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大鼠心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彭娜;向定成;苏磊;张亚松

关键词:脓毒症, 心肌损伤,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每组8只.采取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 h后动脉采血及分离左心室心肌,检测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心肌匀浆上清液中TNF-α、ET-1浓度.并分别观察心肌显微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清cTn Ⅰ较正常时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心肌出现典型变性及超微结构损伤;心肌TNF-α、ET-1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组血清cTn Ⅰ与心肌TNF-α、ET-1水平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67和0.958,P<0.001).结论: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TNF-α、ET-1水平上调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肩锁区域手术两种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分析

    肩关节及锁骨区神经分布既有臂从神经,又有颈从神经[1],此区域内手术的麻醉如何选择,一直困扰着基层麻醉医生.单一颈从阻滞或肌间沟臂从阻滞均不能完全阻滞肩、锁区域的神经,在手术过程中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

    作者:常立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全世界关于UDCA治疗PSC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465例患者.结果显示UDCA能显著改善PSC患者的肝功能.但不能改善症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治疗组肝脏组织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OR=9.19:95% CI 0.98~86.15;P=0.05),胆道影像学有改善的倾向,死亡、肝移植、死亡和(或)肝移植等指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且敏感性分析结果无变化.结论:UDCA能显著改善PSC患者的肝功能,但不能改善症状,有改善肝脏组织学的倾向,但是并不能延长生存期.

    作者:俞力军;黄伟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并发室性早搏1例

    患者男,58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来我院检查.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BP 120/8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无十湿哕音.心率约80次/min,心律小齐.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余无特殊体征.

    作者:狄美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童异位胰腺1例

    患儿男,12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黑便5 d就诊.患儿1年前开始出现节律性上腹痛,进食后诱发,伴恶心、反酸、嗳气,无腹泻呕吐.

    作者:刘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康复新复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17例

    放射性卣肠炎为盆腹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或辐射事故中遭受意外照射引起的肠道损害,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出现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进而导致细菌移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同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1].

    作者:陈火明;李治桦;安娟;宋永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

    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及机械通气带来的不适,特别是采用容量控制的通气模式的情况下,会产生人机配合不好,为了避免人机拮抗,影响通气效果以及避免气压伤等后果,需要对这些患者采取镇静处理[1].

    作者:孙凯;张劲松;刘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榆注不同比例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间41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第一个24 h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情况,根据输注的血浆量和浓缩红细胞量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为3组:低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7),中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2.5),高比例组(血浆/浓缩红细胞=1/1.2),并比较产前与输血后凝血相关的实验室数据.结果:低比例组输血后PT、AP几明显延长(P<0.01),Fb明显下降(P<0.01);中比例组输血后PT、APTT无延长(P>0.05),但Fb下降(P<0.01);高比例组输血后PT、APTT、Fb保存正常水平(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过低可造成血液稀释性低凝,建议大量成分输血时将血浆与浓缩红细胞配为1:1比例榆注.

    作者:刘芬;汪泱;詹以安;钱克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创检查在女性冠心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男性冠心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女性反有所增加,且女性患者相对预后更差.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往的观点认为是对女性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女性缺乏就诊意识、院前拖延、治疗不及时等非疾病性因素.现在逐渐认识到男女患者不仅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而且女性患者发生冠脉非阻塞性病变的比例高于男性,同时评价女性患者心肌缺血的检查手段亦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付明;周颖玲;玲谭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胰腺外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胰腺固定于腹膜后,背靠脊柱,很少受外伤,胰腺外伤占腹部闭合伤的2%~5%.一旦受伤说明暴力强大,损伤程度多严重,如胰腺破裂、胰液外溢.胰腺周围有 很多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外伤常伴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病情危重复杂,病程长,病死率高[1].

    作者:闫素芝;张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胶质瘤的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组11例,高级别组19例.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1.41±0.16、2.31±0.28、1.69±0.83、6.67±2.28;高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4.96±2.17、4.69±1.65、1.29±0.55、19.19±8.65.两组r CBF、r CBV、r PS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劲柏;任伯绪;雷红卫;蔡新宇;熊浩;胡新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技术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联合应用在困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作用.方法:对于在ERCP中导丝反复进入胰管而难以进入胆管的病例,我们先采用胰管占据法技术(胰管留置导丝或支架),可使其中部分病例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但仍有部分病例导丝仍不能进入胆管,接着采用针形刀进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以进一步提高ERCP的成功率.结果: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切开技术共38例,成功进入胆管35例,成功率为92.1%,发生轻型胰腺炎1例.结论:对于较困难的ERCP病例,联合应用胰管占据法和针形刀切开术,可进一步提高ERCP的成功率,还可明显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柱;董金良;夏红兵;梁金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表现为癫痫的食物不耐受1例

    患者女,17岁,反复突然瘫倒3个月加重1个月,米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始无诱因反复突然瘫倒,当时双目紧闭、问答不语、全身间断抽搐,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咬舌,无大小便失禁.

    作者:王学艳;任华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腺病毒介导的人低氧诱导因子-1α治疗兔后肢缺血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腺病毒介导的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治疗兔急性后肢缺血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Ad-HIF-1α及腺病毒空载体(Ad-Blank)扩增、滴度测定.(2)建立兔急性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以Ad-HIF-1α2.0 ×1010PFU)、Ad-Blank(2.0×1010PFU)和NS(0.5 mL)肌注离断股动脉肌群,观察兔一般反应,术前及术后7、28 d检查心电图和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28 d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Ad-HIF-1α及Ad-Blank滴度分别达2.0×1013、1.5×1013 Pfu/mL.(2)受试期兔一般情况好;3组兔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在正常值范围,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正常;病理学检查未见癌细胞.结论:兔急性后肢缺血模型局部一次性转染2.0×1010PFU的Ad-HIF-1α,未见明显毒副反应;Ad-HIF-1α应用于兔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陈建威;李明琰;陈冬冬;裴静娴;王月刚;吴平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治疗鼠H22肝癌移植瘤研究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对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22肝癌细胞接种到40只小鼠的背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cm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尾静脉、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腹腔注射阿霉素;内皮抑素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阿霉素组,隔日腹腔注射阿霉素.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MVD表达,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血浆VEGF水平及瘤组织中MVD表达较其他各组明显减低(P<0.05),生存时间较其他各组延长(P<0.05);但内皮抑素组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优于内皮抑素或阿霉素单药治疗,并可使小鼠生存期延长.

    作者:王泽新;汪森明;胡喜钢;曹漫明;张积仁;杨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疝8例诊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属胸外科的急危重症,虽发病率不高,但伤情及症状复杂且多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易被延误诊治.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8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冯清耀;岑雪英;郝敬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5-杂氮脱氧胞苷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1、0.5、2.5、12.5μmol/L)的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于不同作用时间(6、12、24、48 h)处理人膀胱癌细胞株T2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5-aza-dc在不同时间作用下T2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5-aza-dc在处理T24细胞24 h后的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MTT提示各浓度的5-aza-dc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不同浓度5-aza-dc处理24 h后T24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不同药物浓度组在同一作用时间下,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药物浓度在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浓度为12.5 μmol/L的5-aza-dc作用24 h时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明显.结论:5-aza-dc有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

    作者:徐宁儒;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许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急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3T3-L1脂肪细胞急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NF-α(5、10、20μg/mL)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 h,20μg/mL TNF-α处理不同时间(6、12、24、48 h)及罗格列酮预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与20μg/mL TNF-α作用48 h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A-SAA的表达.结果:TNF-α能显著促进3T3-L1脂肪细胞A-SAA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罗格列酮能部分减低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A-SAA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TNF-α可以通过促进3T3-L1脂肪细胞A-SAA的表达和分泌,参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形成;罗格列酮可部分减低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A-SAA表达的促进作用而发挥其抗炎、抗胰岛素抵抗及抗动脉粥样的作用.

    作者:叶夏云;宋锦文;葛秀洁;赵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4~9岁儿童的95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完成后.分别用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随访1年,复查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结果:vitapex组和z0E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92%和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是较理想的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荆.

    作者:王乾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抗病毒治疗对它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8、12、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 RNA(定量PCR法).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治疗4个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完全应答组较无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结论:细胞因子IL-18和IL-10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和肝脏损害密切相关.干扰素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作者:应若素;陈志敏;刘惠媛;石裕明;龙英姿;陆勤;卢业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的基础上加用空心钉加强内固定治疗Evans 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号;许楚才;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