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与长期随访分析

姚锦容;韩伟华;林永霞;谭丽然;张励庭

关键词:青年高血压, 动态血压, 超声心动图, 靶器官损害, 长期随访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12月于我院心脏中心接受24 h动态血压检查的高血压患者226例,按年龄分为青年高血压组99例,中老年高血压组127例.入选的患者均在心脏中心进行规律就诊,随访至2010年12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血管危险因素、24 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的变化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提示,青年高血压组阳性家族史和不良个人习惯较多,体质指数较高(P<0.05),甘油三酯和血尿酸较高(P<0.05).舒张压高于中老年高血压组.基线及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两组无差异(P>0.05).但中老年高血压组的左心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高于青年高血压组(P<0.05).青年高血压组72例患者随访至终点,随访率72.7%.中老年高血压组97例患者随访至终点,随访率76.4%,平均随访时间(37.8 ±4.9)个月;青年组降压达标率74.8%,中老年组降压达标率71.2%(P>0.05);两组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3.8%、21.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较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长期随访靶器官损害较中老年组发生率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胎妊娠妇女选择性减胎术6例护理

    一次妊娠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胎儿称多胎妊娠.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随之增加[1].多胎妊娠带来许多医学、伦理、社会和经济问题.母亲并发症和围产儿不良的结局增加[1].对多胎妊娠进行胚胎减灭术,已成为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3].

    作者:曹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与肺腺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是单层立方肺泡上皮的灶性轻至中度非典型增生,病灶通常不超过5 mm,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种类型.WHO在1999年将AAH正式列为肺腺癌浸润前病变.近10年来,肺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AAH相关的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多种致癌因素增多有关[1].应用

    作者:肖维华;陈国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MACC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OVCAR-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l)小发卡RNA(small hair 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卵巢癌细胞OVCAR-3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MACC1特异性shRNA序列,插入栽体p-super-EGFP-1中.重组栽体转染OVCAR-3,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OVCAR-3细胞中MACCl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MACC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OVCAR-3细胞中MACCl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成功构建MACC1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ACC1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张瑞涛;史惠蓉;陈志敏;黄好亮;刘惠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和恶化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病变的稳定性和自然过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内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指标,并视为致心血管疾病

    作者:杨丽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探讨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切口和上腹正中切口不同入路在胃底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手术近期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138例贲门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左前外胸小切口76例(经胸组)、上腹正中切口62例(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食管切除长度、胃食管吻合情况、术中清除淋巴结例数、上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手术后住院时间、切除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术清除淋巴结例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手术后住院时间、切除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切除长度、上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中的肺部感染有差异(P<0.05).结论: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治疗责门癌经左前胸小切口患者应该注意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经上腹正中切口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注意术中上切缘情况,应用术中冰冻活检,预防上切缘阳性.

    作者:林艇;蓝斌;谢春发;黄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肿瘤干细胞及其治疗对策

    癌症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疾病,其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上个世纪的癌症生物学家们通过一个随机模型来解释癌症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一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群在发生基因突变后获得不可控的增殖能力.经过一定积累后,有增殖和生存优势的细胞克隆便形成肿瘤.这些肿瘤细胞不仅可以维持自身的生长,而且在异体移植后可以致瘤.随机理论主张,癌症是由一个细胞克隆或由一组有相似增殖能力的克隆组成,一个癌组织中细胞形态和特性都是一致的,而且每个癌细胞均可以启始和播种肿瘤.因此从理论上讲,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杀伤所有的肿瘤细胞.

    作者:张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和IL-18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及IL-18水平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76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自发性细茵性腹膜炎(SBP)组22例和无菌性腹水(SA)组54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AO,评估其肠黏膜屏障功能;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ETX和IL-18,偏相关分析DAO、ETX及IL-18间的关系.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BP组和SA组患者血清DAO、ETX及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SBP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SA组患者(P<0.01);肝硬化腹水患者血DAO与ETX、ETX与IL-18均呈正相关(r=0.437,P<0.01;r=0.686.P<0.01).结论: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合并SBP可加重肠黏膜损伤和内毒素血症,IL18与肝硬化腹水及SBP的发生有关,联合监测血DAO、ETX与IL-18有助于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对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杜兰霞;褚燕君;贾百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结合珠蛋白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是血清α2球蛋白组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的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其主要功能是结合血红蛋白(heamoglobin,Hb)并将其运至肝中代谢,从而避免Hb和铁从肾脏丢失以及对肾脏的损伤.

    作者:黄光琳;郑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肿瘤的抗转移治疗

    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一般经历肿瘤细胞局部扩散、内渗入血管内(intravasation),在循环内存活下来,从血管内外渗,后在器官内植入[1].播散的细胞必须克服一些阻碍转移的天然障碍,每一个器官对肿瘤细胞的屏障作用和微环境不一定相同.肿瘤细胞有能力渗透到远隔器官,不一定意味着能在这些器官内栖居下来.许多基因,包括启动肿瘤基因、转移启动基因、转移进展基因和转移毒性基因,参与转移过程.

    作者:徐克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与长期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1-12月于我院心脏中心接受24 h动态血压检查的高血压患者226例,按年龄分为青年高血压组99例,中老年高血压组127例.入选的患者均在心脏中心进行规律就诊,随访至2010年12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血管危险因素、24 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的变化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提示,青年高血压组阳性家族史和不良个人习惯较多,体质指数较高(P<0.05),甘油三酯和血尿酸较高(P<0.05).舒张压高于中老年高血压组.基线及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两组无差异(P>0.05).但中老年高血压组的左心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高于青年高血压组(P<0.05).青年高血压组72例患者随访至终点,随访率72.7%.中老年高血压组97例患者随访至终点,随访率76.4%,平均随访时间(37.8 ±4.9)个月;青年组降压达标率74.8%,中老年组降压达标率71.2%(P>0.05);两组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3.8%、21.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较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长期随访靶器官损害较中老年组发生率低.

    作者:姚锦容;韩伟华;林永霞;谭丽然;张励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房纤颤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病理学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心房纤颤、左房血栓及心房肌病理改变严重程度这3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心房纤颤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病理学基础.方法:2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按照房颤持续时间、左房血栓大小、心肌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整理成三组等级资料.运用SPSS软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出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与左房血栓大小的相关系数为0.416(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与左房心肌病理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517(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左房血栓大小与左房心肌病理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593(P<0.01),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心腔血栓大小、心肌病理学改变严重程度是三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三者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房肌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排列走形紊乱程度、Aschott细胞数量、间质水肿程度、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等方面都进一步加重,心腔血栓的发生率及血栓重量也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锐雄;蓝斌;马陈声;王少洪;朱天翔;杨彦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食管癌骨转移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骨转移骨显像影像学特征,归纳其发生骨骼转移的规律和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7年进行过核素全身骨骼显像的20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COX逐步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统计.结果:20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核素全身骨扫描随访,发生骨转移43例.骨转移阳性率21.39%.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胸部骨骼、四肢及颅骨.中肋骨的假阳性率高.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至手术的时间、鳞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局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后规范化治疗情况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骨转移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明确这些危险因素及骨转移的高发时间有利于骨骼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

    作者:温琥玲;游金辉;谢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颧部带蒂皮瓣联合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外伤导致的眼睑缺损病例逐年增多,其中大面积的下睑全层缺损亦不少见.眼睑不仅是保护眼球的第一道屏障,而且具有重要的美学特征.眼睑缺损常导致角膜暴露和结膜炎症,严重时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失明.因此,及时修复缺损眼睑在功能上和美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永强;李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诊治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6例分析

    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临床比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以腹胀、腹痛、呕吐为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又因发病年龄小,易误诊漏诊,延误病情.本院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崩腹腔镜技术诊治小儿胆道穿孔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守华;邓庆强;冯亮;陶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啶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诱导和插管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作用.方法:3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组于诱导前给予DEX(1μg/kg)静脉泵注,15min内完成,然后行麻醉诱导.C组诱导前等量生理盐水泵注,麻醉方法同D组.分别记录,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1 min(T4)、3 min(T5)、5 min(T6)7个时点的SBP、DBP、MAP和HR以及To和T1的OAA/S镇静评分.结果:T3时点,与C组相比,D组HR显著降低(P<0.05),MAP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时点两组MAP和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AA/S镇静评分,与T0相比,C组T1时不变,D组T1时显著下降(P<0.05);D组T1时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使用DEX具备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

    作者:周南;周锦;刘晓江;吴特热格勒;张铁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丹参酮胶囊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0例

    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中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和性激素调节作用,临床广泛应用其治疗寻常痤疮.近2年我科共收治10例丹参酮所致多形红斑型药疹,先报告如下.

    作者:袁定芬;白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是否能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的血清标志物.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脑梗死组用改良的Zea Longa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动物模型.对照组手术步骤同脑梗死组,但不插入线栓.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缺血脑组织含水率测定鉴定模型的成功.测定术前、术后2 h内的大鼠血清IM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含水率测定均证明动物模型制作成功.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术前血清IM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术前术后的血清IMA水平分剐为(0.190±0.013)和(0.314±0.011)ABSU(P<0.01).对照组术后血清IMA水平比术前略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术后血清IM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IMA在急性脑梗死大鼠血中增高,提示血清IMA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脑梗死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张珊珊;张兆辉;汪宁;李慧;黄刚;刘美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理盐水袋在巨型脐膨出关腹困难中的应用

    先天性脐膨出是指腹壁的发育缺损,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缺损突入脐带基底部,外面覆盖一层囊膜.巨型脐膨出是指脐周腹壁缺损直径超过5 cm的脐膨出[1],除胃、肠道外,常伴有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脱出体外.

    作者:董琦;林海;李权;彭小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KLF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LF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8例大肠癌及4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KL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中为44.1%,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82.5%(P<0.05),KLF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Dukes 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KLF6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宋锐锋;万晓娟;徐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婴儿为研究对象,监测生后黄疸出现至消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全年共分娩活产婴儿4 349例,失访213例.实际观察婴儿4 136例,生后出现黄疸的婴儿3 954例(95.60%);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95例(14.39%).(2)经多元回归分析,早产(OR值2.136,95% CI 1.281~5.123)、胎膜早破(OR值1.672,95%CI 1.025~6.369)、头颅血肿(OR值1.892,95% CI 0.636~5.657)、低出生体重(OR值1.985,95%CI 2.031~5.359)、剖宫产(OR值1.501,95% CI 1.698~5.236)、窒息(OR值1.867,95%CI 1.220~4.123)、母亲患妊娠期糖尿病(OR值1.723,95%CI 2.013~5.017)、母子血型不合(OR值2.823,95% CI 1.524~4.421)、同胞有高胆红素血症者(OR值2.378,95%CI 0.867~4.523)是新生几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95.60%的新生儿出现黄疸;14.39%的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科医生进驻产科爱婴区查房、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重点监测是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核黄疸的有效医疗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田青;李晓东;查文清;何中倩;蒙好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