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邯英;王蓓;黄黛;张冬会;野战鹰
目的:建立CA125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检测(BA-ELISA)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纯化卵巢癌患者腹水得到CA125抗原,制备生物素化CA125抗体,酶标板包被生物素化BSA,建立BA-ELISA反应系统.观察本方法的灵敏度、回收率、特异度、稳定性等指标.测定卵巢癌患者以及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对比.结果:BA-ELISA方法灵敏度为3.18 U/L,与CEA、PSA等交叉反应率低;高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7.11%、99.96%,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7.97%、8.04%,稳定性好.本研究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回归方程为y=-6.830 + 1.014x,r=0.993.检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回归方程为y=1.936 + 0.937x,r=0.986.结论:BA-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在诊断卵巢癌等方面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无需昂贵仪器,适合广泛应用.
作者:曾昭伟;王学谦;李会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者53例(大血管病变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者39例(单纯糖尿病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sCD16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CD163、hs-CRP水平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CD163水平与hs-CRP浓度、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1,r=0.79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D163水平是影响T2DM患者IMT值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随访指标.
作者:陈秀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检测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RAEB)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二肽基肽酶10(DDP10) mRNA的转录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急性髓性白血病及RAEB型MDS患者外周血细胞DDP10 mRNA的表达量;采集RAEB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并随访其生存时间资料,分析两者与DDP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AEB患者外周血DDP10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初诊白血病患者(P<0.05),正常对照组与白血病患者之间DDP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RAEB患者总生存时间及外周血细胞数量与外周血DDP10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DP10在RAEB型MDS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高表达,提示DDP10是RAEB的一个特异性标志,但其与患者外周血细胞数量及生存时间无关.
作者:钟立业;耿素霞;杜欣;郑海涛;吴穗晶;李扬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病(MB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MM患者MBD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MBD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BD分级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73例患者中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53例(72.6%);(2)73例患者根据X线片检查进行MBD分级:0级10例(13.7%),1级2例(2.7%),2级7例(9.6%),3级24例(32.9%),4级30例(41.1%).(3)MBD 2 ~ 4级患者的ECOG评分、骨髓浆细胞比例、高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0 ~ 1级患者(P值均< 0.05),而4级患者的ECOG评分、骨髓浆细胞比例、高钙血症发生率高于2 ~ 3级患者(P值均< 0.05).不同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IgG型以及轻链型出现溶骨性病变的患者要多于IgA型(P值均< 0.05).(4)不同MBD分级患者诱导治疗反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骨骼疼痛及溶骨性损害在我国MM患者中的发生率高,利用影像学进行MBD分级显示发生溶骨性损害(2 ~ 4级)的患者中反应MM肿瘤负荷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多种指标明显高于未发生溶骨性损害的患者(0 ~ 1级),同时类型为IgG或轻链型的患者容易出现溶骨性病变.
作者:郭文坚;董爱淑;姚荣欣;何牧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研究儿茶素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8个不同梯度浓度的儿茶素进行甲基噻唑蓝(MTT)实验,观察儿茶素的半致死浓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及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儿茶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儿茶素对U25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62.25 μg/mL,儿茶素作用后U251细胞出现凋亡小体,阻滞于S期,Hoechst33342检测表明细胞凋亡明显.结论:儿茶素明显抑制U25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儿茶素具有开发为治疗脑胶质瘤药物的可能性.
作者:梁丽琴;金刚;党建章;代建国;陈卫平;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EB病毒(EBV)在儿童患者中的流行趋势和季节流行特点.方法:2005-2009年,对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取咽拭子,检测咽拭子中EBV-DN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检测患儿13 429例,阳性例数为2 003例,总感染率为14.9%;从2005年至2009年,儿童患者的EBV感染率由21.3%下降到12.2%,呈下降趋势;(2)按月统计,4月和10月EBV在儿童患者的感染率高,7月和8月感染率低;(3)EBV在男女儿童患者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3岁、4 ~ 6岁、7 ~ 9岁、10 ~ 15岁四个年龄组中,4 ~ 6岁年龄组EBV感染率高,但≤3岁年龄组感染人数多,占总感染人数的67.3%,感染的病症主要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9.4%.结论:EBV在武汉地区儿童患者的感染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为儿童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流行呈季节变化,4月和10月感染率较高,7月和8月感染率较低,主要以3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
作者:胡兴文;王维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比较沙利度胺联合佳支持治疗和佳支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重变化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沙利度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每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1次,剂量l50 mg,同时接受佳支持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佳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体重增加情况及KPS评分.治疗后2个月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体重增加、KPS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干,嗜睡,便秘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增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重及改善其KPS评分,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声池;邹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双相障碍复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对40例因复发再次住院双相障碍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分析,并进行为期4周、分为三个阶段的心理干预.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患者服药依从性从2.5%提高到80%.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能提高双相障碍复发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邓艳芳;张静辉;罗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2 (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膀胱癌、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CM2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黏膜中未见MCM2表达,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腺性膀胱炎(20%),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M2表达与膀胱癌不同分化程度、复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恶化程度逐渐升高,但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不相关.结论:MCM2表达是反映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葛波;宋建文;侯巧燕;李美琼;李勇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疾病(DeBakeyⅢ型)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和患者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连续收治的768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中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为常见(62.9%),约6.8%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全程主动脉CT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确诊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在减少住院病死率方面,腔内修复术较保守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对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患者及时行主动脉CT、D-二聚体等检查,早期确诊,尽早控制血压、心率,腔内修复术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作者:王慧勇;罗建方;刘媛;黄文晖;薛凌;谢年谨;何鹏程;陈纪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颅内非典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颅内非典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完全实性型3例,边界较清楚,平扫信号与脑灰质相似,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周无水肿;(2)部分实性型7例,边界欠清有浅分叶,平扫囊性部分信号类似脑脊液,实性部分呈混杂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瘤周无水肿,瘤内均有出血;(3)大囊型4例,病灶体积较大且呈偏心性生长,平扫囊性部分信号类似脑脊液,实性部分及囊壁类似于脑灰质,增强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周均有水肿;(4)完全实性型及大囊型病理结果均为WHO Ⅱ级,部分实性型均为WHO Ⅲ级.结论:颅内非典型室管膜瘤常表现为完全实性、部分实性及大囊性3种类型,且具有较特异性MRI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示病理的类型.
作者:朱晓军;许乙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糖尿病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现状,分析和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案.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文化程度、依从性以及医护人员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均可影响中医饮食护理效果.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加强个体化、针对性的专科宣教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培训的措施提高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质量.
作者:石彩霞;方坤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减少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成功在我科行改良法经左颈、右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的675例患者的颈部吻合口瘘的情况.结果:6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2例,瘘发生率为6.22%,无一例瘘入胸腔,住院时间(12.5 ± 8)d.结论:改良法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能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且治疗方便,愈合周期短.
作者:束余声;孙超;胡继宽;王书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20岁.因右侧臀部及会阴部疼痛2 d,出现红斑、水疱1 d就诊.2 d前右侧臀部及会阴部出现烧灼感及针刺样疼痛,随后右侧臀裂部及会阴、阴囊、阴茎皮肤出现红斑、集簇性水疱.3 h前出现排尿、排便困难,表现为排尿排便费力,等待时间长,但能自主排出大小便,下腹无明显胀痛.患者发病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身体健康,无膀胱炎、前列腺炎及便秘等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永强;汤予锋;尹继平;魏启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肾上腺皮质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肾上腺疾病标本(肾上腺皮质腺癌15例,皮质醇瘤16例,醛固酮瘤1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1例,正常肾上腺皮质2例)中CXCR4的表达;免疫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系(SW-13)中CXCR4的表达;将SW-13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待皮下成瘤后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CXCR4的表达.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癌标本中CXCR4表达阳性率为93.3%,远远高于在皮质醇瘤(25.0%)、醛固酮瘤(14.3%)、肾上腺皮质增生(阴性)以及正常肾上腺组织(阴性)中的表达水平.SW-13细胞系CXCR4阳性率为(61.35 ± 0.92)%,皮下移植瘤CXCR4的表达率为(71.39 ± 3.60)%.结论:CXCR4与肾上腺皮质腺癌有密切关系,可为肾上腺皮质腺癌以及其他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作者:罗佐杰;蒋莉;邝晓聪;梁杏欢;秦映芬;卢德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异丙酚组、t-BHP组、异丙酚预处理 + t-BHP组,给予相应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磷酸化水平变化,RT-PCR检测iNOS、eNOS表达.结果:t-BHP处理后,能显著诱导p38 MAPK磷酸化,激活iNOS、eNOS表达,而异丙酚预处理后能减轻这些变化.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p38 MAPK,减少iNOS、eNOS表达,减轻氧化应激从而起到保护HUVECs的作用.
作者:王乃田;肖华平;肖金仿;古妙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rt-PA联合必存对发病< 6 h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对住院收治发病< 6 h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2例给予rt-PA(0.9 mg/kg,大70 mg)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急性期脑梗死6 h内静脉溶栓率为37.8%,未发生脑出血现象,但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恢复仍需一段时间.溶栓患者20 d基本治愈61.9%,显著进步26.2%,进步7.1%,无变化2.4%,恶化2.4%.结论:6 h内给予rt-PA(0.9 mg/kg,大70 mg)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由于溶栓时间窗狭窄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的限制,溶栓治疗的比例很小,我们必须提高对脑梗死的认识,一旦出现脑梗死症状,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大限度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胡汉楚;许康;陈小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伴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的关系.方法:选取61例具有窦性心律且无血栓病史的DCM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14例4个亚组.选取1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了DCM亚组及对照组的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及MPV、PLT与心功能分级和LVDD的关系.结果:MPV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呈逐渐增高的趋势,Ⅱ、Ⅲ、Ⅳ级与对照组比较,Ⅰ级与Ⅲ、Ⅳ级比较,Ⅱ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随心功能分级增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Ⅱ、Ⅲ、Ⅳ级与对照组比较,Ⅰ级与Ⅲ、Ⅳ级比较,Ⅱ级与Ⅳ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各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V与PLT呈负相关(r=-0.613,P<0.01),MPV、PLT与LVDD偏相关分析显示均有相关性,分别为r=0.239,P<0.05及r=-0.233,P<0.05.结论:伴有窦性心律,无血栓史的DCM患者其心功能状态与MPV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提示伴窦性心律且无血栓形成的DCM患者,其心功能越差,血栓形成倾向越大.
作者:胡恩慈;李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护理要点.方法:109例在我院接受PCI的CAD患者根据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分为正常血糖(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糖尿病(DM)组,比较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程度及诊治现状.结果:入选患者中75.2%合并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各组分别为IFG组 2.44%、IGT组 47.56%、DM组 50%.73.91%患者为住院期间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发现有糖代谢异常,但住院期间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比例IFG、IGT、DM各组分别为50%、17.9%、75.6%.合并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与合并DM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CAD接受PCI患者中,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OGTT是发现早期DM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住院期间给予及时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是治疗糖耐量减低的有效方法.
作者:屠燕;朱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切除邻近重要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住院确诊为邻近重要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的患者47例,采用Brain LAB公司VectorVision2导航系统辅助切除肿瘤,分析其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顺利到达病变部位,病灶全切除27例(57.5%),次全切除15例(31.9%),部分切除5例(10.6%);平均注册误差为(1.4 ± 0.5) mm;手术时间91 ~ 164 min [平均(119.54 ± 21.44)min];术后症状好转36例(76.6%),症状无变化7例(14.9%),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4例(8.5%).结论:神经导航系统仅仅是一个向导,一种辅助工具,受影像学资料的准确性、注册的准确性及术中影像漂移位等因素的影响,神经外科医师术中要时时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系统的精确性,不能盲目依赖神经导航系统,需要具备神经解剖知识、娴熟显微手术技巧和丰富临床经验来完成手术.
作者:李波;朱世强;戴文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