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20例

邹鸿雁

关键词:
摘要: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在于挽救可逆性缺血性脑组织,而初的缺血与组织损伤的每个小时都将增加不可逆性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因此,超早期溶栓复流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根本而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应用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塞20例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氰咪胍、克毒清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2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8月~2002年7月采用甲氰咪胍联合克毒清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孙玉杰;高峰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麻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为1500例全麻病人实施气管插管,由于我们严格掌握了拔管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因拔管不当而发生意外.

    作者:翟翼;张丽;翟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探讨佳给药途径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榄香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放疗前予50mg/kg榄香烯腹腔内或瘤体局部给药,采用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隔日测肿瘤大小,用倍增时间及抑瘤率计算放射增敏比,即ER值.于放疗14天后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榄香烯并用一次大剂量5Gy或10Gy照射时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3;榄香烯并用分次4Gy或8Gy照射时亦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96;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比较榄香烯增敏作用相当.腹腔内给药与瘤体局部给药放射增敏作用比较无差异,t检验P>0.05.榄香烯单药组CD4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t检验P<0.05;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动物实体瘤研究表明榄香烯是较理想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孙秀华;徐晓颖;邹丽娟;邓涛;郭丽英;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类洋地黄因子含量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on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不同中医证类间血清类洋地黄因子(Serum 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Factors,sEDF)含量的差别及其在确定CHF患者中医证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105例CHF不同中医证类患者sEDF的含量.结果CHF患者sEDF的含量比正常人显著降低,各中医证类间的sEDF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提示CHF患者的sEDF的含量可作为划分中医证类一个较可靠的客观指标.

    作者:胡节惠;莫余波;袁婉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润肠蜜丸治疗老年人胆囊手术后肠功能失常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常出现肠道功能失常的症状,尤其在腹部胆囊手术后.笔者用我院自制的润肠蜜丸治疗30例老年胆囊手术后肠功能失常所致腹胀、便秘患者,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手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现将2000~2002年100例乳腺癌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静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5例康复效果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60岁男性50%有BPH,到80岁时其发病率几乎达100%.

    作者:程先睿;高春东;张荣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黑蜘蛛螫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

    自2000年~2002年2年间,均在7月份,我科收治因黑蜘蛛螫伤病人11例.经治疗5~7天后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6岁.

    作者:马雪梅;侯东亮;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社区医疗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

    社区医疗是一种基层的组织形式,常接触到各种层次、各种年龄的病人,也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疾病;加之医疗站人员少、设备简陋,集诊病、取药、收费、治疗为一体,如果不注意防范,很容易引起各种医疗纠纷,甚至医疗差错和事故.

    作者:赵青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3692例胃镜检查分析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进行胃镜检查24285例,共检出消化性溃疡3692例,所有病例均以初诊的胃镜检查为准.

    作者:竹建强;张海峰;邵亚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健康教育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教育过程,使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使病人的行为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教育活动.我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住院期间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我科于1999年1月开展整体护理,笔者根据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86年通过的以人类反应类型形态分类的护理诊断,对5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牛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艾滋病抗体筛查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效果分析

    为落实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规划>的目标,适应河北省艾滋病流行形势的需求,为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培养人才,我们开展了河北省艾滋病抗体筛查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现将培训情况及效果评价总结如下.

    作者:高惠敏;白瑞婷;杨红茹;朱君英;赵翠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化疗介人联合经皮超声引导微波固化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超声引导微波固化疗法(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观察局部疗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7%、66.7%.结论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作者:席屴罡;付维利;刘小北;谭文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时多种机制血管损害,导致及加速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很重要的为糖尿病时并发血脂异常.我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肯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刘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膀胱全切是临床常见的大手术之一,由于大多数病例常与尿流改道同期进行,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故手术期间,护士良好的配合和护理对患者的安危及手术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我院近期内共行8例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膀胱术,在护士的精心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凤;王珮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痤疮

    少腹逐瘀汤是王清任为治疗妇女瘀血内停少腹而设;临床以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痛少腹胀,或月经1月见3~5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为主要表现.

    作者:李祥林;范瑞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介入配合宫内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临床观察

    输卵管疾病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其中输卵管阻塞约占病因的30%左右[1].以往的诊治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液、通气及局部抗炎治疗,其治疗时间较长,效果不甚满意且费用大.我院于2000年7月~2002年7月放射介入配合宫内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并与28例病人对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胶体金早孕试纸检测结果分析

    胶体金早孕试纸检测法检测早孕在我国各地广泛应用.以其快捷、简便、价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取样方便的优点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育龄妇女的青睐.早孕检测对早期妊娠、异位妊娠和急腹症的鉴别,流产的诊断及滋养层肿瘤、非滋养层肿瘤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那么如何正确分析早孕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汪贵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颅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处理,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在1例报道的基础上复习文献资料.结果1例48岁女性患者行开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后2周出现急性PE,经早期诊断、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后痊愈.对开颅术后PE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文献复习.结论急性PE是开颅手术后的一种相对少见但致命性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早期抗凝和(或)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低分子量肝素的应用具有预防价值.

    作者:许志勤;苏长保;任祖渊;李永宁;杨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