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原位肾穿刺活检826例分析与体会

何敏尔;朱声宏;孔仕波;张燕凌

关键词:基层医院, 原位, 肾脏疾病, 肾内科, 肾穿刺活检术, 严重并发症, 诊断分型, 肾脏穿刺, 检查手段, 活体组织, 肾穿术, 多发病, 穿刺点, 常见病, 治疗, 肾病, 皮肤, 经皮, 价值, 风险
摘要: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皮肾穿术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的活体组织检查手段,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肾病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肾脏穿刺有一定风险,目前有些基层医院肾内科开展此项目不多.我院肾内科从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共行肾穿刺活检术826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分析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标法与ELISA在检测脐血HBsAg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标法和ELISA在检测脐血HBsA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脐血血清同时应用金标法和ELISA(一步法)测定HBsA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Kappa分析,两种测定方法具有一致性,但一致性不是很强.用ELISA两步法对结果不一致标本进行复核,经判读都为阳性(有1例为污染,两步法仍为阴性).结论:建议脐血测定HBsAg应用ELISA两步法.

    作者:葛高霞;张晓洁;邱胜丰;黎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重量在180~22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预防性镇痛组(P组)和常规镇痛组(N组).M组、P组和N组采用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P组在术前1 d至手术后9 d使用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N组在手术当日至手术后第9天加巴喷丁联合吗啡镇痛,S组和M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后第3、5、7、9天测定各组50%机械刺激缩足阈值,手术后第10天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脊髓GFAP表达.结果:与M组相比,P组和N组50%缩足阈值升高,同时脊髓背角GFAP表达降低(M组:0.623 7±0.049 03,P组:0.461 6±0.038 90,N组:0.521 5±0.026 91).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吗啡可以减轻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

    作者:刘红;万朝权;田可耘;梅莉;崔灿;张晓晨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肝活检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组,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48周,观察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YMDD变异率、ALT复常率.结果:重、中度组在各时间点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虽高于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4、48周重度组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轻度组.但与中度组无统计学差异,中度组在48周时高于轻度组.中、重度组24、48周ALT复常率与轻度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在24周轻度组YMDD变异率(17.1%)明显高于重度组(2.9%),至48周轻度组变异率达34.3%,明显高于中度组(17.1%)及重度组(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抗病毒的疗效显著相关,肝脏炎症分级在中度以上时,抗病毒疗效较好,同时YMDD变异率也较低.

    作者:代雪枫;马勇;陈云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患者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2例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0-2010年间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5例患者,其中12例1年以上未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针.结果:12例患者中平均(3.89±1.76)年未用促红素针(1~7年).Hb平均水平(13.8±1.84)g/dL,铁蛋白(86.2±84.1)ng/mL,甲状旁腺素(479±476)pg/mL,血清白蛋白水平、Kt/V正常.超敏C反应蛋白(8.6±7.15)mg/L.血清促红素水平正常.肿廇标记物检查示3例患者CA125、1例患者TPSA、1例患者CEA轻度上升.9例非多囊肾患者仅4例超声检查见肾脏多发囊肿,1例子宫肌瘤.1例患者停用促红素5年后诊断肾癌.1例患者停用促红素1年后诊断肝癌.结论:极少数血液透析患者不需促红细胞生成素针也可维持Hb>11 g/dL,其病因以肾囊肿性病变和肿瘤多见.

    作者:王文荣;李秋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未发生脑卒中的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两组24 h、48 h、72 h、7 d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脂联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脑梗死组的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脂联素水平呈递减趋势,不同时间点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不同脑梗死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脂联素水平越低,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成显著负相关(rs=-0.887,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表达降低,其水平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对老年胃肠手术后免疫功能及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胃肠手术后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研究组补充0.5 g/(kg·d)的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溶液共7 d.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营养支持第8天检测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研究组IgA(2.9±0.5)g/L、IgG(12.5±2.7)g/L、IgM(1.5±0.4)g/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44.2±5.3)%和CD4/CD8值1.99±0.85均高于对照组(数值分别为2.3±0.9、10.2±2.4、1.0±0.6、39.4±6.7、1.53±0.23,P<0.05).L/M比值0.062 2±0.009 4明显低于对照组(0.085 9±0.012 7,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给予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可以维持肠黏膜通透性,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赵艳茹;周钰;刘波;刘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骨小梁金属重建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小梁金属重建棒植入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适应证的选择和预防塌陷的机制.方法: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采用骨小梁金属重建棒植入治疗的32例早期AVN患者,术中均采用AVN骨小梁金属重建棒(Zimmer公司,美国)植入.术前Harris评分(54.2±3.6)分.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随访24~30个月,术后24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9.3±8.1)分,优26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90.6%.结论:骨小梁金属重建棒植入治疗早期成人AVN,是一种创伤小,疗效肯定的方法,但要严格选择适应证,影像学检查示软骨下骨未断裂者其疗效极好.

    作者:王上增;孙永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调查研究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38例,观察8周.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共72例患者完成随访,帕利哌酮组35例,利培酮组37例.治疗4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2.9%.利培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6.5%,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PSP值有不同程度提高,帕利哌酮组提高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无明显差异,但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周怀忠;王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室结构、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心脏超声对1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行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iPTH、Lp-a并作相关分析.结果:(1)随着肾功能下降,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增加,心室射血分数(EF)下降;同时iPTH、Lp-a水平逐渐升高.(2)CKD各期iPTH水平与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CKD各期Lp-a水平与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3)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iPTH与Lp-a呈正相关(P<0.05).结论:CK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能与iPTH、Lp-a水平有关,控制iPTH、Lp-a水平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文清;邢艳芳;黄丽;钱捷;梁敏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CALU(rs2307040)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CALU(rs2307040)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226例研究对象CALU(rs2307040)位点基因型,研究其基因型及等住基因频率;比较其中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226例研究对象,CALU(rs2307040)位点基因型AA、AG和GG分别有0、40和186例,各占0%、17.7%和82.3%,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8%和91.2%;17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达稳定状态,AA型未检出,AG组与GG组比较,华法林日维持剂量、INR值和PT值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CALU(rs2307040)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寅强;杨百晖;夏健明;张学玉;张桂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诱骗受体-3和Caveolin-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和Caveo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两者与肝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cR3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观察两者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DcR3和Caveo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7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7.5%、37.5%).有HBsAg阳性及肿瘤直径大于5 cm的肝癌组织中DcR3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HBsAg阴性及肿瘤直径小于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在肝癌高、中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组(P<0.01).结论:DcR3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在肝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作者:崔敏;郭玉芝;胡晓燕;周志伟;许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人主观性耳鸣的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人主观性耳鸣的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年单侧主观性耳鸣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1个月,每日3次,每次0.5 mg;试验组口服甲钴胺同期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4 d,治疗4~6次;应用焦虑自测量表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试验组平均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58.42±3.56)和(40.32±2.89)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10例(21%),总体有效36例(75%).对照组治愈0例,总体有效12例(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主观性耳鸣安全有效.

    作者:李娟红;李长青;程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在全膀胱切除泌尿造口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随访对泌尿造口患者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58例行全膀胱切除泌尿造口患者在术后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正确的护理指导,分析总结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术后1个月内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3个月内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非常需要得到专业人员指导.结论: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泌尿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和减轻造口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高微微;谢玲女;钱小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索利那新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索利那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疗程为10 d,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OABSS、PPBC、QOL评分及排尿日记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膀胱顺应性(B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大压容量(MCBC)分别为(40.1±11.4)mL/cmH2O、(186±73)mL、(316±104)mL,较对照组[BC(54.9±16.9)mL/cmH2O、FDV(154±48)mL、MCBC(268±92)mL]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OABSS、PPBC及QOL评分分别为(5.12±1.46)分、(1.74±0.79)分、(1.43±1.02)分,较对照组治疗后[OABSS(7.49±1.92)分、PPBC(2.86±0.87)分及QOL(2.91±0.90)分]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观察组24 h尿急次数(1.5±0.7)次较对照组(2.3±1.7)次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索利那新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有效地改善尿急等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广涛;包振虎;张连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年龄≥65岁)口服替吉奥40~60 mg/次,每天2次,第1~14天;奥沙利铂10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42例患者有效率为45.2%,临床受益率81.0%.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和口腔黏膜炎.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郭守俊;康昭洵;曾红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IL-16)基因rs11556218T/G、rs4072111C/T、rs4778889T/C 3个位点的多态性与肝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41例HCC患者(HCC组)与142例健康个体(对照组)的IL-16基因的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rs11556218T/G和rs4072111C/T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HCC组和对照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4778889T/C位点的TC基因型在HCC组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TT基因型相比,TC基因型患HCC风险显著降低至0.50倍.GTC单倍型在HC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有差异(P<0.05).结论:IL-16 rs4778889T/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邓燕;李若林;黄霞梅;陈志坚;黄珊;李山;秦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间质性肾炎重复肾活检1例

    患者男,48岁,因纳差3个月,肾功能异常2 d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恶心,未予以重视.2 d前患者纳差症状加重,遂在当地医院查血肌酐(Scr)693μmol/L,尿素氮(BUN)24.07 mmol/L.患者近1个月出现夜尿次数增多,3次/夜.患者1年前曾行健康体检:尿常规和肾功能无异常.近1年外出务工,密切接触碳酸化硅.体检:血压148/80 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未见皮疹,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肾区无叩痛.

    作者:张丹凤;郝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影响男性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肺结核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166例男性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例选取1名与患者同性别、年龄相近(≤3岁)的涂阳病例密切接触者(排除结核病)作为对照.由经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数据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首先采用配对x2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3个变量与男性肺结核发病有关联,经多因素分析得出9个变量与男性肺结核发病有关联.其中低收入、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吸烟、过量饮酒、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消极应对是肺结核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4.506(1.949~10.415)、21.449(4.693~98.030)、2.553(1.223~5.331)、4.633(0.958~22.413)、1.023(0.996~1.052)、1.115(1.031~1.205),而居室通风、婚姻和客观支持是肺结核保护因素,其OR和95%CI分别为0.062(0.017~0.233)、0.157(0.065~0.380)、0.892(0.786~1.012).结论:个人低收入、在家庭经济中承担主要责任、吸烟、过量饮酒、生活事件刺激量大和消极应对是男性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家居通风、婚姻和客观支持可降低男性发生肺结核的风险.

    作者:何志青;胡贵方;资青兰;唐惠红;龚芳;罗强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原位肾穿刺活检826例分析与体会

    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皮肾穿术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的活体组织检查手段,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肾病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肾脏穿刺有一定风险,目前有些基层医院肾内科开展此项目不多.我院肾内科从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共行肾穿刺活检术826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分析如下.

    作者:何敏尔;朱声宏;孔仕波;张燕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男性科门诊就诊的24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和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肉碱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柬后复诊检查.观察指标包括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总数,PR级精子比例和精子活率及配偶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50.9%,女方妊娠5例;对照组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23.3%,女方妊娠2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b)级精子比例、PR总数和精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少弱精子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安;唐立新;汤乐;郑厚斌;刘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