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XCR3和CCR3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杜善梅;周韧;刘奎

关键词:淋巴瘤, 非霍奇金, CXCR3, CCR3,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检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3(CCR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T-NHL中的表达意义,探讨T-NHL的分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T-NHL中CXCR3和CCR3的表达,利用?字2检验分析两者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XCR3和CCR3总表达率为24.4%;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 0.05);CXCR3和CCR3总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根据肿瘤细胞是否表达CXCR3或CCR3来进一步分类T-NHL,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0-2010年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10 mg/d阿托伐他汀组和40 mg/d阿托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血UA、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40 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具有降低UA作用.其降低UA的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沈莹;张力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继发性高血压3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得到根治或改善.高血压常见于老年患者,常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现将3例老年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姜志茹;王汐;刘莉;赵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2010年我院确诊的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共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5岁,术后预后良好.术前超声检查1例未查出病变,其余5例均为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5例边界均欠清,1例为毛刺状;1例有点状钙化.病理检查:4例表现为导管内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其中3例伴间质浸润;2例为浸润性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癌细胞排列成岛状、巢状,可见菊形团、纤维血管轴心及栅栏状排列;癌细胞强表达ER、PR,NSE等,不表达CK5/6.结论: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良好,超声表现为边界欠清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后方回声增强;病理特征为岛状、栅栏状排列,并有纤维血管轴心及菊形团;免疫组化标记具有特征性,NSE、Syn强表达,CK5/6不表达,可辅助鉴别.

    作者:匡忠生;傅思莹;任明能;谢宇晖;朱世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在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25例肝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PA、ChE、白蛋白(ALB)、胆红素(T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生化指标,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血清PA含量、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PA含量与ALB、TB之间无明显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血清ChE 活性与TB无明显相关,与ALB呈显著正相关,与PT呈显著负相关.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血清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 C级明显低于B级、A级及对照组;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B级、C级血清Ch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三级之间血清ChE活性差异也具有显著性;两项指标均呈现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降低的趋势.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其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的患者.结论:血清PA含量和ChE活性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和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志平;王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损伤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肿瘤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预防对策、早期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肿瘤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487例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患者的注射途径、临床特征及治疗、护理过程,并对发生静脉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发生静脉渗漏,占化疗患者总数的1.85%,其中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无渗漏发生,静脉留置针发生3例,使用一次性静脉针发生6例,与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比较P < 0.05,且药物渗漏发生与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与性别、出凝血功能异常、联合放疗无关,所有患者经外敷、局部使用解毒剂后痊愈.结论: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与静脉注射途径、年龄、化疗次数、血管动脉硬化有关,及时发现并合理的处置可有效减轻药物渗漏的损伤.

    作者:王咏梅;李华珍;罗冬花;黄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RRT 联合微量泵同步输入多巴胺治疗严重低血压的透析患者23例

    目的:观察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微量泵输入多巴胺治疗严重低血压的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CRRT过程中,经微量泵输入多巴胺,B组单纯使用CRRT进行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量、超滤量(UFV)、透析过程中的平均血压、透析前和透析后的血压以及脱离CRRT改为常规血液透析的时间和透析例次.结果:A组低血压改善好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35.83 ± 28.35/74.42 ± 20.91) mmHg vs(13.64 ± 14.13/58.27 ± 9.27)mmHg,P < 0.05],A组的血流量(231.68 ± 19.95) vs (201.17 ± 14.78)mL和超滤量(2 866.67 ± 812.78) vs (2 073.64 ± 449.45)mL较B组有明显增加(P < 0.05),转入常规透析所用的时间(27.50 ± 9.03) vs (34.91 ± 7.97)h和透析例次(4.58 ± 1.51) vs (5.82 ± 1.33)例次,A组较B组也明显少(P < 0.05).结论:对于严重低血压的透析患者,采用CRRT联合微量泵同步输入多巴胺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防止低血压,提高透析效率的作用.

    作者:付宇;仇雷霞;赵武;芮海荣;石鹏;林为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饮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d,罗格列酮4 mg/d,晨服,如血糖控制不佳,再加用胰岛素;对照组给予磺脲类降糖药口服,如血糖控制不佳,再加用胰岛素,两组直至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理想或尚可水平,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分别检测体重、体质指数(BMI)、肝功能(AST、ALT、GGT)、OGTT(同步抽血化验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血脂(TC、TG)、HbA1c、肝脏B超,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TC、TG、AST、ALT、GGT、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治疗组更明显(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NAFLD安全有效,优于磺脲类药物.

    作者:沈英娣;刘波;田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法洛四联症手术前后的左心功能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检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手术前后左室功能.方法:用RT-3DE测量TOF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LVEDV、LVESV、LVEF的变化.结果根治术后LVEDV、LVESV、LVEF均增大,以LVEDV增大更为明显(P < 0.05).结论:RT-3DE可以准确评论TOF患者的左室功能.

    作者:雷芳;林毅;陈辉;王海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集束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对综合ICU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住ICU的18岁以上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配入集束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28 d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集束化治疗组入选后3 d和7 d 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 < 0.05);集束化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28 d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8 d病死率绝对值下降20%,其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集束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轶男;周立新;温伟标;强新华;邵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临床分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浆CCK、VIP和SS水平与胆囊收缩功能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HLD患者37例,其中脑型18例,肝型9例,混合型10例.18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CCK、VIP、SS水平,B超测定脂餐前面积(BS)和餐后2 h胆囊面积(AS),计算胆囊收缩率(GCR).结果:(1)各临床分型组HLD患者CCK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肝型及混合型组VIP和S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脑型组.(2)肝型和混合型组BS和AS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脑型组(P < 0.05),脑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HLD患者GCR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HLD患者CCK、VIP和SS水平不同,并且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不同.

    作者:徐磊;蔡永亮;王艳昕;侯志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的危害不仅在于以糖代谢为主的一系列代谢紊乱,还包括长期高血糖所引起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累及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等).内皮祖细胞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参与成人新生血管的形成.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糖尿病患者EPCs的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在糖尿病中,高糖是影响 EPCs数量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它对EPCs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作者:焦新旭;冯世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养阴消风散对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82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内服养阴消风散,对照组内服开瑞坦、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瘙痒症状短期控制情况,对有效患者再继续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疗效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短期(1疗程后)满意控制率,治疗组为40.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停药3个月后两组总疗效、复发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卜俊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气道病变对呼吸疾病的预测价值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测价值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分别分析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及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中共有37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阳性率为66.73%;其中儿童组占总数22.72%,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8.19%;青中年组占总数31.48%,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4.09%;老年组占总数45.80%,激发试验阳性率为44.14%.老年组与儿童组、青中年组相比较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小气道病变对儿童、青中年人哮喘的预测价值较高,对老年性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明娟;许银姬;林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体外冲击波对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bFGF、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法消化获得正常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并传代,用0.5 × 105 Pa、1.5 × 105 Pa、2.5 × 105 Pa三种强度能量ESW干预.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活性;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bFGF、CTGF变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FGF、CTGF mRNA表达.结果:ELISA检测B组bFGF OD值为12.920 ± 1.81,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B组CTGF OD值为2.451 ± 0.24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T-PCR法检测B组bFGF密度值为0.637 ± 0.051,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B组CTGF密度值为0.586 ± 0.045,与空白对照组和2.5 × 105 P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通过ESW适当能量的干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数量较大的软骨细胞;ESW作为机械应力在一定能量强度和频次的情况下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适当能量的ESW促进软骨细胞促增殖因子bFGF、CTGF表达.

    作者:王明波;邢更彦;李志国;刘运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学校恐怖症儿童的焦虑情绪与养育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学校恐怖症儿童的焦虑情绪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31例学校恐怖症儿童(研究组)和4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评估.结果:研究组SCARE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1);EMBU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偏爱被试因子和过度保护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P < 0.01),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过分干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和惩罚严厉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干涉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和偏爱被试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因子与患儿的焦虑情绪呈负相关,而父母亲的严厉惩罚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干涉保护因子则是患儿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1).结论:学校恐怖症患儿存在广泛的焦虑情绪,不良和矛盾的养育方式是患儿焦虑情绪的来源之一.

    作者:查彩慧;欧婉杏;汪玲华;杨思达;李志斌;麦坚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前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定位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前大肠癌有效的治疗措施仍是手术治疗,而快速准确的定位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既往采用结肠镜检和钡剂灌肠造影等方法定位由于受检查医师技术和经验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1],近年我院应用结肠镜下金属钛夹标记联合腹平片进行大肠癌术前的定位,获得了满意的手术定位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凌;王承辉;许捷鸿;易宏;胡华华;韦禹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液外用加电脑中频治疗腹内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桂枝茯苓液外用加电脑中频治疗仪与单纯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腹内型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44例治疗组患者在腹部外用桂枝茯苓液同时加电脑中频治疗,44例对照组单纯用电脑中频对腹部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腰围缩小总有效率77.2%,对照组有效率5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治疗组体重减轻总有效率56.8%,对照组有效率22.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胰岛素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桂枝茯苓液外用加电脑中频治疗仪的减肥疗效优于对照组,对于不适宜运动或不愿意运动的腹内型肥胖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减肥疗法.

    作者:熊小玫;余丽娥;林秋群;官惠文;赵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富血小板血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体外形成血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 细胞系,二次离心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含5%、10%、20%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条件培养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XTT)法测定HUVECs 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形态饱满、密度增大;XTT 比色法显示各浓度实验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 < 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S 期细胞明显增多(P < 0.01);体外成管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能形成完整的管状结构,小管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对照组小管形成结构不完整、面积小于实验组(P < 0.05).结论:PRP 能在体外明显促进HUVECs 的增殖及形成毛细血管腔,在组织再生或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张云松;何井华;戴丽冰;黎庆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1例

    患者男,38岁,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为了解临床分期遂行PET-CT检查,结果为ⅡA期.骨髓涂片显示全身骨髓代谢异常活跃,符合MM表现.在免疫固定电泳中检出γ区M成分IgA-λ,除IgA外,其余免疫球白浓度低于参考范围,尿本周氏蛋白阴性.

    作者:吴涛;姜瑞民;杜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

    目的:总结20例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初步经验.探讨采用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的心内手术能否为开展非常规微创切口的心内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女14例,男6例.其中3例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于右心房.全身麻醉下,双腔气管插管.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右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体外循环.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4 ~ 5 cm),经第4肋间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途转正中切口开胸手术,主动脉阻断19 ~ 28(22 ± 5)min,无大出血、术后再次开胸止血、脑部栓塞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 ~ 23(10 ± 5)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技术可行、安全,既减少了常规正中开胸的手术创伤,又没有过度延长体外循环时间造成的进一步全身器官损害,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手术切口小、美观.

    作者:郭惠明;张晓慎;谢斌;曾庆诗;罗智超;庄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