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李俊凤;王珮瑄

关键词:
摘要:膀胱全切是临床常见的大手术之一,由于大多数病例常与尿流改道同期进行,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故手术期间,护士良好的配合和护理对患者的安危及手术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我院近期内共行8例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回肠膀胱术,在护士的精心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加布洛芬颗粒剂治疗.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加中药治疗.从发热,退热,住院日,分泌物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抗细菌和病毒,同时可增强小儿免疫力,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复发的次数.

    作者:王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衣原体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与诊治

    1衣原体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冬春季节,气候干燥是细菌活动频繁时期,某些病原微生物伺机侵入人体而致病,衣原体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某些衣原体曾经被归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气溶胶直接与患者、病畜、鸟类接触而传播,临床表现为肺炎和支气管炎.

    作者:张小平;周洪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喝萝卜汤促进肠蠕动恢复的护理观察

    一般腹部手术后24~48h有肛门排气后方能进食,国内有些文献报导早进食、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尽快恢复肠蠕动,笔者采用给剖宫产术后6h的病人喝萝卜汤,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尽快恢复胃肠蠕动,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氧化亚氮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2ml.结果用药后宫颈松弛,解决了初产妇人工流产中的宫颈扩张问题,降低了氧化亚氮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危险.结论氧化亚氮人工流产中应用利多卡因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王冬梅;喻宏;李广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患者32例,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5~63岁,平均40岁.病程0.5h~8d,平均24h.按受伤情形分类为:车祸伤12例,医用检查镜损伤6例,其它物理器械刺伤或戳伤10例,火器、弹片、爆炸伤4例,其中穿透伤23例,非穿透伤9例.

    作者:夏保京;范建义;郭利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失误2例分析

    近1年来,我院收治2例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失误病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8岁,因左股骨骨折术后10个月,疼痛、无力3天,于2002年11月16日第二次住院,10个月前,因车祸致伤左大腿,畸形,严重功能障碍.

    作者:白福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手术病理标本容器的制作与应用

    标本护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手术室的普及使用,每台手术后,均遗有一瓶以上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软包装塑料瓶.我们将废弃的空瓶进行利用,制作成标本容器,用于盛装术中切下的病理小标本,如阑尾、甲状腺腺瘤等,经过半年多的临床试用,医护人员反映该容器实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炎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麻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为1500例全麻病人实施气管插管,由于我们严格掌握了拔管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因拔管不当而发生意外.

    作者:翟翼;张丽;翟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接种乙脑疫苗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女,5岁,2000年5月12日下午3时许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乙脑疫苗0.5ml(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90356-2,失效期2001年2月3日.)接种前身体健康,体温正常,以往曾注射乙脑疫苗无反应.

    作者:张玉晓;左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棱针放血验案二则

    三棱针放血治疗某些疾病,效果显著,现介绍治疗耳聋和痔疮验案二则如下.1病案介绍

    作者:高林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人在睡眠时打鼾呈持续性,不因睡眠姿势改变而减弱,时时憋气,常因憋气而憋醒即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一旦呼吸暂停时间达到1~2min,病人还不能憋醒,以迅速恢复呼吸,则可能窒息死亡,因此,加强对该类病人的护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一重要环节,我院耳鼻喉科自2001年8月~2002年8月收治病人87例,积累一些护理体会,现报告下.

    作者:巩越丽;陈亦兵;徐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肺部感染行纤支镜吸痰的护理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由光导玻璃纤维束制成的可以弯曲的支气管内窥镜.它使用方便、安全、有效.通过行纤维支气管镜,不但能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的病变,而且还可以获得支气管、肺组织标本.近年来我科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吸痰,有效的将堵塞气道的分泌物清除,使患者呼吸困难得到及时缓解.使抢救成功率由80%提高至100%.

    作者:李敏;王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女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术中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系一项先进的妇科诊疗工具,在对不孕症妇女的检查中,可发现患者子宫腔内异常,确认病灶的部位,并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和治疗.我科自2002年4月开始开展对由于输卵管及子宫腔等因素造成不孕的妇女行官腔镜检查及经官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士在术中的具体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锦;郑书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施治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持续性情绪异常,以行为、思维改变为主要症状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出汗、易激动、焦虑、便秘或情感淡漠、疑心重重、食欲不振,自我评价低下,甚至有自杀念头等.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脏腑辨证分型而方药施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体外检测60例临床分析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疾病,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变应性鼻炎也逐年上升,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测变应原的方法,并针对所检测出的变应原进行相应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科从2001年1月~2002年1月,采用IVT变应原体外检测方法检测变应原.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建梅;韩凤莉;于小云;蔡新立;吕晓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精神病患者的亲属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的亲属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了解此疗法的效应及康复作用.方法两年来对112例精神病患者亲属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用因子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和观察疗效,针对实验组患者亲属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亲属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阳性症状平均分及四个因子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亲属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患者的年复发率明显下降,患者的依从性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亲属对精神病相关知识的增加及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医务人员针对患者亲属的心理问题合理地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贾丽君;门艳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20例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在于挽救可逆性缺血性脑组织,而初的缺血与组织损伤的每个小时都将增加不可逆性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因此,超早期溶栓复流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根本而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应用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塞20例报告如下.

    作者:邹鸿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右旋糖酐40 ADR观察及护理体会

    右旋糖酐40(Dextran 40)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6年4月~2002年9月共收治显微外科病人408例:术后约92.5%的病人应用Dextran 40,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90例,皮肤瘙痒者48例,鼻衄28例,胃肠道反应10例,过敏性休克1例,其它3例,无1例死亡.

    作者:程愔;田庆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通常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来进行治疗,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大型手术,且绝大部分病人为高龄患者,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1月~2002年11月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6例,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戴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眼固定性内斜视并发视神经萎缩1例报告

    斜视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因其对外观及视功能有所影响,所以较早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得以诊治,而有些病例则因视力尚可以及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临床上曾多次见到固定性斜视的病例报告,但双眼固定性内斜视并发视神经萎缩的病例却极为少见.

    作者:胡劭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