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孟伟;顾海波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严重的常见角膜病,它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以病程顽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为特点.我县地处偏辟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患病后得不到有效治疗,重症病例逐年增多,成为棘手且常见眼病之一.尽管目前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较多,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疗程长,易产生耐药性,效果欠佳.我们于1996年3月至今用一滴灵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力;陈晓慧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畸形[1];居小儿泌尿外科先天畸形的第二位.根据畸形部位的不同,尿道下裂有多种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的标准是完成阴茎伸直、矫正尿道外口的位置,恢复阴茎的生理功能.患儿术后需要留置尿管、尿道口护理、尿管冲洗及生活护理等.对23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尚玉英;徐鑫;安宝荣 刊期: 2003年第21期
BD BACTECTM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由美国BD公司研制开发,主要用于对血液的全自动培养,其运行的可靠性与日常维护和保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我科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其日常维护和保养作一些分析探讨,与同行交流.
作者:林明辉;王惠萱;郑琴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的原因,以便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方法统计收治的417例骨折病例中80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病例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417例骨折病例中,骨折延迟愈合51例,发病率12.23%;骨折不愈合29例,发病率6.95%.结论西藏高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除与患者全身、局部因素和治疗方法有关外,还受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机体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发生适应性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
作者:牛彦辉;吴作栋;次仁达瓦;李仁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外伤性脾破裂为常见,其发病急,合并伤多,伤情复杂,死亡率较高.本文对1994年1月~2003年1月101例脾破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由于肺动脉或其某-分支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常见的血栓是来自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栓塞后如肺组织产生严重的血供障碍,可发生坏死,即称肺梗死[1].
作者:李文娜;汪建国;吴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人巨细胞病毒(HCMV)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十分普遍.孕妇感染HCMV传播给胎儿的危险极高,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HCMV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的新生儿可出现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等严重表现,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的素质.本文着重阐述HCMV病原体、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危险性、检测方法及防治,认为:对孕妇HCMV的检测,对感染活动期者用B-转移因子治疗,及证实胎儿已感染了HCMV应适时终止妊娠,是当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方法,宜在全国推广.
作者:孙冠;周涛;刘洪峰;沈合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病历摘要患者,50岁,因停经67天,B超提示葡萄胎6天,于2001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7岁3/28-30天,量中、色红、无痛经、无闭经史,LMP 2001年8月19日,量少,持续20天自净,无腹痛,半月前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头昏,无阴道流血.10月19日当地医院B超提示葡萄胎,未予处理.10月22日出现颜面、四肢轻微浮肿,晨起尤甚,遂来我院门诊查尿-HCG(+),B超提示葡萄胎.
作者:姚恒;袁永群;顾美皎;陈翠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04例胎膜早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304例占产科分娩总数的8.4%,胎膜早破中自然分娩179例,占58.9%,其中早产18例,占5.9%;剖宫分娩125例,占41.1%,其中头位难产40例,占13.2%,妊高征28例,占9.2%,胎儿窘迫15例,占4.9%,臀位42例,占13.8%.结论对此类患者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产儿成活率.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病历摘要患儿,男,12岁,因头痛、呕吐伴嗜睡4天于2001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后经脑脊液检验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青霉素G钠盐240万U,2次/日静滴,病毒唑0.4g1次/日静滴,地塞米松5mg 1次/日静滴,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100U 1次/日,口服维生素C0.1g3次/日等治疗,于入院第二天晚上静滴青霉素(第三次静滴)结束后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伴头晕,呕吐一次,经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给予肌注654-2及安定后腹痛缓解,于第三天上午静滴青霉素(第四次静滴)结束后患儿又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亦伴呕吐及头晕,经上述处置后腹痛缓解,停止静滴青霉素,改用磷霉素,其余治疗不变,患儿未再出现腹痛,住院8天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近来笔者对36例直径>4cm单纯肾囊肿及3例多囊肾行超声介入注无水酒精治疗,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刚玉恩;于海英;刘佳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便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0例以便秘为症状的患者,其中男7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4±18.5)岁,患者服用胆宁片每日3次,每次5片.服用12周.记录病人服药前后大便间隔天数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并记录病人出现的伴随症状及副反应.结果100例患者完成了观察研究.胆宁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大便性状的改变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01).另外,胆宁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GPT、BUN、肌酐及胆红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片具有通便作用,其作用与清热解毒理气、刺激肠道粘膜有关.治疗的结果表明此药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
作者:王毓明;郑家驹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难治病之一.过去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自1997~2001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1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邵昉;桑桂莲;成文玲;宋爱东 刊期: 2003年第21期
1病历摘要患儿,39周孕剖宫产,体重2.4kg,青紫窒息10min入院.正压通气(CAPA)、人工呼吸15min后Apgar评分9分(肌张力扣1分).CAPA及对症处理2h,患儿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呼吸音明显下降,22h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定,心率减慢(48次/min),27h后死于呼吸衰竭.
作者:刘小维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对青光眼患者既往都是使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和控制眼压,但长期应用药物往往产生一些副作用,相当一部分病人不能控制眼压,并还伴随功能的进行性损害,长期应用房水分泌抑制剂和持续的缩瞳作用可造成小梁网不可逆性损害,同时还可以引起球结膜的炎性反应,使手术滤过泡瘢痕化而导致手术失败.我们使用中医电针治疗方法,对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行控制,为减轻青光眼患者的病痛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杨凤娟;王韶;王春勇;王宜;汪永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入选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日;卡托普利12.5~.50mg,口服3次/日;倍他乐克6.25~.50mg,口服2次/日;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口服2次/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2500U,1次/12h,连续5天.无需监测APTT[1]和调整剂量.对照组入选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普通肝素钠静滴,监测APTT和调整剂量,使APTT达到正常值的2~2.5倍,连续5天.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状况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0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血率15%,对照组出血率2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出血率显著下降,同时更加方便、安全、经济,无需监测APTT和调整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燕青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应用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Moldular AnteriorConstruct Sustem Thoracoraco-Lumbar,简称MACS-TL)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经MACS-TL前路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脊柱后凸角矫正率8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12.2%~49.4%,平均为36.9%.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椎管占位率35%~89%,术后完全恢复正常.除3例ASIA分级为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及折断现象.结论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操作灵活等特点,是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汤欣;李正维;杨群;王守丰;曲巍;姜长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较大的关节之一,容易脱位,脱位发生率占全身各关节的第二位.笔者近年来共收治240例患者,采用仰卧拔伸足蹬折叠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一次复位成功率95%以上,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祥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溃疡性直肠、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临床难治之证,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所用药物之多,价格之贵,治愈率又不很令人满意,往往使许多经济较困难的患者难以承受.笔者近年来,对部分溃疡性直、结肠炎病人采用连柏归液汤保留灌肠治疗4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和;张凤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自1999年8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雷公藤片加康肤丽尔联合治疗5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荣;淳正义;曾凯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