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扩张术修复颏下疤痕挛缩的体会

欧阳泳

关键词: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患者于3年前不慎被硝火烧伤颈部后,在当地诊所治疗,治疗半个月创面治愈,治愈后因缺乏功能锻炼致颈部颏下疤痕挛缩.现因影响外观及功能障碍而要求入院行复术.查体:血压110/70mmHg,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心肺正常,颈部颏下疤痕挛缩.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在右侧颈丛麻醉下行第一期手术,在右侧植入肾形20ml扩张器一个.扩张45天,取出扩张器将颏下疤痕切除.右侧颈部皮瓣移转覆盖颏下,置入硅胶管引流瘀血.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颏下皮瓣成活,痊愈出院.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

    目的评估小剂量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的价值.方法将138例MAP患者分为A、B、C三组,C组按常规治疗;B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奥曲肽(0.3mg/d)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按下列指标评估:首次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平均住院日.结果 A组首次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C组短(P<0.001),并发症发生率也低(P<0.05);B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C组短(P<0.001).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MAP,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梁秋波;梁锦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囊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283例体会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我们自2000年12月~2003年2月,对283例硬膜外麻醉的胆囊切除病人采用了术后镇痛.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施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尿酸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对38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并统计了38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高血压(HBP)、糖尿病/IGT(DM/IGT)、冠心病(CHD)、脑血管意外(Stroke)的发病情况,同时检测了他们的血尿酸浓度(UA)、血浆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P2h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压、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多元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UA与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及患HBP、CHD、Stroke、DM/IGT的危险性.结果观察对象的UA为(459±32.9)μmol/L,其中31例发生痛风(8.1%);体重超标者3621例(94%),BMI(28.4±2.9)kg/m2;患HBP者199例(51.6%),BP(160±14)/(99±7.5)mmHg;患CHD者111例(29%);患Stroke者122例(31.7%);患DM者74例(19.2%),FBG(9.5±2.8)mmol/L,P2hBG(16.1±5.5)mmol/L;IGT者308例(80%),FBG(5.2±1.8)mmol/L,P2hBG(8.3±3.1)mmol/L;高TG者257例(66.8%),TG(4.1±1.7)mmol/L;高TC者188例(48.8%),TC(6.9±0.6)mmol/L;低HDL-C者279例(72.4%),HDL-C(0.9±0.07)mmol/L;ISI(0.099±0.003).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1)UA与TG、FBG、PBG呈正相关(r=0.59,P<0.001;r=0.62,P<0.01;r=0.33,P<0.01),与ISI及HDL-C呈负相关(r=-0.48,P<0.001;r=-0.42,P<0.01).(2)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糖尿病或IGT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2=0.67,OR=3.8,P<0.01;R2=0.71,OR=4.9,P<0.01;R2=0.73,OR=4.2,P<0.05;R2=0.58,OR=2.9,P<0.05).结论血尿酸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明显相关性,高尿糖血症者发生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作者:旷劲松;高旭灵;蔡方;王福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转移性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转移性肺癌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1993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14例转移性肺癌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加用化疗,佐以免疫生物制剂等综合治疗.2、3、5和8年生存期分别为92.8%、42.8%、35.7%和14.2%.结论对诊断要点和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讨论,对转移性肺癌原发肿瘤已切除,排除肺外转移肿瘤,全身情况良好,能耐受手术,不论是孤立性或单侧多发性,即使是癌灶液化坏死者,均应积极争取外科手术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路直美;陈继贵;胡亚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评价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小便次数增多,小便不畅,甚至尿潴溜.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笔者观察了我院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佳[1],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公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严重胸膜反射致心跳呼吸停止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右肺下叶脓肿行胸腔穿刺术.术前血压116/74mmHg,脉搏87次/min,呼吸18次/min.患者反坐靠背椅上,常规消毒铺巾,选右肩胛下线第七肋间为进针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5ml作局麻后行胸腔穿刺,当针尖达胸腔时,患者突然咳嗽,故拔出穿刺针,患者意识障碍,当即放平体位,此时患者呼而不应,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不清,血压测不到,继而呼吸停止,口唇发绀,心音听不到,颈动脉搏消失.

    作者:杨柳枫;杨秀菊;孙亚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川畸病早期治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定本组川畸病早期治疗方案,对住院期确诊为川畸病的22例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依据预先制定的早期治疗方案,本组22例除入院时确诊者3例外,住院期拟诊者19例早期加服阿司匹林时平均病程为7.14天,明显短于住院期22例终确诊时平均病程9.58天,其中在病程7天内加服阿司匹林者17例,明显多于在病程7天内早期确诊者5例.本组拟诊者19例中无一例在急性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其发生率较按传统方案治疗的相关报道率低.结论对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使其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下降,早期加服阿司匹林的方法实用可行.

    作者:李光霞;钟元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献血者检测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HBV)对人体危害极大,且传播途径多、感染率高,就乙型肝炎而言,它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卫生部现行的体检标准,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指标不予检测,因此HBsAg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易于漏掉.如果输入这样的血液,仍可造成输血后感染,我们对370名HBsAg阴性,ALT正常的查体人员,进行其它4项检测.

    作者:岳凤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识别与急救

    子宫体部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为子宫破裂,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国外报道为0.08‰.妊娠期子宫破裂一般较少见,国外文献统计共121例,国内文献报道不足20例.国外文献报道破裂早为孕4个半月,国内文献报道的早为孕16周.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致残、致死的常见疾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1998~2002年,我们采用儿科综合治疗加纳洛酮治疗62例HIE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诊疗探讨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极大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由于该症临床上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故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本文收集1990年3月~2001年7月收治28例患儿的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王怡;黄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率低.有报道手术切除率只有10%~30%,即使手术切除,术后2年生存率也仅为14.8%,5年生存率低于5.4%.因此,能否早期诊断直接影响外科治疗效果.我院自1996年4月~2002年4月共收治胆囊癌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宝东;黄雪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糖尿病患病率及血糖水平年龄分布的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糖尿病(DM)患病的年龄分布及其与增龄相关的患病风险,观察人群空腹血糖(FPG)和OGTT值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上海市2002年6686人展开DM流行病学调查,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患病率为7.84%(世界人口标化率为5.00%),与增龄有显著的相关性(r=0.98,P<0.001).人群中DM患病风险(OR)和归因危险度(PAR)随年龄增加而增长,30岁以前患病风险低(OR=0.04~0.26),70~年龄段达到高(OR=2.05~3.45),增加25.06倍.未经诊断的DM患病率为4.1%,并在40~年龄段急剧升高,新发现率为51.9%.秩和检验(Krusdal-wallis法),总体人群中FPG和OGTT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χ2=139.44,P<0.001;χ2=234.49,P<0.001).结论 DM具有高龄群体高患病的增龄特点;以40~年龄段为起点,实施筛查的人群患病率更具显著性.

    作者:李锐;鲍萍萍;李新建;卢伟;张胜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发热病人胸部异常X线影像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发热病人胸部异常X线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2日成立发热中心,收治的32例患者胸部异常X线影像表现.结果胸部异常X线影像均发热后出现,短为发热后1天出现,长为发热后3天出现.发病部位:右侧肺16例(16/32),左侧肺6例(6/32),双侧肺10例(10/32).病变特点:实质型15例(15/32),间质型9例(9/32),混合型8例(8/32).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对发热病人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对发现病变,检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延林;赵成孝;宁瑞平;陈巨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治疗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江;宋美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淋病性结膜炎60例临床分析

    淋病在我国很多年前早已绝迹,但近年来又死灰复燃,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淋病菌性角膜炎,在各种杂志上少有分析报道.我科1996~2002年共收治淋菌性角膜炎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雅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H值对柠檬酸缓冲液抗原修复的影响

    病理常规石蜡切片标本多用甲醛固定,而经甲醛固定的组织,其抗原性物质可与甲醛形成醛键和羧甲键,导致组织抗原性物质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封闭了抗原决定簇,影响抗原和抗体的反应,使免疫组化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抗原修复,且抗原修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的成功与否[1~3].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比较了三种不同pH值柠檬酸缓冲液对抗原修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冰;杨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阻肺D-二聚体及t-PA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方法通过检测50例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t-PA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浆t-PA的活性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一步升高,t-PA的活性进一步下降,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t-PA活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具有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倾向.其慢呼衰及消化道出血与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和t-PA水平可作为临床监测COPD病情变化、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史习勤;郑明芳;徐侃;贡伟;赵冰清;葛晓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大肠息肉12例分析

    我院自1998~2003年肠镜检出14岁以下儿童大肠息肉12例,均行内镜治疗,现回顾儿童大肠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内镜治疗.

    作者:李玲;彭贵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网络化建设中的人员培训

    随着医院自动化管理飞速发展,普及各类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当务之急.2001年我院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开始对医、护、技、药等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目标和计划,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培训管理办法.

    作者:王艳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