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向华;欧兆强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授受干扰素α(IFN-α)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IFN-α联合利巴维林抗病毒治疗的结果,将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无应答组、终末应答组、持续应答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血清TIMP-1水平,分析组内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终末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血清TIMP-1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持续应答组血清TIMP-1水平进一步降低,终末应答组回升治疗前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及治疗结束时,无应答组与终末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间在治疗结束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6个月,终末应答组和持续应答组间有明显差异(P< 0.001).结论: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随着病毒复制的受抑,血清TIMP-1水平也可得到改善;血清TIMP-1水平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α治疗出现应答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黄雷湘;章必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年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搜集闵行区2008-2011年连续3年体检者的13C呼气试验结果,了解近3年Hp在中年人群的流行情况.结果:近6 913例体检者中,3年Hp感染率分别为53.2%、46.8%、46.8%,并且在Hp感染的阳性及阴性人群中均有20% ~ 30%转变.结论:上海闵行地区中年人群的Hp感染率近2年有所下降,但新增的感染人数与Hp消除的人数基本保持平衡.
作者:万红宇;刘建生;田怡;张文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568例年龄在40 ~ 89岁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西玉林市中老年冠心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BMI等因素相关.
作者:黄翠娟;李平;甘剑挺;梁祥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率及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后SpO2、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减少吸痰过程SpO2下降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操作安全性强,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作者:陈清秀;蔡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 Ⅰ多态性与Ⅲ型前列腺炎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03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A组)及100例非前列腺疾病患者(B组)进行Fok Ⅰ位点SNP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A组基因型分布FF:28%(29/103),Ff:31%(32/103),ff:41% (42/103);B组FF:31%(31/100),Ff:35%(35/100),ff:34%(34/100),其中ff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F:44%(90/206),f:56%(116/206);B组为F:49% (97/200),f:51% (103/200),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Fok Ⅰ位点SNP与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阮黎;李正明;黄文胜;郑荣根;罗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77例SUI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21例同时行半卧位和站立位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测定.结果:77例中不稳定膀胱者7例(9.1%).61例(79.2 %)ALPP测定见有漏尿:其中56例半卧位测定有35例(62.5%)见有漏尿;42例站立位测定有36例(85.7%)见有漏尿;半卧位无漏尿,改为站立位见漏尿的有8例.大尿流率为(31.4±11.3)(16.3 ~ 70.1) mL/s、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为(16±8)(2 ~ 37) cmH2O.33例手术,随访21例,16例无尿失禁复发,5例改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SU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手术有指导意义,站立位ALPP测定能提高检查准确性.
作者:古维灿;王怀鹏;刘莉娟;郑祥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ICU分离大肠埃希菌磺胺类耐药基因流行特征及其相关转座元件的分布情况.方法:ICU分离大肠埃希菌239株,采用K-B法分析其耐药性PCR扩增sul1、sul2、sul3,对于sul阳性株进一步扩增相关转座元件基因.结果:大肠埃希菌对磺胺异噁唑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0.8%、60.7%. 46株磺胺敏感株中,sul1阳性2例在193株磺胺耐药株中,检出sul1阳性120例,sul2阳性132例,sul3阳性11例;有10株三种sul基因均扩增阴性在122株sul1阳性菌中,112例Ⅰ类整合酶阳性,4例ISCR1阳性.在132株sul2阳性菌株中,5例ISCR2阳性在11株sul-3阳性菌中,9例Ⅰ类整合酶阳性,7例IS26阳性结论:ICU分离大肠埃希菌磺胺类耐药基因主要以sul2和sul1为主;Ⅰ类整合酶、ISCR1、ISCR2、IS26等转座元件与磺胺类耐药基因共存,加剧了磺胺类耐药性的播散.
作者:余阶洋;李正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POTS患儿随机分入口服生理盐水组、盐酸米多君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盐酸美多君口服)及美托洛尔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儿的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差值、直立心率,美托洛尔组显著优于盐酸米多君组(P<0.05),而盐酸米多君组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 0.05);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盐酸米多君均可显著改善POTS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但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孙微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血友病A (hemophilia,HA)是血浆中凝血因子VⅢ(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的活性部分VⅢ:C减少或缺失所致,合并脑外伤者病情更危重.我院1995年来共收治9例HA合并脑外伤患者,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为男性,年龄5~36岁,平均24岁,均有脑外伤病史,脑外伤轻重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定.见表1.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止血、脱水等脑外伤常规治疗,血液内科、检验科、血库配合围手术期治疗,补充FVⅢ是HA重要的止血措施,常用有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作者:尹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女,42岁,间断性左中腹疼痛10d.1个月前左腹部被拳头击伤,伤处皮肤有淤血紫斑.查体:左侧中腹部轻压痛.腹部CT:脾脏体积轻度增大,脾实质腹内侧萎缩有凹陷并见钙化斑,脾脏上部实质内轴位呈类圆形、冠状位条带状密度减低灶,下部实质内轴位条带状、矢状位三角形低密度影,尖端指向脾门,底边贴脾包膜.脾门前方见截面约3.0 cm圆形血管影,强化后管腔内密度明显增高.管腔腹侧弧带状低密度影无增强,脾门区血管影增多增粗迂曲.印象:(1)脾门区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3)脾梗死.
作者:贾朝阳;余凯;李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将HMGA2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胃癌细胞MKN45,检测其HMGA2mRNA及蛋白的表达.方法:实验分3组:空白组(未转染的胃癌细胞)、实验组(转染HMGA2shRNA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错义序列组),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MGA2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MGA2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MGA2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基因的变化相一致,实验组的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HMGA2的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抑制了HMGA2的表达,HMGA2shRNA转染有望用于胃癌的基因治疗,为进一步研究其更多功能打下基础.
作者:韦丽秀;赖铭裕;陈家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对腺病毒为载体的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乳腺癌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及与Cx43表达的关系.方法:MTT法观察ATRA对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乳腺癌旁观者效应的影响;RT-PCR和FCM法检测ATRA作用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内连接蛋白Cx4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以不同比例混合MCF-7和MCF-7/CDTK细胞在前药作用下细胞存活率ATRA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RT-PCR和FCM分析结果表明,经ATRA处理的MCF-7细胞,其Cx4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中,ATRA具有明显增强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旁观者效应的作用,细胞内Cx43的表达增强可能是旁观者效应增强的机制之一.
作者:孔恒;陶霖玉;齐柯;周培;杜冀辉;王红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不同液体的血液稀释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模型组(B)、晶体血液稀释组(C)、万汶血液稀释组(D)各32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颅脑外伤模型(每组分为2、6、24、48 h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NSE的浓度,伊文氏蓝(EB)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D组脑组织含水量在24 h时与B和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2、6、48 h时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SE浓度在6、24 h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24、48 h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EB含量在2、6、24、48 h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6h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万汶血液稀释可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进一步降低血清NSE的浓度,减轻颅脑外伤后脑水肿.
作者:张慧玲;刘俊伟;王均炉;林海;张钧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儿童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较长时间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为主要表现.较长时间的厌食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影响正常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我院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沙棘干乳剂,对照组给予金双歧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内皮生长晕细胞(endothelial outgrowth cell,EOC)低温冻存过程中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培养扩增EOC,免疫组化、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第2代细胞用含0、10、25、50ng/mLVEGF的冻存液冻存,24 h后复苏,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差速贴壁法检测黏附能力.结果:CD34+、KDR+、VE-Cadherin+细胞分别为(61.17±0.44)%、(34.79±6.31)%、(74.64±6.96)%.10ng/mLVEGF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增殖能力无统计学差异,而黏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25 ng/mLVEGF和50ng/mL VEGF组细胞复苏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与黏附能力均较空白对照组增强.结论:VEGF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EOC在低温冻存中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吴高俊;林以诺;张艳丽;张怀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2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另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6周后血压、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9% (37/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29/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两组治疗前后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沈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将Raf-1蛋白259位丝氨酸(Ser,S)突变成天冬氨酸(Asp,D),构建突变型GST-Raf-1220-268S259D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融合蛋白及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pGE X-4T-1-Raf-1220-268为模板,运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扩增出Raf-1220-268S259D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GST沉降实验鉴定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正确,获得模拟磷酸化GST-Raf-1220-268蛋白.GST沉降实验检测到目的蛋白和14-3-3蛋白具有体外特异性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GST-Raf-1220-268S259D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及纯化了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针对Raf-1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小会;高学娟;刘朗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患者女,25岁,学生.主因腮腺肿大伴发热3d,意识障碍4h,呕吐1次于2011年8月21日21:30入院.患者入院前3d出现双侧腮腺肿大疼痛,伴发热,体温高39℃,热峰数次,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当地诊所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输液治疗(用药不详),应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下降,时有反复.入院前9h患者自觉四肢有麻木感,于县医院就诊,治疗过程中出现语言混乱、躁动,约20min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有反应,不能言语,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及高糖10 mL、安定注射液10 mg肌注,急转我院,途中症状无好转,呼吸平稳,呕吐1次.既往体健,疫苗接种史不详.
作者:李春敬;陈大为;陈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操作者学习和建立216例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的过程,总结手术技巧,手术改良方法.按学习时间先后分为预实验组(Y组)30例,模型改良组(G组)36例,模型稳定组(W组)150例,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后8h存活率及手术后并发症;W组随机选取20例大鼠8h后处死留取肺肾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肺肾损伤发生情况.结果:Y组手术成功率为73.3%(22/30),8h存活率20%(6/30),G组手术成功率为83.3%(30/36),8h存活率63.9%(23/36),W组手术成功率为98%(147/150),8h存活率83.3%(128/150),死亡原因主要为出血、门静脉狭窄和低温等等.20例W组肺损伤发生率35%(7/20),肾损伤发生率45%(9/20).结论:熟练的手术技巧、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损伤和出血,注意保温是模型成功的关键;改良模型能满足麻醉基础研究中有关器官保护研究的需要.
作者:罗刚健;赵伟成;朱国松;池信锦;黑子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低于70 mmH2O可以确诊.MRI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笔者收集2009年6至2010年9月间经临床证实并行MRI检查的病例13例,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作者:黄丹江;郏鹏;郑海澜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