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肠憩室致肠套叠1例

安鼎伟;王孝民;王晓宏;黄静

关键词:
摘要: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以腹痛、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双胁及腰背部放射,肌注654-2可缓解,病情呈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半月前排血便1次,量约100ml.10天前肠镜检查诊为直肠、乙状结肠炎及内痔,经中药灌肠治疗,便血停止,但腹痛发作频率增加,缓解期缩短,于2002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平稳脉,痛苦表情,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及脑电图正常,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患者入院当日下午再次腹痛发作,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腹胀,不排气,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亢进,急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术中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6.0mc×2.0cm×2.0cm憩室内翻入肠腔并形成套叠,套入部长约10.0cm,套叠近端空回肠明显扩张,肠管均无明显坏死征象,行肠减压,于憩室两端共约30.0cm肠管一并切除,行回肠双层吻合.术后病理回报:回肠憩室伴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了解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11月选择辖区本市和外地满6月龄出生正常的婴儿进行贫血检测和喂养情况调查,并对影响贫血患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完全母乳喂养持续5个月和6个月的婴儿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持续时间≤4个月的婴儿;(2)5~6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45.19%)高于混合喂养儿(24.24%)和人工喂养儿(37.50%).结论完全母乳喂养婴儿应在4个月开始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

    作者:吴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伤性长期昏迷的诊断探讨

    目的提高外伤性长期昏迷的诊断,加强治疗,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临床客观症状及体征,将外伤性长期昏迷病程诊断分为Ⅴ级标准.结果本组13例患者按Ⅱ级诊断标准,经程序化常规治疗,8例好转清醒,5例死亡.治疗好转率61.5%.结论外伤性长期昏迷患者,根据笔者Ⅴ级诊断标准,对明确诊断、治疗、提高治疗好转率,减少致残率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申天喜;周军;孙立中;王达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降低劳动力及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期甚至可因咯痰困难、窒息危及生命.笔者于2001年6月~2003年6日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良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

    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早期确诊困难,症状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痛苦小、疗程短的有效治疗方法,正被广大肿瘤患者所接受,为了更好地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作者:王晓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疼痛诊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均先行盆腔B超检查.结果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及解剖改变者60例(95.2%),其中慢性盆腔炎、粘连有33例(52.38%),治疗有效率75.76%;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34.92%),治疗有效率86.76%;卵巢囊肿3例(4.76%),治疗有效率100%;盆腔瘀血症2例(3.17%),治疗有效率100%;正常盆腔3例(4.76%);术前B超发现有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者16例,B超准确率26.67%.结论腹腔镜能明确诊断慢性盆腔痛病因及有效治疗大部分慢性盆腔痛,可作为诊断慢性盆腔痛病因的手段及治疗方法.

    作者:张风兰;高卉;林还珠;杨超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葛根素与胰激肽原酶合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葛根素0.4g静滴2周,胰激肽原酶片240IU日3次,口服4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维持饮食及降糖药的基本恒定.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粘指标、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血糖、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琳;崔恩凤;张力强;胡静;秦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目的检测特异性神经元抗体,诊断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方法应用特异性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特异性神经元抗体.结果检测阳性血清96例,其中抗Hu抗体81例,抗Tr抗体8例,抗Yo抗体3例,抗Ri抗体4例.结论特异性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对患者原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宗碧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60例身体状况处于不同阶段人群踝-臂血压比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身体状况不同阶段人群踝-臂血压比有无差异.方法 1060例身体状况处于不同阶段的人群按健康、亚健康及不健康分为三组,计算出各组踝-臂血压比,进行组间对照.结果三组组间对照,健康组与亚健康组、健康组与不健康组收缩压比对照均为P<0.0001.结论身体状况处于健康组的人群与处于亚健康组、不健康组的人群对照收缩压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作者:鄢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腹腔镜、B型超声波、磁共振显像、血清CA125测定等诊断技术相继开展并应用于临床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发病率确实上升的可能性.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毛希瑞;张彤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加针刺生物全息肩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针刺生物全息肩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生物全息肩点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率62.7%,有效率99.3%.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生物全息肩点疗法,对肩周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易学,治愈快,治愈率高.

    作者:陈筱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炎症反应与继发性脑损伤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外伤造成的脑损伤并不仅仅是在伤后瞬时完成的,伤后逐渐发展演化形成的继发性脑损伤才是伤后脑损害的主要病理过程[1].近年来,外伤后脑局部炎症反应在继发性脑损害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伤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并由此引起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 BBB)的破坏,水肿的形成,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产生,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本文就脑外伤(TBI)后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炎症反应的因素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车彦军;苏芳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承气汤合四君子汤促进胆道或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2001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小承气汤合四君子汤促进胆道或阑尾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寸向农;匡时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β2-微球蛋白和透明质酸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和透明质酸测定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正常人48例,高血压病患者82例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透明质酸(HA)的含量,以观察其变化.结果高血压病Ⅰ、Ⅱ、Ⅲ期患者血和高血压病Ⅰ、Ⅱ期尿β2-MG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血压病Ⅲ期尿β2-MG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血压病Ⅰ期血HA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Ⅱ、Ⅲ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β2-微球蛋白和透明质酸是反映高血压病情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丙义;李英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伤性桡神经损伤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因右上臂、胸部枪击伤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昏迷、休克,无呼吸困难.右上臂前内侧距腋窝约2cm处,有一约0.6cm的圆形枪弹入口皮肤裂伤、出血.右背部肩胛骨下方外侧有一约0.6cm的圆形枪弹出口皮肤裂伤、出血.右前臂桡侧感觉消失,垂腕,拇指不能外展,前臂不能外旋,手臂桡侧(虎口区)感觉消失.

    作者:邵建军;张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并发睑结膜结核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因左眼红肿流泪2月余,多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疗效不佳.检查:左眼上睑结膜面可见一乳头状肿物,根部呈蒂状,表面不光滑,约为5mm×5mm大小圆形.根部周边结膜高起约为2mm,结膜充血呈暗红色,球结膜轻度充血,巩膜无结节、局限性充血、隆起、溃疡、囊肿、无睫状充血,角膜透明,无溃疡.前房深约2mm,房水清.虹膜纹理清,裂隙灯检查无萎缩、囊肿及结节.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检查无异常.眼球各方向转动自如,无眼肌麻痹症状.在门诊行肿物切除,送活组织检查为眼睑结膜结核.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诊为肺结核.

    作者:闫光平;李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由于糖脂代谢紊乱,对导致机体凝血机制的激活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测定,探讨糖尿病病人体内凝血与纤溶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房欣;李斌;隋清诺;赵华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伤科灵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多数患者均有剧烈的神经痛,局部外用制剂的运用在其治疗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我科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外用伤科灵辅助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回肠憩室致肠套叠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以腹痛、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双胁及腰背部放射,肌注654-2可缓解,病情呈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伴有腹胀、消化不良,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半月前排血便1次,量约100ml.10天前肠镜检查诊为直肠、乙状结肠炎及内痔,经中药灌肠治疗,便血停止,但腹痛发作频率增加,缓解期缩短,于2002年12月30日入院.查体:平稳脉,痛苦表情,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及脑电图正常,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彩超未见异常.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该患者入院当日下午再次腹痛发作,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腹胀,不排气,查体腹部平软,肠鸣音亢进,急拍腹平片,提示肠梗阻,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术中距回盲部约50cm有一6.0mc×2.0cm×2.0cm憩室内翻入肠腔并形成套叠,套入部长约10.0cm,套叠近端空回肠明显扩张,肠管均无明显坏死征象,行肠减压,于憩室两端共约30.0cm肠管一并切除,行回肠双层吻合.术后病理回报:回肠憩室伴感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安鼎伟;王孝民;王晓宏;黄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18例报告

    我科自2002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懿城;章柏平;陈兰妹;张飞高;付美清;颜清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藤蛇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例

    目的藤蛇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藤蛇汤随证加减,寒胜加川乌、细辛,风胜加防风、羌活、独活;湿胜加苡米、防己,热胜加石膏、知母.结果共治疗26例,痊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结论藤蛇汤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作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