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法医学损伤程度重新鉴定几点意见

龙永存;张向东

关键词:
摘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以身体的功能丧失评定损伤程度中,初次鉴定后公安机关进行了立案侦查,但因多种原因使有的案件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进入审判环节,而当事人往往在审查起诉或审判环节又要求重新鉴定.可这时伤者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自身的功能锻炼及继续治疗等多种原因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重新鉴定时有不少重伤被改成轻伤或轻伤被改成轻微伤.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

    目的比较以破血化瘀、通络疗痹药水蛭、地龙为主要成分的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12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其中56例应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另56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次/日,2组均15d为一疗程.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89.3%,显效率57.1%;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总有效率为70%,显效率32%(P<0.05).疏血通对血脂、血液流变性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较好的药物,对预防脑梗塞、脑梗塞复发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年贵;李露青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鼻窦炎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难治病之一.过去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自1997~2001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1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邵昉;桑桂莲;成文玲;宋爱东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骨髓塑料包埋新技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分型价值的系列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典型的灰区(greyzone)病,表现一系或多系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功能异常而致三系血细胞病态发育以及骨髓增生异常活跃但又伴显著无效造血为特征.

    作者:浦权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以伴癌综合征为早期表现的胃癌6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常见,其表现有时较复杂,尤其在早期有些病例不典型.除一般的消化道表现外,常出现癌肿对其他系统作用,如肿瘤转移、直接浸润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称伴癌综合征,包括内分泌、神经肌肉、血液系和血管的异常改变.前瞻1998~2003年近6年的503例胃癌,发现以非胃部症状为其表现,经在内镜室和术中的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6例,约占胃癌的1.2%.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伟;杨丽敏;鲁英姬;张祥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家庭指导及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指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4月份,由于小儿(多见6个月~3岁)对寒冷气候的反应比较敏感,胃肠功能比较弱,胃液及消化液较少,胃肠道抵抗力差,很容易被病毒感染,多见为轮状病毒感染,发病后症状较重.因此做好患儿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岩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以低血钾症为主发症状的甲亢20例观察分析报告

    1999~2002年,我们在门诊治疗工作中注意观察以低血钾症为主发症状的甲亢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在为;李咏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入选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日;卡托普利12.5~.50mg,口服3次/日;倍他乐克6.25~.50mg,口服2次/日;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口服2次/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2500U,1次/12h,连续5天.无需监测APTT[1]和调整剂量.对照组入选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普通肝素钠静滴,监测APTT和调整剂量,使APTT达到正常值的2~2.5倍,连续5天.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状况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0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血率15%,对照组出血率2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出血率显著下降,同时更加方便、安全、经济,无需监测APTT和调整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青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Wernicke脑病8例临床分析

    Wernicke脑病(WE)是由于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VitB1缺乏所致,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临床以精神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及眼外肌瘫痪为特征[1].本文对我院8例WE患者,就其临床表现、病因、MRI、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杨艳萍;朱香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重症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严重的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也称为肝昏迷,在临床中如能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为患者取得治疗时间.本科自1997~2002年共收治患者32例,其护理要点如下.

    作者:吴丽华;陈清荣;李国航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颈椎椎管内占位:终板突入椎管内1例报告

    颈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以肿瘤组织为多见.而颈椎椎间盘组织突破后纵韧带突入椎管内引起椎管占位,临床较少见,与椎管内硬脊膜外肿瘤鉴别较困难.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俊山;孙峥;骆宇春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急性颞叶钩回疝复位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颞叶钩回疝的复位方法.方法开颅去除病因的条件下,在天幕缘处的天幕与颞叶之间填塞棉片(球),利用棉片(球)充水、去水的膨胀收缩为动力,促使脑疝复位.效果不佳时,可用腰穿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辅助.结果临床应用18例,仅1例未成功,余者效果满意.结论急性颞叶钩回疝复位术创伤小,效果满意,但操作时间长,应用时受患者病情限制.

    作者:李剑;孟伟;顾海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新型脊柱复位内固定器械的出现,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5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文文;蒋晨莉;龚秀卓;孙娟;王小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西藏高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病因初探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的原因,以便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方法统计收治的417例骨折病例中80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病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417例骨折病例中,骨折延迟愈合51例,发病率12.23%;骨折不愈合29例,发病率6.95%.结论西藏高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除与患者全身、局部因素和治疗方法有关外,还受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机体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发生适应性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

    作者:牛彦辉;吴作栋;次仁达瓦;李仁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静滴青霉素致阵发性腹痛1例

    1病历摘要患儿,男,12岁,因头痛、呕吐伴嗜睡4天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后经脑脊液检验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青霉素G钠盐240万U,2次/日静滴,病毒唑0.4g1次/日静滴,地塞米松5mg 1次/日静滴,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100U 1次/日,口服维生素C0.1g3次/日等治疗,于入院第二天晚上静滴青霉素(第三次静滴)结束后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伴头晕,呕吐一次,经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给予肌注654-2及安定后腹痛缓解,于第三天上午静滴青霉素(第四次静滴)结束后患儿又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亦伴呕吐及头晕,经上述处置后腹痛缓解,停止静滴青霉素,改用磷霉素,其余治疗不变,患儿未再出现腹痛,住院8天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臂丛颈、腋路联合阻滞与单点阻滞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改善颈路或腋路单点穿刺注药缺陷导致的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现象.方法225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路组:单独在斜角肌间沟中点处穿刺注药;腋路组:单独在腋动脉高搏动点穿刺注药;颈、腋路组:同时在上述两处分别穿刺注药.结果臂丛阻滞完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颈路组74.67%、50.67%;腋路组74.36%、1.28%;颈、腋路组97.22%、18.06%.结论在颈路和腋路同时穿刺注药能适当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Behcet病3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Behcet病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随访观察6~12个月,对治疗前后葡萄膜炎复发情况和视力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1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Behcet病疗效肯定,为目前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樊飞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胆宁片治疗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便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0例以便秘为症状的患者,其中男7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4±18.5)岁,患者服用胆宁片每日3次,每次5片.服用12周.记录病人服药前后大便间隔天数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并记录病人出现的伴随症状及副反应.结果100例患者完成了观察研究.胆宁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大便性状的改变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01).另外,胆宁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GPT、BUN、肌酐及胆红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片具有通便作用,其作用与清热解毒理气、刺激肠道粘膜有关.治疗的结果表明此药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

    作者:王毓明;郑家驹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转移性肝癌63例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43例转移性肝癌行原发病灶切除术后配合介入治疗与20例原发病灶未切除仅行介入治疗的观察护理及疗效比较.结果原发病灶切除组生存期高于非切除组(P<0.05).结论转移性肝癌积极行原发病灶切除,术后配合介入治疗能延长生存期,做好心理护理及介入治疗后对病情的细心观察,早期防治并发症能提高疗效.

    作者:林秀文;佘佩吟;谢妙芳;岳晓珊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性变36例疗效分析

    近来笔者对36例直径>4cm单纯肾囊肿及3例多囊肾行超声介入注无水酒精治疗,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刚玉恩;于海英;刘佳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吡喃阿霉素(THP)、足叶乙甙(VP16)对6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化疗.结果完全缓解50例,达83.3%,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91.7%.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结论TE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刘小莲;朱万寿;任卓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