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晔;胡晓抒;钱晓勤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7例成功接介入治疗的PDA患儿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BNP水平,并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23例相应年龄组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PDA组术前LVDd、LA、BNP高于对照组.PDA组BNP水平在术后3个月恢复,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LVDd、LA水平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但LVDd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别,LA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VEF水平在对照组及PDA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PDA介入封堵术能改善心脏结构改变和血浆BNP水平.
作者:邹立红;陈治奎;周军波;周建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1与T2DM组2、高脂血症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B)、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顺应性(AC) 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T2DM两组β、Ep、PWVβ均较高脂血症组高(P<0.05),AC、膨大指数(AI)差异不明显(P>0.05);T2DM组2 β、Ep、PWVβ较T2DM组1升高(P<0.05),AC、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更明显,ET技术能在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之前对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徐小丽;熊建群;李恒青;郭顺华;徐念;过新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86例患者入选,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组44例,另42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测定LDL-C、CRP、ANP和BNP,以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与心功能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2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提高,但左室舒张末内径及X线心胸比例未见明显缩小,治疗后血浆LDL-C、CRP、ANP、BNP水平显著降低.1年预后明显改善.患者对阿托伐他汀钙耐受良好.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CM伴CHF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LDL-C与CRP显著降低.心脏内分泌功能显著改善.这种心脏内分泌变化有益于心力衰竭短期预后.
作者:乔延国;黄志刚;梁立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临床所见15例医源性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在临床各科室均常见,常由直接或间接的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以及肝脏循环功能障碍所致,以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为主要表现.多因未足够重视相关治疗可能出现的肝脏毒副作用,以至未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而导致肝功能异常.结论:避免应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常能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对于已发生的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停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并积极护肝和利胆以及改善肝脏循环,多预后好.有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应以人工肝支持治疗,必要时行肝移植.
作者:李明松;陈村龙;崔生达;刘恩德;姜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近6年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普通外科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经过术前检查、确诊,再次手术采用了切除肝左外叶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术后临床观察,临床治愈3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病死率3.0%.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发生率21.2%,包括切口感染、胆汁外漏、肝内胆管小结石残留等.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骆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氧化-抗氧化失衡对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GIR)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前30 min、GIR后3、6、24、48 h和72 h共6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 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血浆中谷胱苷肽(GSH)、维生素C(VC)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C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及肺组织中GSH、VC和MDA的含量,T-AOC、GSH-PX活力的变化,同时观察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模型,GIR损伤可引起,(1)再灌注后各时相点血浆GSH和VC含量明显下降,T-AOC和GSH-PX活性呈显著降低,血浆MDA水平显著上升,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血浆SOD的活性有上升,但与缺血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肺组织的GSH和VC含量的下降、T-AOC和GSH-PX活力的明显下降,而MDA明显增加,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3)组织W/D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均P<0.01).(4)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关系密切(P<0.05~0.001),肺W/D的变化不仅与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如MDA、GSH、VC、GSH-PX(P<0.05~0.001)密切相关,并且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如VC、GSH-PX、MDA(P<0.05~0.001)也密切相关.结论:大鼠GIR后,全身性抗氧化系统紊乱导致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失衡在肺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郄文斌;屠伟峰;戴建强;于冬男;施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R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10 mL,于术后2、4、8、12、24 h随访并记录VAS评分、镇痛满意率、24 h需追加镇痛药时间及例数,观察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评分(P<0.05),R组术后2、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P组和R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C组(P<0.01).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且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
作者:罗宏;李军;黄志莲;何伟;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患 者平均年龄76岁,前列腺重量均大于60 g,入院后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围手术期准备,择期施行TURP术.术中麻醉后先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置入膀胱引流管,再行TURP术.结果:全部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能承受该手术治疗.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7 g,手术时间50~100min,无一例出现TU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降低,平均尿流率显著提高,残余尿量显著减少.结论:对于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李志江;程新登;徐旻;李国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59岁,体重59.5 kg.因发现左下肺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半人院.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10/70 mmHg,脉搏90次/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高曾达210/130 mmHg,自服硝苯地平及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自述出现左下肺肿块后经常发生无明显诱因导致的低血糖发作.
作者:代金贞;杨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均采用东菱克栓酶治疗.住院当天药物治疗前,依据<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0 d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定生活质量,作为疗效指标.结果: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CSS评分为独立的疗效影响因素.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应在发病早期应用,对于CSS评分过高者和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过长者应慎用.
作者:杨东娟;姚美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8例ASAⅢ或Ⅳ级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88岁,分为硬膜外组(EA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中输液按8~10mL/(kg·h)输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1:1),出血量大于400mL,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等.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P<0.05或P<0.01).CSEA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完全率高,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低、呼吸系统影响小.结论: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只要应用得当,控制好平面,可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夏昌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以及运动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人根据IMT不同分为IMT增加组(≥0.8 mm)和IMT正常组(<0.8 mm),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情况,并测量所有病例静息与运动后踝臂指数.结果:IMT增加组老年人与IMT正常组老年人比较,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呈负相关性(r=0.783,-0.820,P<0.05).结论:运动后踝臂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IMT情况,对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凌龙;周思朗;谢潮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以吡柔比星(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65例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住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5例,采用以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其中急性白血病52例,恶性淋巴瘤8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结果:急性白血病中初治的有效率82.3%,恶性淋巴瘤有效率75%,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80%.65例中总有效率81.5%.吡柔比星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他非造血系统的反应,多可耐受.结论: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为一种高效低毒的诱导方案,THP可作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蒽环类药物的首选.
作者:郭君宾;陈益萍;杨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肌腱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常见问题,肌腱移植虽然简便易行,但常受来源紧缺和供区继发损害的制约,而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成功解决此问题.肌腱的组织工程化构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种子细胞的来源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目前,较多使用的种子细胞有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有优缺点.肌腱细胞是肌腱的基本功能单位,它合成和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维持肌腱组织的新陈代谢.
作者:刘运晃;邢更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探讨COPD不同疾病时期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急性发作组68例,缓解组68例,对照组65例,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栓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急性发作组未吸氧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COPD急性发作组FT3、TT3、TT4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缺氧组3组间FT3、TT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急性发作组FT3、TT3与PaO2呈显著性正相关,与PaCO2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甲状腺激素水平受到血气分析的影响,缺氧主要影响血清中T3的水平.结论:COPD患者可以发生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血气分析的影响.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转归和预后.
作者:徐伟华;张剑杰;孙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ly radiography,DR)成像中不同摄影仟伏(KV)的变化对辐射效 能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图像检测板在飞利浦DR系统上.通过改变摄影KV(50~120 KV)曝光,记录专用图像检测板中心区及空曝区的表面吸收剂量,并测定不同KV成像的中心区、空曝区、各级灰阶的密度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摄影KV在80~100变化时表面吸收剂量减少明显,成像的中心区、空曝区、各级灰阶的密度值变化不大,具有较好的辐射效能和影像质量.结论:适当提高摄影KV可明显减少表面吸收剂量,提高辐射效能,而DR成像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作者:崔志敏;穆晶伟;朱永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3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初发组252例和复发组92例)及100例正常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均低于正常人(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脂联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初发患者(P<0.01);(3)1年内复发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1年后复发者(P<0.05);(4)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清脂联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均有密切关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风险因素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指标.
作者:陈海斌;陈金春;喻小辉;陈盛;李勇;王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手术效果不良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0%[1-2],表现为视力低下,伴有眼疼、眼胀、头疼、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加生物羊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ltomycin C,MMC)对泪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97例102眼,其中用药组术中使用MMC 49眼,对照组(不使用MMC)53眼,观察指标包括眼部异物感、干涩灼热感、畏光感、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试验.结果:用药组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明显,泪膜功能受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MMC可明显损害泪膜的功能.
作者:周敏君;徐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光卟啉(Photofrin)不同孵育浓度和不同光照能量密度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Photofrin孵育Eca-109细胞,并在不同光能量密度(10、30、50 J/cm2,光源采用DIOMED630PDT系统)下行PDT,24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Photofrin三种不同光照能量密度及不同浓度下Eca-109细胞生存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同一光照能量密度下不同浓度间其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而同一浓度下不同光照能量密度间的生存率,则除了浓度为10.0μg/mL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孵育浓度和光照能量密度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1).结论:特定光源下,Photofrin的孵育浓度和光照能量密度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PDT效应影响显著.
作者: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波;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刊期: 2009年第10期