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0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临床观察

颜贻站;朱坚;曾云记;谢作完;黄有翰;周明客;庄载世;林天旭

关键词:脱位, 肩锁关节, A0锁骨钩接骨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对AO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进行临床观察.方法:2003-2008年在我院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患者36例,采用锁骨钩接骨板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以患者的健侧肩作为对照观察,采用L'Insalata评分和Constant评分对治愈患者肩关节的功能进行随访研究及比较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怠者平均住院时间13 d.术后X线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断钉;患者惠侧的肩锁关节的功能与健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0锁骨钩接骨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具有显著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管造影的体会

    自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我们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656例,其中97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管造影.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胜江;戴华卫;汤礼贵;曹高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两种分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中重度OHSS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早发组患者为42例(58.3%),迟发组为30例(41.6%).迟发组胸腹水、肝肾功能不全、重度OHSS发生率和妊娠率均高于早发组(P<0.05),迟发组患者注射HCG当日的成熟卵泡数高于早发组(P<0.05),但雌二醇水平(3 673.44±472.31)pg/mL低于早发组(P<0.05).结论:早发组和迟发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掌握两种分型的发病特点,对于中重度OHSS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文静;罗喜平;蔡倩芳;廖碧翎;谭晓嫦;邓群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CD44v5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剐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田勍;李惠武;庞作良;李卉;郭英;郭文佳;王洪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腺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杂合体病毒的构建

    目的:探讨解决RNA干扰(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方法:构建腺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Ad/rAAv)杂合体病毒,恢复rAAv的定点整合,并借助定点整合的rAAV持续表达shRNA(shon hepairRNA),实现RNAi抗HBV的持久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各目的基因片段均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中pAd/rAAv酶切鉴定表明同源重组成功,病毒包装与滴度测定结果表明,Ad/rAAV杂合体痛毒包装成功.结论:利用Ad、AAV和HBV各种元件的特点,彼此互补,克服其不足,构建Ad/rAAV杂合体病毒,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载体,为解决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探索.

    作者:李绍祥;张艳霞;张成平;姚鹏;李娟;胡大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心内科发生医院内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8.7%;合并其他疾病34例;心功能发级Ⅰ级12例,Ⅱ级26例,Ⅲ级31例,Ⅳ级11例;实施侵袭性诊治措施27例;预防应用抗生素25例;具有感染典型表现52例,28例院内感染症状不典型;呼吸道感染32例,泌尿道28例次,胃肠道感染8例,其他2例.结论: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症状部分不典型,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制度、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健康教育、尽量避免损伤性操作、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重视保护易感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俞静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现察CHPS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变化趋势.结果:正常纽婴幼儿与CHPS纽患儿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HP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观察正常婴幼儿及CHPS患儿术前、术后肌层及黏膜层血流状况,对于诊断CHPS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马晓梅;柳建华;王岩;马穗红;曾功君;罗环千;寇燕妮;许安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诊断为输卵管阻塞采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283例患者中发现榆卵管阻塞403条,通而不畅99条,用COOK导丝疏通后395条通畅,通而不畅61条,输卵管疏通率高达78.69%.结论:应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成功率高,效果好.

    作者:李留霞;高瑞格;黄华;杨婉景;张凯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孕妇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35 961例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孕妇血清(AFP/β-hCG)二联法筛查在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对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 961例孕14~21周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LA)进行血清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浓度的检测,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将筛查结果与B超、羊水染色体分析、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5 96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1 856例,筛查阳性率为5.16%,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10例唐氏综合征怠儿;18-三体高风险者170例,筛查阳性率为0.47%,经羊水染色体分析确诊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者259例,筛查阳性率为0.72%,其中确诊为神经管缺陷胎儿61例.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落实优生优育政策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陆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20例

    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发生病例相对增多,该病治疗棘手,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大出血,是异位妊娠中的严重类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20例的病例资料,来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方法及有效性.

    作者:刘秋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合并晕厥、左侧胸腔积液1例

    患者女,91岁,某高校退休职工,突发胸背部疼痛伴喘息、气促16 h入院.患者入院前1 d晚饭前突发胸背部持续撕裂样疼痛,伴全身大汗、面色苍白,后渐出现喘息、气促,呈端坐呼吸,无发热、咳嗽,无胸闷、心悸,无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症状持续不缓解,次日上午入院,在送至病房途中突发晕厥.

    作者:汪征;李自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女,35岁.出生时全身多处黑色皮肤斑点,散在分布,以四肢为主,躯干数目少,双侧腋下可见少许咖啡牛奶斑,无破溃,臀部大片皮肤黑斑,表面无毛发生长.因不影响生活,一直未予以治疗.

    作者:陈宇;樊东力;王韶亮;雷泽源;张一鸣;令狐锐;毛彤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 d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实验A组的BDE-209浓度为10μg/mL,实验B组的BDE-209浓度为30 μg/mL,实验C组的BDE-209浓度为50μg/mL.实验组分别对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染毒,染毒72 h后分别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并于染毒后24、48、72、96、120 h记录各组光吸收度A值.结果:从新生鼠海马分离培养的细胞巢蛋白阳性.染毒72 h后测量各组神经球直径及数目,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加大,神经球明显变小,数目变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BDE-209可以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发生改变,随BDE-209暴露浓度及时间增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作者:张春芳;陈敦金;陈艳红;苏春宏;刘先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动脉狭窄的易患因素分析

    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而不同种族的人群脑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白种人好发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病变似乎更多见[1-2] .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和易患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狭窄提供依据.

    作者:孙瑄;陶庆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S100A9在宫颈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和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患者、50例CIN患者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患者鳞状上皮组织中S100A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S100A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在CIN Ⅰ、CIN Ⅱ、CIN Ⅲ中的表达也逐渐增高;(2)S100A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依次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S100A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血管侵犯无关.结论:S100A9在宫颈鳞癌的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密切相关.

    作者:朱雪洁;郑飞云;邹双微;朱雪琼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改良法骶管麻醉应用于肛周手术的临床观察

    有报道[1] 称约20%的正常人骶管呈解剖学异常,传统法骶管麻醉常因此造成阻滞不全甚至失败,其成功率仅85%左右,且该方法易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和误刺入静脉导致局麻药中毒.为此我们采用改良法[2] 骶管阻滞麻醉并与传统法进行比较,以观察该方法用于肛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蒋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同侧肾癌合并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52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 d就医.右附睾结核行附睾切除术27年,高血压病史若干年.右肾区叩击痛(+),双肾未触及,右上腹压痛(+).CT示:右肾肿物并囊性病变伴钙化.行肾癌根治术,剖面见肾大部分为肿物所占据,下极见大小不等脓腔,腔壁较硬,腔内可见脓液及干酪样物.病理回报:肾腺癌并陈旧性结核.

    作者:毛小强;侯毅;于洋;金光虎;贾春澍;那万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嗜酸乳杆菌对人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小肠黏膜白细胞黏附分子-1、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染人轮状病毒乳鼠小肠黏膜白细胞黏附分子-1(ICAM-1)、γ-干扰素(IFN-γ)变化的意义及嗜酸乳杆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用ICR乳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轮状病毒感染组(B组)、嗜酸乳杆菌预处理组(C组)和嗜酸乳杆菌治疗组(D组),B、C、D组喂服人轮状病毒Wa株.C、D组另喂服嗜酸乳杆菌进行预处理和治疗干预,于病毒感染后第4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乳鼠,留取小肠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ICAM-1、IFN-γ的表达.结果:B组ICAM-1表达细胞数和灰度为(52.66±6.62)%和108.11±2.42,A组为(38.10±4.43)%和101.97±2.10,B组比A组显著增高(P<0.05);C组为(43.93±4.42)%和101.75±2.28,D组为(43.45±5.26)%和101.42±2.23,均较B组显著降低(均P<0.05),C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IFN-γ表达细胞数和灰度为(43.51±31.40)%和127.71±3.36,A组为(37.52±3.21)%和117.71±3.39,B组比A组显著增高(P<0.05);C组为(50.08±4.21)%和136.37±3.40,D组为(49.50±4.05)%和135.90±3.49,均较B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对感染人轮状病毒的乳鼠有免疫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增强IFN-γ的表达有关.

    作者:石海矾;陈益平;徐志伟;狄军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基础,辅以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终70%的患者有复发,部分患者产生耐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1].目前,化疗仍是复发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复发性卵巢癌化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贺彬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RNA干扰在脑胶质瘤分子靶标研究中的进展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神经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4.69%,其中恶性胶质瘤占70%[1-2] ,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大限度地进行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但由于胶质瘤存在恶性增殖和侵袭性强的特点,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术后极易复发,如何控制胶质瘤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作者:徐涛;陈菊祥;卢亦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和分布以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2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7例自动出院.结论: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为5~9月,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普及规范疫苗接种,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是降低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杨艳红;苏嬿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