产后病等治疗,谈学习体会如下.

    作者:陈在为;施先庚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影响早期乳腺癌腋哨兵淋巴结活检成功率和假阴性率临床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成功率和假阴性率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美蓝(methylene blue)作为示踪剂,对281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术前临床分期为T1N0M0和部分T2N0M0(T2≤3.0cm)的女性原发乳腺癌]行SLNB,所有患者同时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按病例入院时间的先后,将本研究分为三组:A组为第1~80例;B组为第81~160例;C组为第161~281例.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某些临床病理因素(年龄、医师对SLNB的熟练程度、肿瘤的部位、腋淋巴结状况等)与成功率和假阴性率的相关性.结果281例患者中成功发现哨兵淋巴结的有244例,成功率为86.8%.A、B、C三组的成功率分别为78.6%、86.3%和92.6%.哨兵淋巴结数目1~8枚,共检出432枚(平均2.0枚/例).在244例哨兵淋巴结活检成功的患者中,91例有腋淋巴结转移,其中哨兵淋巴结转移者68例(这其中的27例患者只有哨兵淋巴结为阳性淋巴结).哨兵淋巴结未发现转移而非哨兵淋巴结有转移者23例.哨兵淋巴结活检的准确率为90.6%(221/244),假阴性率为9.4%(23/244).结论医生对SLNB的熟练程度、腋淋巴结状况和肿瘤部位是影响早期乳腺癌SLN成功率的重要的临床病理因素.

    作者:徐宏;龙飞;张强;张斌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吡喃阿霉素(THP)、足叶乙甙(VP16)对6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化疗.结果完全缓解50例,达83.3%,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91.7%.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刘小莲;朱万寿;任卓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证48例临床观察

    老年呆病,包括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属中医的呆证、郁证、健忘、癫证、狂证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在防治老年呆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很大潜力和优势可以拓展.我院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对48例住院病人用中医药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沈世豪;蔡新荣;王玲琳;隋翠芳;胡玉华;李超;徐凤励;乐小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一滴灵滴眼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严重的常见角膜病,它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以病程顽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为特点.我县地处偏辟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患病后得不到有效治疗,重症病例逐年增多,成为棘手且常见眼病之一.尽管目前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较多,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疗程长,易产生耐药性,效果欠佳.我们于1996年3月至今用一滴灵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力;陈晓慧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金双歧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双歧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对驾例小儿腹泻患儿应用金双歧0.5~L5g,思密达1.5~4.5g加生理盐水5~10ml保留灌肠,1次/天.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跖.7%,长疗程5天,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铠军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全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锥体细胞凋亡与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以4VO 3min作为IPC,再灌注48h行4VO 15min,再灌注24、48、72h和7d断头取脑制作脑片,采用TUNEL、SP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53蛋白表达及病理改变.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结果3min脑缺血未见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TUNEL阳性细胞和p53阳性细胞.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预处理缺血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预处理缺血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预处理能减少海马缺血再灌注后p5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刘永海;魏秀娥;耿德勤;沈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