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平;王序
目的:探讨芬太尼伍用布比卡因鞍麻用于吻合器痔状黏膜环切术(PPH)中布比卡因和芬太尼的小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佳的药物剂量组合.方法:将90例行PPH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鞍麻用药为布比卡因5 mg与芬太尼20 μg;B组布比卡因7.5 mg与芬太尼20 μg;C组布比卡因10 mg.观察3组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运动阻滞程度、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鞍麻给药后,C组MAP为(76.16 ± 7.52)mmHg,与麻醉前(91.06 ± 6.98)mmHg和A、B组的(89.16 ± 7.12)mmHg、(87.15 ± 6.92)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C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为(2.26 ± 0.6)5级,与A、B组的(0.86 ± 0.67)级、(1.25 ± 0.63)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1);A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A、B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为(42.85 ± 11.15)min、(53.13 ± 12.11)min,与C组的(87.52 ± 12.85)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1),A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A组麻醉镇痛维持时间为(182.86 ± 8.13)min,与B、C两组的(279.18 ± 9.12)min、(296.89 ± 8.75)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C组术后尿潴留8例明显高于A、B组的1、2例(P < 0.01).结论:布比卡因7.5 mg伍用芬太尼20 μg行鞍麻用于PPH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及肌松效果佳,镇痛维持时间较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泽汉;韦克;韦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法消化获得正常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并传代,用0.5 × 105 Pa、1.5 × 105 Pa、2.5 × 105 Pa三种强度能量ESW干预.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bFGF、CTGF变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FGF、CTGF mRNA表达.结果:ELISA检测B组bFGF OD值为12.920 ± 1.81,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B组CTGF OD值为2.451 ± 0.24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T-PCR法检测B组bFGF密度值为0.637 ± 0.051,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B组CTGF密度值为0.586 ± 0.045,与空白对照组和2.5 × 105 P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通过ESW适当能量的干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数量较大的软骨细胞;ESW作为机械应力在一定能量强度和频次的情况下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适当能量的ESW促进软骨细胞促增殖因子bFGF、CTGF表达.
作者:王明波;邢更彦;李志国;刘运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一种快速检测医务人员鼻前庭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近期医院发生葡萄球菌感染较多科室(ICU、神经外科)的医务人员鼻前庭进行采样和培养后,同时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直接多重PCR检测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以常规细菌培养 + 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直接多重PCR检测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用仪器法从102名医务人员的鼻拭子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MRSA14株,MSSA 2株),MRCNS 38株;直接多重PCR检测法共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MRSA 13株,MSSA 1株),MRCNS检出33株.结论:直接多重PCR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适用于直接快速检测医务人员鼻前庭中MRSA 和MRCNS,该方法对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耿先龙;吴国荣;叶燕;周丽珍;陈国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EGCG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并计算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EGCG处理后,CNE-2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NE-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NE-2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表现为浓度依赖性;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随EGCG浓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结论:EGCG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EGCG下调survivn和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伍红良;凌月福;黄岚珍;栗子芳;何晓松;易世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20岁.双眼视物模糊不清半个月,于2008年7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面色苍白,双睑、颜面浮肿,尿频尿急伴尿液混浊3个月,尿蛋白+,血钠148.0 mmol/L,血钾2.7 mmol/L.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1.
作者:孙则红;王志学;王虹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的危害不仅在于以糖代谢为主的一系列代谢紊乱,还包括长期高血糖所引起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累及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
作者:刘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卵巢癌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五年生存率仅30%左右.浸润与转移,作为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也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大特点,严重影响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周冬梅;生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卵子上未知蛋白表达的方法,为实验室开展卵子上未知蛋白表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考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未知蛋白的常用方法,优化实验步骤中各个环节,通过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本实验室近一年来几个阶段对小鼠卵子sPLA2 GIID 型蛋白表达的探索,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卵子上未知蛋白表达的新方法;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证明小鼠卵子上有很丰富的sPLA2 GIID型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证实小鼠卵子存在特异的分子质量为16 000蛋白条带.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宜于实验室推广.
作者:李红阁;吕建新;陈文颖;石其贤;倪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检测SM22(smooth muscle 22)mRNA在人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M22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鉴定胃癌早期诊断筛查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14例胃正常组织中SM22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胃癌组织SM22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2.86%(39/4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1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SM22 mRN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86 ± 0.14和0.32 ± 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14对胃癌与正常配对标本中,有10对胃癌及正常组织中SM22 mRNA均表达阳性而且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有4对标本中SM22 mRNA只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阴性.结论:SM22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吕中全;闫晓红;李文梅;吕有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管型检测的准确性,并统计分析造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管型假阳性图像的各种干扰因素,探索导致其结果误判的原因及对策.比较其与传统尿液管型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730例住院患者尿标本,同时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传统尿液检测方法(干化学+显微镜检查)对尿管型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管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管型检测的假阳性假阴性情况.结果:随机检测的730份尿液标本中,检测到透明管型阳性的有50例,其中经判读为假阳性图像的有46例,假阳性率为92%;检测到非分类管型阳性的有44例,其中经判读为假阳性图像的有39例,假阳性率为88.6%.造成管型假阳性图像的主要干扰因素有黏液丝、上皮细胞及杂质等有形成分.管型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6%.分析两种方法对管型的检测结果,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比传统尿液检测方法对管型检测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使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尿管型明显优于传统尿液管型检测方法,但也应看到其存在着较高的假阳性和一定的假阴性.为提高检测管型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必须对IQ-200管型检测结果进行判读读修饰和对阳性结果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
作者:林桢;钟秋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明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规律,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对50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A组)、60例冠心病患者(B组)、50例脑梗死患者(C组)、60例无冠心病及脑梗死病史者(D组)的24 h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C组与D组相比,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下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尤其以A组患者变化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根据心率变异性改变情况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防止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
作者:饶世俊;施陈刚;苏微微;王雅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 = 60)和对照组(n = 60).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试验周期为21 d.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不同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结果: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6 d (95%可信区间 11.9 ~ 13.3 d),较对照组(16.8 d,95%可信区间16.1 ~ 17.5 d)明显缩短(P < 0.01).用药6、12 d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 ± 13)%、(91 ± 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 ± 11)%、(73 ± 14)%,P < 0.01];试验组总有效率(13.00%、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53.33%,P < 0.0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局部应用rhGM-CSF凝胶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邱学文;王甲汉;杨磊;任加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虽不常见,但屡有所遇,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各类肛周脓肿564例,其中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占本组患者1.4%(8/564),全组治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明国;陈志丹;陶正贵;廖晓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25例肝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PA、ChE、白蛋白(ALB)、胆红素(T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生化指标,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血清PA含量、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PA含量与ALB、TB之间无明显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血清ChE 活性与TB无明显相关,与ALB呈显著正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血清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 C级明显低于B级、A级及对照组;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C级血清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三级之间血清ChE活性差异也具有显著性;两项指标均呈现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降低的趋势.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其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的患者.结论: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和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志平;王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重型肝炎患者共58例次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CAPS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CAPS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补体、凝血功能的变化、两组总存活率.结果:CAPS组单次治疗后血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血尿素氮、肌酐、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治疗后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CAPS组总存活率57.1%,较对照组总存活率26.3%明显提高.结论:CAPS是一种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方法,内科治疗联合CAPS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吴素红;张桦;崔惠敏;叶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人体内药物的处置是通过吸收、转运、生物转化以及排泄四个步骤来完成,其中药物的吸收和转运由药物转运蛋白完成,而药物的生物转化则需要药物代谢酶的参与.
作者:郑志伟;劳海燕;余细勇;钟诗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测价值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分别分析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及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中共有37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阳性率为66.73%;其中儿童组占总数22.72%,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8.19%;青中年组占总数31.48%,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4.09%;老年组占总数45.80%,激发试验阳性率为44.14%.老年组与儿童组、青中年组相比较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小气道病变对儿童、青中年人哮喘的预测价值较高,对老年性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明娟;许银姬;林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女,54岁.患者因胸背部疼痛50 d,双下肢无力、尿潴留5 d就诊.体格检查:胸5椎棘突区轻度肿胀,触压痛明显,自胸5感觉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减弱,剑突水平以下腹部感觉减弱,双下肢自主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弱,被动活动各关节活动可,肌张力增高,肌力Ⅱ级,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巴氏征、克尼格征均阳性.辅助检查:X线平片:胸椎以胸5椎体为中心后凸畸形,胸5椎体变扁近似横置的硬币样改变,胸5双侧椎弓根显示不清,余椎体骨质结构未见异常,椎间隙尚可,椎线连续.
作者:石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5月间5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 ~ 50 min,平均40 min;出血10 ~ 100 mL,平均2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周~ 3个月,腹壁瘢痕不明显.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佳.
作者:吴宁;李强;周群;刘海亮;石党军;吴建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中对比剂肾病(CIN)和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的患者468例,按年龄70岁分为两组,< 70岁283例,≥70岁185例;按CIN诊断标准分为CIN组及非CIN组,< 70岁组中CIN 42例,非CIN 241例;≥70岁组中CIN 57例,非CIN 128例.分析CIN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大部分基线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70岁组组内比较颈动脉硬化(71.43% vs 51.04%)、颈动脉中内膜增厚(78.57% vs 51.04%)有明显差异(P < 0.05),而≥70岁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 70岁CIN患者中颈动脉硬化、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比率明显升高,与CIN的发生相关.
作者:刘俊;梁亚非;张怀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