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营养因子-3转染的雪旺细胞抑制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董玉珍;宗海斌;赵红星;刘艳霞;贾金领

关键词:细胞凋亡, 神经营养因子-3, 雪旺细胞, 神经缺损
摘要: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的神经营养因子-3 (neurotrophic factor-3,NT-3)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SC)的表达和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移植复合体对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NT-3基因转染入体外培养的SC,检测转入前后SC的含量.Wister成年大鼠80只制成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根据断端移植物的不同分为A、B、C、D4组.术后不同时间行肌横截面积光镜观察和肌细胞凋亡率检测.结果:NT-3转染SC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肌横截面积、细胞凋亡D组均优于B、C组,B、C组均优于A组(P<0.01),而B、C组肌横截面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肌细胞凋亡检测B组多于C组.结论:NT-3基因经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高,能促进SC的分泌,修复损伤神经和防止失神经肌萎缩细胞凋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的价值

    目的:探讨癫痫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切除致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在EcoG引导下精确定位致痫灶,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后随访12~ 449个月.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83.3%.结论:术中应用EcoG监测能大大提高致痫灶空间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癫痫手术.EcoG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致痫灶中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皮质发育不良的术中EcoG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周铨;王国福;侯小兵;钟旭光;高明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淋巴瘤细胞胞外体生物学特性及其抗淋巴瘤效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胞外体(lymphoma cell-derived exosomes,LCEX)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探讨以胞外体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以Raji细胞株为淋巴瘤细胞模型,应用免疫电镜,Western blot,共聚焦显微镜以及细胞毒杀伤实验等技术对其释放的LCEX的生物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淋巴瘤细胞同样也能释放胞外体,与其他肿瘤细胞相似,LCEX同样负载重要的免疫分子HSP70及ICAM-1分子.同时,LCEX能够在体外靶向结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并能诱导抗原特异性的抗淋巴瘤效应.结论:淋巴瘤细胞同样能够释放胞外体,LCEX负载有淋巴瘤细胞的相关蛋白分子,有望成为淋巴瘤细胞抗原的重要来源之一,体外致敏DC能够诱导抗淋巴瘤免疫,在淋巴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静;姚烨;陈琳军;邓晓辉;郝思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葡萄糖酸锌片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轻度失水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并口服蒙脱石散、双歧四联活茵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芬;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能量摄入与死亡风险的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对我透析中心稳定血液透析98例患者采用3d饮食调查法进行基线饮食摄入蛋白-能量调查,以及主观营养评估、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追访3年,观察上述指标在继续透析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评估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及其他指标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标准饮食蛋白摄入(NDPI)为(0.86±0.23)g/(kg·d),标准饮食能量摄入(NDEI)为(24.47±6.86)kcal/(kg ·d),继续透析组NDPI为(0.99±0.22)g/(kg·d),NDEI为(30.19±7.05) kcal/(kg·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主观营养情况及血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两组间亦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标准饮食能量摄入及主观营养情况等指标可能是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结论:3d饮食调查法得出的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个独立的死亡风险预测指标,应给予重视及加以改善,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赵伟;朱宁;史均宝;张晓宇;郑丹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两周;对照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强脉冲光治疗.结果:治疗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皮肤干燥、潮红、瘙痒敏感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

    作者:马琼;孙素姣;王燕;段静娴;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治疗进展

    芬太尼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人工合成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常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但在临床工作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常会诱发呛咳反应[1].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常在给药后短时间内发作,导致患者颅内压、眼内压及腹内压升高,这对眼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多有不利影响.但目前其诱发呛咳的机制并不明确,而其预防方法众多.本文将对由静脉注射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迟岩;徐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椎体骨折术后愈合不全的处理

    在临床上,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非常少见,这是因为椎体内属松质骨,不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而且骨折内固定术后通常是用X线片复查,只能看到椎体大体轮廓,至于椎体内是否完全愈合,则需要行CT扫描才能发现.近期我们用椎体成形的原理处理了一例L12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两年、CT复查显示椎体内愈合不全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光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抗菌药物,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重要的手段.现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8月份我院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作者:朱伟雄;刘晓娴;严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客观差异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以及此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共收录3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总分≥17分.对照组共14例,均排除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定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抑郁症组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与PSQI及HAMD-17分数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缺乏主观睡眠满足感,存在夸大主观失眠严重程度的倾向,其主客观睡眠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此差异与HAMD-17睡眠障碍因子分存在相关性,提示抑郁症状在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丝丝;潘集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的应用和比较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山富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在PET/CT增强扫描中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 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 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高压注射过程中有无针头脱出,局部是否渗漏等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4 848例检查者,增强扫描合格者4 801例(99.03%),主诉疼痛反应共有102例(2.10%),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3例(0.1%),造影剂渗漏46例(0.95%).静脉输液针500例检查者中,增强扫描合格者448例(89.6%)诉疼痛反应共有489例(97.8%)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20例(4.0%),造影剂渗漏32例(6.4%).结论:在PCT/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明显提高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针头脱出和造影剂渗漏,比使用静脉输液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PCT/CT增强扫描中广泛使用.

    作者:聂秋容;孙涛涛;王淑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夜间勃起17例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夜间勃起的疗效.方法:17例器质性ED患者予小剂量西地那非(25 mg/3 d)治疗,睡前口服,4周用夜间生物电阻抗容积测定(NEVA)监测患者阴茎夜间勃起情况.结果:17例器质性ED患者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4周后,其勃起功能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剂量服用西地那非可改善器质性ED患者夜间勃起.

    作者:宋大龙;孙兆林;刘军;胡建新;王振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 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对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心电监测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后,再次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被动等待法24h后成功率为58.3%(35/60),对25例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为72.0%(18/25),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的总体成功率为88.3%(53/60).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安全、有效.

    作者:郭日康;胡溅梅;陈丽芳;陈纯波;曾文新;叶珩;孙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捆绑式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 duodenect my,PD)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残留胰腺与消化道的吻合方法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改进,彭淑牖教授发明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已被国内外多家医院采用,其近来倡导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生;沈展涛;黄有星;郑志鹏;仇成江;彭建新;叶青;何军明;谭志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兔椎间盘软骨终板总蛋白提取方法的改良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一般法、外加超声法及液氮研磨法提取兔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的总蛋白,并用BCA法测蛋白浓度,再用蛋白印迹检测软骨终板组织中目的蛋白1(65 kDa)、目的蛋白2(30 kDa)及β-actin(42 kDa)的表达.结果:提取107个兔椎间盘软骨终板组织,其中一般法17个,其浓度为(0.911±0.211)mg/mL;外加超声法14个,其浓度为(2.021±0.258)mg/mL;液氮研磨法76个,其浓度为(3.121±0.248) mg/mL,经统计分析,任何两种方法间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液氮研磨法所得蛋白浓度高;且液氮研磨法所得的总蛋白经蛋白印迹得到目的蛋白-1、目的蛋白-2及β-actin的清晰条带.结论:液氮研磨法可以作为少量软骨组织蛋白提取的一种理想方法,可以在一般实验室中展开,进而可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相关功能的研究.

    作者:浦波;任莉荣;吕佳;舒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腹膜透析组;同时,选取尚未开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定量表(SSRS)测量社会支持状况,探讨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腹膜透析组共纳入90例患者,对照组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腹膜透析组患者客观支持积分、主观支持积分、社会支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主观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其次是其他家庭成员.结论:对CAP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拓宽支持人群,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作者:唐杏明;邹朝晖;方慧苹;陈丽;关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尿道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手术成年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试验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行尿道冲洗表麻,对照组以等量灭菌注射用水行尿道冲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身体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在麻醉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可有效减少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引起的术后躁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董一女;丁红;林海洁;叶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应用负压清石鞘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治疗小儿肾结石

    随着经皮肾镜手术器械和操作技巧的进步,MPCNL现已取代开放手术治疗各年龄段肾结石,单次PCNL结石取净率高达90%.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应用负压吸引清石鞘MPCNL治疗小儿肾结石19例,效果满 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6个月~ 11.5岁,平均6.2岁.体重16~36.8 kg,平均23.5 kg.5例有>8个月问题奶粉喂养史.术前均行B超、KUB、IVP和CT平扫和(或)三维重建检查.单个肾结石5例,多发性肾结石14例;结石大小1.0 cm×1.2 cm~2.5 cm×2.8 cm;无合并UPJ狭窄、重复肾和马蹄肾等先天畸形.

    作者:彭作锋;陈彤;谭万龙;郑少斌;姚磊;杜传策;胡敏;刘泰荣;钟久庆;宋乐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石英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rxR/Tr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石英粉尘诱导的RAW264.7上清液对HELF TrxR和Trx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HELF的增殖能力,TBA显色法测定MDA,DCFH-DA探针检测ROS,Real time-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TrxR和Trx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石英粉尘刺激的RAW264.7上清液可以促进HELF增殖,引起HELF内MDA和ROS的含量升高(P< 0.05);HELF的Trx mRNA表达量随着石英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低剂量组TrxR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的TrxR mRNA和蛋白表达则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石英粉尘可能通过下调Trx系统表达Trx和TrxR mRNA,导致HELF内氧化产物ROS和MDA堆积,从而加重HELF的氧化损伤.

    作者:郭伟;田琳;曹建彪;朱钟慧;吴惠慧;高艾;牛丕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Runx3-fla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目的:构建携带Runx3-flag的腺病毒载体,通过感染PC-3前列腺癌细胞,分析其在PC-3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将Runx3-flag连接至pShuttle-CMV上构建出pShuttle-CMV-Runx3-flag,线性化后转化至E.coli BJ 5183-AdEasy-1内进行同源重组,抽提质粒鉴定正确的即为pAd-Runx3-flag,Pac I酶切回收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经过包装、扩增和纯化后,半数组织感染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以pAd-Runx3-flag感染PC-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Runx3-flag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其定位.结果:构建了包含Runx3-flag的腺病毒,即pAd-Runx3-flag,测病毒滴度为1.1×108 TCID5/mL.Western blot显示Runx3-flag表达于PC-3细胞中,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其表达于细胞核中.结论:成功构建出包含Runx3-flag的腺病毒载体,证实Runx3-flag可表达于PC-3细胞核中.

    作者:陈勇;张瑞;于垂恭;于磊;张更;袁建林;武国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