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媛;汤勇才;廖军
目的:观察石英粉尘诱导的RAW264.7上清液对HELF TrxR和Trx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HELF的增殖能力,TBA显色法测定MDA,DCFH-DA探针检测ROS,Real time-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TrxR和Trx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石英粉尘刺激的RAW264.7上清液可以促进HELF增殖,引起HELF内MDA和ROS的含量升高(P< 0.05);HELF的Trx mRNA表达量随着石英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低剂量组TrxR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的TrxR mRNA和蛋白表达则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石英粉尘可能通过下调Trx系统表达Trx和TrxR mRNA,导致HELF内氧化产物ROS和MDA堆积,从而加重HELF的氧化损伤.
作者:郭伟;田琳;曹建彪;朱钟慧;吴惠慧;高艾;牛丕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一般法、外加超声法及液氮研磨法提取兔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的总蛋白,并用BCA法测蛋白浓度,再用蛋白印迹检测软骨终板组织中目的蛋白1(65 kDa)、目的蛋白2(30 kDa)及β-actin(42 kDa)的表达.结果:提取107个兔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其中一般法17个,其浓度为(0.911±0.211)mg/mL;外加超声法14个,其浓度为(2.021±0.258)mg/mL;液氮研磨法76个,其浓度为(3.121±0.248) mg/mL,经统计分析,任何两种方法间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液氮研磨法所得蛋白浓度高;且液氮研磨法所得的总蛋白经蛋白印迹得到目的蛋白-1、目的蛋白-2及β-actin的清晰条带.结论:液氮研磨法可以作为少量软骨组织蛋白提取的一种理想方法,可以在一般实验室中展开,进而可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相关功能的研究.
作者:浦波;任莉荣;吕佳;舒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50例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螺旋CT图像,利用三维成像软件对肿瘤进行靶重建及任意平面重组,比较横断位图像及多平面重组图像对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率.结果:与横断位比较,多平面重组对深分叶、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单纯横断面图像,对空泡征及支气管征判别有优势,能减少空泡征的假阳性显示,时短毛刺征的显示与横断位无明显差别.结论:多平面重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提高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显示,为诊断周围型肺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邰兆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和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全部给予曲安奈德混悬液皮损内注射和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加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总疗程为8周,每2周观察和记录皮损内头发生长情况和不良反应,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70.00%)和有效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一直优于对照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和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且疗程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国雄;余嘉明;王俊秀;胡宝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腹膜透析组;同时,选取尚未开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定量表(SSRS)测量社会支持状况,探讨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腹膜透析组共纳入90例患者,对照组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腹膜透析组患者客观支持积分、主观支持积分、社会支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主观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其次是其他家庭成员.结论:对CAP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拓宽支持人群,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作者:唐杏明;邹朝晖;方慧苹;陈丽;关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夜间勃起的疗效.方法:17例器质性ED患者予小剂量西地那非(25 mg/3 d)治疗,睡前口服,4周用夜间生物电阻抗容积测定(NEVA)监测患者阴茎夜间勃起情况.结果:17例器质性ED患者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4周后,其勃起功能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剂量服用西地那非可改善器质性ED患者夜间勃起.
作者:宋大龙;孙兆林;刘军;胡建新;王振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作为上皮性卵巢癌(EOC)标志物及联合检测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EOC患者(EOC组)、84例卵巢上皮类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50例健康妇女(健康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E4、CA125水平,并对其中47例EOC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进行随访.结果:EOC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HE4单项、CA125单项、HE4+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4.62%、66.15%、93.85%,特异度分别为82.14%、60.71%、90.48%.EOC患者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术后,Ⅲ~Ⅳ期EOC患者的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随访的47例EOC患者中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者,HE4和CA125水平皆下降.联合检测时HE4和CA125浓度变化与病情发展之间的符合率为80.0%.结论:HE4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HE4和CA125可用于EOC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病情监测,能很好地反映疾病发展趋势,对于预测EOC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晓翠;滕洪涛;张建海;殷红梅;余江;田向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其炎性病变可为局限性,亦可为弥漫性,左心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受损,左心室扩大,有资料证实本病与扩张性心肌病(DCM)的发生密切相关.我科对左室扩大的VMC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VMC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患者LVEDd减少,可能会有效减少DCM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泽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山富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以发热,手、足、口及臀部出现斑丘疹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1],成人也可感染,但报道甚少,现将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5例发生于成人的HFMD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晖;徐耀;秦承志;王成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llmanⅢ类锁骨骨折11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8 ~ 75岁,平均55.4岁,致伤原因:车祸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5例高空坠落伤2例,伤后2 ~10 d(平均6.1d)手术,其中右侧3例,左侧8例,术前均行锁骨前正位片(图1),必要时拍头倾45.前后位片及及CT扫描三维重建,按Allman分类均为Ⅲ类,分型:Ⅱ型8例,Ⅲ型3例,均应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
作者:徐明;陶圣祥;何振华;夏春明;汪平;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 50 mL,β-HCG术后前3d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5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5例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第7天宫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卡铂灌注和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良好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作者: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曾北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水平对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损害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方法:对45例LN患者治疗前后和52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PCX水平和24 h尿蛋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N患者尿PCX水平为(50.2±10.2) μg/24 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95±1.17)μg/24 h(P< 0.01),与24 h尿蛋白定量存在相关性;LN患者治疗前尿PCX水平为(50.2±10.2) μg/24 h,与治疗后尿PCX水平(17.9±4.5) μ g/24 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PCX水平有助于LN肾损害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吕娇凤;詹伦琴;胡龙华;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 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对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心电监测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后,再次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被动等待法24h后成功率为58.3%(35/60),对25例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为72.0%(18/25),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的总体成功率为88.3%(53/60).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安全、有效.
作者:郭日康;胡溅梅;陈丽芳;陈纯波;曾文新;叶珩;孙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P组).所有大鼠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设定心脏稳定15 min为基础值T0、缺血前即刻为T1、缺血30 min为T2、再灌注15、45、90、120 min分别为T3、T4、T5及T6.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冠脉流出量(CF)、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LVDP和±dp/dtmax).结果:与NC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其余各组CF和左心室功能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IP组和DP组左心室功能均升高(P<0.05);与IR组和IP组相比,在T2时间点,DP组CF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左心室功能,对离体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否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有关的确切机制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鉴;屠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癫痫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切除致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在EcoG引导下精确定位致痫灶,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后随访12~ 449个月.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83.3%.结论:术中应用EcoG监测能大大提高致痫灶空间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癫痫手术.EcoG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致痫灶中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皮质发育不良的术中EcoG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周铨;王国福;侯小兵;钟旭光;高明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是由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发明的.该手术解剖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普外、肝胆科等各类手术中.本科室在耳鼻喉科各类手术中尝试使用PMOD,体会到在鼻内镜手术中,PMOD有其独特的优势,使手术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62例,平均年龄76岁,95%合并内科疾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DHS固定组(n=65例),人工关节置换组(n=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于术后末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及术后有无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DHS固定组,骨折均愈合,其中3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人工关节组,2例出现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DHS组90%,人工关节组92.3%.两组患者在术后未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方面人工关节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能代替内固定治疗.对于远期疗效仍需进行观察评价.
作者:苏厂尧;谢文伟;姚汉刚;余占洪;李再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评价钽棒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随访58例63髋钽棒保髋患者,用自拟的X线进展和Harris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6.03±8.16)个月,平均疗效总分82.97±25.35,随访超过24个月的股骨头生存率为77.78%;18例(19髋)出现了X线进展,平均进展时间是(14.4±6.36)个月;14髋临床失败,平均失败时间是(14.6±6.82)个月.结论:合适患者的选择和精确的手术技术是钽棒保髋取得预期疗效的关键;坏死范围、改良正位分型、软骨下骨骨折及钽棒近端距关节面距离是与疗效相关的危险因素;其适应证是改良坏死范围指数在67以下的ARCOⅠ期和稳定型Ⅱ期病例.
作者:庞智晖;何伟;欧志学;周广全;魏秋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这是因为椎体内属松质骨,不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而且骨折内固定术后通常是用X线片复查,只能看到椎体大体轮廓,至于椎体内是否完全愈合,则需要行CT扫描才能发现.近期我们用椎体成形的原理处理了一例L12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两年、CT复查显示椎体内愈合不全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光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