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道满;郭峥;周瑾;陆晓和
目的:明确替罗非班是否可以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发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方法:入选入院前1 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后无缺血性胸痛症状,因外科疾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的12 例患者配对分组,手术前5 d 停用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6 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0.1 μg/(kg·min)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对照组6 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 mg/kg 皮下注射(每天2 次),手术结束后在重症监护室中继续术前应用方法,根据外科情况允许,停用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尽早恢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分析围手术期两组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缺血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未发生大量出血而导致输血或需二次手术止血等出血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的治疗作用不亚于低分子肝素,没有严重的出血并发症,而且有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优势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夏经钢;尹春琳;曲杨;郝恒剑;徐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疾病.该病能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随着病情延长,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可导致不同脏器的功能不可逆障碍和衰竭,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病情及相关并发症的关键[2-3].
作者:竺澎波;高鸣;关平;陈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CAG) 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冠脉病变和指导治疗, 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的主要标准.然而,CAG 通常只能用来评价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程度, 对于该狭窄是否影响到或者影响到多少血管储备功能, 却没有具体数据指导, 这使得CAG 不能很好地解决血管中等程度狭窄是否需要植入支架, 以及对于一条有多处轻中度狭窄的血管是否需要每处都植入支架等问题.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性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梁健球;许顶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存在的护理风险特点及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2010 年我院手术后入PACU 的13 094 例患者(分上下半年)进行回顾分析,上半年6 61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下半年6 482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仅行一般性临床护理,研究组针对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频次减少,护理环境改善,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护士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慕瑶;朱琼芳;陈旭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因创伤机制及生理解剖部位的特殊性, 应用传统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出现了许多难以处理的并发症.笔者自2008 年3 月至2010 年10 月, 采用微创切开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 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为众;陈鑫国;赖家瑞;杨存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 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 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 和D2-40 的表达,以26 例癌旁组织、55 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采用Image Pro Plus (IPP) 6.0 图像分析软件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结果:eIF4E 在食管癌组织(0.048 ± 0.023)中的表达较癌旁(0.028 ± 0.023)和正常食管组织(0.013 ± 0.016)高(P < 0.05),且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eIF4E 在淋巴结转移组(0.068 ± 0.014)中的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0.033 ± 0.016)(P < 0.05);eIF4E 在中晚期食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食管癌组(P < 0.05);eIF4E 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 > 0.05).低分化食管癌组中的MLVD 较中分化和高分化的MLVD 高;淋巴结转移组MLVD 较未转移组高(P < 0.05).eIF4E 的表达与食管癌MLVD 呈正相关(r = 0.624,P < 0.01).结论:eIF4E 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食管癌组织的MLVD 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可能与eIF4E 有关,eIF4E 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作者:万雷;朱成楚;张健;黄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对27 例宫颈妊娠患者分别在介入术前,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2 个月和3 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变化及血流改变情况.结果:术前宫颈妊娠主要表现为增大宫颈管内的混合性回声团,CDFI显示丰富的血流信号及特征性的高速低阻动静脉瘘血流频谱;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病灶内血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清宫后宫颈逐渐缩小至正常大小.结论:超声在宫颈妊娠的诊治上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萧淑宜;柳建华;刘丽芳;冉虹;甘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 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 故命名该基因为Notch.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在胚胎发育、T 细胞发育、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otch 信号通路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力峰;陈丽;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气胸在临床上较常见, 在诊断方面主要依赖X 线胸片和CT[1].日常工作中, 临床医生对超声在气胸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多,相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气胸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林宏云;李润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在肺结核患者诊治全过程中,跟踪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铁蛋白(TRF)的浓度,分析它们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帮助探讨结核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于诊断后3 d 内和治疗后2、6、9 个月分别测定TNF-α和TRF 浓度,与同步进行的痰标本抗酸染色涂片和结核杆菌药敏试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NF-α和TRF 浓度与痰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呈正相关; 痰菌阴转后TNF-α和TRF 水平显著下降(P < 0.01),2、6、9 个月阴转患者TNF-α浓度分别为(58.6 ± 18.4)、(51.6 ± 17.1)、(48.3 ± 17.4)ng/L;TRF 浓度分别为(52.9 ± 19.8)、(50.8 ± 19.0)、(45.7 ± 18.4)μmol/L;治疗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NF-α和TRF 水平无显著改变(P > 0.05),2、6、9 个月时TNF-α分别为(84.6 ± 24.9)、(84.7 ± 27.3)、(86.7 ± 28.8)ng/L,TRF 分别为(68.0 ± 25.4)、(74.0 ± 25.6)、(75.9 ± 24.9)μmol/L.结论:TNF-α和TRF 的全程跟踪测定不仅对了解机体抗结核感染的状况、抗结核治疗疗效及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有助于帮助探讨结核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作者:王建;潘洪秋;孙国华;龚玉华;孙春红;王捷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恶性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结肠恶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182 例腹腔镜和154 例开腹手术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肿瘤病理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组除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于开腹组外,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8.24%,略高于开腹手术组的7.14%(P > 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为16.4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31.17%(P < 0.01).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0%、2.20%和1.65%,较开腹手术组(分别为8.44%、7.14%和5.84%)明显减低(P < 0.05),其他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恶性肿瘤手术不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随访中进行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对100 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在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物理治疗以及张口训练方面等保守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患者首次治疗教育和随访中的健康指导,100 例患者中,疗效好50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50.0%;症状好转29 例,占被随访人数的29.0%;总有效率为79.0%.结论: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对就诊医嘱执行依从性有直接关系,就诊后及时和定期的随访,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奚玫;徐平平;曾桂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椎管内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 例GS 患者的病例特点,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6 例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30岁,5 例检查了AML1/ETO 融合基因,全部阳性,2/4 例表达CD56,3/4 例Y 性染色体缺失,6 例均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 例以GS 复发,1 例在Allo-HSCT 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 d;另外3 例原发病未缓解,GS 发生距诊断AML 中位时间为122 d;5 例GS 位于胸椎硬膜外,1 例位于腰椎硬膜外;3 例表现神经根痛,5 例出现截瘫;全部MRI 提示硬膜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6 例均行全身化疗同时有5 例接受鞘内注射,2 例行局部放疗,2 例行手术治疗;6 例均因疗效欠佳而放弃治疗死亡.结论:GS 多见于AML1/ETO 融合基因阳性的AML,主要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预后极差,早期放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余国攀;孟凡义;徐丹;周红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2例R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 例,治疗组患者予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2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hs-CRP 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R、RF 和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或P < 0.01).结论:依那西普能够降低RA 患者血清hs-CRP 的水平.
作者:吴斌;朱宁;成祥林;毛静;张晓莲;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共情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充分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开诚布公地反馈治疗信息,与患者共同应对恐惧和焦虑等共情手段,应用于167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孤独、绝望,护理干预可减轻部分患者的焦虑和绝望情绪.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深入的情感分享,可缓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新会;王莲英;刘加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患者40 例,随机均分成R 组(0.5%罗哌卡因25 mL) 和RD 组( 0.5%罗哌卡因+ 12.5 滋g 右旋美托咪定),均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RD 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显著短于R 组,麻醉效果评价也显著优于R 组(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能缩短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改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金玉;唐江华;李广明;刘海林;张志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V2V3 导联碎裂QRS 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0 例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并与冠脉造影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640 例患者中,Q(+)组74 例(11.6%),Q(-)组566 例(88.4%).冠脉造影发现355 例(55.5%)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其中Q(+)组58 例(78.4%),Q(-)组297 例(52.5%),Q(+)组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 < 0.001).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QRS 波起始有Q 波(OR = 2.454,95%CI 1.061 ~5.681,P < 0.001)、年龄>65 岁(OR = 1.109,95%CI 1.086 ~ 1.133,P < 0.001)和男性(OR = 1.574,95%CI 1.010 ~2.432,P < 0.05)是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V2 或V3 导联QRS 波起始有Q 波,伴或不伴Q 波切迹对冠心病有独立预测价值,尤其对左前降支狭窄有预测价值.
作者:虞晓武;吕良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 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腹膜透析通路的完好性是腹膜透析的必备条件之一, 然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透管( 包括隧道内、体外段)任何一处渗漏均可使腹膜炎的发生率成倍升高,重者可能需退出腹透治疗.
作者:卫志锋;李多;郭丽峰;刘圣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支持水平对正常健康人肺部呼吸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 例健康成人,利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RIxp)采集正常呼吸及配带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的呼吸音图像变化.观察不同压力支持水平(0、2、4、8 cmH2O)时大能量桢图像、平均灰度值及吸气相曲线斜率变化.结果:健康人在正常呼吸时及压力支持水平分别为2、4、8 cmH2O(PS-2,PS-4、PS-8)时大呼吸音能量图面积分别为:(7.97 ± 0.31)、(8.16 ± 0.41)、(8.14 ± 0.48)和(8.39 ± 0.43)平方英寸,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吸气相曲线斜率分别为:1.26 ± 0.41、1.13 ± 0.27、1.17 ± 0.24 和1.42 ± 0.31,PS-8 与其他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灰度值分别为:96.96 ± 8.47、96.48 ± 13.02、94.46 ± 10.34和96.92 ± 13.65,不同压力支持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压力支持水平为8 cmH2O 时较2 和4 cmH2O 改善通气作用明显.
作者:赵生涛;刘翱;杨伟康;樊满齐;李妍;李少莹;周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泛素(Ub)、20S 蛋白酶体(20S PSM)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0 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Ⅰ组)、30 例COPD 缓解期患者(COPDⅡ组)及3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b、20S PSM、TNF-α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COPDⅡ组比较,COPDⅠ组血清Ub、20S PSM、TNF-α均显著增加(P <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Ⅱ组血清Ub、TNF-α显著增加(P < 0.01),20S PSM 增加不显著(P > 0.05).COPD 患者血清Ub、20S PSM 水平分别与TNF-α具有相关性(r = 0.559,r = 0.859,均P < 0.01).结论:Ub、20SPSM 在COPD 患者血清中含量增加,可能与COPD 患者体内蛋白质高分解代谢相关,并且其水平增加与COPD全身炎症反应因子TNF-α激活相关.
作者:刘待见;夏熙郑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