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16例临床分析

董加秀;周广慧;赵新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 羚羊角口服液, 发热
摘要:目的:探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2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或痰热清、维生素C液体输入:治疗组除应用上述药物外加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结果: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开始热退时间及完全热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羚羊角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性发热有确实疗效.特别是合并肢体不自主抖动患儿,与西药合用可缩短病程,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合珠蛋白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是血清α2球蛋白组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的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其主要功能是结合血红蛋白(heamoglobin,Hb)并将其运至肝中代谢,从而避免Hb和铁从肾脏丢失以及对肾脏的损伤.

    作者:黄光琳;郑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每组35例.干扰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肝功能复常率、HBsAg、HBeAg和HBV-DNA阴转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阿德福韦酯组的ALT、AST及TBIL值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阿德福韦酯组ALT及TBIL复常率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组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与干扰素组接近(P>0.05);阿德福韦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扰素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与干扰素相当,但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钟石英;曾伟强;邓小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与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5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PO组)和紫杉醇联合顺铂(PD组),紫杉醇60 mg/m2,第1,8天,奥沙利铂65 mg/m2,第2,9天,顺铂20 mg/m2,第1~3天,21~28 d为1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PO组和PD组有效率分别为37.0%(10/27)和39.3%(11/28),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8个月和4.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个月和10.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9例)和28.6%(8例).两组疗效和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D组白细胞下降和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显著高于PO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PD组显著高于PO组(P<0.01),而外周神经肌肉毒性PO组显著高于PD组(P<0.01).PO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好于PD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但前者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守俊;曾红学;康昭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切口下三种胆总管探查方式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小切口下3种胆管探查方式:经胆囊管、一期缝合及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符合标准的1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经胆囊管组(46例)、一期缝合组(57例)及T管引流组(61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等.结果:除术后输液量低于一期缝合组外(P<0.05),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在其余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中类似(P>0.05),T管引流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或长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术后总并发症20.1%(33/164),3组早期并发症无差异(P>0.05),T管引流组晚期并发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3种小切口下胆总管探查方式安全、有效.在一定适应证下,经胆囊管或一期缝合胆总管探查明显优于T管引流,可作为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

    作者:郝立校;王坚;蔡珍福;皋岚雅;焦成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抗体与狼疮性肾炎肾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检测84例LN患者(其中51例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分析LN患者血清抗Clq抗体与LN的病理分型及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关系.结果:抗Clq抗体阳性组LN患者与抗Clq抗体阴性组比较:C3、c4显著降低(P<0.01),SLEDAI活动性评分、ESR、CRP显著升高(P<0.05),抗dsDNA抗体、AnuA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抗SSB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肾脏病变活动性指数显著升高(P<0.01),肾脏病变慢性指数显著降低(P<0.01).在抗Clq抗体阳性组,血清中抗Clq抗体与肾脏组织中Clq和C3的阳性率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患者血清中的抗Clq抗体与狼疮疾病活动和肾脏损伤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血清中抗Clq抗体对判断LN患者肾脏病变的活动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左正才;王贵红;陆带果;吴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联合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年龄65~81岁,平均(71.6±8.3)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1 h 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术后1 h内ST段回落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蔡林;于翔;卢成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吡咯列酮对糖耐量低减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糖代谢及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咯列酮对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PG)、血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IGT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予盐酸吡咯列酮及安慰荆干预治疗15周,测体质指数(BMI)、空腹及负荷后PG、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IL-6、hs-CRP等.结果:安慰剂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咯列酮组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2hPBG)、HbAlc、空腹胰岛索(Fins)、负荷后2 h胰岛素(2hlns)、IL-6、ha-CRP均明显下降,ISI明显回上升(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吡咯列酮可改善IGT并高胰岛素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胰岛素分泌,同时可降低IL-6、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韦华;何明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肾移植患者麻醉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肾移植患者麻醉中的肌松效应和安全性.方法:30 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A组(2倍ED95组)、B组(3倍ED95组),30例肾功能正常接受其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2倍ED95组)、D组(3倍ED95组)作为对照.观察各组诱导前后生命体征(MAP、HR)的变化、肌肉松弛作用达大插管条件和肌松效应.肌肉松弛监测采用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肌肉松弛效应观察指标包括,起效时间、T125%恢复时间、T195%恢复时间、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T125%恢复到75%的时间).结果: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插管条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起效时间较短,T195%恢复时间、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较长,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起效时间较短,T195%恢复时间、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较长,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可以安全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麻醉,3倍ED95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比2倍ED95剂量起效更快.

    作者:李斌飞;张志刚;程周;廖小卒;邹雪霞;文静;苏圣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相关分析

    目的:检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分析其对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留取血样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抑郁组的E2和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焦虑组的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T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3)抑郁焦虑共病组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E2、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施凤;任慕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磁共振成像在盆腔肿物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盆腔肿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5例经B超检查发现有盆腔肿物的患者行MRI检查.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对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175例MRI检查中65例诊断畸胎瘤,46例诊断卵巢巧囊,28例诊断卵巢良性囊肿,17例诊断卵巢癌,5例诊断盆腔脓肿和9例特殊部位肿瘤.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96%、100%、90%和100%.结论:MRI检查可为盆腔肿物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指导,值得妇科广泛应用.

    作者:姜萍;许卫;梅其在;林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晚期NSCLC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与化疗耐受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l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早被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患者,监测它们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且两者联合其他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其对疗效的具体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为此我们研究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及其与化疗耐受次数的关系,从化疗耐受的角度初步探讨其对化疗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观察274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CA125水平、化疗耐受次数和其中110例患者血清CEA水平,计算患者CA125和CEA阳性率,并将化疗耐受次数与化疗前血清CA125、CEA水平用SPAA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部分晚期NSCLC患者CA125、CEA水平升高,且CA125阳性率(62.4%)高于CEA阳性率(40%);化疗前CA125水平对NSCLC化疗的耐受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CA125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其化疗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患者的化疗耐受,监测CA125比CEA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化疗耐受评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手段.

    作者:张秀萍;熊新华;瞿少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同诊断标准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不同诊断标准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广州市4家三甲医院的445例机械通气患者,比较国内标准、CPIS积分标准、Johanson标准,以及按照美国胸科学会指南推荐的联合标准,观察各种方法VAP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VAP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国内标准与CPIS积分标准、Johanson标准诊断的阳性率(发病率)分别为14.6%、19.6%、13.9%(P>0.05),各标准间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病原菌构成)无差异,联合标准(国内标准/CPIS积分)方法阳性栓出率20.2%(P<0.05),Kappa值检验提示联合标准与国内标准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797,P<0.01).与国内标准比较,联合标准敏感性高.结论:联和标准(国内标准/CPIS积分)优于单一标准,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减少漏诊.

    作者:谢长江;陈劲龙;马洪明;农凌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与强的松口服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与强的松(PRED)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4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S组,予定量雾化吸入BIS 6 mg/d;PRED组,30 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 h后、第2天、第7天等不同时段临床指标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以及SpO2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雾化BIS及口服PRED均能迅速改善病情;治疗4 h后以及第2天、第7天各时间段BIS及PRED组间临床评分、肺功能、SpO2改善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雾化BIS 6 mg/d与口服PRED 30 mg/d疗效相当.

    作者:李兰英;王洪云;陈艳波;关向群;王虹;毛锐;刘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探讨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切口和上腹正中切口不同入路在胃底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手术近期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138例贲门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左前外胸小切口76例(经胸组)、上腹正中切口62例(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食管切除长度、胃食管吻合情况、术中清除淋巴结例数、上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手术后住院时间、切除率、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术清除淋巴结例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手术后住院时间、切除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切除长度、上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中的肺部感染有差异(P<0.05).结论: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治疗责门癌经左前胸小切口患者应该注意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经上腹正中切口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注意术中上切缘情况,应用术中冰冻活检,预防上切缘阳性.

    作者:林艇;蓝斌;谢春发;黄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hl7和Treg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l7和Treg细胞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因子(IL-17、IL-23)和Treg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水平.结果:URSA患者Thl7细胞在外周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早孕者(P<0.01);而URSA患者Treg细胞在外周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正常早孕者(P<0.01).URSA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早孕者,而TGF-β1、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早孕者(P<0.01).结论:URSA的发生与外周血中Thl7和Treg细胞密切相关.

    作者:秦卫兵;杨宁;崔蓉;李正芬;苗竹林;庞韬;伍洁华;欧汝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哮喘宿主固有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前大多数研究表明,哮喘是因接触刺激物引起的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可逆性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作者:王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孤独症的婴幼儿早期症状

    目的:了解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和早期特异性症状.方法:使用孤独症一般资料及发育情况问卷和婴幼儿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AT)收集524例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和早期症状.结果:起病月龄平均为57.31(7.6~46.5)个月,病程平均为36.6(0.4~152)个月;就诊时平均月龄为57.31(11~180)个月,母孕期阳性发现及分娩时合并症发生率较高,各发育指标普遍较正常儿童延迟;早期特异性症状为交会性注意.扮演性游戏以及对他人的情感反应缺陷.结论:重视特异性早期缺陷症状有可能2岁前能诊断干预.

    作者:殷青云;陈劲梅;张荣花;罗学荣;李雪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子宫内膜癌腹水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包括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肌层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

    作者:万璟;李小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SP600125-JNK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JNK抑制剂SP600 125组(SP组),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30 min、24 h和72 h 3个亚组,每亚组6只动物.采用4-VO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预定时间点,测定海马CAI区存活锥体细胞数量、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可见海马CAI区凋亡细胞数目增加,存活细胞数目减少(P<0.01),与IR组比较,SP组存活细胞数目较多(P<0.05);与IR组比较,SP组Bcl-2阳性锥体细胞数目增加较多(P<0.05),Bax阳性锥体细胞数目增加较少(P<0.05).结论:SP600125能够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影响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实现的.

    作者:纵雪梅;曹磊;许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2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或痰热清、维生素C液体输入:治疗组除应用上述药物外加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结果: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开始热退时间及完全热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羚羊角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性发热有确实疗效.特别是合并肢体不自主抖动患儿,与西药合用可缩短病程,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董加秀;周广慧;赵新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