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朝
观察冬虫夏草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脑利钠肽(BNP)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氧组和冬虫夏草组.冬虫夏草组大鼠给予冬虫夏草灌胃,对照组和低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将低氧组和冬虫夏草组大鼠置于自制的常压低氧舱内造模,对照组大鼠置于舱外自由呼吸空气.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血浆BNP、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结果:冬虫夏草组大鼠mPAP、RV和RV/(LV+S)显著低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大鼠的mPAP、RV和RV/(LV +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冬虫夏草组大鼠的血浆BNP、血清TNF-α和IL-6显著低于低氧组(P<0.01).而低氧组大鼠的血浆BNP、血清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能通过有效降低血浆BNP和抑制炎性反应而发挥减低肺动脉压和预防右室肥大的效应.
作者:张晓斌;高宝安;杨京会;肖玉;曹敏;陈世雄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评价叶酸治疗在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中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5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定义血浆Hcy≥12μmmol/L为“H”型高血压,在常规高血压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叶酸片10 mg,每日3次)与对照组,平均随访72周,观察血Hcy水平的变化和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1)叶酸治疗组血浆Hcy由治疗前(13.0±0.6)μmmol/L降至(10.8±1.8)μmmol/L,对照组治疗前(13.1±0.7)μmmol/L降至(12.9±0.8)μmmoL/L,两组相比,叶酸治疗明显降低血Hcy水平(t=12.18,P< 0.001).(2)叶酸治疗组发生脑卒中10例,占9.5%;对照组发生卒中13例,占13.4%,差异无显著性(x2=1.21,P=0.272).(3)生存分析未能证实叶酸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卒中发生率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x2=1.50,P=0.22).结论:叶酸治疗能降低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血Hcy水平,但未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陆咏;沈宇;唐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青壮年严重肘部损伤之一,预后较差,目前仍被认为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难点.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2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经肱三头肌纵行入路并根据骨折类型采用拉力螺钉、克氏针及Y形解剖钢板联合固定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8岁.其中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7例,摔伤9例.骨折按AO/ASIF分类法:C1型6例,C2型12例,C3型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8例.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5例,颅脑损伤4例,骨盆骨折3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h~6d.
作者:农明善;黎斌兵;杨幸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病变血管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2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6)和缺血后处理组(n=83).其中缺血后处理组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9例,三支病变组28例.对照组采用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再灌注30 s、再缺血20 s,交替3次后再持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对心肌不同病变血管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中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缺血后处理组中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的CTFC、WMSI、QRS-MIS均低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 0.05);LVEF明显高于三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能显著减轻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舒承福;郑仕杰;杨琳琳;刘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体表软组织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3例体表软组织结核感染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部分病例早期诊断不清,延误诊治.结论:对软组织感染创面观察分析,迁延不愈10d以上者,要考虑结核感染的可能,可行诊断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必要时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检,确诊为结核感染患者行正规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要监测肝功能及药物副反应.
作者:韩庆斌;李素玉;陈文瑶;徐留海;曹登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比较来氟米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eOLP提供一种新的激素替代疗法.方法:49例OLP患者,随机分成来氟米特治疗组(25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4例),按相同评估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6.84);(2)治疗4周期间,来氟米特治疗组疼痛指数为5.32±2.55;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疼痛指数为5.42±2.48,两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来氟米特治疗组3例出现了皮肤瘙痒,5例头晕乏力症状,后自行逐步消失;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7例口腔黏膜麻木不适感,15例出现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等症状.结论:来氟米特具有和糖皮质激素等同的治疗OLP疗效,可作为治疗OLP的新手段.
作者:容柏成;李容林;李春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观察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对心脏手术中长时间缺血心肌的术后影响.方法:2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TK液组灌注HTK液,St.Thomas液组灌注冷血停搏液.两组分别于送返ICU后1h取静脉血3 mL,行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红蛋白检测.并记录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体外循环停止时正性肌力药评分、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且体外循环停止时正性肌力药评分、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 治疗时间、死亡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需长时间阻断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心脏手术中,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术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作者:熊德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会伴随不适、疼痛、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感受,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亦可能会出现躁动.镇静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镇静目标为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且易被唤醒[1],然而多数ICU患者存在镇静过度的问题.Payen等[2]发现入住ICU 2、6d的患者仅有43%、31%接受了标准镇静评估方法,其中57%、41%处于深度镇静状态(镇静躁动评分SAS 1~2分).镇静评估队列研究发现34%的患者很难被唤醒或仅能维持低限度的觉醒状态[3].实行每日唤醒镇静策略(daily interruption of sedation)可防止过度镇静,缩短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本文就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做一综述.1 每日唤醒镇静策略的概念
作者:曹莉;钮晋红;韦妍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SCF)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入选通过TIMI帧计数(TFC)诊断为SCF的患者57例,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血脂、hs-CRP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SCF疗效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有关.
作者:樊泽元;季汉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同的饮水方法联合使用等渗性对比剂预防高龄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将222例接受PCI的高龄(≥70岁)患者随机分为自由饮水组(111例)和强化饮水组(111例),自由饮水组术后6h内嘱患者尽量饮水,24 h总饮水量大于2000 mL,但对术后6h的饮水量无明确要求;强化饮水组术后6h内饮水量1000 mL以上,24 h总饮水量大于2000 mL.观察术后72 h肌酐高值、术后72 h肌酐升高值及CIN发生率.结果:强化饮水组术后6h入量较自由饮水组明显增多,两组24 h总饮水量无明显差异.自由饮水组较强化饮水组术后72 h血清Cr高值和升高值明显增加,CIN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等渗对比剂联合术后6h内指导患者强化饮水可减少高龄PCI患者CIN发生率.
作者:彭迳英;潘艳;李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比较Toll样受体4(TLR4)及MyD88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BALB/c小鼠胃黏膜内表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探讨TLR4通路在H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感染Hp的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取得各组小鼠的胃黏膜标本,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半定量检测TLR4、MyD88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1)小鼠TLR4、MyD88在感染Hp后均迅速升高,在治疗后迅速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2)小鼠TLR4、MyD88的表达含量与病理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但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刘翔;丁元伟;林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发生于腮腺内的淋巴上皮囊肿较少见,目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较低.本文对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符合率.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从2007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腮腺淋巴上皮囊肿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7~70岁,平均50.1岁.50岁以上者占60.7%.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loka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3 MHz,彩色频率7.5 MHz.选择预设的小器官条件.患者坐于检查床边,头偏向健侧,采用直接扫查法.
作者:陈修娟;王铁梅;高涛;陈桂芹;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宿主蛋白Brd4与HPV-16病毒E2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0例HPV-16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细胞学分组:正常组30例、ASCUS组46例、LSIL组23例、HSIL组31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以上级别的病例120例,经组织病理学分组:宫颈炎组21例、CIN Ⅰ组25例、CINⅡ/Ⅲ组45例、宫颈浸润癌组29例.Western blot检测标本中Brd4和E2蛋白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细胞学分级ASCUS及以上各组与正常组比较,Brd4和E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在HSIL组和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ASCUS组和LSIL组(P<0.05).Brd4和E2蛋白在宫颈炎组和CIN Ⅰ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CIN到宫颈浸润癌,其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Brd4与E2蛋白的表达缺失用于筛查ASCUS中潜在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3、0.94、0.88、0.98与0.80、0.95、0.86、0.93.结论:Brd4-E2复合体的解体,E2的表达缺失,在HPV诱导宫颈细胞癌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Brd4与HPV-16 E2蛋白的表达对ASCUS的分流、宫颈癌的筛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卓敏;江曼茹;王楚莹;姚吉龙;谢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放射性肺炎(R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科诊治的1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3D-CRT治疗NSCLC后RP的危险因素.结果:NSCLC患者治疗后≥2级RP发生率为37.9%.单因素分析显示DVH中双肺MLD、V5、V10、V20、V30、V40、V50和V60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双肺MLD和V5为3D-CRT治疗NSCLC后RP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NSCLC患者3D-CRT治疗后RP的发生与剂量体积直方图有关,双肺MLD和V5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红群;阮云丹;李青峰;肖天林;习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检测桂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逆转录酶基因的耐药突变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巢式PCR扩增其逆转录酶基因后测序,Vector NTI Suite 8.0及chromaslite201分析测序结果,Mega4.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71例患者测序结果中18例发现有基因耐药突变,其中rtA181位点突变7例,占突变总数的38.9%.多药耐药基因突变12例,点突变总数的66.7%.B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4%,C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8%,两基因型分布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乙肝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耐药突变组合较为复杂,多药耐药基因突变比率较高.耐药突变的HBV基因型分布比率在所检测患者中无明显差异.
作者:苏何玲;班亚珂;左晓臣;徐东平;朱华;莫之婧;刘青波;刘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20侧)头部标本灌注后行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定位Day菱形区后测量相关解剖结构距离.在3D-DM辅助下通过颞下入路对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进行内镜解剖.并对尸颅解剖与3D-DM相关视野及测量进行比较.结果:3D-DM图像清晰逼真,其入路相关测量与尸颅解剖测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通过棘孔、卵圆孔、弓状隆起、膝状神经节、锤骨、咽鼓管、岩浅大神经等组合标志准确定位内听道.颞下锁孔入路通过磨除岩尖骨质可以充分暴露中上斜坡结构.结论:3D-DM可以术前模拟岩尖磨除,提高术中岩尖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组合解剖标志可提高术中定位内听道口的准确性.内镜颞下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结构.
作者:何海勇;李文胜;王辉;蔡梅钦;叶卓鹏;罗伦;郭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建立特异、敏感、快速检测西尼罗河病毒(WN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西尼罗河病毒囊膜蛋白(E)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WNV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稳定性.对保存的54例WN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WNV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对日本脑炎病毒(JE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SLEV)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00 pg.标准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实时荧光定量PCR效率为100%.对54例WNV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准确率高达98.1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WN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作为临床诊断WNV的手段.
作者:李林海;陈丽丹;廖杨;陈建芸;石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湿化瓶内是否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实验组的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其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98.7±11.2)% vs(94.4±10.7)%]、心率[(73.9±11.57)次/min vs(80.0±12.31)次/min]、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3.33% vs 6.67%)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作者:王爱凤;王正梅;许晶晶;金孝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了解131碘治疗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骨钙蛋白(BGP)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关联.方法:279例患者131碘治疗后随访1年,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于随访6个月(6m)、12个月(12m)时测定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FT3、FT4、TSH)和血清BGP,根据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组(亚甲组,73例)、康复组(206例),另选择132例相匹配的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时间3组间血清BGP、TSH水平差异及二者相关性.结果:3组间6个月与12个月时血清BG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Fσm=852.71,Pσm=0.000;F12m=1 053.56,P12m=0.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01),亚甲组血清BGP高于其他两组;病例组血清BGP与血清TSH相关系数r=-0.568,P=0.000.结论:131碘治疗后亚临床甲亢患者血清BGP水平异常增高,其升高可能与低TSH相关.
作者:张海三;张红星;刘保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探讨抑癌基因DAB2I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3例结直肠癌组织、正常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蛋白检测.结果:DAB2IP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远高于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度、临床Dukes分期、CEA和生存时间相关(P<0.05),DAB2IP是结直肠癌重要的预后因素(P<0.05).结果:DAB2IP下调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生存时间减少.
作者:王向阳;冯启苗;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谢大兴;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