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和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王荣江;王伟高;钟欢;邵四海;李辉;陈晓农;俞斌;汤建儿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 腹腔镜检查, 手术中并发症
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功能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239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功能重建手术265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囊肿去项术81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15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7例,肾部分切除术16例,肾孟成形术15例,肾固定术4例,肾折叠术4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18例,榆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2例.结果:256例次手术成功,9例次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360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250mL,平均3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肾动脉、腔静脉损伤各1例,尿瘘7例.住院时间5~20 d,平均7.8 d.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建手术中具有明显优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密钙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低下和骨微细结构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将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7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用密钙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肥胖人群体脂含量、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7年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体脂含量、分布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0年筛查出的41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 kg/m2]及196例正常体重的健康人,根据BMI和腰围分成4组.观察指标包括腰围、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复查上述相关各项指标,比较各组MS患病率及上述指标在各组问差异.结果:共随访到553例,MS在各组的患病率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腹型肥胖、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外周型肥胖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问MS各组分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前后比较,肥胖各亚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均较初访时显著降低(P<0.05),HOMA-IR呈增高趋势(P<0.05);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随访后比较HOMA-IR显著升高、EDD显著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FBG、TC、腰臀比、EDD和LDL-C依次是发生MS的危险因素.腰围、HOMA-IR、Ms聚集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结论:中心性体脂分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晓玲;朱旅云;胡丽叶;王广宇;单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斑点杂交法用于检测烟曲霉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DNA探针快速检测烟曲霉茵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在烟曲霉特异的碱性蛋白酶基因序列内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合成一段465 bp的DNA探针,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并与烟曲霉、黄曲霉、念珠茵、隐球茵等真菌以及细茵DNA行斑点杂交,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所合成的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他真菌、细茵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敏感性达100fg.100份临床标本曲霉培养阳性者6份.杂交阳性者13份.结论:斑点杂交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对烟曲霉茵感染的快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俊芳;于化鹏;樊慧珍;邓火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滋养层相关妊娠疾病胎盘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表达差异与葡萄胎、先兆子痫等滋养层细胞相关妊娠疾病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方法.比较葡萄胎组织、早孕绒毛、先兆子痫足月胎盘和正常(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足月胎盘组织中TIMP-1、TIMP-3和PAI-1等的表达差异.结果:旱孕绒毛中TIMP-1和PAI-1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而葡萄胎组织中TIMP-3的表达明显强于早孕绒毛组织.正常足月胎盘绒毛组织中TIMP-3的表达也强于早孕绒毛.与正常足月胎盘绒毛组织相比,TIMP-3在先兆子痫足月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更强.此外,自然分娩足月胎盘绒毛组织与剖宫产足月胎盘绒毛组织相比,TIMP-1、TIMP-3和PAI-1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TIMP和PAI-1在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葡萄胎、先兆子痫等与滋养层密切相关的妊娠疾病的病理发生有关.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ER2、HER3蛋白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的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efitinib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0.8%和18.0%.HER2,HER2、HER 3蛋白联合表达与Gefitinib的疗效没有明显关系(P0.05),但高表达组Cefitinib的有效率几乎均是相应低表达组的2~3倍,中位生存期均长于相应低表达组.结论:HER2,HER2、HER3蛋白联合表达水平可能与Cefitinib的疗效有关,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苏霞;张阳;徐建明;高峨眉;吴兰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分级护理制度,观察组44例,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分级护理全程,观察记录两组入院和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的评估.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及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Orem自理学说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出院时掌握自护方法程度均明显优于分级护理,因此Orem自理模式有助于患者大程度地发挥自理潜能及早回归家庭、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凤英;焦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DREAM信号通路调控疼痛敏感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通过对下游调控元件拮抗剂调节子(downstream regulatory elementantagonistic modulator,DREAM)基因剔除小鼠的研究发现,在急性疼痛或慢性病理性疼痛等动物模型中,DREAM对疼痛行为的敏感化具有调控作用.存在于脊髓神经细胞中的DREAM是一种新型的Ca2+结合蛋白,是调控前强啡肽基凶表达的转录抑制物[1-3].通过药理学及生物化学分析可知,由于内源性K阿片系统的激活,导致DREAM基因剔除小鼠对疼痛的反应明显减少,同时DREAM的缺乏也可减少机体对炎症性疼痛的反应[4-5].因此,DREAM及其通路的研究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亮点.

    作者:张永福;项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量心包积液、胸痛、胸腔积液、发热

    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既往身体健康.因胸闷气急半个月,伴发热、胸痛于2005年4月2日入院.2005年3月17日21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起身后突发胸骨后闷痛,程度中等,后症状自行缓解.

    作者:黄奕娟;傅晓清;任自力;付骞;石亚杰;管彩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香连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幽门螺杆菌相关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讨香连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幽门螺杆菌相关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难治性溃疡接受埃索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另外47例接受埃索美拉唑+香连治疗(埃索美拉唑+香连组).评价两组药物对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溃疡改善和安全性.结果:共有9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完成试验(每组45例).埃索美拉唑+香连组在中上腹痛、上腹饱胀、症状总积分、内镜缓解率和愈合率上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而在反酸、嗳气和烧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上二者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香连联合埃索美拉唑可有效治疗非幽门螺杆茵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香连为该类溃疡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朱风尚;陈锡美;黄志刚;张东伟;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中,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ICS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2例160个周期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所获1 549个MⅡ卵随机1:1分配.分别采用在舍7%和3.5%PVP(对有A、B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或者在3.5%和不含PVP(对仅有C、D级活动精子的周期)操作液中制动的精子行ICSI,比较ICSI效果.结果:PVP浓度为3.5%时,ICSI卵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0.12%和96.78%.与PVP浓度为7%时的受精率(79.84%)和卵裂率(96.8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获得的优质胚胎率达77.76%,高于7%PVP制动时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舍PVP操作液中制动精子后行ICSI,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与在3.5%PVP制动精子行ICS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活动力良好的精子,降低精子制动液的PVP浓度至3.5%,可提高ICSI的优质胚胎率.精子活动力差时,进一步降低PVP浓度对ICSI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樊伟;李蕾;李小红;胡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脾切除对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测脾切除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行Wistar(供体)到SD(受体)大鼠的腹部异住心脏移植.并按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分A(对照组)、B(单纯脾切除组)、C(单纯心脏移植组)、D(心脏移植+脾切除组)4组.以光镜、电镜观测心肌的病变特点,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观测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C、D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病理及亚显微结构改变均在术后第5天重,第7天减轻.且D组的病理改变据Stanford标准明显轻于C组(P<0.05).D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7.63±4.54)d(n=12),较C组存活时间(7.47±2.24)d(n=12)明显延长(P<0.05),提示脾切除可减轻急性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作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在A组中无明显变化,在B组中术后早期一过性升高.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在C、D组中术后1、3、5、7 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D组第5、7天均明显高于C组(7.62±2.15 vs 4.21±1.72,9.41±3.82 vs 2.36±1.32;均P<0.01),且随着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逐渐减弱.结论:脾切除具有诱导心脏移植大鼠免疫耐受形成及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心脏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急性排斥反应成负相关,提示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可能是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朱进国;熊利华;魏益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1例,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治疗组148例,除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外,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天1次,连用15 d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结果: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心绞痛症状改善及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李元忠;李志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潜伏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潜伏期和活跃期加速期应用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正常临产,无内科合并症的初产妇80例.分为两组:A组宫口扩张1~2 cm,B组宫口扩张3~4 cm.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另选同期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C组).观察3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A组的潜伏期、活跃期与c组相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方式比较,A组及B组阴遗分娩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剖宫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缩短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对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无影响,有利于阴道分娩,无增加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无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雷蔚华;张玉洁;康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致迟发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

    患者男,83岁.反复咳嗽、胸痛伴间断发热15个月余.加重伴气促、胸闷1个月余,肺部CT示右肺部胸膜及纵隔肿物伴有淋巴肿大.中量胸腔积液,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确诊为弥漫性恶性间皮瘤.

    作者:王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补体末端复合体(TCC)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9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来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例组患者均于出现症状24h内入组.在确诊当时及第1、2、3、4、6、10天各留取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清TCC水平.梗死体积为第7天CT经Simes Somatom所提供的软件测得.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为修正的Rankin等级评分.结果:(1)病例组卒中发作初期血浆TC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48 h TCC含量明显增加,到第6天达到高,第10天仍高.(2)血清TCC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及Rankin等级评分有相关性.结论:(1)急性脑梗死后补体激活参与了卒中后炎症反应.(2)TCC含量与梗死体积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能反映卒中时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简单易行、价廉有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清华;崔元孝;刘敬花;于兆昂;郑茂永;冯建利;王晓红;张桂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红霉素软膏联合赛肤润在肛周皮肤潮红、糜烂中的应用

    在ICU病房里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腹泻、大小便失禁等各种原因,常导致患者肛周皮肤出现潮红或糜烂,甚至溃疡,增加患者痛苦.我院ICU病房将红霉素软膏和赛肤润联合应用于该类患者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赖旭春;黄伟梅;冯湘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cAP)的预后、病原学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对43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行定量培养、药敏与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并观察住院28 d病死率.结果:本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总病死率为47%,其中16例老年重症CAP患者病死率为31%,而HAP患者的病死率高迭56%.本组老年CAP的致病病原以G-杆茵为主(占70%)和较高的ESBLs分离率(30%).其中,老年HCAP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杆茵比例和混合感染率增加尤其显著.老年HCAP与CAP的G一杆菌ESBLs分离率分别为14%与33%.与非产ESBLs酶茵株组相比,产酶茵株除对亚胺培南外的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增高均非常显著.结论:老年CAP患者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其致病病原以G-杆茵为主,且有较高的ESBLs分离率.老年HcAP患者的病死率、致病病原中的耐药菌株比例与ESBLs分离率更高.在抗感染治疗及抗生素选用时应充分考虑病原学的以上特点.

    作者:唐柚青;郭振辉;邓青南;孙杰;苏磊;文强;麦悦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NA-SF评分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MNA-SF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MNA.SF量表对入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进行评分,并分析MNA-SF评分与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05例患者中,男79例(75.2%),女26例(24.8%),平均年龄为(74.5±9.4)岁.所有患者MNA-SF评分值为3~14,其中MNA.SF评分≥11者为31例,<11者74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70.5%(74/105).按MNA-SF评分,营养正常组的机械通气使用率、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和血气改善时间分别为32.3%(10/31)、(10.3±3.1)d和(46±5.8)h,而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9%(4/31)和9.7%(3/31).营养不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6.5%(64/74)、(26.4±10.4)d、(114±9.7)h、37.8%(28/74)和20.3%(15/74).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MNA-SF评分与上述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MNA-SF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方法,MNA-SF评分对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和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梅春;赵子文;钟维农;何卫国;曾军;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喹硫平与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急性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急性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9例女性急性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喹硫平组(25例)和奥氮平组(24例).采用Bech-Rafaelsen蹂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后1、2、4、6和8周末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和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体有效率,喹硫平组84.0%,奥氮平组87.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少,程度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奥氮平和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钠对女性急性躁狂发作疗效相当,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作者:刘玉平;刘恩益;蓝晓嫦;文启琴;黄远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青藏高原地区鼻出血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鼻出血的发生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162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鼻中隔偏曲、棘突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仍是鼻出血发生的常见原因,高原干燥、缺氧的气候特点是本地区鼻出血发生又一重要原因.治疗可根据病因,采取局部及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环境特点,增加湿度、改善缺氧对治疗有一定帮助.结论:青藏高原地区因低温、低氧及低气压、低湿度因素的影响,鼻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海拔地区明显增高,针对地区环境特点进行局部及全身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刘全权;李强益;白建伟;杨永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