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前尿道结石1例报告

程波;钟银鹏

关键词:
摘要:小儿尿道结石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用非手术疗法成功取出尿道结石,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儿,男,1岁.因排尿时哭闹、手抓阴茎、尿呈滴状1天就诊.查体:包皮覆盖尿道口,不能上翻,沿尿道距尿道口约6cm处可扪及尿道内有一包块,质硬,触之患儿哭闹加剧.B超提示:前尿道内有一大小约0.8cm×0.5cm之结石.诊断:(1)包茎.(2)前尿道结石.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痰阻胞宫型不孕治验2例

    1 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35岁,1999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婚后10年不孕.患者于1989年结婚,婚后夫妻同居至今未孕,曾前往本地外地多家医院诊治,服用多种中、西药均无疗效.现睡眠梦多,乏力,动则易出汗,白带量多而质清稀,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少量血块.

    作者:郝子鑫;于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89例手术治疗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焱;赵林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卒中420例死亡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世界第二.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为研究脑卒中死亡相关因素,现将我院1990~2002年420例脑卒中患者死亡率以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曹原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冠脉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临床诊断的方法是依靠非介入的方法: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CT,MR等[1],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PTCA术,冠脉搭桥术也成为治疗冠心病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要准确定位就必须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方法由周围动脉血管插入专用造影导管到主动脉根部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使冠状动脉充盈后即可显示冠状动脉的分布和狭窄或堵塞情况,从而确定诊断[2].自1996年我院开展此项检查以来,共做155例,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我们在冠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芳;张赐宝;郭玉芳;徐海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66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198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97例,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166例,取得显著疗效,且没有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哮喘儿童序贯治疗前的病程对肺功能及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病程长短对肺功能及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接受皮质激素干粉(二丙酸倍氟松或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108例哮喘患儿,按患儿接受长期管理前的病程,分为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测定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MEF.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MEF值均低于预计值的80%,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FVC、FEV1均达到80%以上,第一、二组PEF值达到80%以上,第三组PEF值为77%,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反映小气道功能的MEF却因病程不同而改善程度不同,第三组MEF增加的百分比值明显低于第一、二组,P<0.05.结论对于已确诊的哮喘患儿要尽早予以吸入皮质激素治疗,防止气道重塑的发生,改善肺功能.

    作者:戴星;张少明;钱耀琴;顾洪亮;王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6例诊断体会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时准确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现将我院4年来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张丽君;张卫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大出血3例报告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3例十二指肠Dieulafoy致大出血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邬家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牵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0例报告

    老年股骨颈骨折多因继发骨折不愈合,和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多主张行股骨头置换治疗,本人从1990~2000年在家庭病床行水平皮牵引及骨牵引治疗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68例

    我院1999~2001年应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盐酸山莨菪碱在产程进展中的应用与护理

    近几年来,在产程进展中,应用盐酸山莨菪碱做静脉注射.结果表明:盐酸山莨菪碱能缩短产程,加快产程进展,且副作用小.现将应用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及治疗对策

    我们总结了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时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萍;张长忠;张丽娟;葛文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仿A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

    目的总结应用A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经验并吸取教训.方法应用天津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 13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获得随访126例,其中124例在4~12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无急、慢性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无骨不连,肢体功能良好.结论仿A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刘太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五倍子治疗尿布皮炎74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2001年9月~2002年12月用中药五倍子治疗尿布皮炎7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荣;臧玉红;朱露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麻黄汤对哮喘小鼠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麻黄汤对哮喘小鼠的作用.方法 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治疗组,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组织IFN-γ和IL-4阳性表达情况.结果麻黄汤治疗组小鼠炎症比哮喘组明显减轻,支气管内及其周围炎症细胞明显减少(P<0.01),IFN-γ阳性细胞表达比哮喘组明显增加(P<0.01),而IL-4阳性细胞表达则比哮喘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麻黄汤能够改善哮喘小鼠的支气管炎症,通过调节Th1/Th2比例,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黄建明;田伟;张在其;陈东波;刘思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典型表现是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颅神经及周围疾病,是一种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为其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冯益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以晕厥为表现的癫痫发作2例

    1 病历摘要例1,男,8岁,于7岁时无任何诱因出现1次晕厥,约1min缓解.在当地医院查脑电图异常,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1月余自行停药.1996年3月22日在学校课间操时又有类似的发作,持续约2min.晕厥时面色苍白、无记忆,不伴抽搐,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缓解后自觉疲乏而来我院就诊.

    作者:高慧敏;周艳玲;沙纯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颅骨修补60例临床体会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我院自2000~2002年共进行颅骨修补手术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颅骨修补手术的手术时机、修补材料及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预防和处理做一分析.

    作者:刘虔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为治疗组,18例慢性HCV感染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苦参素注射液每日600mg或40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9例中血清HCV-RNA转阴4例(44.4%),对照组18例中血清HCV-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每个月末血清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有抑制HCV增殖的作用,有望成为抗HCV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梁红岩;顾伟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与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乐脉颗粒,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瘀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复发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严萍萍;戚玮琳;李勇;范维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