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远;黄荣桂;邢芳
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笔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5例,并与川芎嗪注射液25例做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贵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是东北地区冬季常见病之一,除全身治疗外,冻伤创面处理一直是医生束手无策的问题.烧伤净具有镇痛、抗感染、促进上皮细胞的迅速生长作用,是一种治疗冻伤良好的外用药物.
作者:孙靓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改善颈路或腋路单点穿刺注药缺陷导致的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现象.方法225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路组:单独在斜角肌间沟中点处穿刺注药;腋路组:单独在腋动脉高搏动点穿刺注药;颈、腋路组:同时在上述两处分别穿刺注药.结果臂丛阻滞完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颈路组74.67%、50.67%;腋路组74.36%、1.28%;颈、腋路组97.22%、18.06%.结论在颈路和腋路同时穿刺注药能适当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静舒氧又称高氧液静脉液体给氧.它是用医用自动输氧器代替原静脉输液器的进气口(管)使氧气能够部分溶解在静脉所要输入体内的液体中,提高了液体中物理溶解氧的含量,将该液体制成了高氧液,从而达到快速向组织供氧的目的;具有增加氧储备、提高耐受力、增加溶解氧、提高氧分压、扩大组织的氧弥散半径、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抑菌抗感染等诸多优点,将高氧液应用于治疗胎儿窘迫,可以显著提高胎儿窘迫时Apgar的评分.
作者:李连毅;翟悦;周松花;胥亮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IHD)对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分成CRRT组和IHD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浓度的变化.结果CRRT组治疗3天总有效率为100%,IHD组治疗一周(3次)总有效率为为.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治疗后BUN和Scr的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每次治疗前的BUN和Scr浓度与前一次治疗后的BUN和Scr浓度相比,IHD治疗组BUN和Scr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RRT治疗组增加不明显,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CRRT对顽固性心衰治疗有显著疗效,优于IHD疗法的疗效.
作者:杭宏东;于长青;谢华;王可平;林洪丽;李平;孙红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全身多个脏器恶性肿瘤的转移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加以鉴别.方法对28例通过CT、MRI、甲胎蛋白(AFP)测定,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Aloka,SSD-650超声仪和Diasonic FX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2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结论正确认识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转移,对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春;燕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可多华(Cardure)主要成分为多沙唑嗪,是一种选择性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其在体内代谢、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便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0例以便秘为症状的患者,其中男7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4±18.5)岁,患者服用胆宁片每日3次,每次5片.服用12周.记录病人服药前后大便间隔天数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并记录病人出现的伴随症状及副反应.结果100例患者完成了观察研究.胆宁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大便性状的改变差异也有极显著性(P<0.001).另外,胆宁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GPT、BUN、肌酐及胆红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片具有通便作用,其作用与清热解毒理气、刺激肠道粘膜有关.治疗的结果表明此药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
作者:王毓明;郑家驹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人巨细胞病毒(HCMV)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十分普遍.孕妇感染HCMV传播给胎儿的危险极高,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HCMV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的新生儿可出现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等严重表现,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的素质.本文着重阐述HCMV病原体、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危险性、检测方法及防治,认为:对孕妇HCMV的检测,对感染活动期者用B-转移因子治疗,及证实胎儿已感染了HCMV应适时终止妊娠,是当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方法,宜在全国推广.
作者:孙冠;周涛;刘洪峰;沈合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锥体细胞凋亡与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以4VO 3min作为IPC,再灌注48h行4VO 15min,再灌注24、48、72h和7d断头取脑制作脑片,采用TUNEL、SP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53蛋白表达及病理改变.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结果3min脑缺血未见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TUNEL阳性细胞和p53阳性细胞.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预处理缺血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预处理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后48、72h和7d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预处理缺血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预处理能减少海马缺血再灌注后p5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作者:刘永海;魏秀娥;耿德勤;沈霞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的表现之一,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严格控制血糖为主,辅以功能训练和按摩、理疗、针灸等方法,而长期连续导尿引流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不利于控制血糖.本文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用普瑞博思辅助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24例,取得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生;龙良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防治磨削、激光、化学脱皮美容手术后色沉斑.方法随机分A组外擦(甘草、氧化锌、EGF等)甘锌乳膏;B组外擦单纯乳膏,每日2次,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A、B两组治疗结果分别为痊愈率47.5%、7.5%,总有效率90%、45%(P<0.01).结论甘锌乳膏防治磨削、激光、化学脱皮美容术后色沉斑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乳膏组.
作者:刘新庭;石年;徐新前;肖继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04例胎膜早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304例占产科分娩总数的8.4%,胎膜早破中自然分娩179例,占58.9%,其中早产18例,占5.9%;剖宫分娩125例,占41.1%,其中头位难产40例,占13.2%,妊高征28例,占9.2%,胎儿窘迫15例,占4.9%,臀位42例,占13.8%.结论对此类患者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产儿成活率.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应用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Moldular AnteriorConstruct Sustem Thoracoraco-Lumbar,简称MACS-TL)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经MACS-TL前路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脊柱后凸角矫正率8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12.2%~49.4%,平均为36.9%.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前椎管占位率35%~89%,术后完全恢复正常.除3例ASIA分级为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及折断现象.结论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操作灵活等特点,是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汤欣;李正维;杨群;王守丰;曲巍;姜长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尿酸(Uric acid)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引起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或降低[1].尿酸测定是诊断痛风的佳生化标志.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得高尿酸症越来越多,为了解尿酸在南京市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对来我部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尿酸结果作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华;黄易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肾功能受损是许多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许多病,特别是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高达40%.由于肾功能受损早期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检查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难以早期诊断、治疗,而早期诊治对其预后又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德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糖尿病(DM)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致病因素之一,甚至被认为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脏血管疾病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收集了本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所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并比较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与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特点.
作者:黎宏斐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芎芷汤治疗头痛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加兰;李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针灸加微生物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IBS病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和针灸加微生态治疗组,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灸加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有效率为73.3%,经检验P<0.01.结论针灸加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龙泽荣;于存海;曲惠卿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治疗以证为依据,证是通过对疾病的外在表象(中医称证候群)的归纳和分析得出的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高度概括.它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相对于外在表象而言,证是内在的,中医对证的表述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尽管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证似乎很抽象,但近年对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证是有物质基础的.各种疾病都可以依其临床表现的不同通过辨证而得出不同的证型.各种证型的差异反映了同一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物质基础的差异或不同特点.缺血性中风的不同证型反映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不同个体发病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内在的物质及其机能变化存在差异.通过对本病证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上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具有高度统一性的一面.
作者:陈元樵;许康 刊期: 200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