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体林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

李艳丽;苗薇;谢华;崔志新;魏晓萍

关键词:
摘要: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目前治疗CA的方法很多,但普遍存在易复发现象.有学者发现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与疾病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乌体林斯治疗预防CA复发,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6例患者重度鱼胆中毒后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6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全部患者抽血检测肾功能、肝功能包括ALT,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学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用比色法测定尿N-AG的含量.分别于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及明显后遗症.结论重度鱼胆中毒患者及早及时进行了透析治疗,而且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并注意多脏器功能的保护,可降低重度鱼胆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绮;徐旭东;薛杨勇;范伟峰;朱济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死亡率较高,高于心脏病和癌症.出血性中风约占1/3,自发性脑内大量出血,目前多主张外科手术治疗.笔者近期收治脑出血43例,均采用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同时中西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觉民;汤忠华;樊炼;周柏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粪石嵌塞13例临床分析

    粪石嵌塞是便秘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大便在直肠内结聚成坚硬的粪团,而无法排出的病症.笔者近年收治13例此类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卫民;牛小平;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补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

    钙与维生素D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要素,而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手足抽搐、骨质疏松症等.目前我国有6千多万人口患有骨质疏松,有1亿多人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补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常见的药物.

    作者:丁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癌的肺外表现

    肺癌的肺部表现已有许多临床报道,然而肺癌的肺外表现报道较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许多国内外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菅兰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黄连依法炮制法及其合理应用

    黄连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此药为清热、泻火、燥湿之要药.

    作者:孙秀英;朱凤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卵管通水腹腔灌注氧氟沙星治疗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16例报告

    目的观察输卵管通水腹腔灌注氧氟沙星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0月~2003年4月142例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卵管通水腹腔灌注氧氟沙星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耐药的解脲支原体感染妇女16例有效.结论输卵管通水腹腔灌注敏感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邓小玲;连蔚;梁碧云;古伟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颅脑损伤26例治疗分析

    我院自2000~2002年收治老年颅脑损伤病人26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焱;赵林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卒中420例死亡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世界第二.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为研究脑卒中死亡相关因素,现将我院1990~2002年420例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以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曹原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前尿道结石1例报告

    小儿尿道结石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用非手术疗法成功取出尿道结石,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儿,男,1岁.因排尿时哭闹、手抓阴茎、尿呈滴状1天就诊.查体:包皮覆盖尿道口,不能上翻,沿尿道距尿道口约6cm处可扪及尿道内有一包块,质硬,触之患儿哭闹加剧.B超提示:前尿道内有一大小约0.8cm×0.5cm之结石.诊断:(1)包茎.(2)前尿道结石.

    作者:程波;钟银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与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乐脉颗粒,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瘀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复发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严萍萍;戚玮琳;李勇;范维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16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应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64例,分为A组(n=70)为常规治疗+硝普钠组;B组(n=94)为常规治疗组.结果 A组显效62例(88.6%),有效8例(11.4%),总有效率(100%),B组显效66例(70.2%),有效12例(12.8%),总有效率(8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普钠对急性左心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玉蓉;李稳慧;陈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5岁.有输血及饮酒史.既往有冠心病、哮喘性支气管炎病史.2002年5月12日被家人发现脐臌出,就诊.查体:巩膜无黄染,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心脏(-).腹膨隆,硬,脐臌出,不能还纳,脐以上静脉扩张,迂曲,无蜘蛛痣,肝脾无法触诊,腹叩浊,腹围123cm,下肢无浮肿.血常规(-),HCV(+)、B超示:肝密度略增强,肝右叶有一0.8cm×1.3cm的阴影,边缘不清,脾厚,腹腔充满液体.

    作者:李英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癣50例疗效观察

    糜烂型扁平苔癣在口腔门诊接诊中时有所见,此类患者在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亦有较重的思想负担,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尚欠满意疗效,往往疗程很长,容易使医患双方失去信心.如果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配以中医药疗法则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王亮;苏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碘酊注入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及并发感染的58例分析

    前庭大腺囊、脓肿都为妇科外阴炎症常见的病种,以往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我院妇科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在门诊对58例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行穿刺抽液后注入2%碘酊疗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亚仙;张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列腺移行带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前列腺移行带指数(TZI)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观察58例BPH患者,其中22例为门诊治疗患者,36例为入院手术患者,检测上述患者的TZ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总体积(PV)、前列腺移行带体积(TZV)指标、大尿流率(MFR),并将TZI与其他指标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并将门诊治疗患者与入院手术患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ZI与IPSS、QOL、MFR及RU呈正相关,门诊保守组与手术组的PV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的TZV、TZI、MFR及RU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TZI可以作为BPH的诊断指标,而且可作为选择BPH治疗方法的重要参考.

    作者:纪志刚;李汉忠;肖河;王惠君;尹君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去年7月,我科成功护理了1例心包留置导管的病人,导管留置45天,放液31次,共2720ml,期间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琳燕;赵秀文;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100例疗效观察

    1999~2003年4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100例,并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50例,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对照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芳;张玉英;施先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选择性臂丛加颈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锁骨骨折内固定是骨科的常见手术,该手术的麻醉方式已被广泛探讨,各有优缺点[1].我们根据臂丛神经的解剖特点和手外科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进行选择性臂丛阻滞加颈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简志刚;王立勋;李建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复方冬眠灵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复方冬眠灵(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为儿科临床常用来镇静的药物之一.由于本品有较强的刺激性,故在静注时不可漏入皮下或注入动脉否则可导致皮下坏疽.由于儿科年龄较小的患儿在输液时基本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所以发现部分病人在头皮静脉注射复方冬眠灵时,因药液外渗而造成头皮局部组织损伤.为使儿科护士在静注本品时严格把好操作关及药液外渗后的处理,现将我院1992年4月~2002年6月14例患儿因注射复方冬眠灵时外渗而造成皮肤损伤的特点、处理及预后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