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各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

李建有;黄胜;管国华;吴猛;高宏梁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髋关节发育不良, 粗隆下截骨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3例51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男7例(9髋),女36例(42髋);年龄35~67岁,平均50.3岁.左髋27例,右髋24例,根据Crowe分型分类:Ⅰ型13髋,Ⅱ型24髋,Ⅲ型10髋,Ⅳ型4髋.术前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平均47.5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6年,平均3.5年,Harris评分改善至1年后平均87.5分,至今无一髋髋臼或股骨柄假体X线片显示松动和邻近骨溶解,也无髋臼翻修病例.结论: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前详细评估,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假体内陷技术,均可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个体化松解软组织,可显著减少神经血管副损伤.近期疗效满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诱导因子-1在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1(hvpoxia-inducibJefactor-1,HIF-1)是细胞缺氧条件下调控基因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之一,Kuwai等[1] 于1991年在研究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3'末端含有缺氧诱导的增强子序列的过程中发现.HIF-1作为细胞、组织在低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的核心因子,在促进促EPO、葡萄糖载体、血管源性因子生成及细胞增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子宫破裂并宫旁死胎1例

    患者女,28岁,平素体健,23岁结婚.孕5产1流4.于2005年9月平安产一男活婴,夫儿体健.末次月经2009年4月5日,停经后行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8月1日在外院门诊行药物流产,8月1日及2日每日各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祥)3片,8月3日阴道上药(药物不祥)2片后,胎儿未排出,后又上药物胎儿仍未排出,予加压及清宫术,术中清除少许胎儿组织,后感腰痕,以右侧为甚.

    作者:鲍俊初;杜绪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IL-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新进展

    Th17细胞是近十年发现的一群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IL-17A、IL-17F、IL-6和TNF等细胞因子.IL-17A,又名IL-17,虽然它主要由记忆性T淋巴细胞分泌,但却在天然免疫、宿主防御和自身免疫中有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IL-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拟就近几年对IL-17与SLE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雪;吕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的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反馈调控麻醉剂的靶控输注浓度,观察其对麻醉用药量、苏醒时间及知晓情况的效应.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12例,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一次推注雷米芬太尼3μg/kg;对照组静脉一次推注力蒙欣2 mg/kg,BIS组靶控输注力蒙欣浓度以维持BIS值在45~65之间;两组均复合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两组均靶控输注力蒙欣(初始血浆靶浓度0.7~1.8μg/L)、雷米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5~3.5 ng/L)以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以常规监测指标调控靶控输注浓度;BIS组以BIS值(45~65)为指标反馈调控靶控输注浓度.记录麻醉用药量、苏醒时间、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结果:BIS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阶段力蒙欣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87.90±19.2)mg/kgvs.(146.67±21.4)mg/kg,P<0.05;维持(587.90±159.2)mg/kg vs.(796.67±211.3)mg/kg,P<0.05] .两组雷米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BIS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7±1.3)min vs.(11.1±1.4)min,P<0.05] ;两组患者的术中知晓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BIS监测指导力蒙欣和雷米芬太尼配伍的全凭静脉麻醉,可在保证适当麻醉深度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力蒙欣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马伟斌;杨世忠;肖志刚;谢国水;邱灿金;陈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内肉芽36例诊治体会

    目的:初步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残喉内肉芽的诊治,以及分析影响残喉内肉芽生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间在我科施行36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线结组和无线结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线结组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变化情况不同,无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常常会自行消退,线结组中残喉内肉芽随着线结的脱落或手术去除也会逐渐消退,且手术术式的不同与残喉内肉芽生长相关.结论:对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肉芽组织的处理应区别对待,对无线结裸露的可随访观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必须排除肿瘤复发;对有线结裸露的可先观察线结脱落与否、肉芽增生情况,必要时在喉镜下去除线结后继续进行临床观察.对术后肉芽增生致喉狭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晓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基础,辅以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终70%的患者有复发,部分患者产生耐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1].目前,化疗仍是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复发性卵巢癌化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贺彬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缩短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缩短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观察者54例患者术前2 h可进食水,进食量为平日的70%.对照组56例患者术前禁食禁水6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饥饿,口渴,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的恶心呕吐、误吸的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2 h仍可进食半流食物,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严旭梅;徐小芹;陈茂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肾动脉不夹闭;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双肾缺血60min、再灌注4 h;利多卡因组(L组)肾动脉阻断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I/R组、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L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I/R、L组血浆H-FABP,心肌组织NE、TNF-α较sham组升高,但是I/R组高于L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下调TINF-α表达有关.

    作者:朱小兵;石翊飒;刘桦;张喜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抗体筛查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血液制品常规检测,而我国尚未对血液制品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查[1] .为了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本站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的91 522份献血者标本及442份Rh(D)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了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报告如下.

    作者:侯治兵;张艳;陈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和分布以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2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7例自动出院.结论: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为5~9月,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普及规范疫苗接种,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是降低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杨艳红;苏嬿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术前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给胃癌手术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检测21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以及细胞的凋亡指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后胃癌细胞的p53、bcl-2和cD95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l-2低于化疗前,而p53和CD95高于化疗前.化疗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术前化疗能够抑制胃癌细胞bcl-2的表达,增强p53和cD95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对于改善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蔡红星;李周儒;程言博;董国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A0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AO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进行临床观察.方法:2003-2008年在我院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患者36例,采用锁骨钩接骨板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以患者的健侧肩作为对照观察,采用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治愈患者肩关节的功能进行随访研究及比较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怠者平均住院时间13 d.术后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断钉;患者惠侧的肩锁关节的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0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颜贻站;朱坚;曾云记;谢作完;黄有翰;周明客;庄载世;林天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髋部骨质疏松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OP)患者髋部骨髓血流灌注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志愿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骨密度异常者30例,其中骨量减少组16例和骨质疏松组14例.分别测量各研究对象动态增强曲线(TIC)增强后的大信号强度、到达峰值的时间和SI/sec,比较各组间不同部位感兴趣区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其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结果:(1)OP组大信号强度(SImax)和大斜率(SI/se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骨量减少组(P<0.01),其TIC曲线为平缓,SImax值亦低.(2)股骨头,股骨颈及大粗隆区的SImax和SI/sec均与整体髋BMD值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骨量减少及OP患者股骨近端血液灌注低于正常人,动态增强磁共振可以通过观察股骨近端血流灌注的异常来预测OP的发生.

    作者:张思伟;许鸿新;罗建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的作用利弊探讨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各病程中的作用利弊,以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2年7月至2008年7月临床诊断78例IPF患者,对其各病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和IPF预后无关(P>0.05),KaPlan-Meier检验也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改变IPF的预后.

    作者:佘巍巍;曾锦荣;陈峰;林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超声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77个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旋切,对治疗效果及超声引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7个病灶的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均为100%.72个0.5 cm≤直径≤3.8 cm的良性肿块完全切除.5个恶性病灶获得病理诊断后及时安排化疗及手术.结论: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超声能术前定位、术中引导监测,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铁柱;王宁;赵玉珍;王瑛;陈平;黄林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肝源性糖尿病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

    患者男,68岁,因肝癌术后1年余,发热、嗜睡2 d于2008年12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07年7月出现肝区隐痛、牙龈出血.血化验检查提示:HbsAg(+)、HbeAb(+)、抗HBc(+).甲胎蛋白1 413 mg/mL.腹部CT示:肝硬化,肝右叶前段见一5.5 cm×4.5 cm低密度影,考虑肝癌.

    作者:宋长城;陈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各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3例51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男7例(9髋),女36例(42髋);年龄35~67岁,平均50.3岁.左髋27例,右髋24例,根据Crowe分型分类:Ⅰ型13髋,Ⅱ型24髋,Ⅲ型10髋,Ⅳ型4髋.术前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平均47.5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6年,平均3.5年,Harris评分改善至1年后平均87.5分,至今无一髋髋臼或股骨柄假体X线片显示松动和邻近骨溶解,也无髋臼翻修病例.结论: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前详细评估,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假体内陷技术,均可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个体化松解软组织,可显著减少神经血管副损伤.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李建有;黄胜;管国华;吴猛;高宏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雌激素受体β过表达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过表达对侵袭转移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和CXCR4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大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ERβ基因转染SW480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SW480-C1-ERβ).以正常SW480细胞和转染了空质粒的SW480细胞(SW480-pEGFP-C1)作为对照,在有或无雌激素作用的条件下.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SW480、SW480-pEGFP-C1和SW480-C1-ERβ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和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无雌激素作用时,SW480-C1-ERβ细胞的侵袭能力和CXCR4的表达显著低于另两株细胞(P<0.05).有雌激素作用时,SW480-C1-ERβ细胞在三者中的侵袭能力低,E-钙黏蛋白的表达高(P<0.05),而CXCR4表达无明显变化.在SW480-C1-ERβ组细胞中,雌激素作用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无雌激素作用时的细胞(P<0.05),而CXCR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ERβ可以以配体非依赖性的方式和配体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这种效应可能与调控E-钙黏蛋白和CXCR4的表达有关.

    作者:许飞;王国斌;蔡开琳;翟荣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Toll样受体4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kB(NF-k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 mRNA几乎无表达,NF-k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k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 TLR4 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kB蛋白、TLR4蛋白、KCs TLR4 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 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 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作者:盛云建;陈炘;邓存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21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101例患者(男65例,女56例),观察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三七皂甙片200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观察2组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于治疗后分别检测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5.83%)与对照组相比(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能与三七皂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作者:张剑宇;彭岚;刘冬柏;刘定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