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和厚朴酚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影响及Caspase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

谭茵;莫立乾;蔡玉婷;张超

关键词:和厚朴酚, SW480细胞, 凋亡, Caspase家族
摘要: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Caspase凋亡途径的研究.方法:利用MTT检测和厚朴酚在不同浓度和时问下对SW48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及Caspase-3,-8,-9 酶活性检测方法和厚朴酚诱导下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指标及路径.结果:MTT结果显示和厚朴酚具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体外增殖,其抑制率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处理24,48,72 h的IC50值分别是54.36、44.72、36.20 μmol/L.和厚朴酚作用细胞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多(P<0.05),表明和厚朴酚能阻滞细胞于G0/G1期.荧光染料 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核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Caspase家族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胞内Caspase-3,-8,-9酶家族分别被激活.其活性随不同时间点升高(P<0.05).结论: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增殖,并诱导大肠癌细胞SW480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发生凋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下三种胆总管探查方式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小切口下3种胆管探查方式:经胆囊管、一期缝合及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符合标准的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经胆囊管组(46例)、一期缝合组(57例)及T管引流组(61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等.结果:除术后输液量低于一期缝合组外(P<0.05),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在其余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中类似(P>0.05),T管引流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或长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术后总并发症20.1%(33/164),3组早期并发症无差异(P>0.05),T管引流组晚期并发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3种小切口下胆总管探查方式安全、有效.在一定适应证下,经胆囊管或一期缝合胆总管探查明显优于T管引流,可作为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

    作者:郝立校;王坚;蔡珍福;皋岚雅;焦成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胱抑素C和简化MDRD公式在评价肿瘤化疗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简化MDRD公式在诊断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6月住院已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检测血清中CysC、肌酐(Cr)及尿素(Urea),以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比较CysC与其他指标评估GFR的价值.结果:CysC与GFR的相关性高于Cr及Urea,AUCROC按面积大小排列为CysC>Cr>Urea.结论:CysC能敏感提示肿瘤化疗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水平初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作者:张建;黄艳春;穆朝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凯力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凯力康注射液组和依达拉奉组,分别用两种药物治疗,用药14 d,总观察时间为90 d.于用药后第14天及90天进行评价.主要疗效指标采用NIHSS评估;采用Bartha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1)凯力康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和第9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依达拉奉患者治疗后第14天和第9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凯力康组的Bra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5).依达拉奉组的Ban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凯力康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依达拉奉组有效率为7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90d 1型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低于3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患者用药后出现1例不良反应,考虑系因用药前8 h曾用卡托普利所致.结论:凯力康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疗效.尤其对 1型脑梗死远期疗效显著,其对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拱忠影;臧大维;卢轶;宋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幼年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幼年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外科手术切除的幼年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特征、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幼年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在组织学上具有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伴黏液变性、囊性变及凋亡活跃等特点.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S-100、Vim阳性;NF标记弱阳性;EMA、Ker、CgA、Syn、Desmin、Myoglobin、Actin、CD99、CD68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多发于30~50岁的成人,发生于幼年者罕见,其诊断除依赖病理形态学特点外,还需要结合肿瘤与神经的关系、免疫组化表型等.

    作者:张春莉;杜雄;尹香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科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儿科院内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并监测其耐药性.方法:收集惠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238株痛原菌,以克雷伯菌属为多123株(51.7%).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50株(21.0%);123株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s的菌株96株(78.0%);1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菌株12株(63.2%).产ESBLs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的相应细菌.检出41株(80.2%)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a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未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a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结论:儿科的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茵以克雷伯菌属多见,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多,两类痛原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作者:孙丽媛;赵云冬;张亚文;李明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手术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胸腺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经胸骨正中劈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麻醉诱导:TCI丙泊酚(采用血浆靶控,浓度为4μg/mL)和舒芬太尼(采用效应室靶控,浓度为0.4 ns/mL)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无肌松药,通过BIS维持在40~60之间调节丙泊酚的浓度;通过血压维持在基础血压的±20%~30%调节舒芬太尼的浓度.记录诱导插管的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切皮时患者是否有体动反应.及苏醒、拔管、和出室时间、术毕拔管情况、术后48 h内再插管情况及麻醉诱导期间和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切皮时无一例患者发生体动反应.无肌松药下TCI丙泊酚及舒芬太尼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清醒时间(2.47±1.58)min,拔管时间(5.44±3.22)min及出室时间为(11.44±3.93)min.术毕拔管率为100%.术后再插管率为2.5%.结论:MG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TCI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胸腺切除手术.

    作者:石好;左明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Gefitinib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Gefitinib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口服Gefitinib 250 mg/d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至少30 d,复查CT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68例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曾经使用过一种以上化疗方案,可评价疗效67例,其中CR 2例(3.0%),PR 24例(35.8%),SD 18例(26.7%),PD 24例(35.8%).有效率(CR+PR)26例(38.8%),疾病控制率(CR+PR+SD)44例(65.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9 M,总生存期为3.3~50.7M(中住生存时间9.5M),19例生存时间超过1年,1年生存率为28.4%.5例生存时间超过2年,2年生存率为7.5%,长1例存活超过4年,达50.7个月.Gefitinib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四肢关节疼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及腹痛,只有1例原有慢性肺部纤维化疾病,服用后严重间质性肺炎导致死亡.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改变.结论:Gefitinib对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并且可以作为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作者:黄雪琴;张为民;谢波;郑积华;徐志勇;王仙赐;林金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相关分析

    目的:检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分析其对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留取血样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抑郁组的E2和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焦虑组的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T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抑郁焦虑共病组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E2、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施凤;任慕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和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5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法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定.以病灶/本底摄取比值(L/B)>2.0判定为恶性,反之判定为良性病变.结果:35例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良性病变10例.25例乳腺癌患者中,视觉分析法诊断正确24例;10例良性病变患者中,视觉分析诊断正确10例.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0%、100%和96.O%.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L/B比值分别为2.87±0.141和1.21±0.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不仅能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定性以外,而且还能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进行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朱旭生;邹德环;余立群;李镜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房纤颤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病理学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心房纤颤、左房血栓及心房肌病理改变严重程度这3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心房纤颤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病理学基础.方法:2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按照房颤持续时间、左房血栓大小、心肌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整理成三组等级资料.运用SPSS软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出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与左房血栓大小的相关系数为0.416(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与左房心肌病理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517(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左房血栓大小与左房心肌病理改变的相关系数为0.593(P<0.01),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心腔血栓大小、心肌病理学改变严重程度是三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三者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房肌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排列走形紊乱程度、Aschott细胞数量、间质水肿程度、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等方面都进一步加重,心腔血栓的发生率及血栓重量也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锐雄;蓝斌;马陈声;王少洪;朱天翔;杨彦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发生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我院诊治的43例严重医源性榆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妇产科手术损伤34例,泌尿外科6例,普外科3例.37例行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23例(62.2%)获得治愈,其中有4例先后行了2次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后获得治愈.7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5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行输尿管膀胱瓣吻合术及1例回肠代输尿管术均获得治愈.1例行患肾切除术.随访3~33个月(平均10.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熟悉局部解剖、细致规范手术是预防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关键:根据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时间和类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输尿管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膀胱瓣吻合、回肠代输尿管等方法处理,疗效满意.

    作者:姜少军;谢克基;蔡岳斌;邓向荣;王斌;韦兴华;钟惟德;胡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和厚朴酚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影响及Caspase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Caspase凋亡途径的研究.方法:利用MTT检测和厚朴酚在不同浓度和时问下对SW48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及Caspase-3,-8,-9 酶活性检测方法和厚朴酚诱导下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指标及路径.结果:MTT结果显示和厚朴酚具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体外增殖,其抑制率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处理24,48,72 h的IC50值分别是54.36、44.72、36.20 μmol/L.和厚朴酚作用细胞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多(P<0.05),表明和厚朴酚能阻滞细胞于G0/G1期.荧光染料 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核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Caspase家族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胞内Caspase-3,-8,-9酶家族分别被激活.其活性随不同时间点升高(P<0.05).结论: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体外增殖,并诱导大肠癌细胞SW480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发生凋亡.

    作者:谭茵;莫立乾;蔡玉婷;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B型钠尿肽的变化

    目的:探讨全血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ICU病房对鉴别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因呼吸困难收入ICU救治的患者43例作回顾性分析,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2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BNP浓度为(2433.69±1 276.23)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BNP浓度为(560.60±518.96)pg/mL,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BNP水平较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BNP浓度的检测在ICU对于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紫杉醇致罕见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60岁,因左耳周围区域麻木1周,于2009年5月15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6/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 mmHg,一般状态好.PET/CT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癌伴颅脑、纵隔及右肺门淋巴结、胸椎多发转移.血液常规分析、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作者:吕东来;胡宗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生理盐水袋在巨型脐膨出关腹困难中的应用

    先天性脐膨出是指腹壁的发育缺损,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缺损突入脐带基底部,外面覆盖一层囊膜.巨型脐膨出是指脐周腹壁缺损直径超过5 cm的脐膨出[1],除胃、肠道外,常伴有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脱出体外.

    作者:董琦;林海;李权;彭小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原因及改进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50例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的患儿,33例行腺样体加扁桃体切除术,9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8例单纯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12个月,按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评定疗效.结果:治愈45例(90.0%);显效3例(6.0%),包括单纯行腺样体切除而有扁桃体肥大者1例,肥胖1例,鼻部阻塞1例;有效2例(4.0%),包括术后鼻腔粘连1例,Williams综合征1例;无效0 例.结论: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之一,影响手术疗效的原因有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肥胖、鼻部疾病、颅面部畸形等其他并发症.对于未达到治愈标准的患儿要分析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继续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马永忠;黄桂球;陈嵘;冯卫文;傅敏仪;陈美珍;叶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奥扎格雷联合镁剂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偏头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神经疾病之一,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缺乏完整诠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采用奥扎格雷联合三磷酸腺苷氯化镁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丽;周艳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啶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诱导和插管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作用.方法:3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组于诱导前给予DEX(1μg/kg)静脉泵注,15min内完成,然后行麻醉诱导.C组诱导前等量生理盐水泵注,麻醉方法同D组.分别记录,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1 min(T4)、3 min(T5)、5 min(T6)7个时点的SBP、DBP、MAP和HR以及To和T1的OAA/S镇静评分.结果:T3时点,与C组相比,D组HR显著降低(P<0.05),MAP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时点两组MAP和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AA/S镇静评分,与T0相比,C组T1时不变,D组T1时显著下降(P<0.05);D组T1时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使用DEX具备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

    作者:周南;周锦;刘晓江;吴特热格勒;张铁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代谢综合征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96例.按以下方式分组:(1)伴有MS和不伴有Ms,比较两组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患病率.(2)以MS组分聚集数的不同分组,比较各组早期DN的患病率.(3)以是否患DN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伴有MS的患者出现早期DN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有Ms的患者.MS的组分越多,早期DN的患病率越高,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01).DN组年龄、病程、BMI、FPG、PPG、SBP、DBP、FAT、Scr、UA及WBC等指标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BMI、FPG、SBP与早期DN独立相关.结论:在T2DM患者中,早期DN的发生与MS各组分及其聚集叠加密切相关.

    作者:杜蔚蓓;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足口病普通和重症病例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目的:了解2010O年3-9月贵阳地区住院儿童临床诊断为普通和重症病例的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将住院的2609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中的103例普通病例和172例重症病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观察,并采集其粪便(肛试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病毒进行RT-PCR鉴定.结果:重症病例年龄明显小于普通病例;其高热比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也明显高于普通病例.重症病例EV71与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合并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例;CA16感染率在普通与重症通病例中无明显差异;普通病例非EV71、CA16的其他EV单独感染率明显高于重症病例.结论:2010年贵阳地区手足口病普通与重症病例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EV71、CA16和非EV71、CA16的其他EV,重症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是EV71合并非EV71、CA16的其他EV;普通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是非EV71、CA16的其他EV.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