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刘文其;范小玲;康敏;覃玉桃
长期以来,切口感染后伤口愈合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手术科室.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应用皮下置管法及开放换药法有选择性地对45例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比较发现:皮下置管法换药较开放换药有疗程短、痛苦小、预后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贤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和Caveo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两者与肝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cR3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观察两者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DcR3和Caveo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7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7.5%、37.5%).有HBsAg阳性及肿瘤直径大于5 cm的肝癌组织中DcR3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HBsAg阴性及肿瘤直径小于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在肝癌高、中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组(P<0.01).结论:DcR3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在肝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作者:崔敏;郭玉芝;胡晓燕;周志伟;许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于胃肠壁内外的一种非上皮性肿瘤.自2009年3月起,我科采用改良低张法胃肠声学造影对临床可疑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24例临床可疑胃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0~65岁,平均(57.2±12.3)岁.临床表现腹痛21例,腹部肿块11例,腹胀10例,黑便3例,贫血2例.
作者:曾南萍;曾玲;张和林;祝中荣;易斐;吴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3例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高压氧、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 800 mg,每日1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K-MB、cTnI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施卫东;项文坤;吴新开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皮质脊髓束神经元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组(NSC组)、神经干细胞标记组(BrdU+NSCs组).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模型,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SCI后即刻进行NSCs移植.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NSCs的存活、迁移,CSEP监测大鼠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皮质脊髓柬神经元并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皮质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BrdU+NSCs组在SCI区域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HRP标记皮质脊髓束神经元数目较SCI组明显增多(P<0.05).CSEP-P波潜伏期比SCI组明显缩短(P<0.05).HRP标记皮质脊髓束神经元数目与CSEP-P波潜伏期变化呈负相关(r=-0.914,P<0.001).BrdU+NSCs组与NS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NSCs可在SCI区域存活、迁移,并可减轻皮质脊髓束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缩短SCI后CSEP-P波潜伏期,从而促进大鼠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孔令胜;靳峰;郭强;张浩;韩光魁;胡亚伟;杨冬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影响其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03-2007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初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复发与生存率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5例喉癌患者,总复发率为23.4%(48/205).经log-rank检验发现复发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无复发者(x2=85.95,P<0.001),术后复发时间自术后3~38个月不等,中位复发时间为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分型、甲状软骨受侵、手术切缘组间术后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外科切缘是喉癌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缘是影响喉癌惠者术后复发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喉癌术后复发时间多发生于术后3年内.因喉癌术后复发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提示了尽可能获得喉癌外科手术切缘阴性以及术后3年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处理复发灶的重要性.
作者:卢仲明;张思毅;宋新汉;陈良嗣;罗小宁;陈少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非降脂作用起到稳定动脉斑块、抗肿瘤、促进缺血性疾病血管生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虽然进一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或抑制血管形成来实现的,但其调节血管生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对他汀类药物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王法斌;李京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人主观性耳鸣的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年单侧主观性耳鸣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1个月,每日3次,每次0.5 mg;试验组口服甲钴胺同期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4 d,治疗4~6次;应用焦虑自测量表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试验组平均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58.42±3.56)和(40.32±2.89)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10例(21%),总体有效36例(75%).对照组治愈0例,总体有效12例(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主观性耳鸣安全有效.
作者:李娟红;李长青;程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患者男,48岁,因纳差3个月,肾功能异常2 d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恶心,未予以重视.2 d前患者纳差症状加重,遂在当地医院查血肌酐(Scr)693μmol/L,尿素氮(BUN)24.07 mmol/L.患者近1个月出现夜尿次数增多,3次/夜.患者1年前曾行健康体检:尿常规和肾功能无异常.近1年外出务工,密切接触碳酸化硅.体检:血压148/80 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未见皮疹,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肾区无叩痛.
作者:张丹凤;郝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食管床弓上吻合术在老年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经食管床弓上吻合组(25例)和跨主动脉弓弓上吻合组(26例).两组均经左胸入路行食管癌切除术,经食管床吻合组将管胃经食管床自主动脉弓后穿出,在弓上与食管吻合.跨主动脉弓吻合组直接将管胃在弓前与食管吻合,术后置胸管引流.术后观测两组患者胸腔引流量、拔胸管时间及吻合口漏、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等发生率以及肺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治愈出院,两组观测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床弓上吻合组术后胸胃不占胸腔容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重建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张业强;陈娟;高小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分析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4例我院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因肿瘤位置特殊中转开胸手术切除.手术时间平均(105±38)min,肿瘤体积1 cm×0.5 cm×0.4 cm~4 cm×3 cm×3 cm.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1例出现术后胸腔感染.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及食管狭窄等症状.结论:电视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旭东;李恒;李高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参附注射液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0例.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参附注射液加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A组)和单纯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麻醉中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1 min(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切皮后1 min(T4)、手术探查(T5)、手术结束(T6)采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血糖(BG)和IL-6水平.结果:B组T2、T3和T5点平均动脉压低于A组(P<0.05).血浆Cor、BG变化,B组T4和T5时点显著高于A组(P<0.05).血清IL-6变化,B组T5时点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
作者:杨威;黄玫洁;许德奖;赵国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肾脏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皮肾穿术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的活体组织检查手段,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肾病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因肾脏穿刺有一定风险,目前有些基层医院肾内科开展此项目不多.我院肾内科从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共行肾穿刺活检术826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分析如下.
作者:何敏尔;朱声宏;孔仕波;张燕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9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53例)和对照组(64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差异,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再狭窄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糖尿病与再狭窄呈正相关(P<0.05).支架直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再狭窄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高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水平是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
作者:刘房春;张春晓;齐向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结果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肝活检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组,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48周,观察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YMDD变异率、ALT复常率.结果:重、中度组在各时间点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虽高于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4、48周重度组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轻度组.但与中度组无统计学差异,中度组在48周时高于轻度组.中、重度组24、48周ALT复常率与轻度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在24周轻度组YMDD变异率(17.1%)明显高于重度组(2.9%),至48周轻度组变异率达34.3%,明显高于中度组(17.1%)及重度组(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抗病毒的疗效显著相关,肝脏炎症分级在中度以上时,抗病毒疗效较好,同时YMDD变异率也较低.
作者:代雪枫;马勇;陈云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负压封闭引流术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自创以来,在烧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对创面修复,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很好效果[1-3].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对32例深度烧伤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获得较好效果,现就我们运用这项技术所进行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蔡佳;廖少彬;郑妙君;李冰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CEA)联合血清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入选病例85例,分为肺癌组及良性病变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以及血清CEA、CYFRA21-1、NSE的含量.结果:肺癌组中检测的各项肿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肺腺癌组中血清CEA、NSE与肺泡灌洗液CEA等指标水平要显著高于肺鳞癌组(均P<0.05),而肺鳞癌组中血清CYFRA21-1水平则要高于肺腺癌组(P<0.001).在单项指标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联合4项肿瘤标志物可继续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联合血清CEA、CYFRA21-1、NSE的检测有助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血清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高少勇;林其昌;陈公平;林晓;赵建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aed papilloma,NIP)及癌变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探讨PTEN蛋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正常鼻黏膜、30例NIP、20例NIP伴不典型增生及36例NIP癌变组织中FTEN蛋白表达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NIP、NIP伴不典型增生及NIP癌变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蛋白在NIP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鼻黏膜、NIP及NIP伴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从正常鼻黏膜组织、NIP伴不典型增生到癌变组织的S期组分逐渐增加,NIP癌变组织的S期组分与正常鼻黏膜、NIP及NIP伴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NIP癌变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降低导致细胞周期中S期组分升高.PTEN蛋白异常表达及细胞周期调控障碍可能在NIP恶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再兴;戴秀华;孙静涛;付兴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对比剂渗漏在增强CT扫描中并不少见,但是一般病例仅为局部肿胀近日,我院收治1例渗漏局部肿胀伴大量水泡形成的病例,经过处理,患者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结肠癌术后半年在我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护士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增强扫描设置流速为2mL/s,总量为70 mL,压力设置为300Psi以内,检查前预注射盐水20 mL,局部无肿胀,注射过程顺利,后再注射碘比乐对比剂(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预注射20 mL后离开扫描间,在控制室进行观察.
作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6例(实验组),术前行超声胃镜了解瘤体的来源,术中胃镜行瘤体定位及检查食管黏膜有无破损.选取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接受剖胸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的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实验组60~150 min,平均95 min,对照组95~180 min,平均110min,P<0.05;术中出血实验组10~60mL,平均28mL,对照组80~150mL,平均106mL,P<0.05;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实验组2~4 d,平均2.3 d,对照组2~4 d,平均2.6 d,P=0.334;术后住院时间实验组3~9 d,平均5.5 d.对照组4~9 d,平均6.3 d,P=0.110.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
作者:叶雄;陈刚;周海榆;贲晓松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