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剂肾病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刘俊;梁亚非;张怀勤

关键词:肾疾病, 对比剂肾病, 颈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摘要: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中对比剂肾病(CIN)和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的患者468例,按年龄70岁分为两组,< 70岁283例,≥70岁185例;按CIN诊断标准分为CIN组及非CIN组,< 70岁组中CIN 42例,非CIN 241例;≥70岁组中CIN 57例,非CIN 128例.分析CIN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大部分基线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70岁组组内比较颈动脉硬化(71.43% vs 51.04%)、颈动脉中内膜增厚(78.57% vs 51.04%)有明显差异(P < 0.05),而≥70岁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 70岁CIN患者中颈动脉硬化、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比率明显升高,与CIN的发生相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腭扩展联合前牵引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咽腔和舌位置的影响

    目的:评价快速腭扩展联合前牵引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咽腔和舌位置的影响.方法:对17名不伴有呼吸障碍的青少年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实施快速腭扩展联合前牵引矫治.于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矫治后舌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反(牙合)解除,A点前移,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舌姿势处于与腭穹更加接近的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增加.结论: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矫治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上气道矢状径及改善舌位置,矫治结果有利于口颌形态及功能的改善.

    作者:田倩倩;邱严力;王凤岗;赵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30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方法:对30例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头颅CT及MRI检查发现不同程度梗死灶,19例未见梗死灶.入院急查血糖均偏低,为1.7 ~ 2.3 mmol/L.给予静推50%葡萄糖治疗,30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无死亡.结论:低血糖昏迷以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为主要表现且头颅CT检查无出血灶时容易误诊为急性脑梗死,对突然昏迷、偏瘫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急测血糖,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周业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损伤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对策、早期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487例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患者的注射途径、临床特征及治疗、护理过程,并对发生静脉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发生静脉渗漏,占化疗患者总数的1.85%,其中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无渗漏发生,静脉留置针发生3例,使用一次性静脉针发生6例,与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比较P < 0.05,且药物渗漏发生与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与性别、出凝血功能异常、联合放疗无关,所有患者经外敷、局部使用解毒剂后痊愈.结论: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与静脉注射途径、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及时发现并合理的处置可有效减轻药物渗漏的损伤.

    作者:王咏梅;李华珍;罗冬花;黄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相关因素.方法:以40例确诊为SLE并发ANFH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性别、年龄、民族、居住环境等相匹配40例无ANFH的SLE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的异同点.结果:病例组40例,平均年龄(26.95 ± 6.16)岁,并发ANFH病程1 ~ 126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雷诺现象、口腔溃疡、血管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糖皮质激素起始量、第一年1 ~ 2个月、3 ~ 6个月、7 ~ 12个月3个阶段糖皮质激素日平均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病年龄是保护因素(OR = 0.907,P = 0.034,95%CI 0.829 ~ 0.903),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OR = 2.069,P = 0.006,95%CI 1.230 ~ 3.481).结论:SLE并发ANFH与年龄、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口腔溃疡、抗心磷脂抗体、大剂量MP冲击、第一年口服激素治疗方案有关,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兆云;赵铖;米存东;陈战瑞;雷玲;唐美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SV-1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NGF和BDNF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NGF和BDNF.结果:HSV-1可感染U251细胞;正常U251细胞可表达NGF和BDNF;HSV-1感染U251细胞后,NGF和BDNF在感染后第6小时达高峰,之后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HSV-1可诱导U251细胞中的NGF和BDNF表达异常.

    作者:侯云;王斌;李玲;胡明;辛晓妮;钱冬萌;闫志勇;赵巍;宋旭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养阴消风散对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82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内服养阴消风散,对照组内服开瑞坦、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瘙痒症状短期控制情况,对有效患者再继续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疗效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短期(1疗程后)满意控制率,治疗组为40.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停药3个月后两组总疗效、复发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卜俊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脓肿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22例疗效分析

    乳腺脓肿是广大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脓肿形成一经确诊,必须外科脓肿切排.传统的切开引流换药法创伤巨大,换药痛苦,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愈合后遗留较明显的手术瘢痕,常导致乳房变形,很难为现代女性接受.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乳腺脓肿22例,均采用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

    作者:杜正文;王玉明;高迎飞;李新秋;朱德强;师贞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在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25例肝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PA、ChE、白蛋白(ALB)、胆红素(T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生化指标,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血清PA含量、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PA含量与ALB、TB之间无明显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血清ChE 活性与TB无明显相关,与ALB呈显著正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血清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 C级明显低于B级、A级及对照组;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C级血清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三级之间血清ChE活性差异也具有显著性;两项指标均呈现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降低的趋势.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其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的患者.结论: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和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志平;王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斜疝漏诊1例

    患者男,24岁,未婚未育.因阴囊右侧坠胀不适20 d入院,以站立、行走后为明显,平卧休息后缓解.查体:站立时阴囊右侧明显松弛下坠,阴囊双侧上方均可扪及蚯蚓状肿物,右侧明显.触之质软,成条索状,位于睾丸上方,无压痛.

    作者:刘创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半夏加茯苓汤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小半夏加茯苓汤对H22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小半夏加茯苓汤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小半夏加茯苓汤高剂量对小鼠H22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为13.7%,PCN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脾脏指数、脾细胞刺激指数和血清中TNF-α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可以抑制模型鼠肿瘤的生长,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蔡琨;冯泳;何前松;刘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品系大鼠皮下脂肪源干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的比较

    目的:对比SD 大鼠和Wistar 大鼠皮下脂肪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诱导分化能力,为ADSCs 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 大鼠和Wistar 大鼠各6 只取腹股沟脂肪垫,培养扩增ADSCs,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个品系来源的ADSCs 的形态.用第4 代细胞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别用茜素红和油红O 染色观察向成骨细胞分化后的矿化结节和向脂肪细胞分化后的脂质沉积.结果:两个品系来源的ADSCs 在细胞形态上没有显著区别,都能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结论:SD 大鼠和Wistar 大鼠腹股沟脂肪垫来源的ADSCs 诱导分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曲戎梅;姚红卫;戴景兴;陈白虹;张艳玲;林来兴妹;原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治疗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中、晚期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重型肝炎患者共58例次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CAPS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CAPS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补体、凝血功能的变化、两组总存活率.结果:CAPS组单次治疗后血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血尿素氮、肌酐、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1);治疗后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CAPS组总存活率57.1%,较对照组总存活率26.3%明显提高.结论:CAPS是一种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方法,内科治疗联合CAPS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吴素红;张桦;崔惠敏;叶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利用RT-PCR检测SM22基因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目的:检测SM22(smooth muscle 22)mRNA在人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M22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鉴定胃癌早期诊断筛查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14例胃正常组织中SM22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胃癌组织SM22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2.86%(39/4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1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SM22 mRNA表达量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86 ± 0.14和0.32 ± 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14对胃癌与正常配对标本中,有10对胃癌及正常组织中SM22 mRNA均表达阳性而且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有4对标本中SM22 mRNA只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阴性.结论:SM22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吕中全;闫晓红;李文梅;吕有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

    目的:观察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发生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冠状动脉抽血测定血浆内皮素的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将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急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者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 组.糖化血红蛋白介于6.5% ~ 7.3%者为L组;糖化血红蛋白介于7.4% ~ 8.3%者为M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8.4%者为H组.对各组无复流发生情况、内皮素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观察170例患者,34 例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20%.L组与M组相比,χ2 = 3.72,P = 0.054;L组与H组相比,χ2 = 5.38,P = 0.02;M组与H组相比,χ2 = 0.096,P = 0.757.L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为(2 320.5 ± 352.7)pg/mL; M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为(1 203.7 ± 113.1)pg/mL; H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为(1 215.1 ± 237.3)pg/mL.L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 = 5.998,P = 0.003).结论: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较空腹血糖控制不佳更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其可能机制为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更易损伤血管内皮系统.

    作者:叶虹;杨泽福;万建平;黄景文;罗韶金;杨玲;薛世荣;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鼻内镜手术前后进行嗅觉功能的测试,确定其嗅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嗅觉恢复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方法:采用CCCRC嗅觉测试方法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前、术后第24周分别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将结果按其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分型分期、过敏因素、吸烟、饮酒、中隔偏曲8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型分期和过敏两个因素对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中隔偏曲对嗅觉恢复的影响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嗅觉恢复情况与病变严重程度和变应性鼻炎有关,为了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尽可能地恢复,在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还需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汪静波;陈晓云;陈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Root ZX根尖定位仪在隐裂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Root ZX根尖定位仪在隐裂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4颗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患牙平均分两组,实验组Root ZX根尖定位仪电测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完成根备,充填,对照组用X线片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其余治疗与实验组相同.结果:两组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率分别为8.9%和13.0%,根管充填实验组适填率为89.1%,差填或超填率为10.9%,而对照组分别为90.1%、9.9%.以上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oot ZX根尖定位仪电测法测定隐裂牙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高,临床效果好.

    作者:廖军辉;邱敏坚;余梓东;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镇痛途径对家兔外周血强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两种镇痛给药方法对家兔外周血强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每组6只.建立福尔马林致痛兔模型后,A、B组分别经静脉和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根据行为判断标准进行疼痛反应评分,并检测致痛前(T0),致痛后10 min (T1)、20 min(T2)、40 min (T3)、2 h(T4)、8 h(T5)、24 h (T6)和48 h(T7)时家兔血清中强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水平.结果:舒芬太尼能有效降低福尔马林致痛兔疼痛反应.与T0比较,致痛后C组各观察时间点强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 < 0.05);A组强啡肽水平T0 ~ T3保持稳定,于T4升高;B组T0 ~ T4保持稳定,于T5升高.致痛后C组前列腺素E2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 < 0.05),A、B组分别于T6和T5降至致痛前水平,C组T7仍高于致痛前水平.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有助于保持强啡肽的稳定并抑制前列腺素E2的升高,硬膜外镇痛途径疗效优于静脉镇痛.

    作者:张明慧;王建荔;杜化娟;于明帅;温江涛;杨奇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

    例1 患儿女,12岁,因发现反复乏力、纳差、厌油8个月,再发5 d于2006年7月18日第2次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在我科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无黄疸型,给予甘草酸二胺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查体: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 cm,肝区叩痛(+),余无特殊.

    作者:胡章勇;黄赛;夏绍碧;石菡;范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前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定位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前大肠癌有效的治疗措施仍是手术治疗,而快速准确的定位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既往采用结肠镜检和钡剂灌肠造影等方法定位由于受检查医师技术和经验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1],近年我院应用结肠镜下金属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进行大肠癌术前的定位,获得了满意的手术定位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凌;王承辉;许捷鸿;易宏;胡华华;韦禹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带蒂大网膜移位修补膀胱阴道瘘的效果

    目的:膀胱阴道瘘是泌尿外科较难治疗的疾病,手术难度大,对术前术后护理的要求也比较高,本文探讨带蒂大网膜移位修补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对20例膀胱阴道瘘患者采用移位带蒂大网膜覆盖于膀胱和阴道瘘口修补后的创口之间,并通过改进修补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瘘口愈合,提高了手术治愈率.结果:20例手术均一次成功,其中18例痊愈,拔除各种引流管,嘱患者自然排尿后阴道内无漏尿发生;2 例患者术后发生尿瘘,留置导尿管2 ~ 3周后漏尿停止.全部病例随访半个月~ 8年,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带蒂大网膜移位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成功率高;术前充分准备、恰当的术式选择和修补方法及术后全面的护理等,有助于减少膀胱阴道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符厚圣;周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