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强
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心身医学及其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在诊断、预防、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对未来世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
作者:安贺军;曹东萍;贾海英;曹润武;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活诺林联合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GS或0.9%NS 500ml+活诺林15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0.9%NS 250ml+东菱迪芙10U,隔日5U,共20U;治疗前后查PT、APTT、纤维蛋白原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第一周: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4例,无变化2例,恶化0;第二周:基本治愈15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5例,无变化0;随访3个月,基本治愈26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例.PT、APTT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活诺林联合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3个月治愈率达到86.7%,无明显增加出血危险性,安全性好,故两者合用安全、有效.
作者:沈全文;尤巧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减少角膜异物引起的眼内感染和角膜异物取出后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对120例角膜异物患者按无菌操作在裂隙灯下将角膜异物取出.结果未见因异物取出而引起的眼内感染,1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角膜异物患者应及早就诊,以及时取出异物,术者操作宜轻柔、准确.
作者:吕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吸毒问题在我国又死灰复燃,且有蔓延之势,因此,禁毒戒毒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强制戒毒机构的建立已成为拯救失足染毒者及有决心戒断的吸毒者的主要场所.我所是于1995年经有关部门批准而成立的,在成立以来我们积累了治疗和管理上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强制戒毒管理模式的看法及建议.
作者:肖早香;秦德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的6例新生儿ARDS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足月儿,4例自然分娩儿有围产期窒息史,2例剖宫产儿否认缺氧吸入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困难、青紫,X线胸片有透过度降低及浸润性改变.1例应用无创CPAP治疗,余5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其中2例气管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愈5例,另1例因严重合并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寻找有效指标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在常规治疗同时辅用外源性PS可显著提高ALI/ARDS疗效.
作者:黄惠君;刘晓红;吕元红;郑义敏;李安琪;李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身体状况不同阶段人群踝-臂血压比有无差异.方法 1060例身体状况处于不同阶段的人群按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分为三组,计算出各组踝-臂血压比,进行组间对照.结果三组组间对照,健康组与亚健康组、健康组与不健康组收缩压比对照均为P<0.0001.结论身体状况处于健康组的人群与处于亚健康组、不健康组的人群对照收缩压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作者:鄢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外伤性长期昏迷的诊断,加强治疗,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临床客观症状及体征,将外伤性长期昏迷病程诊断分为Ⅴ级标准.结果本组13例患者按Ⅱ级诊断标准,经程序化常规治疗,8例好转清醒,5例死亡.治疗好转率61.5%.结论外伤性长期昏迷患者,根据笔者Ⅴ级诊断标准,对明确诊断、治疗、提高治疗好转率,减少致残率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申天喜;周军;孙立中;王达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治疗破伤风病人常规方法是彻底清创,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外毒素,镇静,解痉等综合治疗.严重破伤风病人如抢救不得力,其死亡率较高.我科2002年6月份收治1例破伤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成功.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桃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四合穴之一,古人常用于治疗肚腹诸症.由于作用显著,取穴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故一直被古今医家所重视,近代医家通过不断的实践,对该穴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笔者通过对该穴的长期临床实践,对其性能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11月选择辖区本市和外地满6月龄出生正常的婴儿进行贫血检测和喂养情况调查,并对影响贫血患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完全母乳喂养持续5个月和6个月的婴儿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持续时间≤4个月的婴儿;(2)5~6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45.19%)高于混合喂养儿(24.24%)和人工喂养儿(37.50%).结论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应在4个月开始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
作者:吴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预适应(I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作用.方法根据AMI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将211例AMI患者分为A、B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梗死范围较小者明显多于B组,而磷酸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及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IP在AMI中具有能限制梗死面积扩大、减少泵衰竭、严重心率失常及降低住院病死率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温病条辨>是清*吴鞠通在继承<伤寒论>的基础上,师承叶天士治疗温热病的经验,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使之条分缕析,成为清代温病学派中较完整的代表著作.笔者试分析<温病条辨>辛凉芳香法代表方剂的应用.
作者:穆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葛根素0.4g静滴2周,胰激肽原酶片240IU日3次,口服4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维持饮食及降糖药的基本恒定.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粘指标、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血糖、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琳;崔恩凤;张力强;胡静;秦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伴脑梗塞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5例患者脑梗塞后血液CRP的含量,并与正常组相对比.结果 25例老年高血压伴脑梗塞患者CRP明显升高.结论 CRP升高与老年高血压病伴急性脑梗塞有关.
作者:黄丹;刘业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义齿基托软衬材料是一类应用于义齿基托组织面,具有一定弹性的义齿衬垫材料.可缓冲咬合力,减轻或消除压痛,并可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改善义齿固位[2].
作者:李爽;彭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咪唑安定(Midazolam)商品名为力月西,是新型含咪唑环的苯二氮类药物.其溶液稳定,具有水溶性,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毒性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是临床麻醉较有前途的药物[1].本院自咪唑安定应用于临床以来,一般作为硬膜外阻滞辅助用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霓;郑海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因左眼红肿流泪2月余,多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疗效不佳.检查:左眼上睑结膜面可见一乳头状肿物,根部呈蒂状,表面不光滑,约为5mm×5mm大小圆形.根部周边结膜高起约为2mm,结膜充血呈暗红色,球结膜轻度充血,巩膜无结节、局限性充血、隆起、溃疡、囊肿、无睫状充血,角膜透明,无溃疡.前房深约2mm,房水清.虹膜纹理清,裂隙灯检查无萎缩、囊肿及结节.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检查无异常.眼球各方向转动自如,无眼肌麻痹症状.在门诊行肿物切除,送活组织检查为眼睑结膜结核.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诊为肺结核.
作者:闫光平;李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因右上臂、胸部枪击伤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昏迷、休克,无呼吸困难.右上臂前内侧距腋窝约2cm处,有一约0.6cm的圆形枪弹入口皮肤裂伤、出血.右背部肩胛骨下方外侧有一约0.6cm的圆形枪弹出口皮肤裂伤、出血.右前臂桡侧感觉消失,垂腕,拇指不能外展,前臂不能外旋,手臂桡侧(虎口区)感觉消失.
作者:邵建军;张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以腹痛、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双胁及腰背部放射,肌注654-2可缓解,病情呈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半月前排血便1次,量约100ml.10天前肠镜检查诊为直肠、乙状结肠炎及内痔,经中药灌肠治疗,便血停止,但腹痛发作频率增加,缓解期缩短,于2002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平稳脉,痛苦表情,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及脑电图正常,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患者入院当日下午再次腹痛发作,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腹胀,不排气,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亢进,急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术中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6.0mc×2.0cm×2.0cm憩室内翻入肠腔并形成套叠,套入部长约10.0cm,套叠近端空回肠明显扩张,肠管均无明显坏死征象,行肠减压,于憩室两端共约30.0cm肠管一并切除,行回肠双层吻合.术后病理回报:回肠憩室伴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安鼎伟;王孝民;王晓宏;黄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GyneFix IN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比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640例健康妇女以随机方法放置GyneFix IN IUD 330例及Tcu220c IUD 310例,于放器后1、3、6、12个月随访,以生命表法统计两组中IUD的终止情况.结果 GyneFix IN组使用1年有1例妊娠发生,脱落和因病取出率分别为0.91%和1.21%,与IUD使用有关的终止率为2.42%,明显低于Tcu220c组的9.03%(P<0.05),GyneFix IN组疼痛的主诉率也低于Tcu 220c组.结论此种无支架、铜表面积大并有固定系统的IUD,具有低脱落和改善疼痛副反应的特点,有推广价值.
作者:唐红平;钟敏;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