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武;吕良东
视神经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外伤、青光眼、炎症、缺血及肿瘤等.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 cells,RGCs)继发性变性,是不可逆性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损伤后短期内控制RGCs 坏死和抑制RGCs 继发性凋亡[1-2]及促进受损节细胞神经轴突的再生[3-4]成为视觉恢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别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 例患儿分成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组(SKF 组,n = 30 ) 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组(KM组,n = 30) ;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精神症状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切皮时SKF组的BP、HR,明显低于KM 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KF 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M 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效果优于KM 组.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石双平;王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 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 故命名该基因为Notch.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在胚胎发育、T 细胞发育、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力峰;陈丽;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发病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 年12月至2010 年2 月于我院就诊甲型H1N1 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8 例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重症组)、10 例普通甲型H1N1 流感患者(普通组),另纳入1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绝对计数检测,并使用SPSS13.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组CD8+ T 细胞、CD4- CD8- T 细胞、CD3+ T 细胞均比对照组低;CD4/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和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症甲型H1N1 流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对H1N1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有提示意义,重视免疫系统的检查和监测有助预后预测和炎症控制.
作者:赵一菊;陈冬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明确替罗非班是否可以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发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方法:入选入院前1 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后无缺血性胸痛症状,因外科疾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的12 例患者配对分组,手术前5 d 停用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6 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0.1 μg/(kg·min)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对照组6 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 mg/kg 皮下注射(每天2 次),手术结束后在重症监护室中继续术前应用方法,根据外科情况允许,停用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尽早恢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分析围手术期两组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缺血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未发生大量出血而导致输血或需二次手术止血等出血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的治疗作用不亚于低分子肝素,没有严重的出血并发症,而且有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优势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夏经钢;尹春琳;曲杨;郝恒剑;徐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 年1 月至2010 年9 月期间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标准的临床病例34 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 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变占30 例(88.2%).确诊病例3 例(8.8%),临床诊断病例31 例(91.2%).念珠菌属占26 例(76.5%),霉菌属7 例(20.6%),隐球菌属1 例(2.9%).结核病灶广泛、排菌、空洞形成、肺结构改变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结论:伴多种慢性基础病变的严重肺结核患者易发侵袭性真菌感染.
作者:覃红娟;邝浩斌;李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MT 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60 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7 d 组和治疗7 d 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治疗7 d 组分别于处死前3 d 腹腔注射MT(20 mg/kg,3 次/ d),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于处死前3 d 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检测完毕后行脑组织SOD、NO、MDA 及脑组织含水量检测;电镜下观察海马CA3 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7 d 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 < 0.05);治疗7 d 组SOD 含量显著升高,NO、MDA 含量明显下降;电镜下,较非治疗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明显改善.结论:褪黑素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减轻神经元的损害,说明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肖朝伦;余资江;李玉美;令狐艳;余彦;康朝胜;常傲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经哮喘致敏血清刺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探讨阿奇霉素对哮喘的干预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ASMC.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血收集致敏血清,以此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ASMC,分为正常对照组(A 组)、哮喘组(B 组)、阿奇霉素组(C 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上清中瘦素(L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blot 法检测各组LP 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LP mRNA 表达.结果:B 组上清中LP、IL-8 及TNF-α表达较A 组增加(P < 0.05),LP 表达水平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 0.995,0.946,P < 0.05);C 组上清中LP 的表达及ASMC中LP 蛋白及mRNA 的表达较B 组明显下降(P < 0.05).结论:ASMC 在致敏状态下LP 的表达显著增强,参与哮喘发生过程;阿奇霉素可以部分抑制哮喘ASMC 分泌炎性因子,提示阿奇霉素可能对哮喘起抗炎作用,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观点.
作者:张文辉;嵇桂娟;朱述阳;段存玲;闫明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自1882 年Koch 发现结核病病原体---结核杆菌以来,结核病实验诊断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离临床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所幸的是,流行疫情的警示、临床诊疗的期盼、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复归,结核病的实验诊断研究重新赢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可以预料前景说明.
作者: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临床各种新型静脉麻醉药物的运用, 全凭静脉麻醉以其完全无污染, 可控性强的优点在各个医院广泛开展,在我科也得到运用,成为全身麻醉的主要麻醉方法.而作为全凭静脉麻醉不可缺少的组份, 微量泵被广泛运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惠;韩国红;何安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椎管内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 例GS 患者的病例特点,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6 例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30岁,5 例检查了AML1/ETO 融合基因,全部阳性,2/4 例表达CD56,3/4 例Y 性染色体缺失,6 例均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 例以GS 复发,1 例在Allo-HSCT 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 d;另外3 例原发病未缓解,GS 发生距诊断AML 中位时间为122 d;5 例GS 位于胸椎硬膜外,1 例位于腰椎硬膜外;3 例表现神经根痛,5 例出现截瘫;全部MRI 提示硬膜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6 例均行全身化疗同时有5 例接受鞘内注射,2 例行局部放疗,2 例行手术治疗;6 例均因疗效欠佳而放弃治疗死亡.结论:GS 多见于AML1/ETO 融合基因阳性的AML,主要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预后极差,早期放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余国攀;孟凡义;徐丹;周红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1,LFA-1,即CD11a/CD18) 和单核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即CD54)阳性表达率,通过ELISA 法测定ox-LDL 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膜表面LFA-1 和ICAM-1 阳性表达率和血浆ox-LDL 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ox-LDL 水平明显升高(P < 0.05);在三支血管病变组LFA-1 和ICAM-1 阳性表达率和血浆ox-LDL 水平处于高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核细胞膜表面LFA-1 和ICAM-1阳性表达率和血浆ox-LDL 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单核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加,血浆ox-LDL 水平升高,两者均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能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林忠伟;王卓;李涛;雷达;周万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的护理.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 例,采用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评估心功能,定时冲洗桡动脉并记录心排量、每博量、心指数、每博指数和每博变异度.结果:20 例患者均成功应用,为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数.结论:经外周动脉压连续心排量监测可很好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心功能.
作者:辛莲;徐锡春;顾正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寻生长激素(GH)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增强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3 组:A 组为未患结核病的正常人群(30 例),B 组为未经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 例),C 组为经过GH 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 例)肌肉注射GH,剂量为8 IU/(kg·d),疗程为15 d.并观察各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的变化.结果:经过GH 治疗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及IgG 分别达到58.7 ± 3.5、39.5 ±4.3、38.2 ± 9.5、92.3 ± 4.2,接近正常人水平;而体内IL-4、IL-6、TNF-α水平分别为(11.2 ± 4.2)pg /mL、(50.4 ±2.4) ng/L、(70.5 ± 7.0) ng/L,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上述变化及其临床症状、血浆蛋白与未治疗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GH 能够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结核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绍怡;钟声;甘兵;张洪浩;邓改枝;刘惠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2例R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 例,治疗组患者予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2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hs-CRP 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R、RF 和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或P < 0.01).结论:依那西普能够降低RA 患者血清hs-CRP 的水平.
作者:吴斌;朱宁;成祥林;毛静;张晓莲;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早发生也是明显的症状, 在非透析患者当中发病率达80%, 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研究发现,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本文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威;凌江红;童俊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隔离技术在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侧肺挫伤合并多处多根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 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D 组)和气管导管插管(E 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SpO2及Ppeak值的变化.结果:D 组SpO2较E 组维持平稳[(98.71 ± 1.76)% vs (92.50 ± 8.95)%,P < 0.01],E 组Ppeak值较D 组偏高[(26.42 ± 1.80 ) cmH2O vs(20.52 ± 6.54) cmH2O,P < 0.01].结论: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行手术时,肋骨内固定的佳时机宜在受伤72 h 后进行;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肺隔离术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健侧肺通气不良和气道梗阻.
作者:赵泽宇;王茜;顾其军;罗敏;罗良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1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8 例)和治疗组(58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结果:(1)治疗4 周后,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 5.609,P = 0.018).(2)治疗4 周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669,P = 0.000;t = 3.095,P = 0.002).结论: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良好.
作者:陈琳;梁江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支持水平对正常健康人肺部呼吸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 例健康成人,利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采集正常呼吸及配带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的呼吸音图像变化.观察不同压力支持水平(0、2、4、8 cmH2O)时大能量桢图像、平均灰度值及吸气相曲线斜率变化.结果:健康人在正常呼吸时及压力支持水平分别为2、4、8 cmH2O(PS-2,PS-4、PS-8)时大呼吸音能量图面积分别为:(7.97 ± 0.31)、(8.16 ± 0.41)、(8.14 ± 0.48)和(8.39 ± 0.43)平方英寸,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吸气相曲线斜率分别为:1.26 ± 0.41、1.13 ± 0.27、1.17 ± 0.24 和1.42 ± 0.31,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灰度值分别为:96.96 ± 8.47、96.48 ± 13.02、94.46 ± 10.34和96.92 ± 13.65,不同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压力支持水平为8 cmH2O 时较2 和4 cmH2O 改善通气作用明显.
作者:赵生涛;刘翱;杨伟康;樊满齐;李妍;李少莹;周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症状患者40 例,男11 例,女29 例,年龄62 ~ 78 岁,随机分成两组:脉冲射频治疗组(A 组)和脉冲射频复合针刀治疗组(B 组),每组20 例.观察治疗前(T1)和治疗后1(T2)、2(T3)、3(T4)、4(T5)、8(T6)、12 周(T7)各时点患侧下肢VAS 疼痛评分;观察治疗后4(F1)、8(F2)、12 周(F3)各时点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侧下肢VAS 疼痛评分,A 组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 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T1(P﹤0.05);B 组T2、T3、T4、T5、T6、T7各时点明显低于A 组各对应时点(P﹤0.05).两组患侧下肢症状改善程度评分,B 组F1、F2、F3各时点明显高于A 组各对应时点(P﹤0.05).结论: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结合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腰椎侧弯合并根性疼痛较单纯脉冲射频效果好.
作者:雷龙;周清河;倪云建;路建;姚明;肖旺频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